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凯旋”将士的副总统鲁登道夫紧紧握着赫斯曼的手,用充满自豪的语气说。

赫斯曼看着广场上的军装海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是国防军的现役或预备役军人,他们是参加过上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还有穿着父辈留下的军服的老兵们的儿子。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穿着褐色军装的人民冲锋队员——人民冲锋队并没有被解散,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编,成了国防部和国防军总参谋部控制下的民兵组织。

“上将阁下,德国人民现在真正团结起来了,整个欧洲将会在他们面前颤抖!”赫斯曼大声说着,然后就啪的一个立正,给鲁登道夫行了一个军礼,“副总参谋长赫斯曼中将向您汇报:莱茵兰地区已经完全被国防军控制!”

鲁登道夫是副总统,由于兴登堡的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大部分时间都在汉诺威的庄园里面休养。总统职权就由鲁登道夫代行了——鲁登道夫本人虽然不是任何政党的成员,但是在欧洲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政治将军”。

德国联合执政的祖国人民党和纳粹党,都和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祖国人民党是在十一月革命前的祖国党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拥有很多将军议员。而纳粹党的骨干则是不甘心输掉世界大战的下级军官和老兵,它的成立和发展都离不开鲁登道夫的支持。

所以许多外国的政治观察家,现在都误把鲁登道夫当成了德国真正的全权人物——他们把他当成了和毕苏斯基、戈尔茨、霍尔蒂。米克洛什、凯末尔类似的人物。而在德国内部,也有许多民众持有相似的看法。

而阿道夫。希特勒则被看成了葡萄牙经济的“救世主”萨拉查(历史上的葡萄牙教授独裁者,被军事独裁政府委任为财政部长,目前是葡萄牙总理)的德国加强版。理财有方,治国有道,上台仅仅一年多,就奇迹般地把德国从大萧条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了。但是并没有谁会把希特勒当成德国的独裁者,实际上他也不是。

向鲁登道夫汇报了收复莱茵兰的情况后,赫斯曼又走到了阿道夫。希特勒面前,同样行了军礼,然后进行了几乎相同的汇报——现在德国国防军处于总统和总理的双重领导之下,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而总理下属的国防部又掌管军政。

“干得好!”希特勒表现得也异常兴奋,握着赫斯曼的手爽朗的大笑,用高亢得有些过分的语调说,“法国人、英国人果然丧失了勇气,他们本来可以轻易阻止我们的。”

如果英国和法国都履行《洛迦诺公约》中的义务,进行军事动员并且向莱茵兰进军,德国就只能选择退让了。不过法国的白左圣母政治家要这么干上一回,那可就要彻底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了——玩过选举政治的人都知道,政党的基本盘是不能丢的,丢了就别玩政治了。

法国白左的基本盘就是不想打仗送命的法国人。所以只要法国白左当家,一定不敢轻易开启战端。就算被德国逼得没有办法,硬着头皮上了,也只会打静坐战。

至于让怕死不想打仗的法国老爷兵离开安全的马奇诺防线,去德国人“固若金汤”的齐格菲防线送死……那种事情已经违反了当时法国的“政治正确”,只能存在于梦中。

“是的,他们丧失了勇气,”赫斯曼笑着说,“维持和平已经是英法两国最大的民意,这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利。”

接着赫斯曼又走向了摆放在火车站大楼外台阶上的扬声器,广场上的人群看到这一幕,就渐渐安静起来。他们在等待德意志军队的新星,年仅40岁的赫斯曼中将发表讲话——鲁登道夫和施莱彻尔安排赫斯曼去收复莱茵兰,让他大出风头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包装成一个鲁登道夫式的英雄……

赫斯曼没有马上开始演说,而是沉默了一会儿,他这是在模仿希特勒的演说技巧。

“报告大家一个特大喜讯,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在过去的一个星期,粉碎了万恶的《凡尔赛条约》强加在我们德意志民族身上的一条锁链——自古以来就属于德意志民族的莱茵兰地区,现在已经处于德意志国防军的保护之下!

在1918年11月被背后射出的子弹击倒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终于再一次走上了依靠铁和血铸就德意志荣光的道路……

《凡尔赛条约》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我们有拒绝执行它的决心和力量!收复莱茵兰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会彻底将它撕碎!德意志将重新变得强大而不可战胜!

这就是7000万德意志优秀儿女的共同理想,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德国国防军的战士们已经下定决心,准备为了这理想流尽我们的最后一滴鲜血。德意志民族儿女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万岁,德意志!万岁,国防军!”

赫斯曼充满火药味道的演说结束了,欢呼的声音这时变得更加高亢了。现在德国的民意和英法正好相反——在经历了20年代的屈辱和被压迫之后,绝大部分的德国人都无比怀念昔日强大的帝国。

所以德国的政治正确就是“强国梦”!就是建立一个能为德意志带来荣耀的第三帝国。

“你说的真好!”希特勒说着话,就和赫斯曼还有鲁登道夫上了同一辆敞篷的奔驰W07,然后在柏林民众的夹道欢呼下往威廉街驶去。

“英国和法国就没有你这样的将军!”希特勒一边冲着路边的群众挥手,一边说着恭维话。

“不,他们也有优秀的将军,也有无畏的政治家。”赫斯曼笑着回答,“但是他们没有7000万愿意为了国家复兴而献身的人民。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对!7000万。。。。。。不,应该是8000多万德意志人民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阿道夫。希特勒重重点头,语调已经变得有些凝重了:“收复莱茵兰只是一个开始……我要把所有在欧洲的德意志人都团结起来!一个团结起来的德意志,将是不可战胜的!”

这意味着德国要收回萨尔区,同波罗的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合并,收回旦泽自由市、阿尔萨斯和洛林、捷克苏台德地区,还有其他一些零散地盘。

而除了萨尔区(根据《凡尔赛条约》萨尔区可以在1934年进行全民公投决定归属)之外,其他所有需要吞并或收复的地区,都是没有“法律”或“条约”作为依据的。

或者说,德意志统一是不符合国际法的!

……

“公开宣称要粉碎《凡尔赛条约》,他还真是苏联人民的老朋友啊!”

苏联外交部长李维诺夫大概是第一批得到《赫斯曼火车站演说》全文的外国政治家了。

他是在前往法国的轮船上得到消息的。而在这个肥胖却风度不俗,还有几分贵族气质的犹太人看来,赫斯曼在演说中公然宣称要“粉碎《凡尔赛条约》”无疑是帮了苏联一个大忙。

“他必须要这么说,”和李维诺夫一起前往巴黎的是柯伦泰夫人,因为赫斯曼的崛起,她仿佛得到了斯大林的信任。“他的支持者和后台老板都憎恨《凡尔赛条约》,他就是他们破坏《凡尔赛条约》的工具。”

柯伦泰现在是苏联的“德国问题专家”,当然也是“赫斯曼问题专家”。她对赫斯曼的看法基本上符合实际,赫斯曼的背后就是一群想要撕毁《凡尔赛条约》让德国重新强大的人物。而赫斯曼从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就一直在从事这个事情。而且还干得非常成功!

“所以他得到了奖励!”李维诺夫笑着将一份电报抄件递给了柯伦泰夫人,“他刚刚被提升为了上将……一个40岁的上将!看来他当上总参谋长甚至德国总统都是时间问题了。”

“总参谋长是肯定的,”柯伦泰点了点头,然后思考了一下,“总统却未必。”

“如果不是他,那谁会去接鲁登道夫的班?”李维诺夫问,“鲁登道夫的年纪也很大了。”

柯伦泰说:“他有可能接鲁登道夫的班,如果德国在1938年还有总统的话,不是他就是施莱彻尔……而施莱彻尔之后的总统多半就是他。”

第199章东方公约

“1938年的德国会没有总统?”李维诺夫看了柯伦泰一眼,“夫人,你的意思是霍亨索伦王朝可能复辟?”

“有很大的可能性!”柯伦泰说,“容克贵族都是保皇派,赫斯曼是他们的人,当然也是保皇派。”

她顿了下,又说:“赫斯曼提出的欧盟设想和德国皇帝提出的欧洲合众国非常相似啊,在世界大战前可有不少德国政客幻想成立一个‘只有一个单一的海关组织的欧洲去’对抗大洋彼岸的美国。赫斯曼提出的欧盟不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吗?

当然,从现实角度而言,将不包括苏联在内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整合进欧洲联盟是不可能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不会考虑加入。德国人或许只能追求一个包括原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全部领土在内,再加上波罗的、芬兰、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挪威,或许还会加上波兰联邦,共同组成一个小欧盟。”

“大约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加上卡尔马联盟(由丹麦、挪威、瑞典三国组成的联盟国家)。”

李维诺夫扶了下自己的金丝边眼镜,思索着说:“通过王朝联姻将霍亨索伦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合并,如此吞并奥地利,联合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南斯拉夫所属的克罗地亚也会动摇……夫人,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这大概就是德国人实现欧盟理想的路线。”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咖啡杯,浅浅地抿了一口,“这也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情况,”他淡淡笑了笑,“不能让我们的德国朋友太过轻松得到的他们想要的东西。”

柯伦泰呵呵笑了起来。“他们轻松不了,他们是欧洲现有秩序的破坏者。有史以来,所有的秩序破坏者都会面临重重难关……因为旧秩序的维护者会千方百计地阻挡。”她收起了笑容,“实际上我们也是破坏者!”

李维诺夫笑了笑,说:“但是我们比德国人沉得住气……因为我们的制度拥有巨大的优越性,所以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就让德国人先去破坏吧,我们正好趁机发展——德国人的胡作非为已经让国际形势变得有利了,现在我们要做一个欧洲均势的维护者了——等到德国人沉不住气而动用武力的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在1931年前,欧洲最大的“恶棍”肯定是红色苏联。它是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实行的是离经叛道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而且还在飞速工业化,让英法老牌帝国主义不寒而栗。

而现在,欧洲最大“恶棍”仿佛变成了德国——至少在法国人眼里已经是德国了!虽然法国的白左圣母政府不敢用军事手段打击德国,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用外交手段拼凑反德联盟。

红色苏联早就看透了法国人的心思,所以在德军进驻莱茵兰前,他们就提出了“欧洲集体安全”的概念。希望可以签署一个包括苏联、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波罗的共和国和法国在内的“集体安全条约”。作为回报,法国单独和苏联签署《法苏互助条约》,同时法国支持苏联加入国际联盟并且成为常任理事国。

这样的提议,对法国人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

“哈哈,你现在是上将了!路德维希,感觉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