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识的人,将会被各个专业行业疯抢,快速的实现自我价值。
  李世民在运动大会之后依旧回到了九垸县居住,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象,他从政务中抽身,是要专门筹备一些事情,待得明年开春,朝廷再度回到长安办公的时候,他就将开启可能长达几年的西巡之路。
  所以,孙享福没有太多懒在家里陪孩子们玩耍的时间,毕竟,李世民把节符给他了,他就得做事。
  倒是孙靖和孙婉婷,在得知老爹老娘带着一大家子弟弟妹妹们收拾行李,准备出远门,还不带上他们的时候,顿时就哭了鼻子,直到孙享福答应把悟空留在家里陪他们玩耍,才稍微好一些。
  让孙享福不知道的是,他们前脚刚出了门,这两小家伙马上就收起了眼泪,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孙靖拿出了自己的玩具,孙婉婷拿出了自己给悟空缝制的小衣服,准备把悟空打扮一新之后,带他出去和同学们一起玩。
  那边头,南下的船只上,孙享福不得不手忙脚乱的哄着哭成一片的孙丰,孙婉瑜,等几个小些的孩子,一再向他们保证,岭南有驯兽师,有很多猴子,等去了岭南,他一定让驯兽师训很多小猴子出来陪他们玩,感情,自己这个老爹到现在,居然比不上一只猴子了。
  待得他们稍微安静下来之后,孙享福才有机会和李泰说说去到岭南之后的规划。
  “下个月底的科举,应该会有两千多农学生被取中,届时,岭南道这边,你得上个折子多要点人,至少要三到五百,从腊月到明年三四月份的这几个月时间里,我集中教一下他们打理这些新作物的知识,以后,这一块,我就交给他们了。”
  “老师放心,怎么说咱们岭南道,也是下一届运动大会的举办地,在各个方面,朝廷的资源,都是要偏向我们的,五百个农学生,我肯定帮您要过来。”李泰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道。
  这趟江陵之行,他可是受到了李世民不少的夸赞,现在,李世民已经同意了他的粮食换劳工计划,只要明年劳工方面的需求得到缓解,那么,岭南道的开发,将会进入一个快速轨道,未来的潜力,以及对大唐的重要性,将会逐步增加,或许,能成为大唐除关中和山南道之外的第三个重心,因为,它关联着整个海外,和海上通道。
  在孙享福和李泰正在船上聊着岭南未来的一些规划的时候,在九垸县书房的李世民,险些把肺都气炸了,他有很多年,没有这种非杀人不可的冲动了。
  “来人,拖下去杖毙。”
  听到了李世民这样的宣判,刚才还在得意洋洋奏事的内侍副监马大全顿时一脸煞白,他本以为,自己戳穿了一个意在谋国的大奸臣的计划,却不想换来的,竟是杖毙的结果。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奴婢也是一心为李氏江山着想······”
  李世民的呼喝声和马大全的尖叫,顿时惊动了在门外侍候的王得用,他连忙带着侍卫冲了进来。
  “陛下息怒,可不能让他这样的污秽之人的血,脏了九垸县这块净土,奴婢以为,即便是杖毙,也应该拖远一些。”
  “你······”
  马大全以为同为宦官的王得用会为自己求一句情,然而,却不想,他张嘴,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不过,侍卫们没有再给马大全继续说话的机会,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就等李世民的下一步命令。
  “将这个狗才带出县外行刑。”李世民甩了甩袖子,胸腔仍然大口喘着气,显然,怒火一时半刻还没有平息。
  看到他这个样子,王得用觉得,自己准备好的一些话,或许,可以跟李世民说说了。
  “陛下无需为一个残缺不全的阉人动气,他有今天,是咎由自取,索性您并未被因他的谗言,造成什么损失,白白气坏了身体可不好。”
  李世民一指门外道,“你可知,这狗才刚才跟朕说了些什么?”
  王得用点了点头道,“奴婢刚才都听到了,农国公一心为民,品性堪比古之圣贤,怎会行龌龊之事,然而,您想过没有,这或许是农国公与上官长史刻意为之,目的,是想告诉您一些什么。”
  听到王得用这么说,李世民顿时平复了下来,开始动脑思考问题。
  事情的经过不复杂,孙享福和上官仪在前往辽东的船上,上演了一出闭门密议的戏码,而后,上官仪光是在前往辽东的半个月行程之中,就给孙享福发了三四封信。
  等到了辽东,马大全才知道,接任张公瑾安东大都督职位的苏定方,就是孙享福的旧部,在苏定方领旨之后招待他的几日之中,表现出了对于孙享福的格外推崇,并且,和上官仪一样,与孙享福的通信,十分频繁。
  辽东现在可是有八百多万人口,二十多万军队的大边镇啊!本来就跟孙享福有些过节的马大全,顿时觉得,自己或许发现了一个惊天大阴谋,那就是孙正明在运筹帷幄,图谋造反。
  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这方面,绝对是李世民不可触碰的逆鳞,自己只要将一些怀疑告知李世民,那么,孙享福即便是没有做过,也会脱层皮,至少,此后都不会再得到李世民的信重。
  于是,他宣旨完毕回来之后,找李世民说了这事。
  他却不知道,宦官议政,诬告大臣,这才是李世民的死穴,至于说孙享福这样的人会造反,你就是扯上天,李世民也是不可能信的。
  不过,听了王得用的话,李世民开始反思了。
  秦何以走向灭亡?
  阉宦赵高乱政。
  汉何以灭?
  十常侍乱政。
  虽然这并非是主因,但却是加速王朝灭亡的一大重要因素。
  宦官的存在,对于这个国家有什么好处呢?
  貌似,除了让他们丧失霍乱宫闺的能力之外,并未有多大的作用,若说阉割了之后,会让他们对这个国家,对皇室更加忠心,那也未必,真要是为这个国家好,马大全这样的人,会跳出来,诬告孙正明吗?
  这可是在自己这样的强势君王的时代,若是自己百年以后,那些在这些阉宦的服侍下长大的子孙,继承皇位的时代呢?
  李世民越往下想,就越觉得这是个大问题,或许,孙享福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自己,阉宦存在的隐患。
  想通了这一点,李世民便看了一眼伺候了自己十几年的王得用道,“你是不是有话要对朕说?”
  王得用躬身下拜道,“有些话,埋在奴婢心里许久,不吐不快,还请陛下见谅。”
  李世民抬手示意其免礼,道,“你说吧!”
  王得用组织了一下语言,脸色显得有些落寞道,“奴婢十二岁卖身进宫,十三岁那年,被分配到秦王府,跟着王府总管,伺候陛下起居,从最开始的搬搬抬抬做起,一路做了七年,才成为负责在您身边传话,接待事务的近侍,天幸,后来陛下成功登基为帝,奴婢的身份,也水涨船高,最终成为了皇宫内外,人人都礼让三分的内侍监。
  然而,做了内侍监又怎么样?
  奴婢没有子孙,没有亲人,钱财,地位,于奴婢来说,有什么意义吗?
  没有。
  不知从何时起,奴婢的心中,越发的感觉到空虚,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在奴婢自己看来,都非常混账的想法,奴婢一直在克制,努力的让自己表现的更加的正常,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伺候陛下上面。
  后来,奴婢发现,不是奴婢一个人会因为身体的残缺,产生一些混账的想法,所有的内侍阉人,就没有一个是正常的,有的人能够勉强克制住自己,有的人,克制不住,他们有的贪财成性,有的性格敏感,整天不是想弄死这个,就是踩死那个,有的偏执,甚至产生虐待别人的喜好······”


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
  王得用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跟李世民讲了出来,让李世民对于阉宦这个群体,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
  他想不到,伺候皇家的这帮阉人,居然没有一个是身心健康的。
  那一刀的痛,足以改变一个人三观和性格。
  “你觉得,孙正明是在提醒朕,阉宦,不应该继续存在?”李世民盯着王得用的眼睛道。
  “是的,陛下,即便是奴婢现在位居内侍监,但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奴婢也绝不会选择卖身进宫做阉人。当看到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妻子儿女在身旁承欢,过着快乐充实的生活的时候,奴婢心里的滋味······”
  说到这里时,王得用已经泣不成声,李世民稍微的脑补一下,自己的妃子和儿女都没有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就感觉到害怕,那样的话,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没有了目标,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也难怪他们会有一些不正常的想法。
  “你,先退下歇息吧!”王得用毕竟是跟在李世民身边十几年了的人,见到他这副悲痛的模样,李世民的心情也不是很好,挥手道。
  “陛下,奴婢是内侍监,对于皇宫事务,可以直接向您奏报,奴婢想请您改革内宫阉宦制度。”擦了一把眼泪的王得用并没有依言退下,而是再度躬身道。
  其实,就在刚才他讲述阉人的现状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升起了这种想法,只是,这个制度,能够存在千年,自然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断了这些近身随侍的人的念想,他们才能更加一心一意的忠于皇家,防止霍乱宫闺的情况出现,而究竟怎么改,可是一个大难题。
  “你已经有什么想法了吗?”李世民没有怪他没有依自己之言退下,开口问道。
  “有一些想法了,不过,可能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大,奴婢先把内宫的现状给您说说,您再看看奴婢的想法,是不是可行。”见李世民愿意听自己说,王得用立即收拾起了情绪道。
  “你且说来。”
  “陛下,内宫自贞观三年公民制度改革之后,卖身入宫做内侍的人数就大幅度减少,到贞观六年的时候,便再无一人愿意受宫刑入内侍监做事。
  而内侍监原有的内侍,在皇子们逐渐成年就藩之后,需要对外派遣,人数便越来越少,如今,差不多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了。”
  李世民登基以来,其实已经三次遣散宫人出宫,然而,阉人出宫也干不了别的,其实大多数都选择了留下来,反而宫女出去的多,自贞观元年长孙皇后掌后宫之后,宫女的人数从两三万,降到搬入了大明宫之后的三千多人,等于是缩减了近九成。
  要知道,大明宫可比原先的太极宫建筑规模还大,即便是孙享福和阎立德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一套比较有效的人力资源利用的规划,但是,以后宫内侍的人数,依然是忙不过来的。
  皇城办公区域,光是十二栋办公大楼,加主宫殿的打扫,就要好几百人。
  后宫之中,两代帝王的妃子,皇子皇女,太子东宫的妃子,王子,所居住的别墅,有数百栋,还有堪比以往太极宫那么大的花园,游玩设施,嬉乐园等,平时修剪,打扫,维护,都需要非常多的人手,另外,长安之外的各处行宫,也都需要留守,维护保养之人。
  这么大的摊子,即便是做最基础的打扫,浆洗,修缮维护工作的,都要好几千人,更加别说内侍,还不止做这些活,撑伞,打扇,捶腿,奉茶,宣旨,通传,仪仗······
  各种服务工作,至少有过百项,都得他们来做,即便内侍监管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