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只觉心腔猛地一收缩,有种命根子被人猛力拽住的惊惶。
  “破财……啥意思?破多少?”李素的声音有些颤抖。
  “那个……当初玉门关和程家庄户驰援西州,日夜兼程赶路,军中颇多怨气,为振奋将士的士气,妾身擅自做主,战前许诺……李家出钱,每人五贯,若然战死,每户十贯补恤,驰援西州的将士,算上程家庄子和玉门关将士,总计……总计五千人。”
  许明珠听着黑暗里李素一阵又一阵惊惧的吸气声,越说越没底气,最后声音已微若蚊讷。
  “每人……五贯?”李素艰难地道。
  “嗯。”许明珠愧疚得不行,接着解释道:“那时为了振奋士气,消弭将士们行军的怨气,救夫君的性命,妾身当时已顾不得许多了,夫君……莫责怪妾身可好?”
  漆黑的帐篷里,李素久久不发一语。
  许明珠慌了,急忙唤道:“夫君,夫君?”
  不知过了多久,李素幽幽叹了口气,道:“每人五贯,五千人就是两万五千贯,难怪回长安这一路上,这帮人兴高采烈跟捡了钱似的,若算上战死的补恤……算了,先不算这个,总之,这钱该花,夫君岂是为了钱财而不晓大义之人?若非夫人花钱振奋士气,援军就算到了城下,也不见得能将敌军一击而溃之,这钱花得值,该花!”
  许明珠这才高兴了许多,多日萦绕心头的心事一扫而空,心情轻松了许多,闻言高兴地道:“夫君不怪妾身么?”
  “不怪,夫人为了救我性命,纵把天捅了个窟窿,我也不会怪你的。”李素闷闷地道。
  “夫君不怪妾身便好,妾身终于松口气了……”
  帐篷里又安静下来,许明珠放下了多日的心事,安心地睡了。黑暗里只听得隐隐一阵接一阵吸鼻子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许明珠声音再次幽幽回荡在帐篷里。
  “夫君,你……哭了?”
  “没哭。”李素瓮声瓮气道。
  “你哭了,妾身听到你吸鼻子了,分明哭了。”许明珠很犀利地拆穿了他。
  “没哭!”
  “夫君,你真哭了,声音都变了。”
  “我……只是鼻子发酸而已,钱财是身外物嘛,可是一想到这些身外物丢了那么多,我也不知道为何……悲从中来……”
  ……
  钱没了,李素整个人仿佛被掏空了似的。
  钱应该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救命钱,救自己的命,当初那种情况,许明珠做的这个决断是无比正确的,换了李素在场的话,肯定也会这么选择,不得不说,这笔钱确实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所以西州在即将破城的当口,援军从东面杀出来时,那种猛虎下山,一往无前的气势,短短两个时辰便将两万敌军击溃,或多或少都有这笔钱的作用在里面。
  道理李素都懂,可是……钱没了啊!
  活了两辈子,钱这个东西有多重要,没有谁比李素更清楚,人在江湖飘,哪能没有钱?所以自从来到这个年代后,李素捞钱的手段可谓风生水起,丧心病狂。所以李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积累了一笔庞大的钱财,于是大房子有了,左右两排对称工整的丫鬟有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躺下就躺下,李素如此消极懒散的人生态度,归其根源,一切都是因为“老子有钱”的底气。
  可是现如今……钱没了啊!
  不忍心去计算家里还剩余了多少,只想到马上就要花出去几万贯,李素就觉得自己不该活着,自己应该死亡……
  ……
  接下来的行军,队伍里的将士们再也看不到李素俊朗的笑颜,这位被皇帝陛下召回长安的县子阴沉着脸,看谁都好像欠了他五贯钱似的,眼神非常的反人类。
  李素不高兴,周围的人也不敢高兴,甚至都不敢靠近,于是李素身边一丈方圆内出现了真空状态,走到哪里真空到哪里,就跟牧师开启了保护罩技能似的。
  情绪低落了两天后,李素觉得自己应该找人聊一聊,开解一下,可惜这个年代没有心理咨询师,不过队伍里有个人倒是勉强可以充当这个咨询师的角色,这个人是个和尚。
  自从知道高昌灭国后,玄奘伤心了好几天,放弃了去高昌国的打算,李素启程回长安时,玄奘便跟在队伍里一起走。
  李素印象里的和尚应该是很健谈的,特别是玄奘这位和尚,一想到“唐僧”俩字,李素的脑海里便情不自禁冒出一张温和友善的脸,眨着萌萌的小眼睛非常关怀地看着你,嘴一张一合没见停歇:“你想要啊?想要你跟我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不可能你想要我不给你,你不想要我偏……”
  巴拉巴拉巴拉……


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论道
  跟和尚聊天其实还是不错的,太啰嗦的话情当是对自己的耐心测试,测试自己被啰嗦多久后才会一拳抡上去宣泄久抑的心情。
  于是李素找上了玄奘,决定让他为自己开解一下。
  玄奘独自一人睡在一个小营帐里,这是李素对他的特意关照,连平日里的吃食都为他单独准备一份,每天拔营启程时,玄奘只管收拾包袱骑上骆驼,营帐和一些杂物自有将士帮他收拾,这样的待遇对玄奘来说,实在很不错了。
  为和尚付出了这么多,李素觉得应该收点利息才对。
  所以李素选了一个艳阳高照的黄道吉日,进了玄奘的营帐,准备请老和尚开解一下心情。
  玄奘正盘腿坐在营帐正中的一块波斯地毯上,嘴里喃喃念着经文,帐帘掀开,带来一片刺眼的光亮,玄奘浑无所觉,仍阖目念经,神情无比虔诚。
  李素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这种方外之人的姿态一般都很高的,权贵的身份再高他们也要端着架子不搭不理,这样才显得高深莫测,然后……批八字时就能收到额外的小费。
  按正常的剧情发展下去,这个时候李素应该像茅庐外的刘备等待诸葛亮睡醒一样,毕恭毕敬等着大和尚念完经,然后才能上前攀谈。一个有教养有学识并且涵养也很不错的贵族,耐心和素质是他们最拿得出手并且能令外人赏心悦目的本事。
  只不过,李素向来不怎么喜欢按正常的剧情发展,而且严格说来,他虽是贵族,但绝不是什么有素质的贵族。特别是在西州杀的人多了以后,李素如今的性格已隐隐有了一点变化,说是潇洒不羁也好,说是大繁化简也好,总之,对小节已不再那么在乎。
  进了营帐后,先是耐着性子等了片刻,以为玄奘大师见来了贵客怎么也该起身招待客气一下的,结果片刻后玄奘仍阖目念经,一派世外高人的样子,李素未免就有点不耐烦了,更何况今日李县子的心情也不算太好。
  于是李素便使劲咳嗽了两声,玄奘仍不为所动,连眉毛都没抬一下。
  “大师念经是为了普渡众生么?”
  玄奘念经的声音终于停下,睁开眼看着李素,眼中一片纯净湛然。
  “和尚念经不一定为了普渡众生,有时候和尚连自己都渡不了,身在凡尘里,那么多世情俗礼,哪怕孤居山林亦避不开它,念经只是提醒和尚不要陷进去。”
  “出家人不是讲究入世即是出世么?凡尘闹市,世情人情,正是修炼佛心的好地方呀。”
  玄奘摇摇头,苦笑道:“世上僧人何其多,有的僧人连自己为何会当和尚都不清楚,哪里谈得上什么‘入世’‘出世’‘修炼佛心’?贫僧辛苦从大唐到天竺,再从天竺到大唐,路上花了好几年,天竺修行佛法又是十数年,用尽半生时光求取佛法真经回长安,为的首先是解开僧人心中的魔,僧人有了天竺真经,便知佛法无边,渡化世人以后便要靠他们了。”
  李素点点头,大概理解了玄奘的意思。
  “普渡众生”这个话题太大,若说靠玄奘一个人能将大唐众生全普渡了,未免有点可笑,先普渡和尚才是正理。
  大道理懒得扯,况且以李素这种半桶水的文墨,多半也辩不过和尚,今日进营帐没别的目的,主要是来跟和尚聊天的,努力达到权贵和尚一家亲的境界才是和谐美好的境界。
  “念经为何不敲木鱼呢?”李素忽然问道。刚才进营帐时便觉得玄奘念经很好听,有种令人涤思静心的魔力,只不过,似乎少了点什么节奏,仔细寻思很久,才发现少了木鱼声。
  “木鱼?”玄奘愣了一下,随即眉头渐渐皱起。
  “对啊,木鱼,敲啊敲的那种。”李素很不解,眼前这位也是大唐高僧了,为何一点都不专业?
  玄奘皱眉想了许久,展颜笑道:“县子所说的‘木鱼’,原名应叫‘木扑’,确是念经时所用,不过……它是道家所用的器具。”
  李素大吃一惊,这句话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木鱼怎么会是道家用的?不都是和尚敲的吗?”
  玄奘笑道:“出家人不打诳语,确是道家所用,原本是一个木头做的方块,后来因谓之‘鱼’者昼夜不阖眼,便在木扑上雕以鱼状,以警醒出家人昼夜不忘修行之意,直到晋代时,才渐被寺庙僧人所用,不过也不是拿来念经的,而是寺庙召集僧人用膳的,晋代有一位名叫‘法显’的高僧,写了一本《佛国记》,里面有一句‘三千僧共犍槌食’,意思是说僧人听到犍槌声后开始用饭食,其中‘犍槌’二字,便是木鱼的意思……”
  李素睁大了眼,木鱼啊,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原来却是和尚们的饭点敲的钟,瞬间觉得弱爆了……
  “李县子今日找贫僧,是有心事吧?”玄奘淡淡瞥了他一眼。
  这句话问出来,李素刚刚淡泊宁静的心情顿时变得很差。
  “大师,我丢钱了……”李素委屈地看着他。
  玄奘低宣了声佛号,缓缓道:“钱财,呵呵,腌臜物也,又名阿堵物,世人有别于出家人,正因了权欲与利欲,这利欲,大抵便跟钱财脱不开干系,其实,人之一世,草木一秋,钱财在手,够用便可,何必……”
  玄奘果然开始巴拉巴拉巴拉……
  李素眼皮抽了几下,忽然能够理解孙悟空为何非要把师父献给牛魔王了……
  “大师,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丢钱了啊!”
  玄奘一滞,然后……就不知该如何劝导了,这人根本就是油盐不进啊。
  “终是凡俗之人,看不透权与利,李县子不如多读几本佛经,《楞严经》有云:……”
  “大师,我很忙的,再说我也没空读佛经,看不懂。”
  玄奘叹了口气,可以肯定,这位年轻的权贵怕是无法渡化了,善了个哉的,刚才白说了……
  “李县子今日究竟为何来找贫僧?”玄奘无奈地道。
  总算说到正题,李素精神一振,朝玄奘伸出了白净的左手,笑道:“请大师帮我算个流年,看看我今年还会不会破财……”


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赐功臣(上)
  李素对宗教是敬畏的,因为这一类人很偏执,而且能直接与鬼神联系,所以这类人不好惹,谁都不清楚他们背后的鬼神老大是什么脾气,万一得罪了被雷劈呢?
  除此之外,李素对宗教的认识或许还有点狭隘,他对僧道的看法仍停留在念经,炼丹,飞升,以及……批八字,算流年,测字,看婚姻事业财运以及子嗣等等。
  最后几样最吸引人,也最接地气,至于这几样究竟应该是和尚干的还是道士干的。
  玄奘的脸色很难看,手里一串檀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