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打刚来到春秋之世开始,赵无恤就立誓要避免历史上“磨簪夫人”的悲剧,不过那时候的他也未想到,自己竟然是以“娶姊”的方式,来打破命运里的诅咒。
    知宵、代君对季嬴的觊觎,被赵无恤的武卒和铁骑打退;赵氏内部的异议,被赵无恤瞪上一眼就噤若寒蝉了;外界舆论的风言风语,也被上卿的铁腕按了下去。
    他几乎是顶着天下人的手指和唾沫星子来做这件事的,为赵氏服务的孔门弟子中,因为此事不辞而别的不在少数,好在冉求、子贡、宰予等干吏一个没走。
    有形的阻扰在他的强权下不敢公然吱声,但无形的压力,却一直笼罩着二人,哪怕过了今晚,这种礼乐道德的压迫感也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就是做出选择的代价了。
    但赵无恤不后悔。
    两根儿臂粗细的香烛,映得洞房中通亮,各种礼器,祥瑞放在案上。不同于后世大红的喜帐,先秦婚礼喜欢玄白两色,干净而朴实无华。二嬴同牢,更是有意无意地用起了复古的殷人之礼,据说当年武丁和妇好成婚也是如此这般,他想以此冲破周礼里“同姓不婚”的藩篱。
    用破成两半的匏作为酒器,交换着喝过合卺酒,季嬴的朱唇也湿润了。二目相对时,她恍然想起年幼时二人也不避男女之防,在一张榻上打闹过,可如今与那时又有不同,她看到赵无恤眼中倒映着自己的身影,比在玻璃镜里照出来的更为明艳……
    季嬴觉得自己的心脏跳得厉害,不知道越贴越近的无恤是不是听到了。害怕,担忧,欢喜,羞涩,种种情绪使得她鬼使神差地捉住了赵无恤拦腰抱过来的手,就像小时候阿弟想要挠她腰肢,被她重重打手一般。
    “阿弟,你,你要作甚……”
    赵无恤见着坐在床边,绷得僵硬,失口又喊了自己一声弟弟的季嬴觉到有些好笑。
    他当即板着脸,严肃地说道:“当然是要行周公之礼了。”
    “周公之礼?”季嬴的手还在无力地抵抗,这时代可没这俏皮的说法。
    “周公为周士规定昏礼,其中有一句:‘主人入,亲说(脱)妇之缨’……我身为晋国上卿,自当遵循礼节,亲自为阿姊你宽衣解带,敦睦夫妇之伦了……”
    
    第839章 徐国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新房中二人同眠,外面的宴飨则依然在继续,先秦气氛开放,对性也不像后世那么讳言,一首《野有死麕》惹得众宾客哈哈大笑,只是将最后一段省去,给赵卿留点面子。
    次日起来后,一切照旧,因为赵鞅已逝,礼仪的主持人“赞者”便只能代舅姑醴新娘。季嬴受醴,取肉脯献给怀胎十月,行动不便的赵卿正室夫人乐灵子,等她食毕后才食其剩余的部分,表示自己甘为侧室,之后她自礼堂西阶下,表示地位略低于东阶的乐氏夫人。
    这让从宋国来观礼的宾客们松了口气,如今的中原秩序,很大程度上是赵氏主导的,南方的吴国已经破越,越国成了吴的附庸,吴军开始渐渐返回淮北、淮南,一副秣马厉兵的架势,也不知是要西进陈蔡,还是北上宋鲁……
    若吴王夫差哪天真的头脑发热挥师北上,宋国恐怕又要遭到一场大军过境之灾了,到时候光凭自己是万万打不过吴人的,还得靠赵氏庇护。所以赵乐联姻成了两家最重要的纽带,宋国人经常悄悄说,乐子明之所以能在正卿之位上一坐就是这么多年,还不是因为有个好妹妹。
    本来赵无恤以强势的姿态迎娶“徐嬴”,宋人还很是担心,乐氏女的地位会不会动摇?如今看来是多虑了,若这次乐灵子生下一子,立为世子,那乐室的宋国正卿之位至少还能坐一代人!
    这边宋国乐氏族人点头欣喜,另一边,“徐嬴”名义上的娘家人却有些为她鸣不平。
    季嬴面色恬淡,不喜不忧,这样的场面她已经司空见惯。等下了西阶后,将食余之肉交给送亲之人,那人身材不高,见季嬴过来,便下拜顿首,很是恭敬地轻声道:“公女……”
    “我只是出奔的徐国公子之女,当不得公女这个称呼……”季嬴有些无奈,在她身份公诸于众后,质疑者有之,视她如神的人竟也有之。
    眼前的徐承便是其中之一,此人乃徐国公族旁支,在徐国灭亡后,屈辱地在吴国舟师里服役,后来正值赵无恤和吴国的蜜月期,向吴国行人屈氏讨要擅长水战者好对付盗跖,那边就将不受待见的徐承派来了。
    不过他来的不巧,等他抵达鲁国时,盗跖已降赵氏,徐承便接手了盗跖的大野泽船队,随着盗跖渐渐转行干起千里奔袭的陆军,他也慢慢将舟师里的盗寇头领们换成了赵无恤安排的人。
    本来徐承当着赵氏的舟师统帅,也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徐国已经灭亡二十年了,当初树倒猢狲散,徐国诸公子四散奔逃,徐国国君章禹和夫人也在国破后断发委身蛮夷,被吴王阖庐迁到了遥远的江南,干越和濮人杂处的豫章之南,如今早已尸骨无存了罢……
    但在赵氏宣布季嬴乃徐国公子章羽遗腹女后,徐承那颗早已冷寂的复国之心,却像是浇了油一样重新点燃了!
    他算起来也为赵氏服务了整整七年,看着赵无恤从鲁国区区一个鄙邑大夫崛起为大国上卿,也清楚赵氏有多强大:足足三四千乘的实力,比齐国都强上几分!是世上为数不多,能与吴国对抗的强权之一。在徐承看来,只要赵氏稍稍伸出援手,徐国便有光复的希望。
    如果说以前,赵无恤没有必要冒与吴国彻底敌对的危险,让徐国复国,但现如今,有了徐嬴这层关系,一切便大为不同。
    “当年公子章羽正是见徐国将亡,不愿做亡国之君,才警觉地带着夫人先行一步的,在仆臣心中,他才应该是徐国之君,今日见了公子遗孤,臣自然要以公女待之。公女新婚,成了赵上卿之妇,臣心中欢喜,只可惜……”
    徐承长跪在地,高高举起方才接过的食匣,动情地说道:“公女食余之脯,本来应当让臣送回徐城,在偃王庙宇前报喜完成仪式的。但徐国的千年殿堂,已经被短发纹身的蛮夷占领了!公女,你的故乡已经没了!数十万徐人,皆为亡国之奴!”
    季嬴面色微微有些苍白,徐承为首的徐人旧人对复国念念不忘不是没缘由的,上古之时,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嬴姓徐氏与赵、秦两家的先祖就此分开。
    自此之后,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国一直是东南方最强大的方国,周公旦时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时期,西周和徐的战争非常频繁。徐国参加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针对周的叛乱,反抗周公东征,徐驹王的反攻一直打黄河边,给周室造成了巨大的麻烦,这就是徐人自豪的“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纵然没能颠覆周室统治,但依旧是实际的东夷盟主……
    到第三十二世的徐偃王时,徐国更是达到极盛,向他朝拜的方国足足有三十六个之多!一时间,徐国与宗周分庭抗礼,几乎平分天下。
    然而随着周穆王的大军奇袭,徐国大败,徐偃王逃亡身死,从此徐国日渐衰亡,也渐渐华夏化,去王号,称“徐子”。但直到百年前,依旧是淮北大国,徒卒万人,战车五百乘,在经济文化上更是远超被“弃在海滨”的吴国,所以眼见习惯的华夏衣冠被断发文身取代,颇有一种屈辱感。
    “徐国亡于吴国后,以三十万的人口,供应着将近一半的贡赋,徐人不堪其苦,北逃宋、鲁者不在少数,光是来臣这里寻求庇护的就有好几百,让这些人回去联络乡党,便能有数千人,以这些人为向导,赵氏派遣数万大军尾随,则吴人可逐,徐国可复!”
    季嬴看着复国心切的徐承,心中不乏感动,但嘴上却不能松动。
    “男主内,女主外,此事汝要去与上卿商议才对。”
    她朝徐承行了一礼,逼迫自己转身离去。
    造父之玉一分为二的地方,泗水奔流之所,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她父亲母亲的故乡,季嬴何尝不想回去看看呢?但她更相信的是,无恤一定有所计划,自己像过去许多年一样,默默在他身后看着就够了。
    ……
    “徐国北接中原,南通吴越,正当郑、宋、吴、楚之冲,齐、鲁、卫、周之道也。得徐国,便相当于得淮北,得淮北则吴国之势衰!”
    徐承不死心,事后还真找了赵无恤,极力鼓吹徐国的重要性和让徐复国的必要。
    因为迎娶徐嬴(季嬴)的缘故,家臣中如子贡、徐承等人,猜测赵无恤想要将手往南伸,伸到宋国东南,被吴人占据的徐地去。
    不过赵无恤真没打算南下,去刺激夫差提前北上,他才不想陪着夫差玩争霸游戏呢。他也不想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跨地域征服一片飞地,说不定到时候徐地是从吴国嘴里夺回来了,赵氏却不能守住,反倒便宜了宋国。
    “徐国的确是泗上要冲,也是吴国北侵的跳板,不过……”
    赵无恤笑了笑,问道:“若赵氏真让徐国复国,又该让谁做国君呢?”
    徐承机灵地说道:“徐国的公子公孙遍布列国,苟延残喘,到时候让谁为君,还不是上卿一句话的事情。”
    “徐国后裔虽多,可都不是知根知底的人,我信不过。”他身体前倾,给了一个让徐承目瞪口呆的提议:“我若是想让徐嬴做徐国的女君,吾等的子嗣继承徐国社稷,徐人能接受么?”
    
    第840章 海客谈瀛洲
    
    “女君?”
    “然,就像是传说中的西王母国一般,以女主为国君。”
    若后世道德君子在此,肯定会跳起来说什么“此事亘古未闻,万万不可!”徐承却没有大惊小怪,他想了一会道:“早先徐国之内也有不少女封君,若能顺利复国……”
    他咬了咬牙,代徐国的复国势力给赵无恤答复:“迎来一位女主,也不亦可乎……”
    作为深受东夷和殷商文化影响的方国,徐国和大邑商一样,妇女们不仅仅是男性的婚姻配偶,她们更是邦国的封君、战将与臣僚。周代及其以后女性们“不言外”、“正位乎内”、“难养也”的卑下地位与商、徐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武丁的夫人妇好有自己的封地“庞”,还能在领地内征兵,宋、徐都差不多延续了这种情况。
    何况比起扶持一位徐国公孙,徐承等人更迫切的是让徐地脱离吴国统治,若能说动赵无恤攻吴,这点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以他想来,虽然说是让徐嬴为女主,实际上她本人更可能居于邺城,再派遣子嗣去徐国摄国。待百年之后,徐将变成赵氏之徐,俨然是如今鲁国的翻:现在鲁国也是赵氏的长子做“将军”,国势一样蒸蒸日上。
    赵无恤知道徐承是徐国复国势力里的首脑,这些年不断有人从徐地来投奔他,徐承也不敢自立一派,而是把其中有才干者统统推荐给赵无恤,有他定夺。如今见徐承爽快地答应下来,无恤心中暗暗点头,此人还分得清孰轻孰重,是个做大事的料。
    “不过伐吴复徐国之事情急不来,当在五到十年之后,陶丘到泗水的运河挖成后方能实现,汝可有耐心等?”
    这次婚宴里,徐承和子贡碰过头,交换过一些想法,所以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