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此,皇太极看向洪承畴道:“亨九先生以为呢?”

    “微臣以为……明廷有拖延不诚之嫌。听闻那朱家太子颇多战绩,有转圜国内局势之机。臣祈皇上切莫坐视,或可遣一偏师入塞!”洪承畴深呼吸一口气,仿佛是什么东西沉沉坠落进深渊一样,沉声说着。

    一旁,祖大寿看着洪承畴将满腹心智用在一国同胞身上,双目看去,全是陌生。但转而,祖大寿便响起了自己的身份,目光一阵黯然。

    皇太极大笑:“好!拟旨!命饶馀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为副将,集结大军,征明!”

    PS:  感谢~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币

    小牛%?打赏了?100?币

    感谢月票~zyssyxn?投了?1?票

    因为不同所以欣赏?投了?1?票

    魔云星神II?投了?2?票


第二章:首辅的忧虑

“圣上,不欲议和了。”位于南熏坊,周府的书房里,周延儒声音嘶哑:“不仅陈新甲白忙活一早,连我也受了点挂落。还好那田弘遇还算讲究,说是找田贵妃去了。接连失措,都说说,如何是好吧!”

    房间里,周延儒的两位心腹相顾对视,都是看出了大大的不妙。

    这里,坐在左边的是复社组织者,而今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这是个身材微微发福,面常含笑的青年官员八年前中进士,而今便是京中第一郎中,掌考文职官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以及月选之政令。中层官员里再也没有比他更有权势之人。就是小部尚书,大部侍郎也未必有其得意。

    位于右边的则是董廷献,是周延儒的心腹幕僚,不知多少阴私之事与奇谋轨迹都出于他的腹心,同时也是周延儒的一个钱袋子。毕竟,堂堂一个帝国首辅,收受贿赂总不能还亲自出手。相比而言,没有官身只是私人幕僚的董廷献就方便许多了。已经挂掉的刘泽清与侯恂,走的就是董廷献的门路。比起吴昌时,董廷献的门路性价比显然更优。

    但此刻,两人相顾都是忧心。

    自从上一次周延儒选择朝着太子朱慈烺发难后,周延儒的地位就颇有些不妙。为此,吴昌时便先献计,试图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

    吴昌时认为,既然朱慈烺让崇祯皇帝信重的原因是军功。那么,周延儒下一步也该从军略出手。

    但吴昌时与周延儒商议了一阵子,却并没有给出什么复辽之计,而是神神秘秘给出了一个对清议和的方案。

    在吴昌时看来,只要议和完毕,明清再无战事,那么手握重兵的太子就成了一个靶子,惹人猜忌。而周延儒,便能作为压制太子的布局被崇祯皇帝信重。

    而且,一直以来陈新甲都是势单力薄。想要议和却又担心天下清议,虽然有崇祯皇帝宠信,却没有奥援,正是发愁的时候。

    这个时候周延儒赞同议和。不仅能简在帝心,也能拉拢到陈新甲这么一个奥援。

    结果……

    崇祯突然之间竟是强硬了起来,直截了当拒绝了议和的提议,不仅如此,还将马绍愉派到了开封去给朱慈烺庆功。

    一向自衬对朱由检性格琢磨格外清楚的周延儒接连失手。这无疑是一个高高悬挂的红灯,警示着周延儒的前途。

    再来个不好,周延儒的未来就要堪忧了。

    于是,这才惹得周延儒将两员心腹大将深夜喊过来,苦思对策。

    这一次,吴昌时憋着笑容,想要说什么,犹豫了好几次却没有说出口。

    最终,董廷献幽幽地开口道:“总揆。若要琢磨对策,便要看这问题的根子出来了哪儿。”

    吴昌时吃味了起来:“看来董先生是琢磨清楚了。在下静听高见。”

    “来之!”周延儒止住了吴昌时的发作。温笑着孤立董廷献道:“还请董先生不吝赐教。”

    见恩主重视,董廷献也没了什么怨气,轻咳一声道:“学生以为,这根子还是出在了太子殿下的身上。太子殿下能征善战,自然免不了要朝堂之上有自己的声音。而今的当权的是总揆一系的东林人,无论如何太子殿下也不会选。侯恂与太子殿下之争,便是如此。依学生看,想要稳固总揆局势,还得落在太子殿下的身上。”

    “嗯?这不又是绕回到了原路?”吴昌时疑惑不解。

    倒是周延儒,迅速反应了过来:“来之。你好好想想,别总顾着插话。别忘了,殿下可不是人臣之辈。”

    不是人臣,自然就是人主。周延儒作为文官之首要对付朱慈烺。那便是两个势力之争。

    若是周延儒是帮着崇祯皇帝压制太子呢?这样想着,周延儒顿时豁然开朗了。

    董廷献笑着继续道:“听闻太子殿下在河南自建一市,设官立衙,自行抽税。为的,可就是太子殿下那支骤然崛起的强军啊。再看近日殿下上奏之事,革新军制。以图辽东建奴。这看起来是一片公心,可建奴入寇京师,却不意味着殿下的大军就要进京了么?我大明京师的北门可就一个德胜门与安定门呢。”

    董廷献的话格外刺耳,说得便是唐朝长安大明宫北的玄武门。

    但听在周延儒的耳中,却格外顺耳。

    “还请先生教我。”周延儒身段一下子柔了下来,就连吴昌时也不由露出了一点不得不服的表情。论起阴人,吴昌时还是有些欠火候。

    此刻,吴昌时也不由正色道:“总揆前些时日的事情已经做下,这下子却是犯难了。若是还要护住侯恂,却更是艰难。毕竟……周王亲自上书,又有高名衡联名。侯恂想要保下格外艰难。还有,还有那议和之事……”

    “总揆这些时日行差踏错,却不可再行更易了。不然,便更容易让人以为是易于的小人辈!”董廷献脸色一板道:“我们现在这个陛下呀,那是一惯猜忌结党,总觉得这是营私之事。所以,依学生看,侯恂却是没必要救,反而可以让总揆亲自下手,夺官削籍以正总揆一片公心,总归保其不死便足够交代了。如此一来,陛下再看总揆时,再将太子在河南所作所为,不加分毫修饰上奏便可。”

    说着,董廷献就将河南里朱慈烺所作所为都给说了出来。

    听到朱慈烺在恒信大商场、启明市几乎是建设了一个独立王国以后,就连吴昌时也不由大叹道:“太子这是丝毫不顾清誉了。简直浑身上下都是破绽!对了,还未说这议和之事要如何办呢?”

    董廷献轻笑一声,自顾自地品了品一杯清茶,这才悠悠道:“太子殿下既然主战,总揆难不成也跟着太子主战?不议和,换个名目,停战便是。”

    所谓政敌,不就是反对政敌所支持的么?只要朱慈烺败了,议和又怕什么?

    至于对错……于宋高宗而言,谁会在乎岳飞所作所为是对是错。人活当世,哪管千秋骂名?

    周延儒抚着长须,心道,停战倒是真的比议和好听许多了。这么一想,便将最后士林清议的担心也抛却,琢磨着朱慈烺那满身的漏洞,大笑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就这么办了!”


第三章:百万巨款

开封。朱慈烺轻轻将一封奏章交给张镇。不多时,一只雄鹰飞起,高飞往北。朱慈烺望着这只苍鹰,轻笑道:“结局,一定会很有趣吧。”

    京师,乾清宫。

    崇祯皇帝轻轻合上了一封奏章:“革新……军制。”

    这是朱慈烺递上去的奏章。内容也是很简单,希望将开封战役之中的官军大军都统归朱慈烺掌握,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新型军制,得到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的军权。

    根据奏章上头的所述,崇祯很快算出了朱慈烺手中的兵力。山东镇有六千步兵,两千骑兵,两千炮兵以及辅兵无数。算起来,这是比起其他大明战兵都算得上是精锐的部队。

    再加上朱慈烺此次要并入的兵虎大威所部近万老兵,上万陈永福所部河南镇官军。

    这加起来一算,朱慈烺手中就有三万人了。

    这个实力,比拟关宁军都不弱了。而大明在辽东又投入了多少银子呢?怕是千万两都打不住了吧。

    现在,又来了一个太子护军。

    想到这里,朱由检犹豫了。

    这封奏章,他已经看了三日了。却还是没有下决断,里里外外的纷扰让他心神难定。这般想着,朱由检轻叹了一声,决定还是将这封奏章收了起来,没有批复。转而,朱由检打开了接下来一封内阁周延儒递过来的票拟。

    上面,是对于侯恂、侯方域、吴士讲以及梁炳这些在河南给朱慈烺犯事了的一干官宦的处理意见。

    “夺官削籍!”朱由检斟酌了一下,罕见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按照朱由检想,这些拦着自己宝贝儿子剿匪的官场败类,恨不得是都杀了才好。

    只不过,朱由检也明白。天下官员是杀不尽的,一怒之下朱由检错杀的人太多了。很多时候,该杀之人没有杀了,不该杀的人却一怒杀了。

    所以,朱由检现在已经很冷静。很少有这种愤怒之下不管不顾杀人的时候了。夺官削籍,贬为平民,算起来也算不错的惩罚了。

    毕竟,这些人虽然是拦路。使了坏心思,更预谋坐下了抢班夺权的事情。但按照大明法度,按照官场规则,这都不是死罪。

    原本,这些事情还得朱由检亲自出手。现在。周延儒一如既往地听话没有闹别扭帮自己出手了,朱慈烺便已经很高兴了。

    这样想着,朱由检兴高采烈地批复完了,然后翻到了下一本奏章。

    他特地看了一下署名,觉得挺眼熟的。

    吴昌时,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这也算是一号贵官了。

    朱由检信手翻开,但一看,便愣住了。

    “恒信大商场……自立署衙,设官抽税……启明市,几成一国……”

    啪!

    “让周延儒见我!”朱由检冷着脸。重新拿起了朱慈烺革新军制的那封奏章。良久,朱由检缓缓闭上双目:“志向在北……北虏,还是这北国……京师?”

    乾清宫里,王承恩看着神情徒然一变的崇祯皇帝,心尖一颤,悄然退下。

    不多时,一个丽人走了进来。

    “圣上……”周皇后挥手让一干太监退下:“尝些莲子羹静静心吧。还有,孩子的礼物都送到宫内了,让圣上去看看,也不动动身子。现在呢,臣妾都列好单子了,圣上这会儿总有心思了吧。”

    “礼物?”朱由检轻叹了一声,没什么兴致:“孩子有孝心。那当然是好的。只是,身在天家……”

    “圣上就不先看看?”周皇后没有多说,只是轻轻递上了一份清单。

    朱由检轻轻皱了皱眉,不明白一向温婉的周皇后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坚持。不过一向不多说话的周皇后这么坚持了,朱由检也没道理不给面子,伸手接过。看了起来。

    但只是一看,朱由检便不由念叨出了声:“白银一……一……一百万两?尽入内库?”

    周皇后轻声笑了起来:“圣上,烺哥儿又怎么不明白,陛下为何神伤呢?怎么不多看看,烺哥儿可不想圣上这白头发,再一日比一日增多呢。”

    这时,朱由检不由想起了当时,朱慈烺那个坚毅的面容,那些坚定的话语

    “儿臣梦见两年后,反贼攻城陷地中原尽陷,京师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