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艺在屋内稍作休息,又和熊弟开了一个小灶,吃完午饭之后,他就赶去到凤飞楼转了转,见顾倾城也跟着梦儿她们在那里帮忙,而且也没有摆什么花魁的架子,会心一笑,倒也没有去打扰他们,站在一旁看了看,见没有什么问题,便悄悄离开了。
回到屋内,他又拿起从御史台带来的资料和郑善行送给他的资料仔细看了起来,一边看着,一边拿着毛笔在边上的做着笔记。
在郑善行他们来看,好像韩艺真是一个天才,什么都知道,却不知道,韩艺其实与一般人也一样,做每件事前,都下了一番苦功,故此在事情发生时,他才能从容面对,只不过这些努力,他们都不知道罢了。
做了一会儿功课,韩艺突然发下笔来,望着自己的笔记,陷入了沉思中,突然他急忙拿起一份资料看了看,看着看着,他呵呵笑了起来,道:“对呀,我为何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咚咚咚!
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韩艺一怔,立刻将东西收拾好,道:“谁?”
“小艺哥,有一个姓张的找你。”
“姓张的?”
韩艺愣了下,难道是他。道:“我马上出来。”
说着,他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随即走了出去,只见一个矮胖的男人站在庭院内。
正是那张少监。
这张少监一见韩艺,立刻上前,道:“韩御史,皇上宣你立即入宫。”
韩艺一怔,道:“出什么事呢?”
“这咱家可不知道。”
韩艺知道这张少监守口如瓶,想要从他嘴里套出半点消息来,那是不可能的,点点头,道:“那我先换件衣服。”
入宫可不能穿便服,于是他赶紧回去换上官服,然后就与张少监出门去了,只见一辆马车早就在外面恭候了。
上得马车,韩艺见里面还坐着一人,正是卢师卦。
“卢公子?”
韩艺略显诧异的望着卢师卦。
卢师卦微微挪了下身子,道:“请。”
韩艺坐得下来,带有询问的目光瞧了卢师卦一眼。
卢师卦轻轻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原因。
二人乘着马车来到宫门外,这刚一下车,又遇到两个熟人,正是王玄道和郑善行。
四人眼神一交流,都是一片茫然。
这没有办法,只能见到李治,才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四人跟着张少监来到了两仪殿。
这两仪殿按规矩来说,只接待五品以上的大臣,五品就是通贵了,一般担任五品以上的官员,有八成是出身于贵族,是皇帝需要依仗的对象,反正太宗期间,从未一连宣四个八品小官来这里,从这个细节就不难看出,现在的李治是多么的尴尬,朝中文武大臣多不胜数,但无一能与他同心的。
待通报过后,四人入得殿内,这一进去,哎呦,我滴天呀。
只见李治独自一人,坐在殿内喝着闷酒,脸上的郁闷之情那是尽显无疑啊!
韩艺、卢师卦等人一见景象,心中也是一惊,这究竟发生什么大事了。
“微臣参见皇上。”
“你们来了。都坐吧。”
李治一挥手,有气无力地说道。
四人坐下,酒菜立刻备上,可问题是李治也不开口,就坐在那里喝酒。
这气氛哪里喝得下。
四人就开始相互使眼色,都让对方去问。
韩艺、王玄道两个是最狡猾的,立刻将自己的智商降到负数,装成看不懂行情,也傻乎乎的吃了起来。
没有办法,卢师卦也不是一个问这事的人,只有郑善行出面了,他有些忐忑地问道:“陛下脸色似乎不太好,可得注意身体呀。”
韩艺听得这话,差点没有喷出酒来,这话问的,忒不君子了,有够虚伪的。
李治重重一叹,道:“多谢你的关心,朕的身体无恙,只是——”欲言又止,还叹了口气。
话说到此,四人都看出一点苗头了,这事八成与武媚娘有关。
李治叫他们来,肯定是有事,但是又不说,摆明就是羞于启齿,国事的话,怎么可能羞于启齿,那么肯定就是私事了。
是这事的话,他们就也不担心了。
韩艺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若不嫌微臣官职卑微,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懂味!李治偷偷的瞄了两眼,犹豫半晌,才道:“皇后迟迟未有生孕,与朕也是貌离神离,朕经过再三考虑,决心要立武昭仪为后。”
这话说得那还真是简单明了。
其实王皇后也没有什么缺点令人诟病,唯独一个没有生孕,那么李治能找的借口,也就这一个。
但是韩艺四人听得皆是一惊,这目前为止,李治首次开口表明决心,要立武昭仪为后,以前他只是表现出有这个想法,但是并没有表明决心,这世上可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治敢这么说,摆明就是要摊牌了啊!
韩艺风轻云淡道:“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那立便是了。”
王玄道道:“韩御史休要乱言,此等大事,岂能如此草率。”
李治瞟了瞟二人,暗道,这两小子,还真是狡猾呀!
他们二人一唱一和,摆明就是要套李治的话呀,不过李治叫他们来这里,也就没有打算隐瞒,顺着话道:“玄道说得对,哪怕是寻常百姓,遇到这事,首先也得征求长辈的意见。而朕的父皇和母后都已经仙逝,如今是舅舅为尊。故此朕今日与昭仪带着礼物,前去舅舅家拜访,想要与舅舅商量此事。”
韩艺一听,顿时明白了,这主意就是他出的,肯定李治是没有达到目的,扫兴而归,故此找他们来商量对策的。于是问道:“那不知国舅公是什么意思?”
你得告诉我,长孙无忌是怎么个意思,我们才能出主意呀。
李治叹道:“舅舅他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反对。”
四人均是困惑的望着李治。
李治又叹了口气,将今日之事告诉了他们。
原来李治一忍再忍,已经是忍不下去了,因为如今后宫里面谁都知道,李治想要立武昭仪为后,因此后宫的明争暗斗愈发激烈,后院已经起火了,不能再拖了,拖下去会出大事的,于是下定决心开这口。
而前面韩艺已经献策,于公,长孙无忌是太尉,当朝第一人,于私,又是舅舅。只要长孙无忌点头了,那这事就好办了。
所以李治就采纳了韩艺的建议。
虽然他知道长孙无忌肯定是持有反对意见的,但他也不知道长孙无忌反对的决心有多大,说不定长孙无忌看着舅甥情分上面,答应下来,也犹未可知。
另外,在未得到长孙无忌的点头,他也不敢将这事拿到朝堂上去说。
于是他今日带着昭仪,带着金银珠宝,就跑到太尉府去游说长孙无忌了。
不但送了厚礼,李治还当场就册封长孙无忌几个宠妾生的儿子为五品散大夫,享有五品大臣的待遇。
韩艺他们一听,纷纷点赞。
这一招用的不错,宠妾生的儿子那就是庶子,不是嫡子,地位不高,五品又是通贵,李治这么做,无非就是想暗示长孙无忌应该用同等原则对待武昭仪,你看,我把你的庶子都升为通贵,你就别老是纠结武昭仪的出身问题了。
李治说的是非常隐晦,但是意思都表露出来了。
这哪是游说,分明就是贿赂!
这古往今来,皇帝带着老婆跑去大臣家行贿的,恐怕也就是李治能够干出这事了。
李治也是破罐子破摔了,废王立武,本就是有失道德,有失颜面,还在乎贿赂大臣啊!
可问题是,长孙无忌是照单全收,没有落下一样,但就是不接这茬,一谈到这问题上,就顾左而言他。
因为李治也不好意思一开口就说我要换皇后,他是去试探的长孙无忌的,他肯定还是先说皇后没有孩子,这个——你懂得。
韩艺就懂啊,故此刚才就接了这话,李治才能顺着话往下说,这就可以商量商量了。
但是长孙无忌不接这话,反正李治一开口说王皇后的不是,长孙无忌就绕到别的话题去了。
李治和武昭仪面对这老狐狸,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就是谈不到点上去。
结果就是,礼是送出去了,官职也册封,这事还没有办成,没有办成倒也算了,关键连长孙无忌的心思都还没有摸透,毕竟长孙无忌也没有明言反对这事,鬼知道他在想什么。
李治说到后面,都要哭出来了。
第393章 落魄君臣
这真的是闻着伤心,听者流泪啊!
憋屈!
太憋屈了!
皇帝干到这种地步,也算是独一份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李治方才会那么郁闷,说到底也就是换个老婆,怎么就这么难啊!
韩艺、卢师卦、王玄道、郑善行又是开始深情对对看了。
这又不是国事,是皇帝的家事,这清官都难断家务事啊!
何况骗子、君子?
郑善行他们不约而同就望向了韩艺,好似在告诉李治,这事就韩艺最拿手了,他要没有办法,我们就更加没有办法了。
你们几个不是吧,这种屁事,就指望我,真是岂有此理。韩艺暗骂一句,暗自思量,突然心念一动,道:“陛下无须郁闷,国舅公既然收了陛下的恩惠,而且并没有明言拒绝,那么可见这事还是可以谈的。微臣心想,是不是国舅公碍于颜面,不好与陛下当面商谈这事,陛下何不换个人前去试试。”
你又没有试探出长孙无忌的心思,那当然还得继续去试探。
郑善行连连点头道:“微臣赞成韩御史的建议。”
目前来说,他们确实没有办法,这本也是一场拉锯战,他们就怕李治一时急昏了头,跑去跟长孙无忌刚正面,那就有可能会全面失控,亦或者逼着他们去当炮灰,得先稳住李治,安抚下他受伤的心灵。
擒贼先擒王,这步棋走的是没错,问题是怎么去解决这事,这就跟攻城似得,要隘之地,多半一时半会是攻不下,多攻几次,说不定就能攻下了。
李治嘀咕着,好像也有道理,自己的舅舅凌烟阁第一人,开国功臣,辅佐大臣,这么多光环,跟他当面谈这事,好像有些不妥,就问道:“那你们以为派谁去最为合适呢?”
郑善行他们又望向韩艺。
韩艺这一回真心要爆粗口了,因为他是长孙无忌的卧底,他知道长孙无忌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一去,铁定成不了,这锅不只能他来背了,又见李治看来,急忙起身拱手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治大喜,韩艺这小子聪明,又见他信誓旦旦,说不定还真能够把这事给办成了,正准备拍板决定时,韩艺话锋一转,道:“不过微臣出身卑微,又是一个八品小官,由微臣出面,显得陛下对此事好像不太重视,国舅公见了,说不定还会误会,连谈都不会与微臣谈。”
卢师卦一口就咬住自己的下唇,不然非得笑出声来。
这一泼冷水下来,连烟都没有冒。但是韩艺说得也有道理,韩艺现在屁都不是一个,长孙无忌就会搭理他?地位又相差这么多,就算愿意搭理,谈判的时候,韩艺也处于极度弱势一方,难以看得见希望。
李治也被韩艺给弄晕了,道:“那依你之见,该派任何人去呢?”
韩艺道:“若是能够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去,兴许会好一点。”
德高望重?
李治寻思来,寻思去,好像德高望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