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不偿偿?”张超笑着问程处默两人。
程处默和李感看了眼还在那里挠来挠去的牛见虎,都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锅头酒不好喝,但二锅头就好喝了。
一般来说,锅头酒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所谓锅头酒,就是上面那口锅里的第一锅冷水时冷却收集的酒。
张超一直在关注着上面的那口锅里的水。
当看到管子里流出来的酒从一线变成了断续的一滴滴时,张超伸手在锅里试了试,水已经加热变烫了。
“换锅冷水,快。”
第二锅冷水换上,张超又拿了一个陶壶接酒。
接了点偿偿,味道果然好多了,更醇正,更香浓。
果然不愧是二锅头,从宋代开始蒸烧酒,却只到了清朝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现在张超蒸酒手艺虽然一般,但掐头去尾,这二锅头单独接下来,还是很不错的。
二锅头的酒精含量已经下降许多了,估计只有六十到五十五度左右,但也很适合饮用。若是再把这些酒密封起来,放到地下窖存,经过密封发酵,味道还能更好,就能成为窖酒了。若是窖存的时间久些,还能称为老窖。
不过密封后只静放一段时间,也是可以喝的,也一样不错。
第二锅水差不多后,又换上了一锅冷水。
第三锅的酒就很一般了,酒精度数变的很低,口感也极差,一般这个锅梢是要回锅放到下批一次再蒸的。
牛见虎最终还是醉过去了,呼呼大睡。
等他醒来的时候,张超的第一次蒸酒也结束了。
桌上,摆着一壶壶的烧酒。
有锅头,也有二锅头,还有一些酒梢子。
“我在哪?”
“怎么,连在哪都不记得了?要不来点烧酒醒醒脑子?”张超笑着问道。
一听烧酒二字,牛见虎马上就醒过神来了,腾的站了起来,拼命往后躲。战场上如初生牛犊的牛见虎,在张超的烧酒面前,却吓的面无人色。
“放心,这个跟你之前喝的不一样,这是二锅头,很好喝的。”
“不,这哪是什么烧酒,这是烧刀子。”牛见虎拒绝。
“真的挺好喝的,不信你问问处默和李三。”
程处默和李感都对着牛见虎点头。
“大牛,这二锅头确实挺好喝的。”
“你们别骗我,我都吃过一回亏了。”
张超笑笑,“你不信就算了。”
说着话,那边秦敢和崔琰还有柯山、柯五过来,“三郎,饺子来了,还有炒豆子,我还切了一盘火腿、一盘腊肠。”
“快端过来,这天外面冷的很,还是这里暖和,刚蒸过酒,这屋里既暖和又香,闻着都快醉了。”
几人直接把菜摆在灶台上,然后一人倒了一杯二锅头,就开始喝了起来。
“三郎,咱们在这里喝酒没事吧?军中可是禁酒的。”
“放心,咱们这是在试药呢。我这可不是酒,是药,制出来了总得试一试吧。”张超笑着道。
二锅头配饺子,真是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尤其是这寒冷的天里,坐在暖和的灶台边,喝一小口二锅头,然后夹块火腿条或者是吃个饺子,那感觉,爽。
牛见虎等看到张超他们一人一杯烧酒,喝的滋滋有味,终于忍不住了。
他也拉了条凳子坐到一边,拿了杯筷过来。
“来点?”张超笑呵呵的道。
牛见虎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来点,少倒点。”那烧刀子的感觉不好受,但这酒也确实是香。又见程处默他们喝的高兴,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清澈如水的二锅头倒入碗里,牛见虎闻了闻,好香,香的诱人,让人无法拒绝。
他端起杯,先是小小的抿了一口,嗯,不错,虽然还是很火辣,但已经不如之前那般的猛了。
酒在唇舌间打转了几圈,然后咽下。
身子都火辣起来。
“嗯,比之前的好喝多了。”
张超笑笑,“若是密封窖存一段时间,味道更醇厚!”
“哦,是真的吗?”崔琰听了马上来了精神,他承认,这酒够烈,味道也不错,但如果还能更醇厚,那真的就更完美了。
他在崔家的地位很低,崔家的财产也没有他的份,要不他也不会跑到军中来了。比起程处默他们,崔琰其实很穷。
“你说,若是我们建个酒坊,然后拿这酒在长安卖,肯定会有不少人喜欢吧?”
关中的汉子们,尤其是那些勋贵们,可多是以武起家,以武立家的。练武的人,当然也会喜欢这样的烈酒。
胡人的三勒浆还没有这么烈呢,可不也在长安大受欢迎,卖的极贵嘛。
“酿酒容易,卖酒可不容易,首先得有朝廷的许可,要不然,我们连酒曲都买不到。”
朝廷现在控制酿酒,虽然不是专卖,但却实行酒曲专卖,要酿酒首先得买酒曲。如果你没有朝廷的许可,你就没资格买酒曲,自然卖不了酒。而且你就算有机会搞到酒曲,可朝廷查私酿很厉害,就跟中晚唐时查私盐一样的厉害。
“我们不是直接拿酒蒸吗,干吗还要自己酿。”
“直接蒸成本高啊,现在外面的酒可不便宜。”张超解释,虽然直接买酒节省了环节,但却大大增加了成本,做生意,控制成本最重要。
程处默虽然日子过的比崔琰好,但其实也想弄点自己的外快,这样手头也宽松,过的潇洒。
“还是回头再说吧,现在给你弄也弄不了。”
美美的喝了一顿酒后,接着继续蒸。
一天下来,成果不少。
李世绩给张超的那二十斗米酒,都变成了白酒。
张超蒸成了三种,一种就是七十五度左右的锅头,第二种是可以饮用的五十五度左右的二锅头,还有一种则是用梢头酒反复蒸馏成的酒精。
这种酒精,差不多有九十五度左右。
锅头和酒精都能用来清创消毒,食用酒精的效果更好些,也可以用来勾兑酒。
至于二锅头,拿去消毒就太浪费了,这个可以留着喝的佳酿。
伤兵营。
李世绩和秦琼等数员大将过来巡视。
张超提着两壶烧酒过来,壶塞一打开,那白酒的浓香立即扑面而来。不少将领都是爱喝酒的,一闻这味都不由的直吸鼻子,精神大震。
就连病床上几个伤势严重的府兵,都忍不住的去起了身子。
程处默拿来两个盆,张超先用七十五度的锅头酒把已经清洗过的手再洗了一遍。
好几员大将眼睛死死的瞪着张超。
这么香的酒,这么清澈的酒,一看就是好酒啊,居然拿来洗手!(未完待续。)
………………………………
第138章 护士长(第七更)
(拼了,这是六百张月票的加更,若是今天过七百票,木子拼命也会更第七章的!求订阅!)
张超在军营里的日子突然闲了下来。
李世民的大军还没有到,秦琼等先锋将领也只是在增援黎阳后,几次小规模出动扫荡了下外围而已,然后总管李世绩和总管秦琼等九大总管,就开始每天呆在黎阳城里练练兵,晒晒太阳,偶尔到伤兵营里来逛一圈。
看看伤兵,顺便让张超亲自下厨房弄桌子好菜满足下他们的口腹之欲,有时还要检查下张超那个制药坊里的药,尤其是对于酒精,他们更是相当负责任的亲自品偿,每次来,都要亲自检查品偿。
没有仗打,伤兵自然也就少。
不少伤兵伤势已经得到了控制,并且光荣的出院了。那些原本感染严重的士兵,也不少好了起来。
只有那些倒霉的截肢的断腿断手的,还得继续住院养伤。
抛开远在河北且天气寒冷这两点,其实在这里也挺舒服的。
张超是参军事,管着伤兵营,但他只是制订章程条例,然后让那些大夫带着民夫们去执行就好了。
有李世绩的全面支持,伤兵营里各种物资都很充足。
现在张超神医之名已经在黎阳军中不径而走,但其实张超自己知道,他不过是做了最简单的护理工作而已,说起来自己最多算是个护士长。医术自己是半点不会的,就算是个脱臼他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更别说给断骨啊扭伤啊或内伤等医治了,那些还是得靠那些大夫们。
但张超在伤兵营的那些章程条件,他的酒精、白药,确实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伤兵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原来有半数的伤兵会死亡,而那些一旦感染的伤兵,更是有九成会死掉。
但是现在,在张超的章程下,士兵感染率大大降低了,就算是感染了的,也不少得到了医治。
战阵杀敌,能获得将士们的钦佩,但如张超这样活伤兵无数的人,更受将士们的喜欢。就连那些将领们,现在见到张超,都要停下来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张超的制药坊,现在已经成了重兵把守之地,李世绩又加派了一团人马,把个小院围的水泄不通。酒精和白药,成了黎阳城最高机密。
一个能让伤兵死亡率从原来五成以上,降到不足一成的神奇药物,再怎么郑重,也都是正常的。
张超又结识了一个小伙伴,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琳,十八岁的翻版黑杀神。
他这次也是挂着亲卫的七品衔随父参战,这家伙打起仗来不要命,手上染了好几条性命的血。
不过也是太猛了,结果受了点伤,在张超这里养了一阵子后,就舍不得走了。黑杀神尉迟恭倒也干脆,走了李世绩的后门,直接把尉迟宝琳也给调到了伤兵营。
骑兵校尉李弼带着一团人马进驻制药坊。
张超的队伍扩大了许多,李弼是李感的二哥,也是徐世绩的弟弟,比李感年纪大些,如今已经是校尉了。
程处默他们原本是不愿意带着黑大个玩的,在秦王府里,尉迟恭是加入的较晚的一个,而且当年在河东,正是被秦琼程咬金他们生擒的。
后来还有个插曲,当时他们生擒了尉迟恭后,李世民爱他勇猛,便劝降了他。可是后来,跟尉迟恭一起投降的一个刘武周旧将跑了。当时屈突通程咬金他们就把尉迟恭给抓了起来,要把他砍了。
后来还是李世民说相信尉迟恭,一力维护,才让尉迟恭没被一群瓦岗旧将给砍了。自那以后,尉迟恭对李世民那是忠心耿耿死心踏地,荣升为一号贴身保镖。但此后,尉迟恭与秦琼等秦王府瓦岗旧将们,关系一直不太好。
那些勋贵子弟们对这些也是相当门清的,你爹跟我爹关系好,那我就跟你一起玩。若是你爹跟我爹关系不好,那我们就不能玩一块去。
勋贵子弟们也是有自己的圈子的,许多勋贵子弟,特别是将门子弟虽然也读书,但不会想着靠读书出仕。读书出仕,那只是山东那些士族子弟的出路。
关陇贵族以及许多军功新贵的子弟,都记得自己是以武起家,因此他们的子弟都是学武的。到了差不多年纪,就都会以门荫入亲勋翊府当侍卫,在皇帝宫廷里站站班,反正也是轻闲混资历的。
混个几年,碰到打仗,就跟着父兄们上阵,凭真本事杀敌立功升职。
闲时在长安,各自都有着自己的一个圈子。
如有些人的父亲是跟着太子混的,那他们的儿子自然也就是一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