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
第三百八十一章惶惶而逃
投奔刘表之前,甘宁长期‘混’迹江面,麾下多是敢战步卒,并没有多少战马,因为对于水贼来说,马匹只是累赘,然而,成为襄阳水寨副将之后,甘宁意识到,没有马匹是万万不行的。
水军上了岸,行军赶路总不能都用两条‘腿’吧?
不过,向水军统领蔡瑁要了几次战马之后,对方都以马匹不多的理由拒绝了,无奈之下,甘宁只得自掏腰包,买了几十匹战马。
也幸亏锦帆贼横行江面的那几年积攒了不少钱货,若不然甘宁连马匹都买不起。
堂堂的荆州官军,竟然还要主将‘花’钱买马,这与做贼又什么区别?
蔡氏对甘宁的刁难进一步‘激’起了后者的杀意。
这一次,进入襄阳城领取粮秣,甘宁有备而来,他麾下五十名部众全都是能骑马的‘精’锐,为的就是以防万一,谁曾想,蔡中竟然真的布下杀阵。
只要甘宁稍一迟疑,十有八九会命丧城中。
幸好,甘宁早有准备,一把火点燃了存粮的库房之后,他便破‘门’而出。
然而,蔡中铁了心要杀死甘宁,他调派兵马紧追不舍。
“甘宁贼子,下马受死!”
“蔡瑁将军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你们逃不掉的”
“哒哒哒”,马蹄隆隆作响,追兵足有两百骑
四十对两百?甘宁自觉胜算不大。
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襄阳四处是敌,多滞留一刻便多出一分危险。
只有登上船只,顺江而下,那时候才算是逃出生天!
又行了四五里,这时候,追兵已经弯弓搭箭,开始滋扰‘射’箭。
甘宁本人自然不怕流矢,可他麾下部众却不断有人中箭而亡。
“大兄,跟他们拼了吧!”
“跑了这么久,马匹已经撑不住了,大兄,速做决断!”
甘宁咬牙切齿,他瞪着腥红的双眼,怒道:“拼个鸟,咱们掉头马战,失了马速,岂不是任人宰割?就算是死战,那也得寻个与我有利的地方,我记得清楚,前方两百步便有一处陡坡,咱们在那里候着便是”。
“喏!”
两百步的距离转瞬及至,甘宁陡然打马而立,其后的荆州军先是愕然,后来便猖狂大笑:“哈哈,甘贼,想通了不成?”
甘宁冷笑:“我通你姥姥!”
说罢,甘宁便打马疾冲。
荆州军将自然不惧,甘宁虽然勇猛,可他麾下兵马不多,正是一举擒拿的大好时机,“死到临头还嘴硬!”
“谁死谁活还不一定呢!”仰仗地利之便,甘宁自高往下占据了好大的便宜。
“铿”,一刀击出,那荆州军将便觉得虎口发麻,若不是身边军卒及时帮衬了一把,说不定这一个回合便要见血。
“杀!”
双方兵马战作一团,荆州军人数较多,可久疏战阵,与甘宁的人马比起来少了很多杀气。
不过,骑军‘混’战,终归是人多的一方占据优势。
刚开始,甘宁麾下兵马凭借个人勇武大占上风,可几个回合过后,他们气力衰竭大半,这时候,荆州军的反扑便显得犹未致命。
每时每刻都有人倒地落马。
另一边,甘宁彻底杀红了眼,数月以来,在蔡氏的接连压迫下,甘宁心中始终有一股郁郁之气,今日反戈一击,烧了库房,只出了三成火气,剩下的七成火气依旧积在‘胸’腹。
如今,情同手足的兄弟惨死马下,甘宁怒发冲冠,他大吼一声,将对面的两名军卒劈成了两半,剩下那名军将脸‘色’大变,打马‘欲’逃,然而,杀出火来的甘宁哪会让他逃走?
“死!”
话音未落,长刀再度匹练而出。
“噗哧”,荆州军将脖颈迸出大股鲜血,他捂住喉咙,“嗬嗬”‘欲’言,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拦我者,死!”甘宁杀了敌将,所向披靡。
不过,出城之前,蔡中已经许下重赏,荆州骑军心中明白,只要缠住甘宁,援军抵达之后,这名锦帆大贼必死无疑。
心中有底,荆州军虽然畏惧甘宁威势,却依旧聚拢未散。
甘宁心急如焚,他在阵中左冲右突,斩杀敌军十二骑,可不能阻止荆州骑军将他的兵马团团围住。
这时候,甘宁麾下能战之人只剩下十九名。
一名荆州裨将大呼小叫:“援军将至,甘贼命不久矣”。
一时间,荆州军气势大盛。
甘宁心有不甘,以他的本领,若想孤身出逃,自然没有人拦得住,然而,他却想与麾下军卒同生共死,可看荆州军这模样,摆明了是铁了心要缠住他。
再拖下去,一旦蔡中援军抵达,甘宁便只剩下落荒而逃这一条路。
为什么我一心向善,蔡贼却三番两次谋害于我?
为什么我‘欲’悬崖勒马,这荆州却容不下我?
为什么!
甘宁劈出一刀又一刀,似乎要劈出所有的抑郁之气。
然而,避其锋芒的荆州军总能坚持住。
战局正在往不利于甘宁的方向发展,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甘宁麾下部众便要死伤殆尽。
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整齐划一地呐喊声从后方传来。
“锦帆,锦帆,所向无敌”
却是水寨的兵马及时赶到。
“大兄,援军至矣!”陷入重围的部众大喜过望。
若有生机,谁也不愿轻易去死。
生力军抵达,甘宁更是越战越勇,而对面的荆州军却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没过多久便溃散而逃。
甘宁麾下兵马士气大振,接连砍翻了不少荆州军,然而,甘宁却明白的很,时间仓促,绝不能耽误太久,否则的话,一旦蔡中大军抵达,所有人都要玩完。
“陈三,你来的及时,哥哥我记下了!”
“哈,大兄哪里话,我这条命都是大兄救的!”
“传令下去,莫要追敌,速速回营,拔锚出船”
“啊,这是为何?”
“蔡中在城内设了陷阱,想致我于死地,我烧了库房,一路杀出,再耽搁下去,我怕蔡瑁的水军堵了河道,那样的话,可就大事不妙了”
甘宁三言两语将事情的经过概述了一番,前来救援的几名部将闻听之后都是破口大骂,他们不敢啰嗦,急忙点齐兵马,原道折返。
“王臣,你带三个兄弟在这里守候一炷香的时间,若有追兵到此,即刻燃烟示警,不得有误”
“喏!”
“若无追兵,一炷香之后你便回返水寨,我会给你留下一条小船”
“多谢大兄”
甘宁拍了拍王臣的肩膀,不再多言。
。。。
第三百八十二章青州客商
殿后示警的人马九死一生,若是大意些,十之八九会横遭不测。
甘宁之所以留下王臣,是因为此人不但武艺绝佳,而且颇有胆气。
从这处土坡到水寨还有五里路,便是大队人马一路狂奔,也得‘花’费小半柱香的时间。
等到人马入寨,又得安排船只载人出行,八百人手想要尽数上船,最起码要耗费半个时辰的功夫,这么长的时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因而,在土坡上留下哨探示警是最好的选择,起码可以留给甘宁更多准备的时间。
陈三、陈六兄弟需要统领部众,‘抽’不开身,深受甘宁大恩的王臣便成了最佳选择。
换句话说,若是换了胆怯之辈,说不定敌军未至便落荒而逃了,那样的话,自然会耽误大事。
匆匆布置一番,甘宁便率众直奔水寨。
这时候,蔡中的信使已经到了蔡瑁的水军大寨。
“报,襄阳急报”
“何事?”
“甘宁谋反,烧了襄阳库房,正‘欲’投奔袁术”
蔡瑁勃然大怒:“贼子可恨,我早就说锦帆贼不足为信,主公却不信我,如今甘宁出逃,谁之过也?”
信使跪伏在地,不敢多言。
蔡瑁发泄一通放才下令道:“甘宁现在何处?蔡中呢?”
“蔡将军正在襄阳抢救粮秣,甘宁已经逃往水寨了”
“来人呐”
“军师有何吩咐”
“持我令牌前往点将台,速令水师出征,捉拿锦帆贼”
“喏”
“传令黎丘、双县驻军拦截河道,不可走脱了甘宁”
“喏!”
布置妥当之后,蔡瑁深深吁了一口气,他看着舆图,‘阴’冷地说道:“甘宁,这一次你在劫难逃了”。
甘宁为祸江水的时候,蔡瑁曾经率兵讨伐过一次,那一次,甘宁动用水鬼,凿沉了水师五艘大船,让蔡瑁无功自返。
自那以后,自觉丢了颜面的蔡瑁便将甘宁视为眼中钉。
若是甘宁一直为贼也就罢了,蔡瑁要想动他,只能大军讨伐,可水师毕竟是刘表的水师,没有充足的理由,蔡瑁不可随意出兵。
本以为大仇难保,谁曾想,甘宁竟然投奔刘表,还想洗脱贼身,这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蔡氏在荆州势力强大,要想对付一个甘宁岂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动用手段将甘宁‘弄’到襄阳水寨之后,有些事情蔡瑁不敢做得太过火,毕竟人言可畏,所以蔡瑁只能使些‘阴’招,在军械、钱粮上面为难甘宁。
蔡中身为蔡瑁族侄,自然懂得如何为叔父排忧解难。
于是,甘宁遭受了诸多白眼、排挤。
几个月下来,本以为贼寇出身的甘宁早就忍受不住了,谁曾想,这家伙竟然忍了下来。
就在蔡瑁考虑如何进一步打压甘宁水军的时候,甘宁终于反了,还烧了襄阳库房。
整个事情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杀死甘宁了,蔡瑁觉得身心俱爽。
至于甘宁的去向,蔡瑁压根不担心,入了襄阳水寨,四处都是荆州兵马,谅他‘插’翅难逃。
襄阳水寨,甘宁抛弃了所有粮秣辎重,只带了八百部众,饶是如此,还是耗费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
适才,王臣已经点燃了狼烟,这说明追兵在即。
时间仓促,甘宁不敢耽搁,他只在泊位留下一条船只,然后便领着大队人马顺流直下。
王臣运气极佳,他与同伴弃马上船没多久,蔡中的追兵便到了。
不过,没有船只,追兵只能望船兴叹。
侥幸逃过一劫,甘宁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蔡瑁水师强大,正面遭遇,十之八九难有胜算,该如何是好?
“渠帅,咱们还是回江陵吧,到了那里,谅他蔡中也不敢来送死”
甘宁摇了摇头,道:“襄阳城中数千石粮秣被我一把火烧了干净,蔡瑁一定会在刘表那里夸大其词,仅凭咱们这八百人马再想像之前那般逍遥自在,怕是不可能了”。
陈三迟疑一番,嘴里道:“江东孙策颇有威望,不如投他?”
陈六反驳道:“孙策,小人也,袁术助他良多,他却占了九江,此人绝非明主。”
甘宁沉‘吟’良久之后,嘴里道:“李贤如何?”
“青州李贤?”
陈三、陈六都听说过李贤事迹,当下四目相对,俱是眼前一亮。
招贤令颁布以来,李贤在民间风评甚佳,尤其对于甘宁这等“贼寇”出身的人来说,李贤这种不计出身,不计德行,只问才能的政策简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
甘宁投靠刘表之前,陈六等人便有投奔李贤的打算,当时只不过因为荆州近而青州远才未能成行,现在来看,若是早知道蔡氏如此卑鄙,还不如投靠李贤了。
河风呼啸,船只顺风顺水,陈六、陈三‘露’出探寻之意。
到底是不是享誉天下的那个李贤?
甘宁目视东北方向,嘴里道:“不错,就是青州刺史李贤”。
陈六感慨起来:“我听说徐州也是李贤的了”。
“此人北败袁绍,南敌曹‘操’,倒也是一位雄主,只是不知其人如何”
甘宁双目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