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回到长安后,陛下还要跟夫君算账,夫君……您还是休了妾身吧。”
  李素啼笑皆非,见许明珠哭得真是伤心了,又忍不住心疼。
  “你……你听谁说陛下要跟我算账?”
  许明珠抽噎道:“大营里都这么说,妾身闯的祸连累夫君了。”
  李素叹了口气,上前为许明珠擦去了泪水,笑道:“封不封赏的,并不重要,再说陛下不封赏自有他的用意,这是男人的事,与你无关,别什么乱七八糟的黑锅都往自己头上拉,以后咱俩过日子,要有个规矩,黑锅一律推给别人才是王道。”
  许明珠仍哭个不停,摇头道:“夫君还是休了妾身吧,这事听说很严重,陛下要问罪呢,事情是妾身做下的,妾身自来领罪,不拖累夫君。”
  李素翻了个白眼:“让自己的婆姨领罪,我以后还能抬头做人么?快别说胡话了,赶紧收拾了行李准备上路。”


第四百五十章 启程归去
  许明珠想得比较多,顾忌也太多,她的人生如同活在一个樊笼里,从小爹娘告诉她,她只能生活在这个笼子里,绝对不允许出圈,后来嫁人了,嫁给了一位年轻的权贵,商贾之家能攀上权贵,许家爹娘开心,她也开心。
  出嫁那一天,许明珠蒙着盖头,情不自禁地猜着夫君的模样,听说他很年轻,与自己一般大,相貌英俊白净,是长安城有名的才子,属于天纵之才的那种,作的诗写的文章被长安的读书人争相传诵,而且也为社稷立下不少功劳,被皇帝陛下格外恩宠……
  一道道光环加诸在李素头上,多少也传到许明珠的耳里,许明珠开心的同时,深深的自卑感亦不可抑止地侵袭心头,分量越来越沉重。
  夫君样样都好,无论出身,官爵,才华,相貌,可以说是完美,而她,只是商贾家的女儿,自己真能配得上如此完美的夫君吗?如此完美的人,能配上他的大概只能是当朝的公主殿下吧?而且,出嫁之前,夫君确实与东阳公主的传闻闹得长安尽知,他心里满满被占着的,应该是那位有身份有地位也有才华,能与夫君冬雪置酒,也能与他琴瑟相合的人生红粉知己吧……
  闯了玉门关那个大祸后,夫君受了牵累,升不了官,晋不了爵,她不仅什么都没帮到他,还使劲拖了他的后腿,许明珠越想越乱,越想越悲伤。
  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夫君心目中的正室夫人,难道是自己这般样子么?不配啊,怎么想都不配啊……
  许明珠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悲伤中不可自拔,可是……似乎夫君与她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夫人啊,咱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晒晒太阳,睡觉,喝点正宗的西域葡萄酿,或者……收拾行李?你看,能做的事情那么多,我们都很忙的,为何你非要钻这个牛角尖?圣旨不封赏我,与你没有任何干系,你真没必要自责……好了,跟你讲了很久的道理,讲得我肚子都饿了……”
  许明珠擦了眼泪,急忙道:“啊,妾身给夫君弄点吃的。”
  说完便放下正在收拾的行李,匆忙跑了出去。
  李素看着她忙碌的背影,笑了,有个单纯的夫人,感觉其实真的很不错。
  ……
  兵马启程,浩浩荡荡。
  跟着李素一起走的,除了蒋权的骑营兵马,还有程处默和程家庄子的一千老兵,以及玉门关的三千守军,这些人原本不属于西州的守卫军队,解围之后自然要归位,而西州的戍守军队,将从侯君集的西征大军中调配,西州城的旁边将建起一座安西都护府,整个大唐西面的守卫将由安西都护府负责。
  大军东行,兵马在辕门前列队。
  许明珠骑在骆驼背上,身着素色高腰襦裙,头上戴着一顶黑纱遮面的斗笠,这一次已不再像以往那般狼狈,恢复了诰命夫人的神采。
  李素走出辕门,程处默,蒋权和田仁会等人在辕门外相候,见李素出来,田仁会正待下令大军启行,李素忽然道:“田将军,李某想去西州城看看。”
  田仁会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蒋权和骑营将士策马跟上。
  李素朝后面的骑营兵马看了一眼,嘴角露出苦笑。
  骑营经西州一战,也只剩下不到百骑了,其中一小半已是终身残疾,百骑跟在李素后面,缺胳膊断腿的比比皆是,可他们的胸膛却挺得很高,骑在马上腰杆笔直如枪。
  朝阳如火,照映在这群百战余生的战士甲胄上,镀上一层金色的霞光,仿佛从云端落入人间的威武天兵。
  西州城外,全城官员百姓静静地站在当初的战场上,黑压压的一片,不见首尾。
  曹余和一众西州官员站在人群前列,见李素策马而来,曹余与官员们纷纷迎上前。
  李素下了马,曹余与他互相行礼。
  “李县子今日启程回长安,西州的父老想来送送你。”
  李素向前两步,朝百姓们躬身一礼:“多谢父老。”
  黑压压的人群整齐划一地躬身还礼。
  李素转过身看着曹余道:“我还想去石碑那里祭拜一下。”
  “李县子请。”
  龚狐等一干商人早已将石碑立在西州城外,正是当初血战的城墙根下,那里的土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褐色,曾经堆积上千尸首的城墙根,如今已收拾得干干净净,原地已立起一座高达六丈的石碑,碑上篆刻着铭文,正楷详细记下西州一战的每一个细节,下面刻着一个个名字,这些人,都是战死的大唐守军将士。
  李素和骑营众将士站在石碑前久久不语,脑海里浮现那些朝夕相处的面容,鲜活的,熟悉的,年轻的,如今都化作石碑上一个个冰冷的名字。
  大漠罡风正烈,卷起阵阵沙尘。
  石碑立在风沙里纹丝不动,像一座亘古不变的神谕,默默守护这片荒凉的孤城。
  李素静静呆立许久,忽然面朝石碑跪下,端端正正行大礼。
  身后,曹余,蒋权等人也纷纷跪下。
  百姓人群里,忽然传出几声压抑的哭泣,随即人群纷纷拜倒尘埃,人群里,哭声渐渐喧嚣起来,此起彼伏不休。
  “西州父老拜别李将军!”
  这次没有称官职,李素血战守城,付出极大的代价守住了西州,唯有以“将军”称之。
  李素转过身,面朝西州百姓下拜还礼,抬头时,眼眶已发红。
  起身,李素转头望向西州城墙,道:“蒋权,咱们沿城墙走一圈。”
  “是。”
  蒋权一招手,骑营剩下的百人纷纷上马,蒋权拿过一面明黄色的龙旗,旗帜在风沙中招展摇摆。
  环视身后的百姓们,蒋权吐气开声喝道:“列队!将军巡城!”
  百余位血战余生的老兵簇拥着李素,众人骑马沿着城墙缓缓绕行。
  罡风卷起漫天尘沙,蔽日的尘沙里,只见一面龙旗迎风猎猎,不屈地傲立。
  ……
  队伍离城很远,回首仍能看到西州的轮廓。
  许明珠骑在骆驼上,回头看了看渐行渐远的城池,指着那座大漠里的孤城忽然道:“夫君,百姓们还站在城门外送你呢,他们在感你的恩德,是你守住了这座城……”
  李素没有回头,离别总令人脆弱,他不忍回头。
  “我守住的不仅仅是这座城……”李素淡淡地道。
  “还守住了什么?”许明珠好奇地问道。
  李素笑了笑,摇头不语。
  还守住了什么?
  守住的,是心里的良知,勇敢和担当,在这些可贵的人性几近崩塌时,这座城把它们拉回来了。
  无法想象,当初自己若逃走一去不回,今日的自己,该是怎样的心情?
  漫长的行路,无聊而枯燥,回时却与来时不一样,有过一同面对生死的血战经历,队伍里的气氛热烈了许多,每个人带着轻松的笑容,并骑走在一起,畅想着回到长安后的生活。
  队伍里很多人回去后,确定会卸甲归田,有的因为年纪,有的因为残疾。
  此刻大家畅想的,是归田后的安逸生活,朝廷赐一二十亩良田,攒下几年的辛苦钱买一头耕牛,盖一栋不大不小刚够一家人生活的房子,最后再娶一个不漂亮却贤惠的婆姨……
  人心的欲望,其实并不大,有一种境界叫刚好够了,懂得这种境界的人,要么从生死边缘蹚过无数回,看淡了世情贫富的老人,要么是天性无欲无争的平凡人,然而,许多高高在上的权贵却不懂,拥有的东西越多,越不懂什么叫“刚好够了”。
  队伍里的讨论声很热烈,说到未来不用刀口舔血的平凡日子,老兵们纷纷笑开了颜,就连那些残疾的将士,眼中也露出了期待憧憬,他们残了,但并没有废掉,只要日子有奔头,缺只胳膊少条腿,日子还是一样能过得充实。
  李素静静听着老兵们的高声谈笑,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其实,他们所谈论的东西,也是他期待的,甚至于,他在老兵们身上学到了更多。
  一声高亢清亮的嗓音,很突兀地从人群里绽开,声音如利箭刺破苍穹,直透云霄。
  “山尖尖儿上那个槐槐儿高,窝窝儿里那个婆姨俏……”
  原汁原味的中原秦腔,沙哑的嗓子透出一股深深的沧桑和不羁味道,听得李素情不自禁扭头望去。
  方老五骑着骆驼跟在蒋权身后,仍是一脸老相,一脸憨厚,耷拉着肩膀像个耕了一天地累坏了的老农,可嘴里发出的嘹亮秦腔的每一个字符音节,都像一个个活泼的精灵在半空中跳舞。
  李素笑着朝方老五招了招手,方老五嘿嘿一笑,抬袖很不讲究地抹了一把鼻子,脚下踢了骆驼的腹部几下,很快与李素并骑而行。
  “方火长,玉门关里,内人多亏有你才保得周全,回长安后,李家必有重谢。”


第四百五十一章 归乡路上
  李素认识方老五是在程处默田仁会领军驰援西州以后。
  在这之前,方老五只是右武卫骑营里一个不起眼的火长,一个扔在人群里泛不起半点浪花的寻常老兵,这样的老兵在骑营里比比皆是。
  方老五貌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有点丑陋,年纪已五十岁,按说战阵经验已十分老练,却仍只当了个火长,像一个昏昏噩噩在军营里混日子的老兵油子。换了以前的李素,无论如何也不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平凡得没有任何出彩的老兵。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兵,在紧要关头却豁出了性命,勇敢地往前踏出了一步,像只不自量力的老牛,将柔弱的许明珠护在身后,毫不犹豫地将她肩上的重担卸下来,扛在自己的肩上,也正因为有了方老五的挺身而出,玉门关内,许明珠挟持田仁会才能毫发无伤,全身而退。
  不夸张的说,方老五是许明珠的恩人,也是李家的恩人。
  当初援军城外破敌之后,许明珠将事情娓娓道出,李素特意去大营内,向方老五行了谢礼,并很执着地从蒋权那里将方老五要了过来,当作自己的亲卫。
  亲卫是主将最信任的人,能够毫无怀疑地托付以家小性命,反过来说,亲卫也是主将的死士,任何时候都会毫不犹豫为主将挡刀挡箭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厮杀搏击经验,还要有一颗忠贞无二的忠心,这样的人不容易找,找到了,就是自己的第二条命。
  李素的运气不错,从许明珠的叙述里,他知道方老五是一个值得托付生死的人,这样的人一定要留住,哪怕他年纪大了,体力弱了,仍是未来李家的一面屏障。
  “回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