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为地方官员,他平时想站队都还没机会呢。
况且,投太子又不是站队。太子是储君啊,皇帝的嫡长子,有李超这个当红宠相做丈人,又有长孙无忌那个皇帝心腹做舅舅,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那是异常的稳固啊。谁能动摇的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太子现在虽然才七岁,但地位稳固,现在加入太子阵营,这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天大的好事呢。
刘晔的底线李超是查过的,商州刺史刘晔,出身其实还是不错的,荆州江陵人,曾祖父曾是南梁的吏部尚书。他出身于南阳刘氏,隋末时曾为萧铣政权中的中书侍郎,降唐后出任商州刺史。
在给萧铣当侍郎前,还当过西梁小政权的官,后入隋又做了隋朝的官。
总之是宦海半生,浮浮沉沉,是个还算有才能比较耿直的人。
出身后,才能强,除了运气不好外,刘晔是个不错的人。
李超看中这人的品性和才能,又加中他原是南梁降官,并没有什么复杂的背景,不是哪个山头的人,李超这才有意替太子承乾拉拢他。
承乾虽是太子,但也一样需要经营自己的势力。虽然太子结交势力,是很被忌讳的,但真的傻傻的什么都不做,那样的太子是当不长久的。
只要不越过那道红线,有些事情皇帝也不会那么太严厉。
品德不错,又有能力,还没有圈子的人,替太子示好拉拢拉拢,这是很有必要的。
扶保太子上位,对于李超对于灞上李氏家族来说,这都是一荣共荣的事情。
李超出手拉拢刘晔,刘晔那是二话不说就愿意了。
他觉得刘晔出身不错,才能不低,可殊不知,刘晔等许多世家出身的官员,更加羡慕李超。白手起家啊,短短几年,居然就已经名震天下了。(未完待续。)
………………………………
第622章 洞若观火(感谢陈志扬万赏!)
灞上李家,新兴豪门啊。'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说网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他们能有今天,靠的是千年世家、百年世家的传承和影响力,是错综复杂的联姻,是家学的传承,可他们有如此好的出身,奋斗大半生,也不过是得个男爵子爵甚至是个刺史侍郎之类的,那还已经成就非常好的。
许多名门出生的,甚至连个刺史都混不上呢。
可看看李超,白身到国公,寒门庶族到如今的新兴豪门,更让他们暗暗佩服和羡慕的还是李超的允文允武,功绩都是实打实的。
人家打仗每一仗都漂亮非常。
人家不但能打仗带兵,还能写诗修史编书,甚至发明雕版印刷,办报纸,发明出更好的纸和墨,这些,都是能名留青史的啊。
他们做不到,李超却全做到了。
这样一个妖孽一样的人物,不但能写书能打仗,人家还会站队。
玄武门之变,就是一场豪赌。
李超不顾太子的万般拉拢,却一直支持着秦王,最后更是为秦王出谋划策了玄武门之变,一举帮秦王逆风翻盘,也彻底的让李超两个字,成为新朝中最红的重臣,红的发紫。
在刘晔这种世家出身,可半生沉浮的地方官员们看来,李超的拉拢啊,替太子殿下的拉拢啊,不接受才是有病!
李超拉着刘晔跟承乾一起离了码头,到丹江上钓鱼。顺便也让刘晔把他儿子给带上了,刘晔的儿子叫刘大刀。
一个吓死人的名字。
“草民刘大刀拜见太子殿下,拜见李相国。”
李承乾本来对于带着刘晔跟他儿子有点不太乐意,有外人在,他就得装,装起来就不自在不舒服,还是跟李超在一起好玩,无拘无束,李超也不会在意那些虚的。
不过听到刘大刀这个名字,承乾来了点精神。
“刘使君为令郎取的这名字吗?”承乾问。
刘晔汗颜,瞪了儿子一眼。
他好歹也是南阳刘氏出身,南阳刘氏,那可是汉室皇族啊。南阳刘氏出自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为长沙刘氏的北派分支。刘发是景帝之子,封长沙王。后裔有很大一部份迁河南南阳一带,其中一支,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家族。
因此南阳刘氏,那可真正的是名门大族啊。刘晔怎么可能给儿子取名大刀,他给儿子取的名字叫纲,刘纲。
可惜这个儿子有点离经叛背,打小让他读书,结果读到现在却成了整天骑射打猎。给他取的名字刘纲他也不用,反而给自己取了个名叫刘大刀。
刘大刀长的高大帅气,眉眼间有几分刘晔的影子,但比起刘晔来高大的多。甚至刘大刀还有几分胡人的感觉,一问才知道,原来刘大刀的生母,正是一个突厥女婢。可能正是因为母亲血统的缘故,刘大刀比刘晔更加的高大,性子也更加勇武彪悍。
喜欢舞刀弄枪,更喜欢骑射打猎,还喜欢打抱不平。
“李相国,小的最爱看半月谈上的隋唐英雄传了,山东秦二哥那是我偶像!”
刘晔再听不下去了,一巴掌拍在他后脑上。
“齐国公的名讳也是你能乱叫的?没大没小,还不快给李相国陪罪。”
臭小子,居然敢叫秦二哥。秦琼可是本朝大将,三十六世封刺史之一,关内道大都督,兵部侍郎,还是长公主驸马。
而且还是李相国的义父呢,你当着李相国面喊秦琼秦二哥,你岂是自认是李相国的叔了?
刘大刀确实有点乱来。
但李超还挺喜欢这家伙的,李承乾明显也很喜欢。
“好了,令郎是个洒脱的性子,虽有些不羁,但年少嘛。”
刘大刀打蛇随棍上,“谢李相国宽容。”
“既然你喜欢自称大刀,那我就叫你大刀了,你性子跳脱一点没什么。但如果你打算以后跟着太子殿下,做太子殿下的侍卫,那你以后可得记住一条,太子的安全重于一切,包括你自己的性命,你能为太子殿下挡刀挡箭吗?”
“别急着现在回复,好好考虑,等下我们回去的时候你再答复,不论你如何选择,都没关系。”
河上钓了半天鱼,每人都有收获。
不过最让人惊奇的还是刘大刀。
刘大刀根本不用钓杆,他直接用弹弓打鱼。丹江水清,到河上,有时都能直接看到鱼游。刘大刀撒一把饵料,等鱼浮上来吃食的时候,他直接拿弹弓就射。
他的弹弓很普通,只是用的不是弹子,而是短镖,不大,但后面绑着线。
一镖弹出去,直接刺中鱼,然后扯着线往回提就行了。
飞镖也就比一根棉签大上一点,可刘大刀一弹一个准。
没一会,他就捕到数条大鱼。
跟他一起钓鱼,真是半点乐趣都没有。
在船上,李超亲自做了一锅水煮鱼片,然后吃完了就回城了。
这顿饭过后,刘晔就成了太子的人了,刘大刀也成了太子承乾的侍卫。目前还没有品阶,算是个普通的打杂小弟,给承乾鞍前马后的拎包效力。
刘晔成了自己人后,对于李超来说,更加方便了。
商州的大户豪强、地主粮商们的粮食存量,他都知道的很清楚。
李超带来的账房们和衙门里的胥吏们强强联手,第一天对账过后,马上就查出了许多问题。许多之前送来粮食的大户,都瞒报少报了。
对于刘晔报上来的结果,李超只是翻看了下帐本,然后就道,“把上面的这些,按上面的名字,把他们的帐抄送给他们。”
胥吏当天便把这些送给给了各家。
各家接到帐本一看,上面有着一笔笔数字。既有自己家实际有的存粮,也有他们自己报的数量,还有他们和买给朝廷的数量,甚至连他们家粮食的储存之地都标注的明明白白。
各家一看到这些,哪还有不明白这李相国的意思。
这是让大家自己把真实的欠粮补交上来。
李相国洞若观火的本事,让大家惊叹。而李相国的处理方式,让大家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暗暗火大。
这是一点都不肯放过了,非要拿走一半粮食啊。
超额的一半粮食,一粒都没能少,这种态度,让他们恨的牙痒痒的。不交,可李相国一切尽在掌握。交嘛,又肉疼的很。
………………………………
第623章 惩罚(感谢我为小白而来万赏!)
大户地主都喜欢囤积粮食,哪个家里没个几百几千石粮。普通人家,可能无隔夜之粮。一般自耕农,三年之耕才有一年之储。而那些大户,尤其是那些地主,却往往囤积很多粮食。
粮食就是财富,特别是在如今这种动荡不安的年月,粮食囤的越多越心安稳。
现在李超开口就要拿走他们差不多一半,所谓和买,自愿买卖,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的。
“李相把我们的粮都收去,他自己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啊。不如,咱们给李相送点礼。。。。。。”
商州不少人已经给衙门送粮,连商州刺史都带头让官吏们和买粮食,不少粮商也都向衙门里送了粮,但依然还有些人没有动作。
到现在还没有拿出粮食来的,莫不是商州最大的这些地方豪强们。
有人提议给李超送些钱财。
但这个提议被人马上否决了,李超如此年轻,官高爵显,他缺钱吗?不说李超爵位高封田多,谁不知道李超是个点石成金的高手,李家产业短短几年,遍布天下啊,那赚钱的速度,能羡慕死无数的百年、千年豪门。
就连崔郑这样的五姓豪门,都跟在李家后面一起赚钱呢,朝中多少宰相公侯家也跟着李家一起赚钱,李超会缺钱。
从来就没有听说李超会收什么财礼,因为他根本不缺钱,所以用不着为了点钱财礼物,而坏自己的名声,就算是李家经营的产业,都是那种既赚钱又赚名的好生意。
“李相国不收钱,他身边的人总不可能也不收钱吧?”又有人提出了新的主意。李超确实有钱,可他身边的人不可能个个这么有钱。李超在外,也是要靠手下人来做事的。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许多人都习惯送礼这种做法,宁愿给某个官员送些钱,也不愿意给官府缴税纳赋,在他们看来,给私人钱,那是结交关系,营建人脉,钱花出去了看的见摸的着,给官府钱,那就是扔水里都砸不起一个泡。
这些地方豪强之所以在地方上一直强横,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还有与地方官府的关系。
商州有名的地方豪强们,也多是相互联姻的关系,这地方上的情况其实和朝中的情况很相似,朝中的勋贵们相互联姻,地方上的豪强也一样是相互联姻,而且他们还是世代联姻,关系更密。
他们同进退,共守望,一荣共荣一损俱损。
面对李超的和买,决定周旋到底。
送钱这样的事情他们向来办的娴熟。
刺史刘晔对于手下的掌控能力还是不错的,这边送了钱,他那边就得了消息,亲自赶来见李超。
“他们送了很多礼吗?”
“礼确实不薄,而且送的多,州中官吏基本上都有一份。”
崔琰也过来禀报,说他们这边也有很多人收到了商州豪强们送的礼物。
两边一对,李超发现这些豪强们确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