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杏儿、陈旭、陈姜氏都在吃,王五和王七也忍不住了,各自抓起一把开始品尝,然后……就没有然后呢,两个粗狂魁梧的护卫化身为米花兽,吭哧吭哧左右开工,吃的根本就停不下来,结果很快一锅米花就被吃的干干净净。
  “甚是美味,又酥又香,比之炒菽豆还要美味许多!”王五和王七不吝赞赏,而杏儿两只小手把瓦盆中最后几粒米花也捡出来吃掉后仍旧念念不舍的看着陶盆。
  “好了,一会儿做出来更好吃的米花糖小心把小肚皮撑破了!”陈旭无奈的警告一句,然后又往陶锅里面倒了一杯糯米开始炒起来,而杏儿听说还有更好吃的米花糖,于是便舔着嘴巴专心致志的开始生火。
  一个时辰之后,一大盆炒熟的米花放在桌子上,而陈旭已经开始炒山核桃仁了。
  山核桃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古老乔木果实,和后世常见的大核桃不一样,大核桃其实叫胡桃,是西汉时期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果实大,外观圆润,果核也大,皮薄而且果仁多,含油量大;而山核桃果实小,外观有棱,果核小而厚实,特别坚硬,果仁也小,属于野生坚果,但营养价值极高,在很古老的夏商时期就已经被华夏的祖先采摘食用,后世的文玩核桃其实就是山核桃精选嫁接培育而成的,而秦岭就是山核桃的集中产地之一,而山核桃除开果实之外,核桃树也是一种极其难得和优良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材料之一。
  因为山核桃都生长在大山密林之中,采摘比较困难,虽然镇上的糖酒坊也收购了一些,但并不多,而且要砸开厚壳把里面的仁弄出来非常麻烦,因此陈旭也只弄了七八斤的样子。炒完核桃之后,看看天色还早,陈旭干脆进屋提出来一大口袋的栗子,倒了一些放锅里用沙子炒起来。
  栗子,又叫板栗,是中国的特产坚果,食用记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到了商周时期,早已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果实,而山区的农户尤为熟悉,小河村附近的山岭之上就有很多,因此这东西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度过饥荒的粮食,几乎一到秋天农忙结束之后,家家户户都要上山去采摘储备。
  不过人喜欢动物更喜欢,如今这秦岭之中,猴子比人还多,更别说还有松鼠、狐狸、刺猬、黑熊、野猪、羚羊和大熊猫等等素食和杂食性的动物,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特别是猴子,一群几十上百只,结伴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哪个地方有什么好吃的都在它们的掌控之中,而且在陡峭的岩壁上攀援若飞,如同仙侠高手一般在大树顶上高来高去,简直就是人类生存最大的祸害,这些板栗只要开始成熟,刺猬一样的外皮开始裂开,基本上也就没人类什么事了,黑熊野猪都怕猴子,因为这些货会蹲在树上用长满刺的板栗往下丢,而且是群攻,皮厚肉糙的野猪也只能甘败下风被砸的落荒而逃,因此一旦遇上之后人类也只能有多远跑多远,所以即便是山上的栗子很多,但村民们能够弄到手的其实并不多,只能在地上捡一些漏,而且这些掉落的许多也已经生虫,有时候忙活一天也弄不了几斤。
  而且这些栗子个头并不大,俗称锥栗,只有拇指大小,属于纯粹的野生坚果,而且树木特别高大,最高的有数十丈高,和后世改良嫁接的那种矮树大仁的板栗完全不一样。
  后世满大街有一种零食叫糖炒栗子,就是把板栗放在沙锅里面反复翻炒,而且还要放一些糖,眼下没有白糖,陈旭自然是不放了,要是弄一坨糖稀放进去,估计这一锅沙子就没用了。
  “王五,你来帮我炒!”翻了几下之后,陈旭感觉有人不用实在是浪费,于是让王五来帮忙炒栗子,而他则去准备砧板和刀,还有准备储存米花糖的陶缸,等一切弄完之后,栗子也快炒熟了。
  “可以了可以了,把锅端去旁边把栗子拣出来!”陈旭从锅里拿出来一个尝了一下,发现已经熟透,拨开硬壳就是一股浓香散发出来,而且入口又软又糯,比之以前吃过的糖炒栗子要好吃太多了。
  吃了两三个热腾腾的栗子之后,陈旭洗干净手挽起袖子开始准备制作米花的最后一步。
  把一口干净的大陶锅放到土灶上,然后把罐子里的糖稀倒进去一些熬煮,等锅里有密密麻麻的气泡冒起的时候,就把已经炒好的米花和炒熟的核桃仁倒进去一些,用竹铲不断的翻炒,让糖稀和米花核桃均匀的混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很快,前后不过十分钟就完了。
  “娘,把砧板准备好!”陈旭吩咐一声,陈姜氏赶紧把砧板清理干净在桌子上放好,陈旭将炒好的米花糖全部铲到砧板上,然后赶紧趁热将米花糖敲敲打打做成砧板大小一块方方正正的大糖糕,稍微放凉一些之后,用手按了一下发现已经凝固紧实,这才用刀将糖糕切成大约三寸宽的长条状,然后又切成大约半厘米厚的薄片。
  “娘,看见没有,切成这么大小就行了!”一条切完之后,陈旭把刀递给陈姜氏,然后自己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吃起来。
  因为还是热的,所以有些绵软粘牙并不酥脆,不过因为里面夹杂有山核桃,所有异常香甜。
  杏儿看见陈旭没打招呼就开吃了,于是自然不肯落后,也赶紧抓去一块嘁嘁嚓嚓的吃起来,“哇,太好吃了,兄长,这就是米花糖吗?”
  “嗯,等放凉了更好吃,你去洗手把娘切好的米花糕放到陶缸里面,记得放一层糖糕就洒一层米花,不然到时候全部都粘在一起,拿出来都碎了!”
  “嗯嗯~”小丫头一边吃一边点头,而陈旭准备炒第二锅米花糖。
  而王五和王七两个货这蹲在地上如同两头黑熊,不停的吃着炒栗子。
  一群人各司其职忙碌的准备过年的零食的时候,几匹马也正顺着弯曲的山路而来,很快就来到小河村村头。


第236章 满嘴荒唐言
  “陈里典,又有人来了!”低头吃栗子的王五和王七两人同时转身抬头。
  “莫非是无涯大哥他们回来了?”
  “屁,他们辰时才出发,此时不过未时,如何就回来了,明天这个时候也到不了家!”
  陈旭停下手里的动作转身看去,只听见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很快就到了自家的房子前面,然后一匹枣红色的大马首先从竹林之中露出来,马背上坐着一个身穿淡蓝布裙的少女,头发梳的整整齐齐,额头上还扎着一个红色的发结,眉清目秀五官精致,腰间挂着一把短剑,脚上穿着一双麂皮短靴。
  这个小娘皮怎么突然来了!
  陈旭愣神之间,江楚月身后又有几匹马出现,一个中年人和三个兵卒簇拥着江北亭也在院子门口勒住马缰。
  “兄长,那个被你打屁股的姐姐又来了!”杏儿忍不住小声提醒说。
  “哦~”陈旭回过神来,赶紧把手里的竹铲放下之后说:“娘,县令大人来了,我们一起去迎接一下!”
  “啊?县令大人?”陈姜氏紧张的一哆嗦差点儿把手切了。
  “不要紧张,见礼就行,小妹,一起走吧!”
  陈旭说完之后笑着走到院子门口拱手说:“县令大人,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民妇陈姜氏见过江大人!”陈姜氏万分紧张的跟在后面福礼。
  “民女陈杏儿拜见县令大人!”杏儿也跟在后面行礼。
  “王五王七见过县令大人!”王五和王七两人也大步走上来一起拱手行礼。
  “免礼免礼!”江北亭赶紧下马双手虚扶了一下陈姜氏之后摸了摸杏儿的脑袋,然后对着王五和王七点点头打招呼。
  江楚月这次破天荒的没有对着陈旭翻白眼儿吐口水,跟在后面下马之后站在旁边,眼睛满院子瞅来瞅去,明显对陈旭的新房子和大院子很惊讶,同时也对满院子漂浮的浓烈香甜味道很感兴趣。
  “贤侄,你这房子是什么时候盖的,如此高大整齐,怕不是要费许多钱财和功劳?”江北亭仔细看着眼前一栋看起来比县衙开宽敞的大房子惊讶的问。
  “这是用土砖盖的,就是泥巴和粟草混合之后制成,不值钱,就是费些时间和劳力而已,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改成了这种泥砖房,冬暖夏凉而且比竹木茅草屋要经久耐用的多,以后大人也可以在雉县境内推广泥砖房,甚至那即将倒塌的雉县城墙也可以用土砖修补,要比用夯土简便的多。”陈旭站在旁边解释说。
  “此法你为何没有上报?”江北亭拈着胡须脸色略有些严肃的问。
  “本来是准备上报的,结果秋收秋种一番忙碌下来,又要推广火炕之事,旭就把此事忘记了!”陈旭无奈的解释了一下。
  “唔,此事的确怨不得你,如今寒冬将至,即便是推广也已经来不及了!”
  “感谢县令大人宽宥,这制作土砖之法极其简单,过几天我便让镇上的木匠把制作方法交到县衙去报备,县令大人请入内稍作休息,王五,赶紧去泡一壶茶来!”陈旭引着江北亭往客厅走去,同时吩咐王五去泡茶。
  江北亭脚下微微一颤笑着说:“贤侄不用客气,我等在清河镇小学已经饮过茶水,此时并不渴,咦,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满院子都能闻到浓浓的香甜味道。”
  江北亭说着,直接转身走到做米花糖的桌子旁边。
  王五和王七是王翦的随从,江北亭上次已经见过了,而且也知道两人被老虎所伤一直在清河镇卫生院住院疗养,以为两人一直未曾离开过,不过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大秦军神王翦的贴身护卫,让他们给自己泡茶这件事如果传到王翦耳朵里面,后果有些不好预测,所以还是不要贪这个口福比较好。
  “呵呵,大人今天来的正巧,寒衣节马上就要到了,旭在家闲的无事,准备做一些糖糕,到时候可以待客,寒冬腊月之时也可以自己消遣,这糖糕味道不错,大人品尝一下!”陈旭说完拿了一块切好的米花糖递给江北亭。
  江北亭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几眼之后放进嘴里吃了一口,忍不住连连赞叹:“又甜又酥,还有核桃仁,香脆无比,的确是从未吃过之美味也!”
  “小娘子和各位都一起来尝尝!”陈旭转身招呼江楚月和柳青山还有三个兵卒,于是几个人都围过来,一人拿了一块吃起来,吃过之后的评价自然是一边倒的交口称赞。
  “既然江大人喜欢,回去的时候就带些,外面风大,先进屋坐下再聊!”陈旭笑着说。
  “嗯,的确不错,刚好郡守邀请我去宛城聚会,带些这种酥糖也算是一份不错的见面礼!”江北亭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跟着陈旭进屋,不一会儿陈姜氏用一个带长嘴的陶壶泡来一壶茶,陪坐的只有江楚月,中年人和三个兵卒都在外面跟王五和王七两人聊天。
  “江大人,不知今日为何突然来小河村?”倒上茶坐定之后陈旭才拱手问。
  “寒冬将至,具郡守府通传咸阳令,今年冬天恐怕会异常酷寒,叮嘱我等做好防寒措施,于是我这几便一直都在下属各乡镇巡查,今日刚好到清河镇,三老言说你不务正业回家避寒去了,我便只能前来拜访一下!”江北亭一边喝茶一边说。
  “嘿嘿!江大人,秋收秋种都已结束,家家户户忙着修火炕,镇上的工坊几乎都已经停业,连小学都放假了,我还呆在镇上干啥?何况镇上还有游缴刘坡和三老照看,有事自然会来通知我,这寒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