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礼少,我随州地广人稀,不富裕,没有什么家底,四个县加起来,还没有他们那边一个垸田县的人口的一半多,我就算是把能筑垸田的地方修筑好了,也不够百姓耕种,您还得跟我想想办法,要不然,明年,我本土的百姓,可都跑渭南,江陵去做工去了。”
  “谁说非要在垸田里面,才能种出高产作物了?它只是保障了水稻田的灌溉而已,对于其它旱田作物的收成影响又不大,你随州特产可不少,其中,我在民学课上就讲过很多种,你如果做过笔记,把这些东西找出来,做成产业,别说富比郢复两州,至少,可以冠绝天下所有下州,届时,往你随州跑的人,如过江之鲫,你还怕没有人口?”看到李元昌这副一点也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模样,孙享福就更加来气了,教训道。
  “还真有?”
  李元昌故作回忆的抓着头皮,孙享福知道,这货脑子里根本就是空的,让他自己想,肯定是想不出什么来的。
  正好,此时德叔安排了人端了火锅上来,其中,可用作烫食的青菜有十几种,孙享福指着其中一样道,“这泡泡菜,难道不是你随州所产?它与肉食在火锅里同煮,清香宜人,你知道现在它在菜市场的价格么?在咱们山南道本地,都能卖到两文钱一斤,是红菜苔的四倍,到了鲜菜缺少的关中或北方,至少是五文钱一斤,你若是组织百姓种个三五万亩,何愁赚不到钱?”
  还别说,这种黑油白菜的种植方法,孙享福确实不止一次的在民学课堂上讲过,可是,他一个堂堂的王爷,就藩上任之后,生活起居都是王府的宦官下人伺候,哪里会注意到这些蔬菜在市场上的价格,或者稀缺度。
  “您,您,您再给我一些提示,不为我的政绩着想,您也得为随州一万多户百姓着想啊!”
  好吧!李元昌虽然是个蠢蛋,但他总算还知道戳孙享福的死穴,既然提到了百姓,孙享福就根本拒绝不了了。
  “你呀!平时要是认真听讲,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当中,何至于耽误了随州百姓的这许多时光,随州可不止有泡泡菜,还有银杏,其果实不仅美味,还能入药,善阳制药厂就发了公告常年收购它,还有金银花,红头蜈蚣,这些你们随州有产的东西,制药厂都收,给的价钱还不低。
  另外,还有芽茶插迁培植的技术,我在民学课上有讲吧!把它成规模的种出来,每年卖茶叶的钱,肯定比九垸县这边种水稻的十倍收益还高,还有,香菇,蜜枣,胭脂红仙桃······”
  后世的孙享福可是荆州地区人,他出门,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必走一条高速公路,那就是随岳高速。
  所以,他从随州路过,在当地吃饭的次数,简直无法计算了,这里可是我国著名的银杏和食用菌之乡,特别是这里产的香菇,那可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洪山鸡炖香菇这道菜,几乎是孙享福在随州吃饭,每次必点的菜式。
  而随州芽茶,可是地里标志保护产品,湖北十大名茶之一,在茶叶到处都是的后世,它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何况是在这个茶叶产出不大,市场紧俏的时代。
  孙享福本以为自己跟他讲过这些东西,他上任了之后,一定会做,谁成想,他是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货,可真真是把孙享福给气着了,可气到后来,孙享福不气了,在他看来,李元景不需要武媚娘,李元昌才需要,到时候,让她做九垸商会在随州的负责人,最好把李元昌架空了,让他在那边混吃等死算了。
  “原来,当地方官,应该学习的是这些,老夫,今日算是受教了。”等孙享福歇了口气之后,长孙无忌朝孙享福拱了拱手道。
  他任职地方官的经历可不多,在扬州算是一次,不过那主要是去接手豆酱作坊,今天,是确实长见识了。
  孙享福回了一礼道,“一地父母官,就要为民做主,这个做主,可不是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主人,受他们供养,让他们无条件的听话,而是需要有经营思想,想办法将他们带入到更好的生活当中去,而如何才能有这样的经营思想呢?
  多关注社会信息,至少要知道,市场上缺什么,什么东西值钱,自己有什么,是不是能迎合市场,像九垸县这种原本就是荒滩,筑成之后,除了田地,什么都没有的地方,都可以引进一些技术来做产业,搞发展,何况是像随州这样,本就有数十种特产的地方,以当下我大唐各方面的技术水平,发展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用心去把它做大,就绝对穷不了。”
  孙享福说到这里,长孙无忌又想到了自己此来的目的,再度开口道,“想必,农学院这些毕业生,是了解这些土特产的价值和种植之法的,不知,正明可否将他们借给老夫,放心,待遇绝对等同官员,到了明年科举过后,老夫可以直奏请陛下,取中,并且直接让他们任实职。”
  长孙无忌开了口,李恪,李元景,李元昌三人,也是用期待的眼色看着孙享福,这些农学院毕业生,可是经过几年比较系统的农学教育,比他们这些只跟着孙享福在民学课上零零散散听些粗浅理论的学生,水平高了可不止一筹,有他们在,治下的农业生产,可是完全不用愁了。


第660章 反季节蔬菜
  长孙无忌他们会来借人的事情,孙享福一早就料到了,得知孙享福会将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派往云南和黑水都护府做事,长孙无忌感觉有些惭愧,自己的格局终究小了一些,只顾着考虑自己的政绩,却没有去思考国家的需要。
  贫富差距大,是很容易出矛盾的,之前九垸县的富裕,就让很多其它地方的百姓不服,后来被世家子们利用起来搞事情,往后,再有这样的矛盾,或者矛盾继续加深,同样还是会出问题。
  “那么,剩下的还有百人,总归是给我山南道留着的吧!”听完孙享福在云南和东北的农耕推进计划之后,长孙无忌又道。
  “留是会留一些,但不会全留,他们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补充培训之后,有一部分人,会组成几个考察团队,往全国各地,做许多农业方面的考察,什么作物,在什么地方最适合种植,什么地方有什么土特产适合扩大发展,一些可以用作食用,药用,或者工业方面的,现在还没有被大家发现利用起来的作物,他们都要做一些发掘和调查研究方面的工作,这世间生长的植物不知有几万种,咱们只有全部了解它们,才能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不过,长孙总管也不用担心,善阳农学院,是每年都在招生的,有就是说,从今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毕业,要不了几年,农学生就会遍布全国的,至于山南道的农业发展,其实,有我在这里,教百姓一些基础常用的种植技术,已经足够了,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也会在这边慢慢的推广,就桌上这些菜式,可不是农民百姓们一年两年能全部搞的懂的,咱们得循序渐进。”
  老百姓的文化基础薄弱,对许多事物,根本不能理解到很深的程度,他们最多能做到听话办事,这就需要足够多的农学骨干,把整个摊子都支撑起来,即便是在后世,国家也只能在各个县乡设立一些农业技术帮扶点,派专家去帮助老百姓更好的种植作物,避免一些损失,想要全民都达到农学专家的水平,那是不现实的。
  而这个时代的农作物,甚至是植物种类,与一千几百年以后,也有一些不同,很多自然变种尚未出现,说不定,也有后世已经罕见或者灭绝的稀有植物,在这个时代,却是能轻易的找到。
  比如野山参,血参这一类的,在后世卖到天价的稀有植物,在这个时代,就非常的多,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未必不能对其适宜生长的地方,进行圈禁,保护,使其繁殖生长的更多,产量更大。
  当然,孙享福再度提到了餐桌上的菜式,长孙无忌的注意力,也转到餐桌上,在寒冬腊月时期,能有十几种蔬菜可供打火锅的,也就孙府了。
  “这些,都是我山南道能够种出来的?”长孙无忌指了指餐桌上,许多不认识的蔬菜道。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当然,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前几个月吃的秋葵,芜菁,塔菜,乌塌菜,红凤菜,通菜等,都是从西域,南诏和海外诸岛引进过来的品种,咱们将其种植出来之后,很得百姓们喜爱,如果在一些不太适合开辟垸田的州县,专门推广种植,形成规模,供应市场,肯定也会很有搞头。
  另外,长孙总管还记得我在关中育苗时,所使用的暖棚吗?”
  “暖棚?用竹蔑麻布搭的一长条一长条的那种?”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是的,关中天冷,而且,那个时候搭建的暖棚,并不能太密封,只能避免霜冻和雨雪直接打压在作物上,损伤了作物,所以,只是在天气开始转暖之初,把作物提前个把月苗育而已。
  但是在山南道就不同了,秦岭帮咱们挡住了来自西北的寒冷空气,这里比关中要温暖的多,咱们在这边搭建暖棚,完全可以大规模的种植反季节蔬菜,供应市场。”
  “反季节蔬菜?”
  孙享福点了点头指了指桌上被切成块炖泥鳅的黄瓜,用猪肉,咸鱼丁放在砂锅里烧的油花花直冒泡的咸鱼茄子煲,还有一条条过了一遍油,又加肉炒的豆角道,“反季节蔬菜,就是无视季节,在冬天,也种出夏天生长的菜,您想想看,把这些蔬菜,大规模的种植出来,在这个寒冬腊月的季节,供应到北方市场,是什么价值?”
  在细想这个问题之前,长孙无忌只以为用一亩田种出十石左右粮食,就已经将田地的经济价值放大到极限了,然而,并不是这样。
  过往的时候,只有九成宫温泉池那边,才能在冬季种些蔬菜供应皇宫,基本也就是帝后夫妇少量食用一点,市场上,即便是你有钱,也买不到,老百姓只能吃一个冬季的腌菜干。
  而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了,如果山南道能在冬季大量种植出这些蔬菜,则完全可以让关中,或者北方其它一些地区的百姓,在冬季里都吃上蔬菜。
  因为,水陆道路修的更加畅通了之后,从荆襄之地走汉水运货到关中,只需要六七天,走陆路去洛阳,也只需要三四天,加上从洛阳全程走陆路到长安的时间,也只需要六七天,不过考虑到冬季可能有大雪天气,走常年不会结冰的汉水,却是更稳妥一些。
  这可是绿油油,带着水份的青菜啊!压秤不说,价格,肯定会比粮食还贵几倍,此刻,长孙无忌的眼眶之中,冒着闪闪逼人的金光,要是他长孙氏的四大商城,一口吃下山南道的所有反季蔬菜,那利润······
  孙享福直接打断了长孙无忌的幻想,道,“反季节蔬菜,产值虽然高,但投入也不小,长孙总管要是想做的话,不仅要找到合适的区域,这启动资金,恐怕也不少。”
  幸福村当年搭建过万亩育种棚的花销,就高达几十万贯,一亩地的,用竹篾,以及厚实的麻布,还有可以差不多可以用来盖房顶的草料,将其全部盖住,至少需要花好几贯钱的原料成本,而且,为了保证它能够接收一些光合作用,在中午下午有日头的时候,还要人工将棚顶掀开,这又要消耗不少劳动力成本,谁叫这个时期没有透明密封的塑料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