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醉方休······”
  没有送行酒,没有别离的诗词,孙享福只是用一番鼓励之言,让这些即将远离家乡,踏上坎坷的同僚好友,提升一些士气,所有人的齐声相合,也算是与孙享福作了一个约定,贞观六年,定襄城内的那场酒,大概是喝定了。
  待得孙享福一一与众人抱拳寒暄别过,准备打马而回的时候,使团的正使唐俭,也快步的从营帐内走了出来,他掐的时间点正好,是孙享福跟大家伙说完私事的时候,那么,他要跟孙享福谈的,自然也就是公事了。
  众人很识趣的退回了营帐中,将空间留给了他们二人。
  “这些日子,朝廷诸公商议的章程,孙都督都有看过吧!”
  “陛下都有来信问我的意见,对于最终定下里的章程,我基本没有异议。”
  “如此,老夫按章程办事,想来问题是不大,不过,还有一些有变数的地方,现如今,西突厥乙毗钵罗自号肆叶护可汗,率领部众与莫贺咄可汗相互攻击,想争夺西突厥大可汗之位,而且,这两部,皆上表,愿向我大唐称臣,陛下让我到了那边之后,看实际情况决定怎么处置。
  而在老夫看来,西突厥虽然已经分裂,但仍强于西域诸国许多,其民又崇尚武风,喜争斗劫掠,将其放在西行要道上,长久必生祸患。”
  由于此前颉利与突利的争斗提前,薛延陀部的强势崛起,使得西突厥各部的实际控制区域,比历史上往更西的方向偏移了许多,大概在现在新疆最北部,往乌兹别克斯坦的方向,其从属国有不少,包括与庭州等地相邻的高昌国,名义上都是西突厥的从属国,不过,西突厥内乱之后,他们基本失去了对这些从属国的实际控制。
  “大唐现在两面开战,实在无瑕顾及西边,不过,安北大都护府在上齐城和泰安城各有几千驻军,如果莒公觉得有机可乘的话,加上卢公在庭州的几万人马,未必不能左右西突厥的局势,我可以手书一封给莒公,若真用的上,您可以派人给许敬宗和张成行送信,他二人手下各有几千骑兵,皆是安北军精锐,一人三马,两三千里的距离,不几日便可抵达。”
  “如此,便有劳孙都督了,若真是有机可趁,老夫还想将一些西突厥的人口,迁移到都护府管辖的地界,届时,恐怕要麻烦孙都督接收一下。”
  西突厥是两虎相争的局势,其下属有许多原铁勒部的分支,都不愿意卷入其中,纷纷向四周逃离,乙毗钵罗和莫贺咄之间唐俭或许还拿不准,但是这些小部落,大唐能很轻易的吃下,并且消化掉,收编他们,对于大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孙享福闻言笑了笑道,“北地缺人口,莒公要是能给我送人口,我真是求之不得,怎么会嫌麻烦呢!我会去信给许敬宗和张成行,让他们随时做好出兵和接收西突厥部落的准备,另外,乙毗钵罗与莫贺咄之间,我偏向于帮助弱者消灭强者,这样,我大唐才能吃下最大的利益,至于如何运作,莒公可别忘了利用高昌这些小国的力量。”
  孙享福这么一提醒,顿时叫唐俭的眼睛一亮,像现在的高昌,其实已经更倾向于向大唐称臣了,然而,以他们的军事实力,还无法抵抗与他们近在咫尺的西突厥两大部落,但如果大唐承诺给他们撑腰,情况就不一样了。
  与高昌国有同样想法的国家,应该不在少数,将这些国家的力量集中利用起来,足可以成为一股能够决定西突厥未来局势的力量,用别国的军队,为自己打仗,打完,顺道再把这些小国一一收编为小弟,如果整体运作的好的话,那回报率简直就太高了。
  唐俭是历史上大唐最成功的外交官,通过与孙享福的这一番交流,让他对于西域之行的把握更大了几分,如果,能瓦解西突厥政权,那么,大唐整个向西的通道将大开,甚至,所有的商队从长安一路到西域,都可能无需交税,因为沿途,除了大唐本国土地,大多数都将会成为大唐的臣属国,这样一来,对于所有往来两地的商贾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当大家都想要干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做起来往往就会变的简单许多,由孙享福提出了这个点,唐俭已经想到了如何利用西域商人,去说服他们本国君主,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来的一些手法,对这种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的事情,那些商贾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的。
  就很多操作细节方面的东西,孙享福与唐俭交换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之后,孙享福才打马回府。
  离家月余,要说不想老婆孩子,那是假的,不过他回转的时候,天色早已黑了一个多时辰,即便是沿着笔直的水泥路赶路的速度不算慢,但回到府中的时候,也是将近午夜,两个小家伙吃了奶,已经沉沉的睡去了。
  在摇床边轻轻的吻了两个小家伙的额头,味了味他们身上的奶香味,孙享福疲惫的脱去了外套,躺进了丫鬟早就为他准备好的洗澡水中,没想到虞秀儿这时亲自来伺候他沐浴了。
  “先说好,不准问我去荆州做了些什么,否则······”
  “否则什么?难道今天夫君不想上妾身的床了么?”
  “那个,不是还有红梅,春桃······”
  “她们的身体不方便。”
  “不方便?不可能啊!我记得,她们的月事,不是一起来的啊!”
  闻言,虞秀儿白了他一眼,一边帮他搓洗身上的老泥,一边道,“她们现在有身子了,自然是不方便伺候夫君,要是夫君没有纳妾的打算的话,只怕接下来的一年,会过的很辛苦。”
  “怎么会呢!为夫不是还有秀儿你吗!”
  “夫君刚才不是说了,不想上妾身的床么。”
  “有么?绝对没有,我只是想说,这几天马不停蹄的赶路累坏了,不想洗澡放松的时候还要费脑子,秀儿,你能理解为夫么?”
  “理解,非常理解,夫君现在很累,洗了澡便要歇息,等明日夫君精神好些,再把在荆州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的讲给妾身知道也不迟。”
  虞秀儿这语气,这姿态,分明就是说,你不是很累吗?洗干净了自己睡吧!
  一个有稳定夫妻生活的男人,突然一两个月没那啥,即便是累,也是低档不住身体的亢奋的,所以,在虞秀儿的美色面前,孙享福再度无耻的败退了,倒是让陆陆续续听了孙享福讲解荆州之事的虞秀儿亢奋不已,硬是折腾了他好几次。
  在她看来,孙享福这次在荆州的所作所为,应该是不亚于在岭南,和善阳的功绩的,这可是激活整个长江沿岸的经济,改善整个长江流域老百姓的生活的大好事啊!必须得奖励他,并且是狠狠的奖励他。


第421章 又上朝
  被伺候穿衣上朝的时候,孙享福通常是没有什么精气神的,然而,虞秀儿的一句话,让他所有的困意和疲惫感消失了。
  “秀儿,你刚才说什么?”
  “妾身说,红梅和春桃都怀上了,家里需要多几个贴身的人伺候,妾身已经让德叔丫鬟中间挑选了,回头,妾会让夫君瞧瞧。”
  “不是这句,后面那句。”
  “妾身身边的紫兰丫头也是个不错的人儿,夫君得空,也把她收房吧!”
  “不是,你们女人怎么会老想着给自己的男人找女人呢?”孙享福纳闷道。
  虞秀儿将孙享福的最后一件外套披好,一边帮他束腰带,一边正经的道,“这是妾身作为当家大妇的责任。”
  “又是为了家族兴旺那一套,秀儿,你考虑过为夫的感受吗?为夫跟她并没有感情,也不想与更多的女人有肌肤之亲······”
  “夫君,这也是你的责任啊!”
  虞秀儿打断了孙享福的一堆抱怨,似乎这事在她眼里,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在孙享福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不管这叫责任,通常叫滥情或者生活不检点,虞秀儿这种冲击他三观的做法,让他十分郁闷,或许,现在对于虞秀儿来说,经营好这个家族,比孙享福本人的快乐还要重要一些。
  带着比较复杂的心情,孙享福在马车上,还是成功的睡起了回笼觉,一点意外也没有,他的马车才在皇城门口停稳,就有人钻了进来,而且还不止一个。
  “我说你们两位,不要仗着年纪大就不尊重年轻人好吧!少年郎的美梦,可是千金都不换的。”
  “正明你也二十有一了吧!还少年郎呢!再过几年,就该自称老夫了,对了,往荆州一去就是两月,昨日刚回,这少年郎的梦,只怕,呵呵呵······!”
  孙享福很想说呵呵你妹,二十一岁,在后世,连大学校门都还没走出去呢!不是少年郎是什么,可,好吧!这里是唐朝,作为一个结了婚,有了子女,并且身居高位的人,少年郎这个词,确实离他有点远了。
  “两位老大人可别光顾着吃喝,有正事就说正事,不然,今天到了朝堂之上,只怕没有你们开口的份了。”
  “怎么?正明有很多事情要奏报?”
  “当然,荆州,乃至全国地方上的问题有很多,我这一趟沿途看到了不少,没有看到的,只会更多,关中,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阶段了,下一步,咱们得面向全国了。”
  “那行,老夫,就法部的事情,简短的跟你说说吧······”
  魏征此人绝对不是一个老古板,他只是会用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让李世民不得不听从他的建议而已,所以,他虽然因为跟李世民对怂,导致死了都没能安生,但后来还是上了凌烟阁,作为一个李建成的死党,他能在李世民手下取得这么高的功绩,只能说明他的政治智慧太超绝了。
  立法,以及法部的职权划分和内部日常管理制度,几乎只有在内部日常管理方面,魏征是按照孙享福给他提供的陈条定下了规矩,那些与道德认知相冲的,他都选择了不做明文规定,模糊处理,但私下里,他却教育属下的法官,按照孙享福的陈条里写的那些中心思想来判案,这也就大大的减弱了来自各方面对于法部改革的反对之声。
  并且,他还将军法和政法,独立了出去,军法由兵部尚书和各卫大将军管,政法则是由宰相管,他法部只管民法,当然,对于军人犯法和主政官员犯法,法部同样有调查检举,提起诉讼的权力,不过审理,判决,是由他们自己单独的法庭裁决,这就防止了法部权力太大,被所有人攻击。
  听完他的大概讲解,孙享福不得不说,以目前的环境来看,按照他的方法,更具备可操作性,毕竟,颠覆过大,可能会让各方面反弹很大,而且,这个整体方案,朝堂上在年前就已经通过了,现在执行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倒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反馈回来。
  商部这边,杜正伦正要开口,却被告知皇城门已经打开,他只好与孙享福相约,散朝之后再择机相谈。
  入了太极殿,韦挺和李公淹两人很自觉的就到了孙享福身后,趁着皇帝没来,小声的跟孙享福说了几句关于春耕的筹备情况,大致都在预期之中,孙享福也就放心了,等李世民龙行虎步的走进了大殿,特意朝孙享福的位置看了一眼,才坐定,接受百官参拜。
  然之后,孙享福第一时间就出了朝班,他可是外派的钦差,回朝之后,自然是奏事的第一序列,其实,昨天晚上他就应该先到皇宫报告再回家的,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