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李渊人还不错,可现在李世民当皇帝,一天比一天狠。

    在崔干看来,李世民是什么皇帝?那就是个流氓无赖皇帝啊,能杀父杀兄杀弟的皇帝,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玄武门之后,李世民对士族还是拉拢,可到了汉京之乱后,已经是彻底的清洗了。现在他更无耻,直接编出这么一本氏族志,把那些庶族地主甚至是工匠商家族出身的新贵们,都编了进去,还编到了前面。

    偏偏面对这些,崔干还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除了在家发发牢骚,也干不了什么了。

    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块石子,年末的汉京,泛起无数涟漪。

    清晨,则天门前。

    还没有到开门的时间,晨鼓还在一声声的敲打着,汉京的城晨鼓正常要敲打一千下。但也不一定要敲足一千下,一般是敲到天明即止。能看到清街道上的人,晨鼓也就停了,如果遇大雾天气,则是要敲足的。

    今天早上就有很大的晨雾。

    街鼓一声声的敲击着,则天门外上朝的百官越聚越多。

    一辆辆马车停下,车上的灯让则天门外也明亮起来。

    百官们照例是三五个一群的站在一起,在等开门的时候,顺便聊天。

    平时大家随便聊,但今天几乎都在聊氏族志。

    “氏族志,根本就是贵族志!”崔干眼睛通红,昨晚一夜没睡着,此时心里还有一股怨气。跟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官员站在一起,忍不住抱怨道。

    “确实是贵族志,昨夜我仔细读过氏族志,书中一千零八十个家族,每个家族都是实封贵族。没有实封的贵族根本进不来!”

    “想我等五姓七家,千年士族,如今却排在了几百名开外。”

    “这还算是我们先前买了辽东的封地,成了实封贵族,要不然,这一千零八十个家族我们都进不去。”

    李超来的时候,雾依然很大。

    他的马车一停,不少人都望过来。

    “这位今天怎么来了?”

    李超不是常朝官,并不需要上朝的。

    看着这位一身蟒袍从车上下来,大家的眼里是充满羡慕的,而如崔干这位李超的亲家公,眼里却还有几分妒忌。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崔干官职虽不如李超,但家世名望在,那是李超比不过的。可现在,李超却也成了士族,还他娘的成了天下世族排行第二的家族。

    崔干想不明白,灞上李家有何资格成为天下第二家族呢?

    李超站在那里,也立即感受到了那一道道目光。

    他也是昨天才看到新鲜出炉的氏族志,拿到氏族志时,他才知道自己被定了个天下士族第二家族。

    居然还排到了长氏孙的前面,这也算是出人意外吧。

    排天下第二,这对李家来说当然也是有好处的。不管那些老士族承不承认,反正以后士族重新排序,在大唐帝国,李家的地位算是真正的从此站稳脚跟了。

    有这么一本氏族志,李家就不再是暴发户。

    至于那些老士族的泛酸与不甘,李超就懒得管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算是士族也没有天生的,崔卢郑王李萧杨等士族,不也是一步步才起来的。

    不尚姓而尚官,打造大唐帝国的新士族阶层,不得不说李世民脑子还是很好用的,居然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马周早就到了,但却一直坐在马车上没下来。做为氏族志的主修官员,他知道有多少人对他不满。今天到了,也就干脆坐在车上不下来。

    见到李超也到了,他才过来打招呼。

    “文远今天怎么来了?”

    “陛下有召啊。”李超笑着说道,“氏族志上把我放第二,这是哪位的意思?”

    “当然是陛下的意思,氏族志都是经过陛下御览钦定才刊发的。”

    氏族志的标准就是尚官爵,李超的官职是本朝最高,三师中的太师。论爵位,李超是本朝唯一一个亲王。

    三师三公,然后是亲王郡王,再是宰辅,再是国公、尚书九卿这样排下去。

    而在勋臣宰相中,与皇家联姻的皇亲国戚又排在前面。

    马周身为宰相,虽不是勋臣也不是国戚,但凭着宰相加国公爵位,也得以列入了第二等中。

    又一辆马车到来。

    车上下来的却是魏国公长孙无忌。

    这次氏族志上,洛阳长孙氏姓列第二,家族列第三。

    “赵王,恭喜啊,灞上李家氏族第二!”长孙无忌向李超拱手。

    李超看他样子,估计心里其实是有些不服的,毕竟长孙家也是关陇门阀,人家祖上还是北魏皇族,他长无孙忌是大唐勋臣,妹妹还是皇后,家族怎么也应当比李家名望大的。可现在灞上李家却排到了长孙家前面。

    “魏国公,同喜同喜。”李超只是笑着道。
………………………………

第1150章 帝师

    则天门外,宰辅们来的较晚。不过每到一个宰相,看到官员的紫绯官袍中的那一抹金黄,都知道是李超来了。

    隋朝时,黄色并非天子专用服色,那个时候,隋朝的士兵军服就是黄色。不过到了如今,明黄色就成了帝王专用。普通人不得服黄,哪怕是妇人,也一样限制。天子明黄,太子和亲王郡王的衮龙袍,则也用黄,但不是明黄而是金黄。

    官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各级使用不同的颜色,也算是等级分明。

    李超是太师,又是亲王,百官里他最高。

    按当今制度,宰辅们位在诸王之上,但同时又规定,三师三公在宰相之上。因此,李超面对着房玄龄杜如晦长无孙无忌这一群宰相们,倒是地位超然。毕竟挂着太师之衔,皇帝的老师呢。

    百官排位,李超在第一。

    房杜等宰相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恭喜李超,天下士族第二,这份殊荣可了不得。有皇帝背书,灞上李家的地位算是正式确立起来了。

    房杜两位宰相,杜如晦是关中名门,京兆韦杜中的杜氏,那可是去天五尺的超级大族,比五姓七家也差不了多久。但房玄龄就差的多了,虽然他房家历代也是出仕为官,但却只能算是小士族。

    而宰相魏征家世还要差些,打小就家破了,小时候还寄养在亲戚家,后来甚至去当了道士。

    因此之前,魏征和房玄龄虽然已经贵为宰相了,可却也还巴着去跟五姓七家联姻,为的就是增加家族的声望。房魏两相,一面跟皇家联姻,儿子尚了公主,以面又跟李超家联姻,两家儿子都娶了李超的妹妹,但同时,他们又没放弃跟五姓七家联姻,总之,就是想通过各方联姻,把两家地位抬高。

    现在一本氏族志刊出,魏征房玄龄两相,也成功列入第二等。他们既是宰辅又是勋臣,还是皇戚,家族排名很前。

    昨天晚上魏征高兴的把院里埋着的女儿红都挖了一坛出来,喝的酩酊大醉。

    房玄龄也差不多,饶是稳重的他,昨天晚上也是高兴的把家里的儿女们叫来,跟他们说了许多许多,反正就是关于房家进入氏族排名前列的事情。

    枢密副使秦琼、李绩还有兵部尚书李靖过来了。

    李靖是关陇将门,也算是旧阀一份子,相比起许多旧阀被清算被破家,三原李家还是不错的,起码李靖现在依然在朝中,而且还是宰辅一员。正靠着这个,三原李家这次也排在第二等,排名也很靠前。

    而秦琼和李绩,以前秦家是齐州的一个小官僚之家,李绩家更是一个地主而已。但现在,两人凭着郡王、宰辅、和皇戚的身份,成功的列入氏族排行第二等。

    宫门打开,百官鱼贯从两侧门洞入城。

    内城上东区。

    赵王府。

    崔莺莺一早起来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灞上李家氏族志中家族排行第二,这个消息让她这个李家女主人兴奋了一夜。一大早,崔莺莺就给府中所有人发赏,也算是让大家分享这一好消息。

    天下家族第二,想想就让人激动,这比李家置办了多少地,又赚了多少钱完全不一样。到如今,赚多少钱买多少地,已经不怎么让崔莺莺兴奋了。

    “夫人,府门外来了工部的人,说是奉陛下旨意,要在我们府门前建牌坊。”

    “建什么牌坊?”

    “说是要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写天下士族第二!好像说还要弄石狮子之类的。”

    崔莺莺一听,脸上笑容更灿烂了。

    “管家代我好好招待他们!”

    李世民这边刊出氏族志,那边后续手段就出来了。

    进入氏族志家族排行的那一千零八十家,朝廷给每家立一个牌楼,还赐一块匾额,上面就写着他们家族在氏族志上的排行。此外,根据在氏族志上的等弟,还赐予相应等第的石狮子等。

    高官、厚爵、皇戚、有封地,氏族志上的这些家族,确实就是大唐的贵族榜。上了这榜,被列入氏族志榜上,那就是大唐的贵族,与国同戚,共享江山富贵。

    “夫人,崔家王夫人携几位千金前来做客。”没一会,管家又来禀报。

    灞上李家荣登氏族志家族榜第二名,震动京城。

    崔莺莺的继母王氏第一个上门来了,“请我母亲到花厅先喝茶,我马上就去。”

    这次氏族志中,清河崔这个关东顶级士族,却排名很后,排到了一百名之后。盖因,如今尚官而不尚姓,崔家虽顶级名门,但在本朝,却没有什么高爵显官的,他们家连个宰相都没。

    至于崔莺莺父亲的这一支,就更别说了,勉强上了那一千零八十的大名单,但已经是在榜尾了,崔善福只是清河崔数个大支中的郑州崔氏,而崔善福又只是郑州崔氏中分出来的一房。

    要不是有李超这个女婿帮忙,崔善福这几年也算是没站错队,又从李家借钱买了实封爵位,以崔善福的本事,根本是上不了榜的。

    崔善福没什么大本事,除了生孩子多。清河崔家原本能站台面的人物,也在隋唐两朝,一次又一次的站队中,站错了队。

    崔莺莺特意去化了妆,把自己收拾的极雍容富贵的样子,然后才带着几个孩子去花厅见客。

    王氏今天对崔莺莺特别的热情,上来就拉着崔莺莺的手满嘴甜蜜。

    “十三娘啊,你看你如今是真富贵了,嫁了个好夫婿,灞上李家,天下第二啊。不过你可不能忘记了娘家,你看你这几个妹妹,也都十多岁了,你做姐姐的,帮忙为她们选一门好亲事。”

    听到这里,崔莺莺心里不太舒服,什么叫嫁的好。当年你们是想抢我娘嫁妆,然后把我卖婚啊。

    当初你们会想到老府兵之子的李超,一介白丁也会有后来的际遇,若你们真能知道,早把自己女儿嫁给三郎了。

    只不过看到王氏那百般讨好的样子,崔莺莺心里的那点旧怨似乎一下子又全都风吹云散了。自己还何必跟她耿耿于怀这些旧事呢?

    她看着几个妹妹,其实这几个妹妹都不是王氏所出,是妾侍所生,过去在家里也并不得宠,王氏眼里最宠的还是只有她自己的儿女。但现在,王氏却明显是想用这几个庶女来联姻,加强崔家的地位了。

    “几位妹妹的事情,我会上心的。”

    “十三娘啊,我昨天看氏族志,这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