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拜占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便捂住了胸口,气宇轩昂地直接就对着岳丈喊了起来。
  而扎哈斯却一脸“你蠢得几乎让我无可奈何”的表情,而后他斜了下眼睛,指了指立在大纛后面,耸立的绣金帐篷,“是这个东西,它决定了我们所有战士的作战风格,突厥就是支飞出的箭,是滚动的云,从长城的这头,直射到了遥远无比的这里。帐篷,就验证了我们是根本不在乎城市的族群,城市是无聊的羁绊,而我们就是要不断地放牧,只要有能遮风避雨的帐篷就行,当吃不饱穿不暖的话,就去打劫城市好了,一旦我们融入了城市当中,就不得不从打劫者成为被打劫者,那是多么悲惨愚蠢的行为。”
  接着,扎哈斯慢慢将信件给卷起来,“我们不在乎尼西亚,不在乎普鲁萨,现在突厥的勇士执着狼头大纛就在这里,在尼科米底亚的海边,对面就是财富无限的圣海,既然到了这里,又何必为尼西亚这种地方回头止步?阿布尔,在穿过草原时,突厥人的帐篷是车轮;在穿过荒漠时,突厥人的帐篷是骆驼;现在,我们要穿过这片海洋,突厥人的帐篷,就是船只,就是风帆和甲板——传达我的命令,所有人乘坐船只,变骑兵为水手,去袭击希腊人在圣海当中的富饶岛屿,希俄斯岛、莱斯波斯岛,甚至登上加利波利、君士坦丁堡,烧杀劫掠,无所不为。”
  说完,扎哈斯哈哈笑起来,他从席座上起身,接过了一名奴兵递过来的弓箭与箭囊,慢慢走到了断崖边的台地上,看着下面蔚蓝的圣海(即泛指爱琴海和君士坦丁堡四周的海域),其实圣海原名叫做拱门之海,后来因为发音和“圣”相似,便以讹传讹,但在所有人的心中,这片海域自然是神圣无比,谁能占有它姣美的容颜,谁就能称霸陆地和海洋。而对于尼西亚的埃米尔来说,这片海他是非常非常熟悉的,他早年曾被拜占庭罗马人俘虏过,后来还担当过罗马帝国下的佣兵将领,后来因为他站在了阿莱克修斯政敌的一边,才在其登上皇位后被清算,又从君士坦丁堡逃出,但是经过这些年,他对拜占庭宫闱内斗,和军队的弱点简直是了如指掌——拜占庭罗马帝国的舰队精华,原本都集中在小亚的奇乞里亚,随着整个小亚的丧失,这支舰队也灰飞烟灭了,所以阿莱克修斯而今手中根本没有什么强力足够的战船,先前面对诺曼人的海上入侵,也只能靠着威尼斯和阿马尔菲这两个海洋共和国的帮衬——那么,扎哈斯自己使用船队来袭扰君士坦丁堡,简直是再完美不过的了,恰好是砸在了这位皇帝的“软肋”之上。
  想到此,扎哈斯从箭囊里抽出根箭来,呼啸着射向了那波涛翻滚的大海,“此次突厥勇士的箭,要牢牢钉在君士坦丁堡的金门之上!”


第53章 挺进普鲁萨
  接着,扎哈斯把弓放下,豪情地继续大笑起来,“来人,再给我备一份用诺曼语写的书信,我的盟友这时候也应该要动手了!”
  虽然扎哈斯下定了侵扰拜占庭海域岛屿的决心,但乔治典厩长往尼西亚挺进的决定也丝毫没有改变,两支军队就像互相背离的粗大箭头,在小亚细亚各行其道。
  在前进普鲁萨城前,罗姆苏丹吉利基·阿尔斯兰,遵守了当初约定,带着整整七千名突厥士兵,自科尼雅城周边的肥沃吕底亚平原,穿过了绵长荒芜的奥哈斯峡谷,来到了典厩长的营地前,表示愿意追随作战,而后他还对乔治表示,自己同时派出了另外四千名士兵,前去帮助皇帝本人,先灭佩彻涅格人,再灭诺曼匪帮。
  罗姆苏丹的援军(虽然是另外股突厥人)的到来,让整个营地欢腾起来,拜占庭罗马帝国并不看重什么人种和部落,反正国家的权柄是操控在希腊化贵族的手中,其他的异族蛮子都是来打工的,只要能出力就能领取军饷。
  “因为在阿拜多斯攻取了一座塔楼,后来在草甸之战里护卫了战旗的功勋,在此拔擢斯蒂芬·高文为红手分队的军旗官,掌握指挥一个列的步兵。”营地前,法罗夫当着所有分队战士的面,下达了这项委任书,上面不但有他的印章,还有皇家典厩长的笔墨签名。
  接着,法罗夫提醒接过委任书的高文,“很多人在担任‘军旗官列长’的时候就停滞了脚步,有的因为鲁莽而战死了,有的无所建树而湮没无闻,这个指挥三十名士兵的职务,是所有荣耀的起点,也可能是灾难的终点,好好施展你的才华,看看是不是块真能经受锻造的好铁。”
  浩浩荡荡的,面向普鲁萨城的行军队伍当中,高文骑在了萨宾娜的背上,监察指挥着自己所属的第六列行进。他将在草甸之战里被杀死的那名突厥奴兵的铠甲,赠送给了埃里克森,并且配给他一把锋利的单刃军刀,让他在自己旁边担任执旗的任务。
  按照拜占庭的军制,一个三百人的分队,最多可以分为二十四列,若是骑兵的话则一般分为四列,每列都配备一名基层的“军旗官”担任指挥。后来在马其顿皇朝的利奥六世规定下,一个步兵分队采取了相对中庸的方法,分为八列作战,每列三十人,剩下的六十名最有战斗力的老兵,分给分队指挥官担任预备的“旗下兵”。另外,以利奥六世的观点来看,步兵分队必须是依靠那六十名“旗下兵”担当与敌人刀刃相交的突击任务,而其余八列说白了就是炮灰,排着密集阵型,互相抱团阻滞敌人用的;而骑兵分队,排成四列,在战场上也要同时连续对敌人进行突击,利奥之所以强调“分列”的重要性,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个时代的罗马人来说,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与蛮族和异教徒正面用刀刃交战的勇气,只能依靠一列列的队形,墨守着历代皇帝制定的兵法、战术,“服从”与“忍耐”配合着宗教,成为弥漫整个军队的精义,而非“果敢”和“勇气”,远不复当年古代先祖的威风了。
  那么,同样也就是说,高文所统率的红手分队第六列,理论上也是炮灰肉盾里的一部分。但好在红手分队,毕竟是最精强的内宫瓦兰吉亚卫队,所以“炮灰肉盾”这个词汇,对于这支部队来说亦不存在,在先前的草甸之战里,所有分队的武士们,几乎都是使用重型武器,前赴后继,撕开了穆塞托军队的防线,引导己方走向胜利的。
  此外,每一列三十名士兵,还共用两辆轻便的骡车,一辆运载盾牌、铠甲与武器(古罗马的士兵都是直接背负这些东西行军的,足见而今吃苦之风的式微),另外一辆则运载工具、粮秣、锅灶和磨盘等。此外,还有两匹骡马和驴子,可供额外的调度,但是乔治典厩长的军队里的驮兽实在是稀缺,这两匹也就沦为了纸张上的数字而已。
  大军在普鲁萨城西南十个古里外的荒原上立营,就在菲特亚斯吊着只手,扛着小旗飞跑去,和其他军仆争吵,抢夺靠近水源,供主人们休憩的营帐地点时。一道严厉的军令,直接经由法罗夫的手,转达到了高文这里。
  “在整个营地东侧,有片溪流和沼泽,重装的步骑很难行动,但横跨其上的有座古老的石桥,我们可以经过这道桥,取得从科尼雅苏丹运来的补给——当然,从尼西亚到来的扎哈斯的军马,也可能会攻击这桥。你带着本列的同袍,前去扫荡这座桥头的敌人,并建立个前哨。”这就是法罗夫口中的作战任务。
  站在辎重骡车前的高文,看看伯爵指挥官,又看看他所言的那片一眼看不到边,到处长着弯曲大树,和雾气缭绕的广袤湿地,确实有个坚实的黑色的石桥,看起来是古罗马时代的遗产,横跨其上。
  “我需要辅助,指挥官。”高文要求。
  “那我再调配一列贝内文托轻装弩手给你。”法罗夫表示,这是他力所能及最大的帮助了,“还有,额外给你增加四头骡马和两辆骡车。”
  一支松明在手中无声地燃烧起来,照亮了沉重的夜色,也闪烁了高文身上所着的同样沉重的锁子甲,他顺着光亮,往后面望去,三十名瓦兰吉亚卫队武士,二十名来自意大利的弩手,跟随着他的旗帜,沉稳地顺着桥梁而行,最后面是五十多名根本没有武装的军仆,押着四辆粼粼的骡车,车轮声音绵长绵长,在根本无法辨清方向的沼泽地里,沿着那道灰白色如蛇般的石桥,寂寞地游走着,再往远处望去,篝火点点的大军营地,俨然如同浮游在夜色当中的星辰般了。
  “这支分遣队伍就交给你了,记住,别完蛋了。”这是法罗夫临行前,对他说的一句完完全全但特别可怖的废话。


第54章 高文新战术
  清晨时分,在桥的另外一端,沼泽湿地的彼岸,所有的士兵都集合在骡车的四周,高文就站在他们的面前,而埃里克森则执旗立在旁边,至于菲特亚斯因为手伤还未痊愈,被留在了大营当中。
  他们选择了一处稍高的凸起的土坡来立营,从上望去,夹在了一片森林和荒原之间,再越过森林的话,则是被山脉河谷隔断的一条“道路”,而这条最终于奥哈斯峡谷相连的通道恰好就是罗姆苏丹援军和给养过往之地。
  换言之,只要固守住这道石桥,就能保证罗姆苏丹国源源不断送来好东西,但是假若石桥失守,起码从苏丹国的食道就会被切断,乔治·帕拉罗古斯典厩长便只能够从海峡那边获取君士坦丁堡的帮助,可惜现在恰是国库空虚的时刻。
  现在小亚细亚拉锯交火地带早已被蹂躏得面目全非,十分凋敝,企图当地就食,也只能是很虚无的想法——故而乔治对这道石桥还是十分倚重的,但因为石桥那段的地带,与普鲁萨间互不邻靠,也不值得派出大股队伍前来驻屯,主力是要去围攻城池的。所以最终的任务,就“合情合理”落在了高文这支小部队肩上。
  “敌人会来吗?”高文对着所有人说出这句话。
  “只有主能知道。”几名贝内文托的轻装弩手齐声回答,而后他们的列长,也是高文理论上的“副手”弗兰奇思科哈哈笑起来,用种不羁不在乎的眼神,看着这个相貌混血、高大英俊但是不知道底细如何的新军旗官,等待着对方展示自己的才能。
  “把四辆骡车按照圆圈形式,排列在这处高地上,所有的骡马都拴在中间,掘出便溺池来。”随着高文这句话,埃里克森一跃而上,将三角形的军旗插在了高阜的中央地带,接着其余军仆们纷纷牵着驮兽和车辆而上,“不要均等分开,将骡车集中在背靠桥的一面,对着桥的一面敞开,在下面挖掘壕沟,立起木栅,赶快!”说完,高文再度站在高阜上的军旗边,对着所有人说。
  “现在,我们的列不再是个单独的编制,我要拆开。”
  高文语出惊人,这是任何名士兵,不光是内宫瓦兰吉亚卫队,哪怕是招募来的贝内文托老兵也瞠目结舌,因为按照皇帝下发的操典规定,单列是最小的军阵单位了,三十名士兵在会战时要严格遵循这点,密密挨在一条战线上,来抵抗或进攻敌人。
  “暂时把操典放在一边,因为当敌人来袭时,我们不可能就排成单独一列来拒敌,也不能躲在筑就的工事里被动挨打,那样一旦遭遇到优势的敌人,我们是必然会失败的,是会遭到全歼的。我们的惨败,对于将军或者皇帝来说,也许只是个数字吧,可是……”说到这里,高文停顿了下来,“不要寄希望于毫无益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