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去接管部队,而是跟随着旅部先遣队先一部到班加西熟悉情况,今天则是奉命来码头接部队的——第17连的大部分官兵会乘坐“奥古斯都”号邮轮抵达,而该连的重装备和小部分士兵则会在明天用货轮运到班加西。

由于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活动区域已经被压缩到了克里特图卜鲁克以东的海域,因此从意大利通往班加西的航道变得非常安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英国人的潜水艇。所以从意大利往北非运送部队和装备变得十分容易。

从2月16日到今天(2月20日),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和装备抵达,班加西的码头上也因此变得非常繁忙。到处都堆满了刚刚从船上卸下的物资,到处都有大队大队的士兵在整队然后快速离开——根据命令,抵达的部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码头,免得耽误了后续部队的开进。

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的排也不例外,他们和另外一个属于第17连的排——这个连只有2个排,1个装甲车排,1个摩托车排,另外还有1个配备了装甲汽车的连部。

不过今天既没有装甲车也没有摩托车可以坐,所有人都扛着行李跟着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往位于班加西城外的由连片帐篷组成的临时营地步行而去。

“部队今天先安顿一下,好好睡一觉,明天接装备,后天进行调试和沙漠化改装,再是是2天沙漠化训练,然后就要开拔上前线了。”

在前往军营的途中,古斯塔夫。施瓦辛格边走就边将部队开拔的计划告诉了鲁道夫。里宾特洛甫和另外一个排长卡拉梅尔中士(由于部队扩充太快,现在德军中的军官数量不足,因此大部分连队都只有连长和第一排排长是军官)。

“那么快就开拔?”鲁道夫。里宾特洛甫愣了愣,“可是部队才到非洲,还不熟悉这里的情况。”

“我知道,”施瓦辛格耸耸肩,“但这是命令。我估计我们很快就要上前线了!”

“很快就要上前线?”卡拉梅尔中士插话问,“是进攻还是防御?现在前线的情况怎么样?”

“不可能是防御,”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接过问题,回答说,“英国人失去了大部分的制海权,而且也没有制空权,图卜鲁克港一定会被意大利的舰队和我们的飞机封锁。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根本没有进攻的力量,我想我们很快要发动进攻了!”

施瓦辛格笑着点头,“鲁道夫,你在布伦瑞克军官学校果然学到点东西了。不过仍然没有完全猜中,事实上进攻已经开始了!”

“已经开始了?”卡拉梅尔中士一怔。

“是的,从海上和空中!”施瓦辛格笑着说,“空军天天出动,意大利人的海军也每天炮击图卜鲁克。说不定等我们陆军出击的时候,英国佬都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

战争的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大规模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快速突击为标志的闪电战只是机械化战争革命的开始而非结束。

而在这次的“地中海大战”中,战争模式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空中力量已经成了战场上真正的主角。

就在隆美尔的非洲军加速部署到位但还没有到位的时候,像小赫斯曼这样的飞行员早就已经把大英帝国在东地中海的军事力量打成半残废了。

站在“维内托”号战列舰的舰桥顶部往天空中望去,在视线豁然开朗的同时,黑岛龟人大佐看到的是一幅让他头皮发麻的场面,只看到蓝天白云之下,数以百计的战机绞杀在一起,大的、小的、单翼的、双翼的,一串串子弹,一枚枚炸弹和鱼雷,在天海之间划出各自致命的线条。

爆炸,烟团和火球,组成了一卷波澜壮阔而且是全新模式下的战争画卷!

海上的战争不再是短短几个小时的舰队对决可以分出胜负的,而是要用持久的海空对空来定生死。庞大而威武的战列舰在这场交锋中成了只能左躲右闪的靶子,小而精悍的战斗机却成了战场上真正的霸主。

从2月18日开始,意大利主力舰队的5艘战列舰和6艘重巡洋舰每天白天都会开到图卜鲁克附近的海面上,用381mm、320mm、203mm以及口径更小一些的副炮对英国人控制的图卜鲁克来一番猛轰。

英国人则会竭尽全力出动战机来攻击和躯干意大利舰队。而从班加西飞来的福克零式和Fw190战斗机则会同来犯的敌机展开最激烈的厮杀。

与此同时,德国和意大利空军的Ju88、S。M。79、Z。1007、福克99和Ju87等型号的轰炸机,也是连番出动,炸弹不要钱似的往英军的阵地、集结地域和后勤线上丢去。

而这样激烈的空中激战的背后,则是飞机、机组人员和燃油的消耗!

虽然福克零式和Fw190拥有性能上的优势,但是黑岛龟人还是敏锐地观察到,福克零式并不是无敌的!在和英国的“喷火”和“飓风”飞机的对抗中,德国人的福克零式还是被击落了不少。如果没有那种俯冲性能好的出奇,而且速度飞快的Fw190飞机的助战,福克零式恐怕只能和“喷火”打个平手或稍占一些上风。

而且即便是王牌飞行员驾驶福克零式飞机,也有被击落的时候。天空中不时有福克零式拖着黑烟往下栽,时不时也能瞧见一朵朵好像棉花一样的降落伞。意大利人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都把快艇放到了海里,到处乱窜着打捞落水的飞行员。

也就是说,英美一方并不是不能以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质量上的劣势,关键是英美在未来能拿出多大的数量优势?

而日本则很不幸的在飞机、燃油和飞行员的数量上,都处于世界主要强国中垫底的位置上。如果战争不能在短期内取胜而是陷入持久的消耗战,那么美国人哪怕用3架“喷火”换1架零式,也足可以凭借巨大的国力优势,把日本耗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也就是说,日本的战争策略必须是在短期内取胜,而不是选择长期对抗……

而就在日本联合舰队的“仙人参谋”黑岛龟人在“维内托”号上为日本帝国的前途命运进行思索的时候。进攻起来手脚麻利的隆美尔步兵上将已经抵达了第一线,在非洲军装甲集群司令官封。托马中将的陪同下,开始观察英军前沿阵地了。

“上将,前面就是英国人布设的雷区了。”在意大利第10军的一处前沿阵地上,冯。托马中将指着前方一大片连草都不长一根的荒漠,“雷区后面就是英军的防线,从海边开始一直向南延伸到比尔哈基姆,阻断了巴尔比亚大道、卡佐普小径和阿卜德小道。根据飞机侦察,英国人在这条防线后部署了重兵,另外还将几个重要的绿洲,如古比井、骑士桥、比尔哈基姆和比尔艾哈玛特变成了他们的据点。”

“没有问题,我们绕过去。”隆美尔说,“再让伞兵在他们的背后空降,切断图卜鲁克一线英军的退路。”

第444章沙漠之虎四

“上将,图卜鲁克防线的正面有宽阔的雷场,我们在那里布下了超过15万枚地雷,其中一半是反坦克地雷!”

在亚历山大的中东英军司令部内,刚刚从图卜鲁克前线返回的阿兰。坎宁安正信心十足的对韦维尔上将说。

“雷场后面是南非第1师和印度第5师的防线,在古比井、骑士桥、比尔哈基姆和比尔艾哈玛特这四个重要据点,还部署了印度第10师的4个团。新西兰第1师固守在图卜鲁克城内。

另外,由第1装甲师、第2装甲师、印度第3摩托化旅、波兰独立旅和第1自由法国旅组成的装甲集群则沿卡普佐小径展开。如果德意军队从比尔哈基姆据点以南迂回,装甲集群就会出动和他们决战。”

阿兰。坎宁安打仗的思路其实和40年时的法国陆军差不多,正面守住,同时用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对抗迂回的德军。而被坎宁安当作王牌的则是第1装甲师和第2装甲师(只有1个坦克旅)。

其中的第1装甲师是英国最老牌的装甲师,始建于1934年。不过这个师在西线战役中已经被德国人歼灭过一次了,当时的对手是隆美尔指挥的德国第7装甲师(这次又遇上隆美尔了)。所以现在这个英国第1装甲师是重建后的部队,编制也没有之前那么重了。装甲旅的数量从3个减少到了1个(第2装甲旅),另外还配属了一个机械化步兵旅(第1机械化步兵旅),另外还配属有反坦克炮团、装甲车团、高炮团和两个炮兵团,以及工兵部队、医疗部队等零碎。全师拥有的坦克就是200台左右,一半是玛蒂尔达2型,另一半则是十字军巡洋坦克。

而英军的第2装甲师在西线战役时则留守英国本土,因此没有遭遇过打击。不过在西线战役后它的编制也跟着一起缩减,装甲旅也减少到了一个,就是这次开到北非来的第1装甲旅(第2装甲师的机械化步兵旅没来),装备坦克的情况也和第2装甲旅一样,都是200台左右,一半玛蒂尔达2型,一半十字军巡洋坦克。

此外,图卜鲁克前线的英军还有不少杂七杂八的坦克,比如维克斯轻型坦克和意大利的L6轻型坦克。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不下500余辆。

阿兰。坎宁安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他说:“如果装甲集群的决战不能取胜,那么南非第1师、印度第5师和印度第10师都会退往图卜鲁克要塞和新西兰第1师组成要塞守备兵团,依托图卜鲁克的坚固防御工事死守待援。而第八集团军其余部队,则会沿巴尔比亚大道撤退至阿拉曼城一线构筑防线,以迟滞德意军队的进攻,为我们收缩兵力组织埃及会战赢得时间。”

阿兰。坎宁安的会战方案基本上属于中规中矩,虽然没有什么亮点,但却是目前英国的政治领导层可以接受的——如果马上放弃希腊、克里特岛和图卜鲁克,收缩兵力至阿拉曼固守,胜算或许更大。

但是这也意味着英国地中海舰队必须撤离,因为德国和意大利的空中力量一旦进驻克里特岛和图卜鲁克,亚历山大港就会天天挨炸弹了!

而地中海舰队一旦撤离,就意味着英国皇家海军的重大失败……也意味着英国和土耳其之间的交通联络基本中断。土耳其将处于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的夹击之中。而为了自保,土耳其人只能投靠德国。到时候德国陆军将会像潮水一样涌入中东!

所以,现在的中东英军可以说是别无选择,只能在图卜鲁克和特里克岛坚持。

而他们的这种坚持,给了隆美尔大显身手的机会。

……

“不,不,不要这样傻乎乎撞上去。”隆美尔这时正坐着一辆半履带式装甲车在意大利第十军防线的后方转悠,他在查看几天后装甲集群将要出击的路线,同是还在和冯。托马中将谈论战术安排。

“虽然我们的坦克比他们的厉害,但是谁也不知道英国人的防线后面有什么,说不定会有我们不知道的雷区,说不定会有比较厉害的反坦克炮。”

隆美尔对冯。托马说:“我们的165辆4号非常宝贵,如果损失了那我们就不能在1941年3月份前进入亚历山大了。”

虽然德国和意大利现在控制了大半个地中海,隆美尔的后勤线畅通无阻。但是输送到北非的物资和军队还是有限的,因为运输线稍微长了一点,而且现在还有几百架飞机也被部署到了班加西,它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油料和炸弹!

“上将,如果不用坦克冲击,我们怎么打?难道用步兵?”冯。托马语气冷淡地反问。

冯。托马是德国资格最老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可惜官运不怎么好,被原本资历不如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