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一边搭出来的一个幕厅,扒了官服给随从的封仲,自己换了便衣,到最后头找了几个自发前来迎接的生员,装成是过路真定府来看热闹的秀才,饶有兴致地问起了钱普的政绩,却发现钱普在真定府本来官声还不错,却因为有人宣扬其送轿厅的事,如今好些人在背地里说其谄附张居正。

一来二去,等到他确确实实打听到那轿子是个什么规模,前头报说太夫人打前站的来了,他这才悄悄溜走,穿好官服到了最前头。

护送赵老夫人回京的,除却张敬修这些孙辈,还有奉了御命的司礼监兼兵仗局太监魏朝。要说这位魏公公,自从奉命与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等人一路驰驿回江陵之后,他就没回来过,堂堂一个太监在荆州府江陵县忙碌操持着张家的丧葬之事,竟是有点像是张家的私臣。可此时此刻,离京已经将近一年的魏朝在见到汪孚林和张宁的时候,却是满脸堆笑客客气气,仿佛对这一年的外差非常满意一般。

汪孚林与张宁先和马车中被人搀扶出来的赵老夫人略说了两句话,然后和魏朝这个同样出公差的太监彼此相见之后,这才转向张敬修兄弟几个打招呼。虽说对于汪孚林而言,两边是极其熟稔的人了,但这会儿彼此却都顾不得寒暄,拱手之外也就是互相颔首为礼。毕竟,在城门口的要冲之地,而且马上就要城门关闭夜禁的时分,自然是不适合叙私情的。

等回城路上,汪孚林和张宁打了个招呼,却是和张家几兄弟混在一块去了,让真定知府钱普看得好不羡慕。

为了招待浩浩荡荡的张家这帮子人,钱普早就和城中一户豪富人家借了一处干净整洁的别院,从摆设到洒扫全都颇费了一番功夫。然而,奔前走后的他为张家人安顿好了之后,等来的却是张敬修出来传了一句轻飘飘的话。

“太夫人说,有劳钱府尊费心了。”

对钱普拱了拱手之后,张敬修也没大在意这位真定知府有些失望的眼神,径直来到了汪孚林和张宁面前,因笑道:“太夫人说是张公公和汪掌道辛苦了,问二位可曾用过晚饭,若是没有,便请去里头一同用饭,人多热闹些。”

张宁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司礼监随堂的名字别说赵老夫人没听说过,张家兄弟几个也未必听说过——毕竟张居正和冯保地位对等,如果他是个秉笔,兴许还能得高看几分,一个随堂算什么?赵老夫人特意请了他去,不过是为了他是宫中特使,此外估摸着就是沾了和汪孚林同行的光。

钱普却是一时更加殷羡,要知道,之前张居正出发时第三站便是真定府,所以别出心裁送上轿厅的他才能让张居正大为赞赏。在他之后的某些府县官员不是不奉承,而是前头那些官员已经绞尽脑汁把该想到的都想到了,所以很难出彩。而如今赵老夫人从荆州一路北上也是一样,到了真定府时,他自然也同样很难盖过前头那些官员的花样百出。

知道张宁是宫里派出来的人,而汪孚林则是和张家关系特殊,因此见张敬修说完笑着引两人入内,他自也不敢奢望,目送三人去后就蹑手蹑脚退了。

可谁曾想,不消一会儿,他就再次见到了张宁。一打照面时,他不禁纳闷地问道:“张公公和汪掌道不是去陪太夫人用晚饭了?”

“我请汪掌道先去,出来嘱咐你一件事。”

张宁看了看四周,却对钱普低声说道:“咱都是吃过亏的人,所以我提醒你一声。我看太夫人和几位张公子形容倦怠,应该是这一路上虽说内外照应妥当,但一个一大把年纪坐车赶路,其他的骑马相随,都难免辛苦。我不知道厨房都准备了什么珍馐佳酿,但若是有清粥小菜,不妨先上,也许更合胃口。至于那些好食材,也不会浪费,张家下人一路护送上京消耗大,肯定吃得下,就是钱府尊和真定府上下各位大人一番辛苦,也不如犒劳犒劳自个。当然,今天是重阳节,这菊花酒重阳糕之类的你千万别忘记。”

“多谢张公公提醒。”

钱普几乎想都不想就连连点头,这边宅子的大厨是他从真定府城中最好的酒楼给请来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此时张宁这个司礼监随堂开口,他却压根没有细想就连忙答应。等到他亲自去了后头厨房知会了一声之后,虽说厨子对于张家主子们要吃得清淡,张家仆人们反而吃大鱼大肉有些踌躇,但府尊吩咐,他们自然只能照办了。而直到亲自目送两批给张家不同人士的吃食送进去之后,钱普这才突然打了个激灵。

糟糕,就算张家祖孙确实打算吃得清淡点,可万一知道下人吃得更好,回头会不会恼将上来?这位张宁张公公之前和他说话倒还算投契,人也是个爽利人,不会害他吧?

早张宁一步再见赵老夫人的汪孚林,却是笑吟吟参见以家礼。他原本还以为赵老夫人一大把年纪记性不好,自己又是多年前在江陵县张府见过一次,人家绝对记不得自己,却没想到赵老夫人端详了他几眼,竟是眉开眼笑。

“之前孙儿们回乡之后提起你,我就想起了当年那位汪小官人。还记得我剥橘子给你吃的时候,你还挺腼腆,一晃都长这么大啦?听说你还娶了个俊俏的媳妇,还有个十多岁的养子,什么时候都带来给我看看?”

张居正称得上是出自货真价实的寒门,因此父母的出身都不过尔尔,赵老夫人此刻也显得没什么架子——当然,赵老夫人那也绝对不是后世某些人恶意评价的所谓乡下老太太。江陵县毕竟是荆州府首县,要是这算乡下,出身松明山村的汪孚林情何以堪?当然,儿子当了首辅,被人奉承惯了的赵老夫人也并不是见了谁都会这样亲切地说话。当年印象很不错是一条,孙儿们都说汪孚林好又是另外一条,此时见人俊俏讨喜,那才是最重要的一条。

老人家总是爱看俊俏儿郎的。

平常多和官场中的年长者打交道,这会儿突然要改变画风扮乖巧,汪孚林不得不稍微转换了一下心情,代入了一下从前去宁波拜见小北的祖母叶老太太时那孙婿的模板,很快就调节了过来。

“都这么多年了,太夫人您记性真好。我还记得您当初就说,希望我能好好读书,将来给首辅大人当个左膀右臂,眼下我这左膀右臂称不上,却也稍微能帮上点忙。我如今不但娶了媳妇,还有个考中举人的养子,去年媳妇还给我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只是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徽州,日后有机会上京一定带给您看。等到了京城,我就带着媳妇拜见您老人家。”

“哟,你这个爹才刚刚当官没几年,养子都已经考中举人了?真是,将来一定又是大郎这样,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的好人才!”

张敬修听到祖母夸金宝也就算了,竟然拿着父亲张居正打比方,不由哭笑不得。可偏偏还不能提醒祖母,他只能对汪孚林干瞪眼,心想你总应该知道祖母这大郎指代的是父亲张居正,而不是他张嗣修。

汪孚林当然能够意识到,于是赶紧谦逊。等到赵老夫人又开始东拉西扯问他这些年的经历,他琢磨着官场上的事情说了老人家也听不懂,干脆就把去辽东冒险的那档子事,在广东时去澳门的经过,这些跌宕起伏又很有情节感的故事拿出来说。

果然,这有趣的故事再加上后送进来的清粥小菜,非常令人有食欲,赵老夫人竟是一口气下去一大碗绿豆粥,小半块重阳糕,就连张家兄弟几个,看到一碟子黄瓜蘸酱,一碟子萝卜丁,一碟子凉拌豆腐丁,一碟子炒茼蒿,还有那些他们说不上名字的凉拌野菜,热腾腾的一碗鸡蛋羹,也全都食欲大振。

成天山珍海味都快吃腻了!

吃完之后,赵老夫人竟是还笑呵呵地说:“从江陵出发到这儿,头一回吃得这么舒服,心情这么好!”

第八九六章施恩得图报

患得患失的真定知府钱普直到张敬修亲自出来,对他的周到大加赞赏,说是祖母对这顿晚饭极其满意,已经等得地老天荒的他一边谦逊,一边和张敬修说话,等把人复又送进去之后,这才常常舒了一口气,转而便是狂喜。

之前张宁激他吐露新官上任被人诟病的苦处,他说归说,但还多了一个心眼,可转眼间这位司礼监的随堂帮了他这么一个大忙,他就觉得自己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却还是太慢待了人。

可他之前就因为奉承张居正的那一座轿厅,很可能给自己惹来大麻烦,现如今哪里还敢贸贸然给张宁这种层面上的人送礼?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钱普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让人捎带话去给张宁,想着当面见人问个清楚,省得回头连个道谢的机会都没有。可是,当他等了良久,张宁晃晃悠悠出来之后,一听到他小心翼翼多谢提点,顿时就笑了一声。

“举手之劳的事,谢什么谢?再说了,我也是奉皇命下来迎接太夫人的,太夫人吃得下睡的香,我这差事才算办得好。更何况……”张宁拖了个长音,竟然笑吟吟地拍了拍钱普的肩膀,“你应该感谢汪掌道没事和你闲聊首辅大人那轿子的事,要不是知道你就因为这么个小小的奉承被人在背后传成那样,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名声竟是如蛆附骨去不掉了,我也不会觉得惺惺相惜。”

张宁丝毫不理会惺惺相惜四个字不是用在这种地方的,笑容中突然流露出几分杀机:“想当年,我也被几个该死的家伙算计过,谁让那几个文官名声好,我这个太监就只能被动挨打?不过,我比你幸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借着两败俱伤的威胁和人摊牌,先把事情摁住了,到最后还硬生生干掉了两个对手。”

这是连汪孚林在离开杭州后都不大了然的浙江官场内斗,张宁确确实实挤走了一个布政使一个按察使,尽管用的时间有点长。

钱普出仕至今也十年了,这会儿闻听张宁一番话,他却有些瞠目结舌。

张宁是真因为也曾经有过被人排挤暗算的经历,这才帮了他这么一个大忙?要知道,他小小一个知府,对这位公公毫无帮助!

张宁却没大在意钱普的纠结,自顾自地说道:“事到如今,你也没别的路可走,只能上元辅这条船。张家太夫人吃得舒服了,回京一说,元辅对你的观感会更好。总之,要谢别谢我,谢汪掌道。我在元辅面前可说不上话,接下来帮不了你什么,可他却不一样。”

反正钱普这种层次的文官对他来说谈不上什么助力,对汪孚林却未必,两人老相识,就算他顺水推舟帮其招揽个人呗?虽说谄媚这种缺点清流君子也许非常不齿,可汪孚林应当不是那种拘泥小节的人,否则当初帮自己一个名声不好的太监干啥?再说钱普政绩尚可,提携笼络也无可厚非!

他一点都没去想,汪孚林现在只是个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只不过掌印广东道,根本谈不上去提携堂堂一个从四品真定知府。

然而,钱普却眼中光芒一闪,随即喜悦了起来,自以为猜中了张宁特意来提点自己这背后最大的原因。

汪孚林却不知道张宁举手之劳帮了钱普一个大忙,还给自己拉了一重感激。陪老人家闲磕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掌控节奏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当他掐着时间讲完故事,送了赵老夫人就寝的时候,自己也是累得很。

毕竟,他是从京师直奔河间府献县陈家赐葬祭,紧跟着就马不停蹄到了真定府,回头住一晚上,还要负责继续随同北上京城。

虽说路上不可能出什么大问题,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