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公之恨,我大楚数百万子民的灭国之仇,皆都可以报矣!”
  “季布兄所言不错,如今之大秦看似稳固,但其实如同腐木,早已危机重重耳,修直道驰道动辄数十万民夫,修骊山陵寝强迫七十万刑徒,修燕赵长城鞭笞六国百万降卒,行苛法,重赋税,民怨早已极大,今日之大秦,犹如干柴火油,只需一点火星顷刻间便会熊熊而起,平乃魏人,亦有复国之心,路上遇到季布兄,相谈之下一见如故,因此便一起顺道来南阳郡,也是想见见冉公这种忠勇侠义之士,他日如若起兵,平自当在大梁遥相呼应也!”另一个青年脸色凝重的拱手说。
  “陈平兄在魏地素有贤名,有兄在魏都运筹,他日起兵必然一帆风顺,复魏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到时候必然重复大魏武卒之风采,将秦都咸阳踏足马下也!”那个叫英布的青年神情谦恭的说。
  “踏平咸阳,吾之所愿也!来,为他日灭秦饮一爵!”陈平举杯,满脸豪气。
  “为大楚大魏复国,同饮!”中年人和季布两人同时举起手中的酒爵。
  三人一杯饮罢,陈平放下酒杯略有些遗憾的说:“某前些日子在大梁,听闻南阳郡出了一种堪称仙酿的美酒,叫做清河佳酿,如今在咸阳万金难求一瓶,即便是盛酒的陶瓶售价都逾千钱,可惜平无缘得尝,甚为遗憾!冉公在南阳郡多年,可曾听闻过此事?”
  “此事布在路途中也曾听说,说者皆都煞有其事,形容的妙不可言,世间难道真有如此美酒乎?”英布脸色疑惑的问。
  “呵呵,此事冉某的确听说过,与那数月前传说的紫云仙茶一般,来历神秘莫测,只听说在雉县境内伏牛山中,估计又是那传说中的仙家弟子所为,这清河佳酿我没品尝过,但那紫云仙茶我却在宛城花重金向当初品仙茶会上的名士求得二两,味道的确令人无法忘怀,所言茶中三味感悟的淋漓尽致也,如今虽然宛城之中也有制茶坊制售所谓的仙茶,但味道差别太甚,无法与之比较,仙凡之别在茶中一览无余,可惜可惜,那卖茶的列子门徒一去不回,再也没有在宛城出现过!”魁梧的中年男子很是遗憾的摇头。
  “此一说,爵中之酒淡然无味耳!”陈平叹口气放下酒爵。
  “陈郎君抱歉,冉某虽为商贾不缺钱粮,但四处打听也不曾弄到一瓶清河佳酿,怠慢怠慢!”中年男子赶紧道歉。
  “非是冉公之错也,是平无口福耳,其实我这次来宛城,就是想去伏牛山中打探一下那位仙家弟子,如若有缘遇上能够得到其指点一二,说不定大魏复国之事易如反掌耳。”陈平说。
  “如若陈兄要去,布也陪同前行!”季布笑着说。
  “甚好,那就如此说定,平先回去休息,明日我们便启程前去吧!”陈平也没有了喝酒的兴趣站起来。
  “陈郎君勿忙走,天色已晚,冉某安排两个美娘回去侍寝!”魁梧的中年人也站起来。
  陈平愣了一下低声问:“冉公,这莲园的女子不会把我们方才所谈之事传出去吧?”
  “呵呵,放心!此莲园本就是冉某开设,专门用来招待宛城之中的这些官吏和公子的,以色为饵,诱其前来娱乐玩耍,同时也可以打探一些消息,陈郎君乃是贵客,自然要服侍周全,勿用多虑也!”
  “那就好,平多谢冉公!”陈平再次施礼,中年男子唤来两个身姿娇媚的少女陪着陈平下楼。
  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窗口,目送陈平搂着两个少女出了莲园,这才收回目光走到榻上坐下。
  “冉公,您是想把这陈平也笼络到麾下?”剩下那个叫英布的青年也陪坐下来低声问。
  “非也,这陈平我观之心性稳重,非是反复无常之人,要笼络下来为大楚效力颇为不易,但可以为助力,值得冉某亲近一二,我所感兴趣者,是方才把高尧吓走的那个叫陈旭的少年!”中年男子拈着胡须思索着说。
  英布满脸奇怪的表情说:“冉公,我对南阳郡不太熟悉,你言这高尧是郡尉之子,他为何要害怕一个小小的里典?”
  “这才是其中的关键,更让我惊奇的是马腾竟然也怕他……这陈旭到底是何许人也,看来明日要好好安排人打探一下他的跟脚,如若能够笼络,以后冉某在南阳行事当可以方便许多!”中年人沉思许久之后突然眼神一亮说。
  “冉公说的不错,眼下我们要笼络一切可为助力的人手,布明日陪陈平去雉县伏牛山中打探之后便不再回宛城,而是要回楚地继续联络各方义士,这南阳之事就拜托冉公了,多多畜养矿奴,多多打造兵刃,只等时机一到,我自会再次前来与你汇合共同举兵!”
  “贤弟放心,冉某虽为商贾,但从未曾忘记祖训,复国之事当鼎力而为!”中年男子神色凝重的点头说。
  次日一早,陈旭吃过早饭之后就在王五和王七的带领下去了城东一家陶器商铺。
  这里明面上是经营陶器,实际上是王翦以商队为幌子安排的暗卫,王五和王七亮出腰牌之后,很快就打听到了结果,王青袖果然来过此处,而且已经返回咸阳。
  “陈里典,看来是三娘惦记大将军的病情才匆忙离去的!”离开陶器店后王五说。
  陈旭的心情一下轻松了不少,回去了就好啊,这个冬天可算是能够安静了。
  王青袖这个女人虽然长得漂亮,但就像一个炮仗,一点就炸,属于不可接近和亵玩焉的品种,而且还克夫,就比如赵柘,两人刚定亲就被人把蛋蛋割了,最可怕的是这个女人还准备把这个太监老公一刀咔嚓了。
  不过好像砍了也不错,不然留着始终还是个祸害,说不定哪天还会和他起冲突。
  而且王青袖出手的话,赵高一个屁都不敢放,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然后咬牙切齿的躲在家里画圈圈诅咒王翦一家老小。
  如果王翦知道了赵高天天画圈圈扎小人诅咒他死,会不会亲手把赵高也给砍了?
  如果是,那就更好了。
  只要赵高一死,历史就彻底被改变,哪怕秦始皇死了估计也没人篡改诏书,大秦历史说不定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不过看来这个希望很渺茫,因为王翦病重,恐怕会和历史上一样,死的极其低调,因此弄死赵高这件事还不能太乐观,一不小心自己就会被他轻轻碾死了。
  陈旭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想,再次带着王五和王七来到脚舍,然后就看到昨日那个三十岁左右的混混正等在脚舍门口东张西望,看见陈旭骑马过来,赶紧一路小跑的迎上来行礼。
  “昨天的事打听的怎么样了?”陈旭骑在马上问。
  “小郎君,昨夜我们已经打听到了,当初经手买卖工奴的是郡尉府的人,具体的是高尧高公子的几个手下经办的,脚舍一家人是被发卖到城北二十里外一家大铜铁坊内,当时同时发卖的还有十多个没有户籍的流民,不过……”
  “不过什么?”陈旭冷冷的问。
  “不过如今马公子不在,我等无权无势贸然去索要工奴,恐怕那坊主不肯给,听说那坊主和高公子相处甚密,经常在一起喝酒饮宴!”男子苦着脸说。
  果然是树倒猢狲散,这马腾一走,手下一群混混都混的比较凄惨,陈旭想了一下说:“你带我们去那个铜铁作坊,我自会与坊主交涉!”
  “好好!”男子大喜,解下一匹拴脚舍门口的杂毛大马骑上,然后带领陈旭和王五王七三人出宛城东门,沿着大河而上。


第250章 里面有猫腻
  眼下已经入冬,白河两岸的大片农田都已经种上了冬小麦,黑色的土壤阡陌纵横,其中还夹杂着一个一个的小村庄,鸡鸣犬吠之声不时传来,看起来和后世的农村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七八里之外却有一股股浓烟腾空而起,密密麻麻如同一根根烟柱在天空弥漫散开,同时还能听见叮叮当当不断敲打的声音传来。
  很快,四人就接近了那片冒烟的区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炭火和硫铁的浓烈气息,陈旭这才发现,这里竟然异常的繁华,到处都是铜铁冶炼和加工作坊,无数又黑又瘦衣衫褴褛的工奴在监工的监视下冶炼铜铁打造器具,沿路到处都是一辆接一辆的牛车马车,甚至有的大型商队数十辆马车一眼看不到头,皆都负重而行,吱吱呀呀的一路颠簸经过,时不时有铜铁矿石和木炭掉落下来,所有工坊门口,也皆都有牛马骡车进出不断,其中还有不少身穿青色衣服的官吏,带着兵卒不断往来巡查,时不时的可以听见大声呵斥和怒骂之声。
  此情此景,落在陈旭眼中,让他竟然感到莫名的愤怒和激动,愤怒是为那些被监工鞭笞喝骂的工奴的凄惨遭遇,而激动,是因为大秦竟然有如此蓬勃的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虽然都是很小的土制冶炼炉,消耗和浪费了大量的木炭和铜铁矿石,而且这些铜铁经过反复冶炼仍旧不堪大用,但不得不否认,大秦这种金属冶炼的基础工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产量自然也不少,这个规模放眼如今的地球几大帝国之中,应该也算是数一数二的。
  四人策马一路向北而行,沿路都是铜铁工坊,为了维持这么多工坊的工奴以及其他人员的吃喝用度,除开运送铜铁和矿石木炭的商队之外,贩卖粮食的商队每日也是络绎不绝。
  “小郎君,宛城郊外一共有六百余家铜铁冶炼作坊,每年产的铜铁不计其数,工奴不下三万人,就光是每日吃喝供给就是一笔无法计算的数字,这也让许多贩卖粮食的商贾赚到堆积如山的钱财!”看见陈旭好奇,带路的男子小心翼翼的解释了一下。
  而陈旭此时也有些明白为什么当初秦始皇要把全国的铜铁商人都迁徙到南阳郡来了,第一不光南阳是中原腹地,处在南北交通的中心,这里冶炼的铜铁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运送到全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粮食。
  要把这几百家铜铁商贾集中到一起管理,消耗的粮食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也只有南阳郡这种农业发达的地区才能够了支撑这么大的日常消耗,而且这还仅仅是宛城附近而已,整个南阳郡三十余县,除开雉县这种极度偏远的贫苦山区之外,几乎每个县都有数量不少的铜铁作坊,整个南阳郡参与铜铁冶炼和加工的人数接近十万,这还不算那些烧炭、开矿、运输等配套的周边人员,因此除开种粮之外,金属加工业已经成为南阳的支柱性产业,吸纳了数十万计的人口参与其中。
  虽然这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从六国抓捕的奴隶,其中也有不少流民、刑徒、匪徒、罪犯,甚至是像脚舍主人这种纯粹被人强行剥夺户籍之后发卖来的平民。
  无论是什么人,一旦被买到这些工坊变成了奴籍之后,基本上一辈子都会凄惨无比,就为了一口饭食每日辛苦劳累,吃不饱穿不暖,比之最贫穷的贫民还不如,一不小心生病或者受伤,坊主也绝对不会给予治疗,只能哀嚎等死,而且这种原始的冶炼作坊,充斥着浓烈的硫碳气息,天长日久的熏陶下来,病变在所难免,更何况时常还有炼炉坍塌翻倒的事情发生,因此死亡对于这些工奴来说犹如家常便饭,所有人都处于一种朝不保夕的境地。
  而这些被强行迁徙来南阳郡的铜铁商贾,到底又有多少是忠于大秦的完全就是个未知数,而这些工奴又有多少人自甘过这种生不如死的被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