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会第一时间找到他,因为相互有信用做保证了,这种做生意的模式,在后世非常的常见。
当然,这只是说的普通商品,对于那些紧俏商品,就得靠现金,或者其它的东西砸了。
褚遂良将所有借贷合约理清楚后,便笑眯眯的开始整理胡商交上来的货单,对于善阳来说,这些可都是税收啊!
酒楼的大厅之中,有一块早就准备好的大木板,上面有白纸铺盖,褚遂良提笔,开始按照去年孙享福要求的紧缺货物的名目,写在木板上。
然后,将胡商的名字,以及他们提供的货物的数量,写在那些名目之下,因为种类不同的原因,未必公平,但却是公开公正。
等所有数据全部列完,综合总数价值,价值最高的人,获得那面镜子的奖励。
一番统计之后,最终让阿尔萨珂获得了镜子的奖励,其实这也算是孙享福给予他提供高昌国情报的一点奖励,故意将他弄的最多的镔铁矿定的价格高了些,就等于偏帮了他。
众多商人捶胸顿足的同时,根本没有对这轮评比有什么怀疑,因为镔铁矿以前在大唐也高价,他们只恨自己没有阿尔萨珂的运气好,弄到几千箱的上好镔铁矿。
当然,宴会可不会因为评比的结束而结束,镜子当着大家的面送出去了,而趁着大家都在,孙享福又发布了明年的紧缺货物的名目。
依旧是以矿物,贵金属优先,其次是奴隶等,而对于明年贩卖善阳所需要的商品最多的商人,孙享福不仅会奖励一面镜子,还会额外的奖励他一千瓶香水的采购权。
要知道,去年的时候,大家就为香水抢破了脑袋,都想多弄一些回去卖,但善阳的出货是有限量的,这一千瓶香水的采购权,可是代表着数万贯的利益,这对于单个的胡商来说,可是巨利,谁不想要?
然后,商人们更加亢奋了,纷纷举杯,给以孙享福为代表的安北大都护府官员们敬酒,信誓旦旦的发誓,明年自己一定会弄更多大唐需要的商品过来。
而这热闹的场面,让一直想跟孙享福交流的麴智盛都没办法开口,自从进到这酒楼,他就感觉憋屈,那种被无视的滋味,很不好受。
孙享福自然不能一直晾着他,等他把自己的姿态摆正了,他还是很愿意跟这位王子谈谈的,他安北大都护府虽然不直接与高昌国交界,但为了确保商品的输出,还是要跟他们谈谈的,如无必要的话,大唐还不想跟他背后的西突厥开战,因为经济还不够夯实。
“高昌王子,我家大都督有请。”
许敬宗是未来大唐西北边重镇的泰安城的预备刺史,是离高昌国最近的辖内城池,是以,被孙享福安排过来跟麴智盛打交道。
“哼,你们大都督好生无礼。”麴智盛毕竟年轻,被孙享福晾了三天,本就憋的一肚子火,现在,还当着他的面,跟西边的那些商人打的火热,不理会他,商人此前在大唐什么地位,他可是知道的,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羞辱。
“是么?本官倒是不觉得啊!胡商能给善阳带来数百万贯的利益,自然是善阳的贵客了,莫非,你们高昌国比他们还贵?”
许敬宗这话就是赤裸裸的讽刺了,然而,对于这样的讽刺,麴智盛却是无言反击,他们高昌国就算把全国的产出加在一起,也没有上百万贯的价值,还真是没有人家贵。
“哼,本王子代表的可是一个国家,远来是客,你们唐国,就是这么待客的吗?”麴智盛仍是有些不甘的抱怨道。
“呵呵,对于我大唐来说,远来的未必是客,是客必有好酒招待,是豺狼的话,那就可能是屠刀了。”
跟许敬宗这样的人打嘴炮,麴智盛想讨便宜可难了,老许在复杂的中原社会混饭吃的时候,麴智盛估计还是奶娃子,没两句,就被他堵的面色涨红。
当然,许敬宗在他面前表现的这么强硬,自然也是孙享福和属下几位智谋之士商议后的结果,他唱了黑脸,孙享福再唱一个更黑的脸,等李世民来了,才好唱红脸嘛!
不一会,许敬宗就将麴智盛领到了孙享福的席位前,至于那些胡商,很识趣的被孙享福属下的几人请到一边聊天去了。
那曾想孙享福都不跟他客套的行个见面礼什么,大刺刺的就坐在席位上等他来见礼。
“唐国的官员,就是这样对邻国的君主摆威风的么?”
年轻的麴智盛不干了,要他堂堂一个高昌王子向一个唐国的臣子行礼,这是不可能的。
“漫说你还不是高昌国主,就算是,区区一个弹丸小国,见了天朝重臣,安有不行礼的规矩?”
孙享福很是轻慢的道,现在,他身居高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气场释放出来的时候,即便是麴智盛这样养尊处优的王子,也感觉到了压力,况且,他说的一点也没错,就算他是高昌国王,他掌握的土地,对于孙享福这个安北大都督来说,也不过是弹丸之地,他们高昌的王城,跟善阳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哼,你不尊我,我自不必尊你,本王子此来,是和你们唐国交涉税收一事的······”
“交涉个蛋的税收,末将请求大都督下令,即刻提兵五万,把这弹丸小国给灭了。”
在孙享福下首落坐的苏定方不待麴智盛说完,便一拍桌子起身吼道。
“呵呵,我看行,由苏将军你亲自领兵出击,高昌麴文泰,只怕也要步颉利和突利的后尘了······”
孙享福的轻笑声,让麴智盛脸色煞白,这还没开始谈呢!就要开战了么?这节奏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钩
简短的一个照面,孙享福就让麴智盛认清了事实,大唐可是连突厥都能轻易击败的国度,像薛延陀这样比高昌军事强几倍的国家都臣服在了大唐麾下,他高昌算那根葱。
“那个,孙都督,我父王的意思,可不是与大唐开战,还请您三思啊!”
麴智盛虽然年轻,可不是傻子,历史上,侯君集攻破高昌王城之后,他就很识趣的选择了投降,可见其人并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物,否则,墙头草一般的麴文泰也不会让他前来办这事。
也无怪乎麴文泰会像墙头草一样在大唐和西突厥之间摇摆,实在是以农耕为本的他们夹在游牧民族中间,有天然的弱势,军力不够强,必须要识时务,国家才能延续下去。
见麴智盛似乎认识到了高昌与大唐之间的差距,孙享福才道,“你高昌国以农耕为本,却为何投靠了西突厥这样的游牧民族,与我同样以农耕为本的大唐作对?”
“作对?没有,没有,都督您可能是误会了,我高昌无意与唐国作对,只是,想跟大唐交涉一下两国之间的税务问题。”麴智盛摆手否认道。
“税务问题?真是可笑。我大唐商业繁荣,你高昌国不也跟着受益么,商贾多了,你们只要做好沿途的食宿,粮草补给方面的服务,就能获利不少,却还想妄图征税,莫非你不知道,连我安北大都护府,都从不征过往商人的关税,为的就是促进商业繁荣,麴文泰如此短视,也难怪西边诸国的商人都不愿意与你们高昌国做生意了。”
被孙享福这么一说,麴智盛都差点以为问题是出在他们自己身上了,安北大都护府确实不征收过往商人的关税,不过那因为它整个就在关外,根本就没有关口,孙享福从一开始,就给辖区内制定的是交易税。
即,只对买卖交易双方收税,不交易的过路人,可以不收税。
衙门查税的人,只需要看本土商贾的库房和铺子里摆放了些商品,就知道他们有没有买卖,单方面逃税,很容易被追查到,被处罚的代价,可比那一点点的商税要大的多,所以,大商贾基本会主动报税,小老百姓的小额交易,漏税的是有不少,官府基本不追究,算是给小商贩和百姓的一些福利了,这种情况,在后世也普遍存在,菜市场外和夜市上摆地摊的,或许有城管管一下,但是没法收税,在古代想细抓这个,就更加不现实了。
“这个,他们不愿意与我们高昌做生意,主要还是因为你们唐国的商品比我们高昌国的好,就拿你们所制的棉衣棉布来说,我高昌可是盛产这种白叠子,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棉花的,可是我们却制作不出像你们制作出来的精美的棉衣棉布,所以,我父王的意思,如果大唐不愿意我高昌国向过往商人征税,也可以,只要贵国将制作棉衣棉布的工艺传给我国,这事,我国就不再提起了。”
闻言,孙享福的嘴角却是一钩,原来,这就是高昌国的目的,白叠子原本在大唐,就是一种景观花物,在盛产白叠子的高昌,也大致是如此。
是孙享福让工匠研究出了取籽织布的技术,才让其变成了经济作物,而棉花取籽织棉布的技术,目前一直在纺织作坊里,没有流到外面去,麴文泰是看到了胡商贩运过去的棉衣棉布,眼馋这里面的利益了。
“呵呵,制作棉衣棉布是民间工艺,征税,却是国家层面的事情,你高昌国想学习我大唐民间的工艺,自己花钱找门路,派人来学就是了,扯出个税务问题,却是枉做小人了。”孙享福故意笑道。
高昌国要是真的派人来学习大唐的工艺,可就着了他的道了,因为纺织作坊的工匠一直在对织机进行改革研究,就目前所使用的织布机,已经比此前大唐民间所使用的织布机高出了两三个层次,别说是纺织业并不发达的高昌国,就算是大唐原本专业搞织布产业的作坊,也很难将这个东西搞懂。
想要深入学习,可以啊!派更多的人来大唐长年累月的学习吧!跟大唐交流的越多,他们就会发现,投靠西突厥就是一个错误,到时候,大唐的文化,会不经意的攻占整个高昌,只怕派过来学习的人,都舍不得回国了。
而且,孙享福十分确定一点,那就是,大唐的百姓开始种植棉花之后,它很快就不再是什么经济作物了,如果高昌国也大面积种植,大唐分分钟能以价格战,让高昌国的经济崩溃,因为,光是一个安北大都护府地界种植出来的棉花,也可能是高昌国的十倍之多。
“我们高昌国可以学习你们大唐的棉衣棉布工艺?”
“当然,包括种植棉花的技术,在我大唐,也不是什么秘密,你高昌国如果学习过去,国内的棉花产量一定会大大的提升的。”
孙享福挖坑给别人跳的时候,总是会表现的和蔼可亲,也就是麴智盛年轻,城府没有那么深,没有意识到孙享福突然变的那么好说话的原因,在他看来,自己这次来大唐,能够解决棉衣棉布的生产工艺,就已经算是成功了,至于让棉花高产的种植技术,那更是意外的收获,被人家鄙视一顿,能让自己超额的完成任务,他觉得值了。
于是,他也不顾孙享福刚才是怎么挤兑他的,抚胸弯腰向孙享福行了一礼道,“小王代高昌国百姓,谢过大唐孙都督了。”
在酒楼这样的公开的场合,孙享福以大唐官员的身份大刺刺的受了高昌王子一礼,这是很涨大唐威风的事情,通过这个细节,让在场的诸多西域商人对大唐这个国度的信心更强了,这就是孙享福想要的收获。
待麴智盛行礼完毕,孙享福才高声向酒楼大厅内的所有人道,“我大唐皇帝陛下不日将会北巡,于善阳城北检阅我北地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