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飘在大唐(飞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臣一脸惊讶,前列的重臣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张画,却又不像画,那画实在太小了,上面有字和图案,却又不似画上去的……

只有杨悦识得,那是她在后世施舍给善导大师的十元钱。她从袖出拿出一张一模一样的事物,心下一片茫然,莫名其妙地望着孙思邈。善导曾说他在梦中有人给了他这个东西,然而真的是梦吗?善导有没有在骗自己?

“原来公主也有一张,一模一样的……信物。”孙思邈显然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那东西,只好说那是信物,眼中亮光忽显,“大师让老道转告公主,是他将你带到这个世上,却没办法保护你,很是抱歉。”

杨悦心头大震,失声惊道:“他,他承认……是他带我到了这里?”

不待孙思邈回答,杨悦已一把抓住孙思邈的袖子,颤声问道,“他,可曾说过,有没有办法让我回去?”

“回去?”孙思邈满脸诧异。

殿上群臣一阵搔乱,纷纷摇头,看向杨悦的眼神,充满好笑、怪异,还有怜惜。

“傻孩子。朕想那善导大师只能带你来,却不能带你回去。”李世民见杨悦似是情急之下神志不清,痛惜地说道。

杨悦却没有听到一般,双眼直愣愣地盯着孙思邈,坚持问道:“有办法,对不对?他一定有办法……”

见隋国公主傻乎乎的,殿上浮起一丝笑意。没想到隋国公主竟然说出这等傻话。试想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从娘胎里出来,又怎么可能再回去?

孙思邈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道古怪,叹道:“公主请节哀。公主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只怕再回不去了。”

“不能回去?不能回去?”杨悦身形一晃,失神地坐倒在地,“我真的不能回去了?”

杨悦这才发现,一直以来,自己未尝不是抱着一种到这个时代玩一玩心态。譬如旅游,总以为有朝一日终归还是要回去的。因而虽然一直努力,却并不曾真正融于这个时代。总抱一种看历史的态度来看待周身的一切。

特别是找到善导大师之后,希望能够回到现代的信心与日俱增。然而这唯一回转的希望都破灭了……杨悦止不住心内的悲伤,失声痛哭起来。

没有人知道她真正在哭什么。

殿上复又陷入寂静。

再无异议,杨贵妃所说不错,杨悦是赵王杨杲之女。

太平坊东南隅的光明寺门前有一排大柳树,柳新树净。

成群的喜鹊绕着一棵柳树久久不去。燕雀低环,莺鸟弦唱。一道异香弥满,经久不歇。

一枝柳树上静立一人。那柳枝纤细,在风中微摆,不知为何那人却稳立枝头而不坠。

仔细观看,却发现那人双目低垂,收眉闭神,已没有了半点气息。

如果那双眼睛不是低垂,任何人都不能看清他的面目。那双眼神太特别了,任谁看到便会被它深深吸引。如今那双眼神逝去,大家终于看清了他的样貌,原来是个极清秀风雅之人,乃是人间少有的美姿威仪。

树下端立一人,静静地看着他,一动不动。任谁见了都禁不住要伤心落泪,唏嘘慨叹。

杨悦无论如何也不明白,善导大师明明容颜如常,身体柔软,直如生人,众人却说他已“往生”。她不肯相信善导大师已逝,不准火化,已在光明寺前守着善导大师的遗体七日七夜。

日升日落,月上中天。

杨悦候在树下,没有眼泪,没有表情,静静地望着树端,不言不语。她的身后三丈开外才是卫士,远远地望着她,没有人敢上前打扰。

“南无阿弥勒佛。”一个不急不缓的声音不知何时静静地站到她身边。

“法师莫要再告诉我,善导大师端身立化,正是往生瑞相……”终于杨悦开了口,她没有回头,已知身后是谁。那个声音再熟悉不过,她曾无数次的与他辩论。

“贫僧有一个故事,公主要不要听?”玄奘法师静静地说道。

“公主?”杨悦黯然说道,“法师也认为我是善导大师的女儿?”

“善导大师幼年入沙门,潜心习练净土法门,礼佛万分虔诚,公主自然不是他的骨血。”

“不是?”杨悦一怔,快速回转头来,盯着玄奘,奇怪地问道,“既然不是,法师为何称我为公主?”

“公主乃是圣上所封,似乎原本便与善导大师并无关联。”玄奘法师并非看着杨悦,只是望向善导大师的遗体。

杨悦没有说话,盯着玄奘,半晌才道:“看来法师的故事定然不俗,不妨说来听听。”

玄奘法师双手合什,向善导大师行了一礼,微微一笑,说道:“很久以前,有一个奇男子,他本是汉人,他的祖上是汉代的士族。但他一出生,整个中国已四分五裂,战乱风云,而且一半以上由胡人统治。

奇男子的祖父与父亲已成了胡人的官员,他们的姓氏也是胡人给的姓,名字也取得跟胡人一模一样。

面对这个情形,奇男子大是慨叹,立志要恢复中国大汉民族灿烂文明;要统一中国;要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在一个契机下,奇男子终于得尝所愿,他作了皇帝,第一件事儿便是将原来的汉人改了胡姓的全部又改了回来。第二件事儿便是统一天下。第三件事儿便是开创了各种经国制度,均分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

杨悦静静地听着,有点不太明白玄奘法师说的这个人是谁,他说的似是五胡十六国的情形,又似乎不是。

“奇男子生了个儿子,也是个奇男子。跟他的父亲一样,雄才大略。他自少东征西讨,平南国、经营西域、兴修水利、劝课农桑。统一天下有他的一份赫赫功劳,开壃扩土有他一份不朽功勋,经国治世有他的一份丰功伟业。他不断改进父亲的各种制度,经营天下,使天下大治……

他不仅文治武功,文采也斐然,还跟他的父亲一样,他长像奇伟,仪容绝代……”

他说的是李渊、李世民父子?杨悦暗想。但又不太像。

“然而他却过于急功近利,以为大业已成。四处游巡,好大喜庆,终于令一片大好河山,重又陷入狼烟峰起……”

杨悦突然明白过来,讶然说道:“我知道了,法师所说那个奇男子是隋文帝杨坚,那奇男子的儿子是隋炀帝杨广。可是……”

“可是”杨悦学过的历史书上,似乎对这父子俩的描述并非这样。

杨坚不过是以外戚篡了北周帝位的“窃国贼”,而杨广更是与商纣齐名的“暴君”,外加跟秦二世相似的“败家子”。

对于杨广,杨悦还有些好印象。毕竟修大运河并非如课本上所说完全是为了游玩,而是一条经济大动脉;经营西域,打通贸易之路,也是在建国强民;修驰道补长城,无一不是为国为民……

“可是隋文帝在历史上当真起到过这样大的作用么?”杨悦不无怀疑地问道。

“如果不是隋文帝,当今圣上大概还在姓‘大野’而不是‘李’。”玄奘面上突然露出一丝少有的激动,“三省六部、科举考试……那一项不是杨氏父子开创”

“哦?”杨悦微微一笑,诚然,玄奘法师说的不一定全对,但隋代杨氏父子建立的功业却是开创大唐盛世的基础,这一点却不可否认。

隋朝虽短,杨氏父子结束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分裂的局面,令中国重又走向统一,怎会只是一个“窃国贼”与“暴君”所能达到的?

然而玄奘法师的激动,却令杨悦产生一丝奇怪。自他认识玄奘法师以来,从来都是波澜不惊,超然于万物之上,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

“但我今日我要说的奇男子,并非隋高祖与隋世祖二位……”玄奘法师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情绪有点失控,停顿片刻,平稳了一下心情。

“哦?难道还有第三个奇男子?”杨悦问道。

心中却在暗奇道:隋高祖、隋世祖?是说隋文帝与隋炀帝?玄奘法师为何如此称呼二人?杨坚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文”,但李唐给杨广可没起什么庙号,只有谥号。

玄奘法师缓缓点头,语调重又调整得不急不缓:“不错。”

第一百六十六章 涅盘(下)

玄奘法师抬手向柳树上一指,说道:“这第三个奇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杨悦奇道。心中却想:善导一个和尚又能奇到哪里?我看还不如玄奘法师你更奇。后世唐僧取经才尽是奇诞。

不由自主地顺着玄奘的手势,抬头去看树上,一轮圆月挂在树梢,月下的善导大师安然而立,那圆月正影在他的头顶,仿佛便是一尊佛像背后的华轮。

“孙道长所言不错,善导大师的确乃是赵王杨杲。”玄奘法师回首说道。

杨悦点头道:“这个我知道了,但这似乎并没什么奇处。难不成念‘南无阿弥陀佛’便是奇男子?”

玄奘法师看了看杨悦,微笑起来,他知道杨悦对佛教一向还是不赞同。

“别人念或许没什么奇处,然而善导大师一心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却要令人赞叹敬佩。”

“他有何不同?”杨悦不由惊讶地张大眼睛望向玄奘法师。

“做皇帝和做和尚,如果公主来选,你会选哪一个?”玄奘法师蓦然一丝不苟的盯着杨悦,问道。

杨悦哑然失笑道:“如果是我,哪个也不做。因为我根本不可能当和尚,更不可能成皇帝。”

玄奘法师却没有笑,专著地盯着杨悦,固执地问道:“如果能,如何选?是做和尚,还是做皇帝?”

“做皇帝?”杨悦到抽一口气,眯起了双眼,看着玄奘法师,突然已明白了些什么,“法师的意思是善导大师原本有机会作皇帝?”

玄奘法师不置可否。

杨悦却大摇其头:“我看不大可能。以当今之势,谁能与圣上对抗。他虽然是前隋赵王,却也不见得有什么机会。”

“或者机会很小,但至少可以试试。”

“试试?”杨悦微微惊呼,冷笑一声道,“如何试?拿无数百姓的生命去试?”

玄奘法师目光闪烁,看着杨悦,眼中浮起复杂的神色,沉吟片刻才道:“然而但凡有一丝机会,有又几人肯放弃?帝王霸业迷住了多少人的眼睛。谁又能为了曲曲百姓不战而降?百年来,只不过出了一个萧铣而矣。”

“萧铣?又是哪个?”杨悦奇道,不由汗颜自己的历史知道太少。

玄奘法师看了看他,眼中闪过一道古怪,说道:“他本是梁之国主,武德四年,为了百姓弃械而降。慷慨就死,自陈:‘当死者铣尔,百姓非罪也,请无杀掠’”

“哦,我明白了。法师说的可是被卫公灭了的后梁?原来他叫萧铣。听说被押入长安后,被神尧皇帝所杀。唉,陈叔宝这种无能之辈可以被隋主所容,但萧铣这种真英雄却被唐王所忌。”杨悦唏嘘而叹。

玄奘法师点头说道:“萧氏在江南的势力向来根深蒂固。特别是萧铣,在百姓中口碑甚好,至今无不感念当日之恩。”

杨悦叹道:“大概正是因为他受到百姓爱戴,唐王才不得不杀了他。想李唐父子对先代臣民无不优容。唯容不得隋恭帝、窦建德、萧铣,不过因为三人皆有‘民心’所向也。”

“正是这个道理。”玄奘说道,“所以说他不仅有机会,而且机会还很大。”

这个“他”当然是善导大师,前隋的赵王杨杲。

杨悦却有点不屑:“萧铣毕竟已有一方帝业。但隋已亡失多年,怎能与之相比。我看机会甚渺。”

玄奘法师却不同意,摇头说道:“大唐国祚尚不到三十年,大隋的伟业许多人还没有忘记,振臂一呼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