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享福把高昌国的情况,以及麴智盛的一些提议和要求跟李世民讲了讲,倒是让李世民想起一些事情来。
  “王得用,去把程知节的奏章拿过来给正明一观。”
  程咬金自从配合李靖击败颉利之后,就一直领兵在镇守玉门关外李世民新设的四州,孙幸福把奏本大致看了一下,就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
  那四州的地盘不小,但人口却十分稀少,皆是因为颉利和突利此前在此展开连番大战,导致人口都向临近的龟兹和高昌两国逃离了,这导致程咬金的几万人马驻守当地,却没有什么税收产出,消耗巨大,他只好向长安催发粮草了。
  除此之外,高昌和龟兹想要向他要回先前被颉利占去的土地,以程咬金的性格,肯定是不会给的,他还找两国要回原本在这几个地区生活的人口,人家也不愿意给,导致了军队处于冷战对持状态。
  以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这四州之地的土地是非常适合耕种的沃土,只要有人耕种,其产出,未必比善阳地界的差,想想后世的伊犁地区,那可是草深,林茂,景好,水系多的好地方。
  所以,孙享福建议程咬金在当地开军屯,自己派一些人过去做技术指导就好,毕竟,军屯在朔州和安北大都护府,都实行了快两年了,一些中低级军官,已经知道如何操作管理。
  至于粮草,也不必从长安发过去了,善阳给他发过去更近一些,而且,善阳更加具备这个实力。
  因为,王浩的在江南种植的第一季占城稻新粮早就已经送到善阳了,现在城中粮库的粮食,达到了五百万石以上,以善阳城内的几十万人口,一整年都吃不完,而且,王浩今年至少还有两轮粮食要送过来,安北大都护府地界,秋天还有一轮自己的产出,所有的粮食加起来,足够这里的百姓吃两三年的了,分一些给程咬金倒是无所谓。
  不过,最后谈钱的时候,李世民就觉得伤感情了,孙享福很想告诉他,谈感情,伤钱。
  可没办法,这些东西,现在是国家的资源,李世民想怎么调动,孙享福没法阻止,况且,将善阳打造成北地核心,就是为了支持周边发展的,这是它存在的意义,孙享福只得尽力安排。
  聊完了这些正事,李世民才又道,“朕听说你善阳的夏夜比白天还热闹,安排一下,朕今晚要出行。”
  闻言,孙享福一乐,看来,刚才的街景,李世民还没看够,晚上还想再出去乐呵乐呵,这也说明,他对善阳的这种街区制城市文化,产生了兴趣。


第317章 逛夜市(胜猛万赏加更)
  大夏天的,人们更愿意晚上出门,尤其是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头有了余钱的人们,是更加愿意过舒服日子的,比如晚上买一杯冰镇奶茶,吃几串孜然烤羊肉什么的,这些东西一再掉价之后,在善阳这样的原产地卖的并不贵,几十文钱就能吃饱喝足。
  李世民就很爱吃这些东西,并且很享受和普通百姓在街边小摊吃东西的氛围,因为,通过哪些不认识他的普通百姓的聊天,他更加能知道当地的民情。
  不一会,他就听到了一件新鲜事,善阳医学院要在两日后开院招收学生了,凡是识字,且有意医道的人,都可以报名入学,很多百姓都想带着自家的子女明天去试一试,因为一旦成为医学院的学子,不仅管吃管住,将来还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入了医学院,可是有机会跟神医孙思邈学习医术的。
  “你们善阳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不仅可以让孩子免费读书,还能让学子免费学医,倒是给朕说说。”
  医学院的事情,此前孙享福倒是在奏章中跟李世民提过,当时获得了李世民口头上的支持,但他没想过孙享福会玩的这么大,不仅在善阳推行了免费就医,还要开设学院,养一大批学医的人员。
  “陛下,臣一直主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善阳去年的税收超过五十万贯,今年,将会超过一百万贯,这些钱,咱们应该更多的用于民生,养一些医学生的经费,相对于他们未来给北地治理带来的好处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您可以看看城中那些生过病的突厥人,或者周边部落的人,他们现在还愿不愿意离开善阳。
  答案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因为,只要还在善阳,他们得了病,就马上能够得到救治,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咱们顺应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支持我们,只要这些人留下来,为善阳的发展贡献力量,再多的钱,咱们也还是能赚回来的。”
  医,对于一个国家来的民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孙享福只是给岭南带去了小小的医学进步,就让这个地方从死水一潭,变的生机勃勃,待未来大唐的医学更进一步的时候,整个国家将会繁荣到什么地步,是无法估计的。
  李世民听了孙享福的讲解,顿时觉得十分有理,因为有岭南和善阳的成例可以看,于是跟一旁的房玄龄商量,准备后天一起去医学院看看,并且想到时候给孙思邈封一个善阳医学院山长的官职,品级他在心里都想好了,从四品下,只比国子监祭酒低一级,意思很明确,想在官方层面,提高医学的地位,讲善阳医学院定位为朝廷的医学教育机构。
  李世民睿智的地方就在对于国家和人民有利的政策,他敢于执行,而在孙享福看来,这也是完全可行的,在后世,教育部长跟卫生部长,还是一个级别的呢!在这个时代,虽然不能一下子拉到平级,提到差不多位置也很正常。
  而由这个问题,李世民又将自己打算成立农部的想法跟孙享福说了说,他心中,大唐农部的第一任尚书,就应该是孙享福。
  对于各种事物管理的越来越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水平在进步,相比于又管军,又管政的安北大都督,孙享福自然更加愿意做农部尚书,这是一个真正能够发挥他全部才能的官职,而在安北大都护府,他其实也就在管农业上最上心,军事方面,全部都丢给了苏定方,政务方面,也丢给了褚遂良。
  不过,改制得一步一步来,就一个薪俸制度改革,还引起了朝堂的地震呢!在六部之外多设一个部门,对于整个朝堂的格局影响自然不小,设想和计划,可以先做,实现的话,就得下一阶段了。
  趁此机会,孙享福还提出了朝廷应该设置商部,用来管理全国商业,就拿善阳来说,没有专业的人来管理,商业次序,也会比较乱。
  而什么事情都由刺史衙门兼管,一是会忙不过来,二是会造成官员在地方权力过大,贪赃枉法,三是不能全面统筹规划,效率低,还容易出大事。
  比如贞观元年,西域胡商差点在长安全军覆没的事情,以后可不能再出现了,这些胡商是大唐商品对外的输出路径,把他们玩死了,对大唐没好处,想要可持续的发展商业,就需要合理的调配进出口商品种类等,这就需要有一群人站在最高的角度,来做统计,汇总,分类管制了。
  政治问题,孙享福懂的其实不深,他同样只是提出构想,让李世民自己去伤脑细胞构思,求证,他只是用一些小小的实例,向李世民证明一些可行性就好。
  善阳不仅小吃美味,种类繁多,在街头说书唱曲的也很多,这是孙享福故意弄出来做文化宣传的,李世民一边走着,一边也欣赏了几段,对于孙享福做的这些工作,表示了肯定,不出三五年,善阳的突厥人对于汉话就不会陌生,十年之内,沟通将再无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在善阳学堂读书的孩子们,已经走上了社会,在学堂里,汉话教育可是主流。
  沿桑干河的花楼孙享福是不敢带李世民去的,要是漏了什么风到长孙皇后哪里,即便是孙享福现在官居二品,长孙皇后也敢打烂他的屁股,所以,出了北城街区之后,孙享福将李世民带到了商业街。
  这里的店铺平时晚上也开张一两个时辰,今天,可能会延长营业时间,因为接上店铺里选购货物的顾客很多,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熟人,是魏征一家子。
  “呃,怎地,玄成这是连夜在街头抢购么?”
  看着魏征夫妇带着几个仆人个个都肩挑背扛的带着不少东西,有些尴尬的李世民抢先问道。
  皇帝晚上逛街,碰到大臣携家带口扫货,其实两人都尴尬。
  既然李世民开口问了,魏征自然也就要答,“臣今日在城西天上居买了套宅子,现在正在置办家具呢!”
  说完这话,魏征还用眼神瞄了瞄孙享福,要不是太了解这小子的办事风格,他也不会加入抢购大军,因为天上居的宅子,今天价格又涨了三成,而这些卖家具装饰品商品的店铺,货物也跟着涨了两成以上,不消说,明日再来的话,价格还会涨。
  因为,房子卖的好,房子里面所需要的东西,肯定也会卖的好,孙享福既然用尽了手段卖善阳的房子,那么,就肯定还有后续的套路。
  “那就感谢魏大人为我善阳的财政税收贡献一份力量了。”孙享福会心一笑道。
  善阳城的产业,一大半都是在他孙府名下的,只要是有人在善阳消费,孙享福都能赚到一部分钱,比官府征收的那点税要多的多。
  要问孙享福赚那么多钱干什么,且看善阳安北大都护府辖区后面的一系列计划就知道了。
  那么多城池要开建,官府的财政能负担个城墙,基础建设就不错了,各项产业的推动,还是需要孙享福来投资,就拿房地产一个项目来说,一个郡级城池的初始启动资金,就是数十万贯起,更加比说那些暖棚,大型畜牧业,农业方面的初始启动资金了。
  善阳城外的一个树苗圃,孙享福就砸了三十万贯的启动资金,后续还要增加至少一倍的钱,没有这么多钱,和持续的人工投入,又怎么可能满足北地上百万亩耕地的育种育苗,甚至还有之后的柞树育苗,这可是几千万,上亿棵树苗呢!
  而且,此后像这样的苗圃,会在所有的郡级城池都有,想把整个草原的荒坡都种满树,想要对抗沙漠,需要投入的钱财,可是个无底洞。
  “既然遇上了,玄成就陪朕走走吧!朕正好也有些事情要与你谈谈。”
  闻言,魏征便交待夫人带着仆人先回去,自己跟在了同样便装打扮的李世民身侧。
  “玄成去年是来过善阳的,这次再来,有没有发现什么变化?”
  “回禀陛下,变化太大了,这座城,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老臣只恨眼花,不能将其看清。”
  说罢,魏征又用眼睛瞄了瞄孙享福,他可是知道,孙享福弄出了一种老花镜,可治眼疾,虞世南就跟他有同样的毛病,可现在,戴上眼镜之后,看书写字一点毛病都没有了,他还上奏李世民,说要编写字典,简化字体,李世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任命了他为总编撰,欧阳询为副总编撰,领弘文馆诸位学士,完成这项任务,倒是叫魏征眼馋的紧。
  被魏征瞪了一眼,孙享福一点也不尴尬的笑着接话道,“呵呵,眼花了,就应该配上一副眼镜,相信用不了多久,魏大人也会拥有一副属于自己的眼镜的。”
  闻言,魏征顿时翻了个白眼道,“这个老夫知道,只要准备好钱就是了,对吧!”
  孙享福继续笑道,“魏大人可别以为谈钱很俗气,不谈钱的话,那有如今这物华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