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费久宁斯基说:“费久宁斯基同志,我们一起提出建议吧,让近卫坦克第7集团军向……向瓦尔代推进。同时,以第16集团军一部穿越安德烈波尔周围的森林和沼泽地带,向库夫希诺沃和上沃洛乔克逼近。”

……

“只有57天吗?”

叼着烟斗的约瑟夫。斯大林听完朱可夫的报告,浓眉就紧锁起来了。

由于苏联中央方面军已经在莫斯科门口打仗了,所以身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就成了方面军司令员,而兼任国防人民委员的斯大林实际上就是方面军的政治委员(名义上的政委是莫斯科z州W第一S记谢尔巴科夫)了。所以朱可夫每天都要当面向斯大林报告最新的进展。

“是的,”朱可夫说,“天气预报显示,降雨最晚会在11日结束,同时气温还将迅速上升,道路将会变得非常泥泞,再考虑到德国空军的威胁,后勤运输从12日开始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前线的部队只能依靠手中储存的弹药和补给作战,所以57天将是个极限。”

“之后呢?”斯大林问。

“撤退……或者就地转入防御。”朱可夫顿了顿,又说,“另外,情报部门还报告,发现大批德国装甲车辆通过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铁路南下。”

“德国人把北路的一部分装甲部队调往中路了?”斯大林抽了口烟,“中路德军将是进攻莫斯科的主力?”

“总参谋部认为德军还有可能从莫斯科的南路进行包抄,”朱可夫说,“现在我军大量集结于加里宁州战场,而莫斯科以南相对空虚,德军统帅部门有可能会有力一部走卡卢加州迂回,包抄莫斯科的南面和后方,从而把莫斯科整个装进口袋!”

由于俄罗斯帝国的复辟和法军的大量投入(法军的大量投入也和俄罗斯帝国复辟有关,因为法国人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出现在欧洲共同体中牵制德国),苏联红军处于质量和数量上的双劣势。而德国一方则有了从各个方向同时进攻,以包围莫斯科的实力。

而莫斯科一旦被围,华沙、克里米亚和明斯克包围圈中的红军就有可能瓦解。而且莫斯科本身也会变成另外一个华沙……依靠中央方面军的实力,绝对没有可以打破德军的包围。到时候莫斯科和苏联最有价值的部队,就会在漫长的围困战中慢慢的死去!

朱可夫接着又对斯大林说:“总书记同志,现在我们已经在北线取得了反击的成功,这将能有效迟滞德军的进攻……只要我们能将北线的战线推进到安德烈波尔库夫希诺沃托尔若克利库斯拉夫尔一线,就能有足够的空间换取时间,为中路和南路的决战争取时间。”

朱可夫已经把夺取托罗佩茨的任何给悄悄拿掉了,因为在确认了有一支强大的机械化步兵部队进入托罗佩茨后,他意识到将之夺取已经不大现实了。

不过朱可夫还是不愿意放弃将北线往北推的努力——这在苏德战场上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苏德战场上流行以空间换防御的大纵深战术。如果能在加里宁市和伏尔加河以北打出几十公里的纵深,就能部署上几个“炮灰集团军”,只要有足够的反坦克炮和防御工事,这些“炮灰集团军”也能把德军的装甲集群阻挡上至少几个星期。

这样苏军就有机会集中全部的近卫坦克集团军打破德军的中路或南路攻击部队了——其实也不用打败,只要打得他们没有力气再来包围莫斯科就算胜利了。

第1015章7天打到莫斯科?

“7天打到莫斯科城下?埃里希,你有把握吗?”

想到打“礼拜攻势”的不只是苏联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施坦因元帅也在4月10日这天,向赫斯曼和古德里安提出了同样的设想。

他想在泥泞季节的末期,用7天时间将中路战线从勒热夫瑟乔卡夫维亚济马一带推进到莫斯科城下。

也就是7天挺进200公里!

“有把握的,”曼施坦因说,“得到了从北方集团军群调来的7个装甲师后,中央集团军群就有了17个装甲师,坦克的数量远远超过当面的苏军。所以具备了从正面强攻平推的实力,所以我希望能在4月20日开始行动。”

曼施坦因这次不仅要正面强攻,而且还打算平推——17个装甲师中的10个会由北自南,在勒热夫维亚济马间一百四五十公里的战场上平均摊开,仿佛压路机一样压过去,差不多是最笨拙的战术。

不过“笨”也有“笨”的好处,就是对道路条件的要求比较低。将近200公里宽的正面除以十,平均每个装甲师能分到20公里左右,足够一个装甲师以较高的密度展开并进行推进,同时又可以避免过度碾压泥泞的道路。虽然不能让德军装甲部队完全克服泥泞季节带来的困难,但至少可以让德军装甲部队维持57天的进攻——其实泥泞的道路对虎式H型坦克和E50A坦克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它们虽然重,但毕竟是履带式车辆。只要合理使用路面(不一定是公路),还是能让坦克在泥泞中前行一定距离的。

真正无法克服泥泞的,恰恰是轮式车辆!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100多万台汽车都会陷入泥泞难以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和苏军一样,都只能维持57天的进攻,两边都只能打礼拜攻势。

当然了,曼施坦因提出“礼拜攻势”这种战术也和现在德军的装甲部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有关。虎式坦克已经普及化,而E50A也少量装备,每个装甲师都有一个装备了66台E50A的重装营。

“另外,”曼施坦因又说,“苏联人很可能不会想到我们会在泥泞季节,从150公里宽的正面发起全新进攻……他们很可能会误认为我们发起的是一次以调动苏军北线集群为目的的佯攻。”

赫斯曼点点头,不置可否。

曼施坦因接着说:“以我对苏军的了解,他们很可能会采用纵深防御和夜间集中兵力反击的方法来打破我们的攻势。而那就是我们大量歼灭苏军装甲部队的机会!”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E50A重型坦克还拥有一个之前所有坦克都没有的夜战装备——所有的E50A都拥有FG1250红外探照灯!

这种红外探照灯可以让坦克在夜间无灯光条件下进行作战,虽然有效使用范围之有600米,无法发挥KwK4388mmL/71火炮在远距离上的杀伤力。但是在天气良好的白天,苏联红军的坦克基本不会在大平原上和德军坦克摆开来打。所以E50A的那门88mm炮也基本没有发挥威力的机会。

正是因为苏军从1943年下半年起总是寻求夜战,德国国防军陆军武备局才会将原本雪藏的黑科技——红外线探照灯拿出来安装在了E50A型坦克上,准备在1944年的决战中好好“阴”苏联人几把。

不过7天打到莫斯科的要求还是有点高了,除非趁着勒热夫维亚济马一线苏军兵力空虚的机会下手,而这正是曼施坦因的如意算盘。

曼施坦因说:“现在苏军在北线投入了至少100万军队进行反击,其中至少投入了4个近卫坦克集团军——这占到了苏军坦克集团军总数的一半。因此苏军在莫斯科战场东线的兵力一定比较空虚,而我们中央集团军群如果能在7天的进攻作战中,将战线推进的莫斯科附近,那么苏军莫斯科方面军的北线也将会崩溃……届时,莫斯科市将是这个苏军主力方面军最后的庇护所。”

莫斯科毫无疑问是一座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从1943年初开始,斯大林就做出了在莫斯科布防的决定,并且指示国防人民委员部和莫斯科州W开始着手构筑“莫斯科要塞”。

而从1943年结合部会战后开始,“莫斯科要塞”的施工就开始加速,从那时直到现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鹅毛大雪,莫斯科市和市外的防御工事工地上都有上百万人在进行施工。

整个莫斯科市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占地2000平方公里的超级要塞,拥有不计其数的防御工事和掩体。

根据叛徒的告密,将会在保卫战时滞留莫斯科的所有人,包括红军官兵和市民,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躲入坚固的地下掩体。所以莫斯科守军和市民根本不怕轰炸和炮击,哪怕他们的城市被夷为平地,他们仍然可以坚持战斗。

赫斯曼估计,即便向莫斯科投放原子弹也不一定能迫使“莫斯科人”投降。

所以把莫斯科城外的红军赶进城市包围起来饿饭,其实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至少对德军而言,这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要用围困来解决莫斯科也有一个前提,必须把苏联的莫斯科方面军先打残了。要不然好几个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突击集团军,数千辆JS2和T38/85,还有200万以上全副武装的GC主义战士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相当强大的围城部队,让莫斯科方面军反攻出来可就麻烦了。

因此,莫斯科外围决战的情况,就直接关系到围城是否可以顺利进行。

“苏联红军统帅部会不会在我中央方面军的攻势展开初期就在北线进行收缩呢?”赫斯曼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是很可能的,”古德里安这时忽然说,“除非在北线有个足够大的诱饵在勾引斯大林,这会让的反应变得迟钝。”

“足够大的诱饵?”赫斯曼问,“是什么?”

“第6装甲集团军!”古德里安回答,“这是个很大的诱饵,如果德军可以切断红十月铁路线,把第6装甲集团军装进口袋,相信会让斯大林和红军统帅部产生短暂的犹豫……只要耽搁上几天,苏军北线就会崩溃。”

保卢斯难道有被包围的宿命吗?赫斯曼听到古德里安的建议,心说,历史他在斯大林格勒被围,现在则在加里宁州……不过这一次应该没有什么风险,毕竟曼施坦因手里有17个强大的装甲师可以用。

“好吧,”赫斯曼点了点头,“征求莫德尔和保卢斯的意见。”他顿了一下,又看着曼施坦因,“埃里希,这一次北方集团军群付出了很大的牺牲,能不能把莫斯科让给他们?”

莫斯科可是块大肉!

要让莫德尔和保卢斯成全曼施坦因打勒热夫瑟乔夫卡维亚济马战役,那么曼施坦因就必须把莫斯科让出去。

“好的,”曼施坦因想了一会儿,“莫斯科由北方集团军群解决。”

“那就没有问题了,”赫斯曼暂行地点了点头,然后对古德里安说,“完成莫斯科包围圈后,中央集团军群就兵分两路,分别向乌里扬诺夫斯克和斯大林格勒推进。同时,南方集团军群也从5月份开始向斯大林格勒推进!”

……

“呜呜呜……”

乘坐着一辆挂着伪装网和不少树枝、树叶的BT7坦克行军的坦克连长瓦连尼科夫上尉的耳边突然响起了刺耳的手摇式防空警报器的声音。

现在已经是4月12日了,连日的降雨(一开始是雨雪)在昨天下午就完全停止了。现在天空当中万里无云,正是德军轰炸机出动的好日子。

不过正在向瓦尔代挺进的苏军近卫第7坦克集团军,却没有因此放弃白天的行军,因为崔可夫大将和费久宁斯基上将刚刚得到了确切的情报——近卫第7坦克集团军的目标瓦尔代现在非常空虚,只有不足2万人的白军步兵驻守,根本挡不住近卫第7坦克集团军。

而瓦尔代距离红十月铁路线只有20多公里,一旦被苏军占领,那么目前正在库夫希诺沃、托尔若克和利库斯拉夫尔前线和红军激战的欧洲联军(德军步兵在9日出现在了第一线)的后路就有可能被切断。

当然,围歼什么的,崔可夫和费久宁斯基是不敢想的,但是至少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