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群体身上捅刀子的主力。

可是,哪怕他布设下了陷阱,如若别人不往下跳,也不会有今天,可谁让有人就喜欢把他当成软柿子捏?而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他能够跳出来装好人的了,那样的话,他就不是利用这一起事情给张居正和冯保挡枪,而是明显的投机了。

眼下要装模作样扮好人,向万历皇帝求情,宽宥那些言官,至少得是三品朝上堂上官的层级,而不是他这种小角色。这其中,肯定不包括死了游七之后被人泼脏水的张居正和冯保,就不知道是谁有胆量撞在枪口上,用官职前程来博取科道言官群体的感激。

“皇上,颠倒黑白,危言耸听,这虽然可恶可恨,然则若是一味重罚,只怕科道言官从此心生忌惮,不复敢言事!”

当这样一种和其他人迥异的言论突兀传来的时候,汪孚林侧头看去,便认出了那个老人,正是之前任刑部尚书,如今取代谭纶的兵部尚书王崇古。在殿上的众多官员当中,王崇古的年纪仅次于左都御史陈瓒,此时毅然决然地站出来,颇有一种老成谋国的风采。然而,汪孚林知道在如今这年头,任何阻碍张居正的人全都是螳臂当车,而王崇古绝不愚蠢,反而该是个审时度势的智者,为何是他第一个跳出来?

“荒谬,难不成就放任此等人败坏风气,日后都察院和六科廊全都出些只敢盯着别人家里后院,成天禀奏些鸡毛蒜皮阴私的人不成?”

嘴里厉声反驳王崇古,张四维的心中却是转着无数念头。他不知道王崇古为什么选择就在眼下出来打擂台,在他看来,有自己的痛斥,原本安排好的某些人一定会知难而退,不复敢再拿着张居正和冯保毒杀游七的流言说事,如此一来,事情勉强就算是揭过去了,可王崇古突然维护这些言官,却是陡然让事情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可他一贯非常信任王崇古,知道必定不会无的放矢,因此只能咬咬牙顺着舅舅的发言改变了既定计划。

一时间,就只见舅甥俩竟是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到最后争得面红耳赤,直叫其他人插不进嘴,也不敢插嘴。

到了这份上,汪孚林终于品出了滋味来。就和他与汪道昆演了一出所谓反目的好戏一样,王崇古和张四维这对舅舅和外甥更加夸张,直接在这文华殿上便直接翻脸,只怕事后就算查出某些端倪,张四维只要一股脑儿全都往王崇古头上一推,那么便能避开一场政治猜忌,事后张四维在朝中失去强援,若再跟着张居正亦步亦趋,做一个合格的走狗,张居正只怕会越来越放心。

更绝的是,如果王崇古这个兵部尚书还没当多久便下台,赋闲,致仕,对于朝廷的威信来说也极其不妙,总还能多留一阵子,拖一天是一天。

今天还真是没白来……

坐在主位上的万历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堂堂次辅和兵部尚书在那吵架,瞧见王崇古提高了声音的同时,竟捋起了袖子,他更是目不转睛了起来,恨不得下一刻两人立刻扭打成一团。毕竟,这两位也是有资格参加经筵的高官,平时只看一本正经,道貌岸然,何尝看到过他们如同那些太监彼此争斗时那样你刺我,我刺你,恨不得掐出脑浆来?当然,太监争执原本他也看不见的,还是托张鲸的福,远远躲着看了两次热闹,却是绝不敢让太后和冯保知道。

足足看着两人争执了一刻钟,张居正方才出声喝道:“都够了,仔细御前失仪,一个个都想学徐铭吗?”

再次被首辅大人点名的兵科都给事中徐铭脸都绿了,深深悔恨今天明明不关自己的事,却非要站出来和汪孚林打擂台,于是把自己给陷了进去。可当发现张居正看也不看自己,又继续说下去的时候,他又有些如释重负。不论怎么说,他总不至于比钱如意等人更倒霉。

“臣当年曾经上书多次,请求先帝宽宥奏事言官,但那是因为这些科道言官只是指斥时弊的时候言语失当,又或者不知避讳,以致触怒先帝,这些人至少不曾歪曲是非黑白,捕风捉影,闹出今时今日这种笑话。钱如意等辈若是不加以严惩,今后殿上各位难道想要自己家中鸡毛蒜皮的事情全都被拿到朝上来被人指指点点?此辈皆可贬外官县丞,让他们好好知道,什么才是脚踏实地,什么才是虚言误国!”

竟然直接贬县丞?

听到这话,钱如意等几个科道言官登时面如土色,就连汪孚林也不禁轻轻吸了一口气,暗想这真是够狠的!从监察御史放到外任分巡道就已经被人称之为不得上意了,派去任县令更是铁板钉钉的左迁,而若是给个同知通判,那就简直是给仕途宣判了死刑,而张居正直接把人赶去给知县任佐贰官,那可是连真正有点志气的举人都不屑为之的!

“准了!”万历皇帝今天热闹看了,心情也很不错,此时想都不想便一口应道,“便如张先生所奏,内阁立时票拟,司礼监就批红吧!”

尽管天子宠信张居正,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但如今万历皇帝并未亲政,朝会一个月没几次,官员们不过是远远磕头,虚应故事地奏三件事而已,哪里像眼下这样,能够亲眼目睹这幼主和权臣之间的亲近关系?此时此刻,再也没有像之前王崇古那样敢于出头的人,甚至直到万历皇帝起驾回宫,官员们各自散去的时候,仍然有人没能回过神来,私底下嗟叹异数的人就更多了。

至于汪孚林,他极其“幸运”地被再次召入了张居正的内阁直房。因为首辅大人日理万机,往日能单独到这里来的几无三品以下官,所以当他跟着张居正进门的时候,还能够清清楚楚地察觉好几个中书舍人朝他投来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张居正一落座就直截了当地说:“说吧,你这次是不是故意的?”

“是。”汪孚林也知道瞒不过张居正,直接就承认了,反正他很清楚,张居正在御前要他写那所谓五万字的陈奏,他都是现成的,“听说我家左邻右舍都是我回京前后突然换人的,我总怕隔墙有耳,再加上之前冯公公和元辅都先后整肃家规,我就想着要不要也效仿一下,演场戏看看是不是有人窥伺我家动静。谁知道这不好的预感竟然这么准,竟然又被人盯上了。还请元辅开恩,容我找个别的衙门呆着,今天我可是把科道言官都给得罪完了。”

“你也知道得罪完了?今天之后,你说还有哪个衙门敢要你?”

“外放州县总行吧……”

听到汪孚林这低声嘀咕,张居正哂然一笑,这才淡淡地说道:“那些有治理州县之才的,全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当京官,你倒是知道躲清闲。不过你休想称心如意,陈玉泉这个左都御史因为你,少不得要背个失察的名声,而且你既然指斥言官只知道捕风捉影,只知道着眼于阴私小事,那就去自己好好干一干。广东道的监察御史,我会知会陈玉泉,除却巡按在外的,包括钱如意在内的五人,全都会在近期外放,你给我好好把这个掌道御史的职责担起来。”

“!”

汪孚林简直觉得自己要疯了。兜来转去,张居正非但不打算把他调离都察院的体系,还打算直接让他带上一群新兵掌管广东道?这让那些科道言官情何以堪,让费尽心机的他自己情何以堪?

“至于你叔父汪道贯,届时将和其他外放的进士一块。”

虽没说具体放哪里,但汪孚林终于心定了下来。

第七八一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今日宫中这场热闹看完,汪道昆也无心在兵部多呆,他随便找了个理由亲自去向兵部尚书王崇古告了个假,见王崇古显然也无心应付他,他就早早回了家。无论是汪孚林在御前直截了当地说所谓被他杖杀的人根本就没死,还是张四维和王崇古如同翻脸似的唇枪舌剑,和前一段日子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哪怕他只猜到了一鳞半爪,却也已经够心惊胆战了。

更何况,汪孚林不但卷了进去,这次还直接冲在了最前线!

“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他知不知道这就如同在玩火?”

见汪道昆恨恨骂了两句,汪道贯和汪道会对视了一眼,同时选择默不作声,但暗自咂舌却是自然难免。他们也没想到,不过是汪孚林刚回京那会儿,在汪府门前偶尔抓到两个嘴碎的门房,然后又在假反目搬出去的时候把这两人一并拎走,可在游七被冯家收留还没死的时候,汪孚林就利用这么两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抢先演了这样一出大胆的戏码,自己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最终在舆论发酵到最高峰的时候,反手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汪道昆的评价真没错,在这种显然涉及到高层角力的时候,汪孚林竟不顾已经失去了谭纶这一强援,直接就一脚深深踩了进去,这简直太大胆了!

见书房中一下子寂静得可怕,汪道会就轻声问道:“这么一闹,他接下来还能去哪个衙门?”

“天知道!他现在和我这一闹翻,我连问都不好问,今日在文华殿,殷石汀还打算给我们伯侄当和事老,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对他说!”汪道昆一面说,一面揉着脑袋,心想自己当年做官都没这么累。等瞥见汪道贯正在那嘴角含笑,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就忍不住斥道,“仲淹,你整日和沈懋学他们厮混在一起,就没上心打点一下你自己的事?虽说留京城恐怕不容易,但南京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我这性子,还是和屠长卿一样,设法谋个一县之主就行了,留在两京太扎眼,不但帮不上大哥你的忙,说不定还会是累赘。”汪道贯见汪道昆勃然色变,他一改往日在长兄面前的老实,嬉皮笑脸地说道,“这事情我借醉在孚林面前提过一次,以他的聪明,说不定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大哥你别生气,我真不是说着玩玩,你别看孚林口口声声说是要放外任,可他这样战力非凡,首辅大人绝对会留他在京。如此一来,总不成京官都被咱们汪氏一门给占了吧?”

“你……你们两个,气死我了!”

见汪道昆甩手就走,汪道贯很想开口提醒一句,大哥,这是你的书房,我和仲嘉走就行了,可终究还是没敢火上浇油。直到大门砰地一声关上,他才对汪道会挤了挤眼睛,随即轻声说道:“话说,今天文华殿的情景,恐怕大哥受了不小的刺激,毕竟上一次孚林经受这么一场的时候,已故谭部堂在场,事后才转述给他听的,和今天亲眼看到不同。我不大会劝人,你回头劝劝大哥,这伯侄反目既然开了头,就要坚持到结尾。”

汪道会登时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孚林闹了这么一出,日后只怕会引人瞩目,锦衣卫东厂也会盯着……”

“对,所以日后我不在京师,你就不要再去找他了。”

“听你说话的口气,好像他给你谋这个县令是十拿九稳似的。”汪道会口中这么打趣,但神情却严肃了下来,“你放心,我知道了。”

之前张四维和王崇古一为内阁三辅,一为兵部尚书,情势之好,胜过歙党何止一筹,可一招算错,张四维这一次就不得不用一场反目来表明心迹,而歙党如今这才几个人,若是张居正的父亲真是随时可能出现问题,而汪道昆又执着于所谓的礼法,那么殷正茂加上一个只是未来潜力无穷的许国,能撑过张四维吗?直到现在,兄弟两人还是想不通,为何汪孚林没有死命劝汪道昆不要螳臂当车,顺应大潮,而是宁可选择演一场假反目,也要自己去当马前卒。

而回房和吴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