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把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和阿留申群岛都交出去了,美国万一翻脸不认人怎么办?而且就算美国暂时信守承诺,他们也会在太平洋上堆战舰、堆航母和日本搞冷对抗。日本怎么可能长期维持一支可以和美国海军相抗衡的舰队?

所以美日之间的和平不能是“打了白打”的和局,必须是附带限制美国条款的“美国战败和约”,而割让夏威夷群岛则是美国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日本在占有夏威夷群岛后,就对美国形成了战略优势,可以用规模较小的海军去和美国进行对抗了。

“就是说把美国人逼到夏威夷群岛决战是必须的?”杉山元问。

“对!”山本五十六看了眼杉山元,“一旦和美国开战,就必须要有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打算,打到西海岸在旧金山签订条约都非上策,最好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停战条约。如果做不到,我们也应该有威慑美国的杀手锏。”

“杀手锏我们有!”杉山元说,“只是用了以后可能会有难以想象的后果……”

海军军令总长永野修身说:“有,就应该用!只有用了,敌人才会害怕,才会知道大日本帝国是不可战胜的。”

“那么说……海军支持使用陶瓷细菌炸弹了?”杉山元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起来。

他说的“陶瓷细菌炸弹”是陆军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共同控制的细菌武器!由全名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的生物细菌武器部队负责研制和生产!

而由这支部队研制和生产的细菌武器,则是日本帝国最后的杀手锏。

和历史上的情况稍有不同,731部队并不驻扎在黑龙江,而是位于关东州日本租借地之内。不过他们依旧秘密进行邪恶之极的人体细菌武器试验。

而且还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开发出了“石井陶瓷细菌弹”,还生产出了大量的鼠疫、霍乱、炭疽、伤害和结核病菌。

在“捷一号作战”计划中就利用Me264去美国西海岸投放石井陶瓷细菌弹的预案——所谓用轰炸迫使美国主动进攻夏威夷群岛的设想,就是建立在投掷石井陶瓷细菌弹之上的。

不过在是否真的使用石井陶瓷细菌弹的问题上,日本海陆军的最高层一度也有些犹豫。有些人担心美国也有可能研发类似的武器报复日本,又有一些人则认为使用细菌武器攻击美国可能引发欧洲人的不满……

所以就有人提议使用白磷燃烧弹轰炸美国西海岸的大城市。

但是10月上旬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阿留申群岛之战,却让山本五十六和杉山元等人意识到使用Me264攻击美国西海岸大城市是不可行的。

因为美国的P47在护送B17轰炸阿玛克那克岛和乌纳拉斯卡岛的行动中显示出了非常优越的高空性能和重火力。如果本身自卫火力贫弱,也没有多少装甲的Me264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去攻击美国西海岸的大城市,那么结果只有一个,被P47打出100%的成神率!

所以,日本拿到Me264后,想要用它们突袭美国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分散行动,并且绕开严密防守的大城市,去轰炸美国西海岸的小城。

可是此时美国西海岸的人口密度不高,大城市里面还有点人口,那些小城里面根本就没几号居民,扔下去的白磷弹也未必能烧着人。就算烧死几个人,罗斯福也未必会被逼得非放弃必胜的法门,急吼吼去攻打夏威夷群岛。

所以,用细菌武器是唯一能把美国人惹得狗急跳墙的方法。

“使用吧!”山本五十六重重点了下头,“既然开战了,就必须要打赢,而要打赢,就只有大量杀死美国人了……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手段!”

……

“总统先生,第58破交舰队和第70特混舰队在阿留申群岛以北的北太平洋海域会师了。”

就在山本五十六、永野修身和杉山元商定使用细菌武器攻击美国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刚刚得到一个让人愉快的好消息。

在海上游荡了一些时日的第58破交舰队终于和前去接应的第70特混舰队会师了。

“日本人呢?”罗斯福问,“他们的舰队在哪里?”

“在阿留申群岛南部的太平洋水域中,一共有三支分舰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莱希回答说。

“哦,我们掌握了它们的行踪?”罗斯福感兴趣地挑了一下眉毛,“用什么?潜艇还是水上飞机?”

“是B29。”威廉。莱希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第一个可以执行侦察任务的B29中队了。”

B29是1940年1月就开始立项的大项目,到今年4月首架服役测试机下线,中间经历了几乎三年半的时间。不过这种本来计划用了轰炸德国本土的大飞机,现在却暂时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首先正式装备B29的不是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部队,而是海军的侦察机部队。

第957章美国的杀手锏

“太好了,”罗斯福显然对B29得以装备部队赶到非常满意,他点点头说:“上将,我们需要更多的B29,1944年6月底之前,陆军航空队至少应该拥有500架可以作战的B29轰炸机,可以做到吗?”

“500架?还是……陆军航空队?”威廉。莱希愣了一愣,“总统先生,我们要用B29轰炸哪里?是从纽芬兰起飞轰炸英国本土吗?”

B29的航程很大,略微超过德国人的Me264达到了9000公里以上。不过那是极限航程,在挂上炸弹之后的作战半径通常就在3000公里上下。即使采取少载炸弹,撤除部分自卫武器和装甲的办法增加航程,轰炸距离纽芬兰岛3000多公里的英国本土也是个极限了。

“当然不是,”罗斯福摇了摇大脑袋,“英国毕竟是我们的盟友,我们怎么能从空中杀害沦陷区的英国人民呢?而且欧洲的防空力量是非常强大,我们的B29会损失惨重的。”

威廉。莱希稍稍松了口气,然后又问:“那么我们要轰炸什么地方?是夏威夷群岛吗?”

“也不是。”罗斯福看着满脸问号的威廉。莱希,微微一笑说:“我要轰炸日本控制的油田!”

“轰……轰炸日本控制的油田?”威廉。莱希瞪大了眼珠子,“飞机从哪里起飞?”

“从澳大利亚西北的黑德兰港……上将,你听说过这个地方吗?”罗斯福笑道。

威廉。莱希当然听说过黑德兰港,这美澳联军在澳大利亚西北的重要据点,和达尔文港差不多要紧。而那里距离日本控制的巨港油田(是最关键的油田)仅有2400公里!完全在B29远程轰炸机的理想作战半径之内。另外,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所有的油田,几乎都可以被从黑德兰港和达尔文港起飞的B29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覆盖!

也就是说,美国只需要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署几百架B29远程轰炸机,每天就能在日本人最宝贵的油田上空投下5001000吨炸弹或者凝固汽油弹。

另外,从澳大利亚西北起飞的B29远程轰炸机的侦察型号还可以用来搜索南中国海上的日本船队,虽然不方便用B29打破交,但却可以把船队的位置用电报告诉美国潜艇(在南中国海活动的潜艇大部分也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的)。这将会极大提升美国潜艇的破交效率。

“上将,我想这是日本人的死穴吧?”罗斯福接着说,“B29的轰炸、搜索,加上潜艇的破交,一定可以让日本从东南亚获取的石油数量大幅减少,至少减少80%以上!”

现在日本在东南亚拥有大约800万吨一年的石油产量,减少80%就640万吨(历史上差不多减少了100%),这样日本石油的获取量就会大幅下降到不足200万吨。这是根本无法维持战争的!

“可是总统先生,B29只有9654公里的最大转场航程,而从美国本土到新西兰有超过10000公里的距离,B29很难够得着啊。”

这个时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的头两年表现威猛,不仅拿下了夏威夷群岛,而且还在南太平洋上节节胜利。而美澳联军在南太平洋的据点也大幅减少,可以供B29起降的岛屿只剩下了新西兰。

“不是还有圣诞岛吗?”罗斯福挑了挑眉毛,“那是一座非常平坦的珊瑚岛,还有日本人修建的大型机场,只要我们能够将其夺取,B29不就有了个落脚点了吗?“

幸好日本人有个731,否则他们真的没有办法逼美国去打固若金汤的夏威夷群岛——美国人从来不喜欢打这种尸山血海的硬仗。他们的风格就是拿钱砸,拿油烧!把B29万里迢迢运去澳大利亚,同时再把炸弹、汽油、零部件什么都用船装过去。也不管路上的消耗有多少,只管不计成本用B29炸日本人的油田。

而且B29还有高空、高速和重火力三大杀手锏,现在日本人的主力机型根本对付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宝贵的油田被炸毁,如果日本人不想挺着等死,就只有冒险进兵澳大利亚。而这又中了罗斯福的下怀,经过一年多的经营,澳大利亚的防御已经非常稳固了。大量的P51和P47被部署到了澳洲,这两款飞机根本不是日本的舰载机能对抗的,如果日本想要打澳大利亚的主意,肯定会输得非常难看。

“上将,”罗斯福问,“我们有把握在1944年初拿下圣诞岛吗?”

“这没有问题,”莱希上将回答说,“从9月下旬至今的交战不仅让日本消耗了大量宝贵的燃油,而且还损失了许多非常优秀的飞行员。这对他们而言是非常致命的打击,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战术,日本只能放弃北太平洋。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确在进行收缩。”

“日本不会训练更多的飞行员吗?”罗斯福似乎有些不确定,“他们曾经训练许多优秀的飞行员,是吗?”

“是的,但那是过去的事情了。”莱希上将说,“我们目前的战术,归根结底就是和日本拼燃油……不仅出动舰队要烧掉大量的燃油,而且优秀的飞行员实际上也是用燃油烧出来的。

除非极少数的天才,对大部分飞行员而言,成功不过是熟能生巧,多飞而已。300个小时不过是可能合格(不是百分之百合格,有个50%合格率就不错了),再随队训练上200个小时才能上战场,如果要上航母还要再多训练至少200个小时。在成为正式的战机飞行员后,还会有大量的日常训练和适应训练(适应新机型或新的作战环境),所以一名真正优秀的飞行员,大部分都经历过上千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和差不多相同时间的飞行任务(并不一定是作战)……而飞行员训练的每一次晋级,都伴随着相当大比例的淘汰率。”

威廉。莱希得意地笑了笑:“所以我们可以把一名真正优秀的飞行员看成几十万加仑(莱希说的是美制加仑)的高品质航空汽油(战斗机飞行员省点,轰炸机飞行员训练起来更费油,平均一下差不多就这数)……日本在过去不到一个月内损失的优秀飞行员,价值至少几十亿加仑航空汽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烧下去,日本必败无疑!”

威廉。莱希说出的是一个日本人怎么都不敢想象的现实,他们在过去几个星期内损失的飞行员价值至少100万吨航空汽油——飞行员的经验是打仗打出来的,但技术是烧油烧出来的……而没有油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最多只能获得跳伞和被击落的经验,是成不了王牌的。

而100万吨航空汽油对美国而言根本不是个事儿,可是对日本来说就是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的损失了,而对现在的德国来说,100万吨B4或是C3汽油则意味着在明年春天以后拿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可能!

所以赫斯曼在同意向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