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光是给两百多万西域劳工的工钱,就需要近四千万贯,三百万人的粮食蔬菜,一定量肉食供应的用度加起来,即便大唐这些东西的成本不高,但至少也超过一千万贯,加上牛马调度的运输损耗,甚至可能达到两千万贯,毕竟,这可是跨度八千里,辐射区域两万五千里的地盘,以西部州县的产出,根本无法就地供养这么庞大团体的吃喝用度,毕竟,这个方向的州县,人口都比较少,粮食产量也不高。
  这五六千万贯的开支,只是小头,真正开支的大头,是所需要的各种工具,上百万把的铁锹,各种压路,捣石的工具,还有框定路基用的木料模板,烧水泥的煤炭燃料等,有的可以用天然的,大多,则需要购买,运输过去。
  这又是几千万贯的消耗。
  而大唐做基建的技术工人,每个月可不是拿那些西域劳工的低价工资,至少是好几倍,甚至是十倍以上,还有修建桥梁,需要大量的钢筋,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虽然尽量的用绕路的方式,避免了修桥,但上百座较大的桥梁还是要的。
  中原地区修建桥梁的技术,由来已久,能够跨越渭河的便桥,跨越灞水的灞桥,就不小,但有了水泥钢筋之后,朝廷对于桥的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即便不能跟后世的高速公路大桥比,但比后世的乡村公路的桥也能不差,至少要保障载重几千斤的车子,在上面行走的时候,毫无压力。
  所以,这个工程,需要这些年已经在基建项目工程技术上,有较大进步的各个工程组,再度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最多两年时间,要做到全线贯通,并且将沿途换马休息的驿站,客栈等配套设施,全部跟上,三年之后,下一届运动大会召开的时候,这条道路,要整体实现快速畅通使用。
  而且,这条公路的修建计划,与李承乾提出的每年用于大唐内部基础项目建设的,五千万贯以上的经费,并不相干,是要同时进行了。
  一下子在基础建设上面就花出去两亿贯,还不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整个历史上来说,也是没谁了。
  但是,大唐就是这么敢花钱,即便是贷款花,也没有人不同意,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朝廷把这些钱花出去,受益的是百姓,基础建设好了,百姓们的产出效率就高了,商业也更发达了,然之后,就会不断的回馈朝廷的税收,反正朝廷现在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各种开采手段,或者金融手段,不断的使手上能用的钱财变多,不怕没有钱财方面的来源。
  随着北方百万劳工齐聚山南道,第一次在山南道过年的李世民夫妇和太子李承乾算是见识到了数百万人一起劳作,筑垸田的场景。
  大唐能有今天的富裕,除了孙享福在生产力技术上狠狠的推动了一把之外,与百姓们本身的吃苦耐劳也分不开,以往的时候,北方百姓,一到了冬天,就会选择猫冬,现在,却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南方参与劳动,这就让他们的生产创造力,比之前翻了一倍以上。
  到了明年,整个山南道的垸田,就将达到十五个县,荆州,郢州,复州三地的所有下属县,筑垸基建项目就全部完成了。
  而这十五个县的高产水稻田,将达到两千五百万亩,大棚菜田,三百万亩,另外,还有一个潜江县,是以养殖小龙虾为主,一个公安县,则是以种植葡萄为主。
  只不过,由于种植这么多的垸田县的田地,需要的人口太多,光是水稻田,都需要一百万户,三百万以上人口来种,加上其它种植产业,这三州之地,就要生活五百万人口,除了山南道本土大部分州县的百姓,都有一定程度的向这里迁移,北方许多百姓,落户在这里之外,耽摩道雇佣过来的两百多万劳工,也算是彻底的留下来了。
  由于不能无限制的让山南道集中全国人口,让其它州道人口更加稀疏,之后的垸田建设,将会放缓,只会根据当地的人口增长数量,来有计划的组织当地垸田的新增,不过,有这三州之地,树立起整个山南道的核心,它就能不断的带动周边州县的经济,与长安和渭南新城在关中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而随着新年的到来,原先集中在江陵城的建筑工程队,也逐渐开始撤离,前往岭南和云南,只有少量的人,留下来继续修建江陵学府,这将是一座规模,科系,最全的顶级学府,在明年下半年,会陆续修建完毕,到时候,招募到了师资力量的科系,会率先开学,不过,到了明年下半年,大唐人才方面的压力,会轻松很多。
  因为,九垸县,至少有过千初中毕业水平的学生,朝廷的科举考试改革之后,每年拿到国家级文凭的人,至少上千,把摊子撑起来,应该没问题。


第716章 南方种植事业
  新年新气象,贞观十年,朝廷宣布的第一条政令,就是,宦官制度全面改革,以及女子为官的部分限制开放。
  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若是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执行的,然而,他却是在朝堂上很顺利的集体通过了。
  中原王朝沿用了千年了宦官制度,终于在贞观朝,被终结了。
  而女子为官的部分限制开放,目前看来,不过只是为了满足宦官制度被终结,而不得已做出的妥协,因为皇家确实有这样的需求,而大臣们也并不觉得,它能对这个男权时代造成多大的影响。
  毕竟,除了太乐司和太医院之外,也就是内侍监,皇宫内苑的管理和守卫方面需要女官,这里面,基本不涉及到什么核心政治问题。
  当然,这两项改革,也与近年来大唐开放,开明的风气有关,现在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大家如果觉得,是有需要,有必要做的事情,那就可以做,没人会无脑的跑出来为了反对而反对。
  于是,内侍监,宣布了一系列的女官任命,并且以新的宫苑用工模式,与所有现役宫女,签订了劳动合约,还开出各项薪俸福利条件,向社会招募人手。
  而南衙禁军统领独孤谋,也贴出了招募女子,组成内宫禁卫军的公告,一时间,全国各地,有志军伍,或者仕途的女子,纷纷心向往之,要知道,去皇宫做宫女,如果表现好了,那可是能够直接升级做女官的,最高甚至可以做到内侍监,那可是正三品级别,堪比十部尚书的内相,比从三品的太乐令,和从三品的太医令的级别都还要高一级。
  至于内宫女禁卫,虽然只有五千人的编制,但是统领的级别,却与南衙禁军副统领相当,也是从三品的武官,比各集团军的大将军,也就只低一级而已。
  这个年,无疑是大唐所有女子最开心的一个年,即便是他们所当的官,基本不涉及政权方面,但这也是女权进步的一种表现。
  李唐建立还不到二十年时间,女子,就从不能为官,进入到可以最高做到一个正三品,和三个从三品级别的官职,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直入朝堂议政,甚至做到真正的宰相,毕竟,建国之初,就有平阳公主领兵打仗,参政的旧例在。
  而当下的大唐,女人的数量远远多于男人,尤其是在大唐开放了平民纳妾的限制之后,外国籍女子大量流入的情况下。
  当然,这些朝廷大事件,与在岭南道潜心教导农学生们上课的孙享福没有多少关系,搞科学研究的人,注定是孤独的,人们更喜欢看到他们拿出研究成果的时候,却不会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挫折失败。
  “这一片高坡上的树苗,全部铲掉吧!水分不达标,土壤通透性不好,即便勉强靠人力浇水,继续种植,树苗也长不好。铲完了之后,你们再告诉我一些心得。”
  在孙享福是指挥下,五百余农学生便开始用各自的工具铲挖树苗,他们在农学院的几年学习之中,对于各种农活技巧,已经掌握的非常熟练,即便是铲挖这种工作,也于普通百姓不同,有讲究。
  孙享福一边观看着,一边连连点头,不一会,近千棵还不到一米高的小树苗,就被他们连根挖了起来,只要不是已经确认死亡了的,他们都将整个根系保留的很完整,完全可以移植到其它地方去。
  “很好,你们都知道这些还并没有死掉的树苗还有用,不能浪费,那么,有没有人能告诉我,为什么它不能种好,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才能保证这些树苗很好的成活?可以举手回答,想到一点,就说一点,自己想到的点如果被别人先说出来,就把手放下。”
  高坡之上,随着孙享福的话音一落,顿时便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来。
  孙享福指了指一个叫丘思力的善阳籍突厥族学生,他便立即答出来道,“高坡上的树苗虽然比坡下溪边的树苗平均矮了一尺左右,但是其树叶更呈深绿色,显然,这种橡胶树,在生长过程中,非常需要坡上的光照。
  而坡下树苗虽然枝叶成色没有坡上的好,但树干的粗壮,和高度,明显强于坡上,这就说明,这橡胶树,对于水份的依赖较大,如果选水份,光照更足的地方,它应该能长的更好。”
  孙享福点了点头,竖起两个手指头道,“水份,光照,还有没有谁发现出了其它问题?”
  在丘思力讲出这两点之后,许多先前举手的学生,便将手放了下来。显然,他们刚才发现的问题,与丘思力是一样的,然而,当孙享福问出了这个问题之后,还是有很多学生举着手。
  他又指了其中个叫莫多杰的室韦族学生,这位学生便立即出来道,“我刚才注意了坡下河滩边的树苗,并非是靠溪水最近的树苗长的最好,那些时常会被溪水冲刷到,或者淹没根系的树苗,甚至已经死去。
  反而是离溪水有一定距离,扎根在以往被溪水冲刷出来的那些沙土里面的树苗,是其中长的最好的,可见,这橡胶树虽然喜欢水,但是却怕涝,如果能在多雨水,而且排水良好的松软沙土里面种植,或许会更好。”
  听到莫多杰的讲解,孙享福又点了点头,再竖起两个手指,道,“怕涝,喜松软沙土。那还有没有谁,发现了其它问题?”
  说到这里的时候,孙享福便看到了坡下,一个一边往坡上跑,嘴里还一边‘呸,呸,呸’的吐着泥沙的学生。
  孙享福知道他叫谢俊逸,也是善阳籍的学生,不过是关中迁过去的汉族子弟,见他了举起了手,孙享福便指了指他。
  谢俊逸忙道,“老师,我刚才尝过了坡下泥沙层的土壤,是偏酸性土壤的味道,而坡上,是典型的岭南红壤,只适合种杉树,竹子,柿子,柚子和一些岭南常见水果树,应该来说,橡胶树,更喜欢酸性土壤。”
  孙享福点了点头,将右手五只手指全部摊开道,“喜酸性土壤,还有没有谁有发现呢?”
  此时,仍然有几个学生举手,孙享福便指了其中一个叫郭长林的九垸县籍学生,他便出列道,“老师,学生发现,这橡胶树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对立,即喜欢强烈光照,又喜欢水份,可偏偏喜欢水份的同时,它又怕涝。
  显然,像坡下这种底湿的位置,长久来说,也不适合它生长,一旦到了四五月份,岭南的暴雨天气来的时候,这些沿着小溪种的树苗,只怕全部都会被涝死。
  这就只能逼着咱们选择在日光充沛,降雨量较多的山坡沙土地带种植了,这样的地方,让学生想到了一些临海的沙土海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