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再看不少历史真实战事记载,步兵阵列战胜之后,追击敌军,结果追了一路没追上,被敌人的埋伏一冲,立即就大溃败。这种事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兵士全身披甲追击出去,体力消耗太大,纵使追上敌军,多半也没剩下多少力气作战。1
所以古时步兵对阵骑兵,纵然赢了,往往也不敢追击扩大战果,就是怕这个事。所以长久以来,骑兵一直是冷兵器战场上的王牌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战马代步,兵士可以节省大量体力,留待作战(砍人)。
还有,古时名将安营扎寨,为什么都会留下一支人马防备敌人袭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晚上兵士歇息,不会披甲,敌人若是突然来袭,那繁复的铠甲短时间内很难披挂完。到时候没了甲胄遮蔽,兵士怎么可能抵御得了全副武装的敌人,往往就会引发大溃败。
真实的战况就是,步卒在行军时,为了保持足够的体力应对接下来的大战,往往不会选择全副披甲,除非提前侦察清楚,确定路上敌军有埋伏。原因很简单,穿着甲胄行军固然安全,但敌人冲到眼前,你要是没力气举起武器反抗,那就是个肉罐头而已,只能由人宰割。
定北守备团步卒作战也是如此,只有确定要开打,小刘团长才会下令战兵全副披挂。不然,行军时,就只穿护裆甲,护住腿部,上身重量最大的胸甲,往往在开战之前,才披挂完整。定北守备团平日里训练内容,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在二十息内,快速帮助袍泽快速披挂整齐。
因此,守备团兵士报上来这个问题,李得一立即就重视起来。说句实话,他虽然原气修为到了气壮境,堪堪就要大成,可每次穿戴铠甲,依然是个麻烦的事情,背后的那些扣子,实在难系。毕竟你原气修为是气壮境,可手臂没变长不是,绕到背后系扣子,总是不够长,在灵活也不行。
会开了半天,众人都没提出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张安提的建议,听着还像那么回事,他建议把皮绳扣子都换成铁钩,这样,即方便穿戴,又不易磨损。可这也有不小的问题,以现有的锻冶技术,很难把铁钩做小,勉强做的小了,则又不够壮,很容易在激烈的战斗中发生断裂,到时可就危及兵士的身命,这是李得一决不允许的。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张安的话虽然没被采纳,却给了李得一不小的启发。最后还是李得一识海中灵光一下,猛拍了一下桌子,高声道:“咱们把扣子做成钢铁的不就行了么!!”看,有时候,事情的解决方法往往就这么简单,可你就是要费好大劲,才能找到这个简单的办法。
之前整个定北守备团钢铁奇缺,谁舍得用钢来做扣子。长久以来,都形成惯性思维了。也就是李得一才敢这么想,敢这么做。当天晚上,李得一找到师哥,把这个方法给说了。
小刘团长两眼一冒光,点头道:“你这个办法好!咱们不光给兵士把铠甲扣子做成钢的,还可以按照兵士的等级,一等战兵,全副铠甲都是钢扣,二等战兵,只有一半钢扣,三等战兵再减半。当然了,就用那个老坑出的钢就行,草原新坑的好钢,可都得用在刀刃上。”
从此,定北守备团就有了新的授勋制度,奖励就是钢铁扣子。这可不是一般的奖励,目前整个定北县钢铁奇缺,仅有的一点好钢也都造了刀枪铠甲。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守备团的一等战兵,无不以铠甲上的钢铁扣子为荣。这也成了一等战兵身份地位的标志。毕竟木牌揣在怀里,没事总掏出来给人看太麻烦,这钢铁做的扣子,露在外头,别人一眼就能看到。
有了这钢铁扣子代替,战兵们终于可以仅凭自己一人,就能顺利穿上那沉重的护胸甲,若是有人帮手,所耗费的时间,更是大大缩短。
为了提供足够的钢来做扣子,李得一数次给罗会有亲自上思想课,鼓励他为了守备团,为了自家的美好生活,再接再厉,发掘出更多的矿坑,铁苗。
忙来忙去,李得一都没意识到,年就这么结束了,他今年已经二十岁,算是真正成人了。而且突辽人大军压境,定北守备团上下且没有过年的心思,只有定北县百姓,依旧在热闹着,毕竟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家里收入增加,又不用纳粮,没理由不庆祝一番。
年后,数月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一晃就是半年。
这一天,李得一正在给一等战兵上思想课,忽然就被师哥派人来给叫走了。
“突辽人西进的北路大军已经攻占了原石麦州晋朝下河省东面一半的土地。”小刘团长忧心忡忡说道。
二百四十四章 生了
突辽北路兵马西侵速度惊人,短时间内,就接手了大片晋朝的城池。这样一来,留给定北守备团的备战时间,就不多了。原本按照孙老医官估计,突辽人要彻底吞下晋朝的两省,起码也得一年,然后才会打到上河省来。
按照目前得到的军情,这突辽人新成立的撞令军,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帮降兵,原来在平周朝时,战功基本靠吹,靠着杀良冒功,买通文官走官面文字。结果投靠突辽之后,一个个都跟吃了大力丸一样,变得英勇善战。
眼瞅师哥有些忧虑,李得一就要开口劝劝,嘴刚张开,外头来了伤兵营的女护士。“刘团长,赶紧的,我们营长要生啦!”李秀鸣一直是伤兵营的营长来着。
刚才还有些忧虑的刘团长一听这话,呜嗷一声,原地一蹦三尺高,调头就往外面冲。刚冲出去,又退了回来,对着李得一开口问道:“师弟,你说我该准备啥?”
你头一次当爹,傻了不是。哈哈,你师弟连媳妇都没有,他哪会知道生孩子该准备啥?
果不其然,李得一被师哥直接给问在了那儿,张着嘴,跟条死鱼一样,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小刘团长还火上浇油,催促道:“我问你话那!你知道不?!”
李得一把嘴闭上,又张开,说出一句:“俺知不道。师哥,俺是男的,连媳妇都没,哪里知道这个。再说不是提前就找了三位生养过孩子的老嫂子,天天守在嫂子跟前了么?放心,一定无事。”
小刘团长经师弟这么一提醒,这才反应了过来,调头朝着伤兵营就冲了郭去。因为孙老医官对这未出世的大孙子看得比眼珠子都重,所以,在伤兵营,特意让人给李秀鸣拾掇出一间最干净,光线最亮堂的产房。
事儿还得感谢平周朝开国太祖当年定下的,托他老人家的福,定北守备团的伤兵营,卫生一直搞得很好。而且,这位平周朝开国太祖,当年为了自己皇后能顺利生产,还特意发明了一件事物,叫做助产钳,专门帮助难产的女子夹出婴孩。打那以后,这位英明神武,无所不能的平周开国太祖皇帝,又多了一门职业,全天下所有接生婆的祖师爷。
小刘团长赶到时,孙老医官早已在院子外头等着了。老人家正焦躁地来回转悠,万分的担忧,这工夫全都都凸显在那张老脸之上。
抬头一见大徒弟来了,孙老医官开腔就噘(jue):“小兔崽子!才来?!不知道你媳妇今天生孩子么?!你这不孝的劣徒!今天要是老夫那大孙子有个好歹,我就打死你个不孝的东西。”逮住小刘团长就是一顿臭骂。
小刘团长猫着腰,抱头鼠窜,直接冲进了院子里。孙老医官想追,却又硬生生刹住了脚步。没法子,孙老医官一生重规矩,他一个老头子,是万万不肯进这院子的,只能继续在院门口转圈子。
小刘团长冲进院子里一看,外头正有两个孔武有力的大嫂子守着,屋里头正传来自己妻子的凄厉叫声。“啊~~~~”
听到这叫声,小刘团长顿时就急了眼,迈步就想冲进屋里,却被两个大嫂子给拦住了。“团长,你得换身干净衣裳,才能进这屋。”
“哦对!对!”小刘团长原就是伤兵营出身,自然懂得这些卫生条例,慌忙找来一套白大褂套在身上,又想往里进。两个大嫂子却又把他拦住了,端来一盆烈酒,让他净了手,这才放他进去。
“媳妇!我来了!咬牙忍住啊!等回来这臭小子出来了,我好好揍他一巴掌,给你出出气。”小刘团长猛趴在媳妇床前,给媳妇打着气。可惜,李秀鸣此时剧痛之下,根本没听清他说了些什么。
院外,李得一也匆匆来了,跟师父大眼瞪小眼,一块在门口转起了圈圈。一老一小转了不知多少圈,眼瞅着三个时辰都要过去了,终于听到院里传来一声嘹亮的哭声!
“啊!听这动静,这小子力气不小啊!必然是个大胖小子!”孙老医官喜上眉梢,高兴地大吼道。
“师父,万一再是个闺女呢?”李得一低声问道。
“胡说!为师的天机图从不失算,早已算准这一胎是男孩!”孙老医官把眉毛胡子一起瞪着,冲着李得一怒喝道。看那架势,李得一要是说准了,少不得要挨顿揍。
不多时,院里传来贺喜的声音:“恭喜刘团长,是个八斤六两沉的大胖小子!瞅瞅,长得跟你一模一样。”小孩刚生下来,皱巴巴的,哪里能看出长相,不过是讨喜的话罢了。你总不能说孩子长得不像他爹吧,哈哈。
孙老医官在外头听到这声贺喜,心中激动难以,手一抖,居然揪掉自己一缕胡子。此刻听到确实是个大胖小子,孙老医官心里的石头,终于也落了地。其实他这是关心则乱,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天机图从未失算,可毕竟这大孙子是他期盼已久。内心牵挂之下,对自己拿手的天机图,也难免有些担忧。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的就是孙老医官之前的心态。
其实不光孙老医官,是人都这样。凡是心中有了牵挂,有了挂碍,或者有了某种莫名其妙的坚持(傲慢),都会因为这种东西,影响自己实力的发挥,最终导致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出现意外。所以历来大人物,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往往都会干一些不相关的事情,借以平心静气,防止心绪上的波动,影响自己的决策。
唯独平周开国太祖是个例外,这位千百年来头一号牛人,做事从不需要思索,也不需要事前谋划,说出来就能办到,办成了,就是天下第一。平周太祖说有白酒这种东西,酿出来,就是天下第一。造纸,肥皂,玻璃,等等,无不是天下第一。这么神奇,他是怎么做到哒?
终于,孙老医官得知自己的大孙子平安出世,顿时高兴地难以自制,直接在院子外头哼哼起了欢快的小调。结果他哼哼了半天,也不见自己的好徒弟,小刘团长把大孙子抱出来给自己看看,顿时又晴转阴,垮了脸。
好在小刘团长最终没忘记这茬,在几个大嫂子的团团“护卫”下,把这孩子抱了出来,给师父看一眼。
孙老医官眼巴巴瞅了大孙子一眼,然后忙不迭道:“赶紧把孩子送回去,可别让日头晒着!我瞧这一眼就够。”您老人家说这话也不嫌脸红,也不知谁刚才巴巴地要瞅瞅大孙子。
得了这么个儿子,小刘团长到没觉得如何,毕竟是当爹的,没经历过十月怀胎,虽然也喜欢孩子,但比着当娘的,就是差着那么一点。
小刘团长还劝师父呢:“师父,没事儿,您抱抱。”
孙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