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书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不是恩宠了,这是专宠!
  于是,朝堂上的某些官员便激动起来了,纷纷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列举了数十条李县侯不能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的理由,唾沫横飞,大义凛然……
  当然,说的最多的理由,就是他太年轻了,虽然对国家有大功,熟悉经义,在算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但是不懂得治国理政,不能胜任这一个职位,毕竟金紫光禄大夫虽然只是一个散官,但是发展到现在,直接参与国事,在朝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不能由这一个年轻人担任……
  这些还都是好听的,再严重一些,已经直接指出,陛下不该对他如此专宠,自古受到天子专宠的,都是佞臣……
  ……
  李易重新退到柱子后面,免得被他们的唾沫沾到,脸上露出极度郁闷的表情。
  他郁闷自然是因为老皇帝没事找事,院长他都懒得当,怎么会去当什么大夫,他还打算等到如仪生完孩子,就留在家里当专职奶爸带孩子,麻烦事自然是越少越好。
  “这么大的事情,你小子居然藏得住?”薛老将军走过来,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又看了看还在滔滔不绝的某官员,撇了撇嘴,说道:“不用管那些人,陛下决定的事情,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
  李易自然不是担心这个,但又没办法和他解释,这个时候,身旁已经有不少人对他拱手恭喜了。
  混到现在,如果在朝堂上没有几个朋友,那也太失败了。
  事实上,除了崔氏一系以及那些蜀王的坚定支持者之外,便没有人再上去谏言。
  “行了,朕意已决,诸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留后再议!”景帝从龙椅上站起来,挥了挥手,“退朝!”
  李易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就看到景帝起身离开,此时,朝堂上大多人的视线,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李易和薛老将军他们招呼了一声,大步的向着殿外走去。
  他可不想留在这里被人当猴看。
  “李大人,留步!”走出殿外没多久,身后传来一道声音,李易转过头,看到王家家主快步的向着这边走来。
  此刻他自然是不好直接离开了。
  王家家主走上前,拱了拱手,笑道:“恭喜李大人!”
  “边走边说。”李易看着殿内已经有不少人走出来,指了指前方说道。
  王家家主叫住他不只是为了道声恭喜,是为了王氏奖学金的事情,以后王家会每年拿出来一笔钱用于奖励书院的优秀学子,范围覆盖到景国未来所有的书院。
  除此之外,他也表露出了愿意为算学院设立同样的奖学金,李易对此自然不会拒绝。
  王家是要在读书人中树立声望,想来这也是老皇帝愿意看到的,李易总觉得他对王家分外照顾,不仅仅是因为王家人傻钱多还听话,不过他也不打算知道原因,三全其美的事情,根本不用考虑。
  和王家家主分开,快要走出宫门的时候,才意识到刚才被那件事情打断,忘记了要去找长公主了解书院进度,又折返回去,期间自然免不了接受一众官员的恭贺,遇到户部尚书以及兵部尚书这个级别的,还得停下来说上几句话,来到晨露殿,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
  殿门口的小宫女看到他,愣了愣,拦在他面前,说道:“侯爷,公主……”
  她之前可是从来都不拦自己的,李易诧异问道:“公主不在?”
  小宫女点了点头,说道:“殿下去御花园了。”
  “那我去御花园找她。”李易点了点头,抬脚向某个方向走去。
  御花园他也是轻车熟路了,夏天的御花园,树丛浓密,倒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他虽然能够随意的进入皇宫,但是像御花园这种地方,还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门口的守卫进去通禀,很快就出来,领着他走进去。
  长公主坐在花园的某处亭中,低头在看着一些东西。
  李易在她对面坐下,说道:“早上过来是上朝的,没带汤。”
  李明珠似乎是没听到这句话,抬头看着他,问道:“听说父皇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了?”
  她的消息倒是灵通,李易有些郁闷,点头道:“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这不是瞎胡闹吗……”
  李明珠撇了他一眼,余光看向了身侧某处的郁郁葱葱,轻声道;“父皇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自然有父皇的理由,你别乱说……”


第七百八十八章 我教你啊!
  时间向前推移两刻钟。
  散朝之后,景帝并没有直接回寝宫,而是习惯性的叫上了两位宰相,以及朝中有数几位大员,一路去了御花园。
  以往,朝堂上没有定论的事情,他会在下朝之后,在御花园中,和这些人一起再商量商量,最终做出决定。
  除了极少数事情之外,他对于国事,向来都不独断专行。
  走到殿外的时候,他的脚步一顿,对身后的一名宦官说道:“去晨露殿,请长公主过来。”
  虽然明珠只是女子,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不会将她当成是以前那个只钟情于武学的少女来看待了。
  她对于国事,政事的某些见解,往往会让他眼前一亮,甚至直接改变他的想法和决定。
  这两年来,尤其之多。
  秦相和沈相以及几位重臣对此,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他们也没有资格提出异议,长公主这两年做的事情,就算是他们这些人加起来,也得汗颜。
  就像民间戏文里面唱的一样,巾帼不让须眉,用这个词来形容长公主,一点都不夸张。
  御花园中,景帝坐在亭中石椅上,沈相秦相年迈,景帝特意恩典二人同坐,至于其他几位大臣,只有站着的份儿。
  “朕封长安县侯李易为金紫光禄大夫,诸卿以为如何?”
  刚才在殿上之时,这些人其实并未发言,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若非是陛下的决定不妥到了极点,是不会主动出头的。
  秦相沉吟了片刻,开口道:“李县侯少年英杰,对我景国有数不尽的功劳,然而,陛下为他晋爵至县侯,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老臣以为,李县侯还太过年轻,更是不懂国事,不通理政,不足以胜任金紫光禄大夫……,陛下若是执意如此,怕是会让朝中不少臣子寒心。”
  即便是他,也不敢否认李易的功绩,仅仅是天罚一项,就足以让他的功劳大过朝中的所有臣子,更别说他力挽狂澜,大败齐国使臣,后又创算学院……
  秦相是一朝宰相,对于李易对景国立下的功劳,一桩桩一件件,他比谁都清楚。
  陛下为他封爵至县侯,是因为他的确立下了不世功劳,这不容任何人否认。
  然而,若是再在封爵的基础上,让他成为景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紫光禄大夫,就有些恩宠太过了。
  历代担任此官职的,无一不是有着数十年从政经验,名望甚高的老臣,实在不是一个不懂朝政的年轻小子能够胜任的。
  景帝的目光看向一侧,几位重臣也都纷纷开口。
  几人对于此事,虽然没有持否定态度,但也并不赞成。
  他们并不是倒向秦相,或是与那李县侯有什么冤仇,而是从内心里觉得此事不妥,理由倒是和秦相说的一般无二,那一个对于朝廷来说非常重要的官职,不能加在一个不懂国事的小子身上。
  这一点,从他刚才在殿上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来。
  原本闭口不言的沈相,在景帝目光望过来的时候,终于开口,“老臣以为,此事……,陛下当三思。”
  这便是没有一个人赞同他了,景帝面上倒是没有露出任何不满的表情,在此之前,他就已经猜到了百官的表现。
  毕竟,李易还是太过年轻了。
  然而,就算是他真的不懂朝政,但只要他在朝廷,便能够解决满朝文武都无法解决的事情,他的功劳远远不止这些,却又不会于去当具有实权的官员,除了这些,他倒是给不了对方什么了。
  看到已经站在旁边有一会儿的明珠,景帝挥了挥手,不再提那件事情,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关于南方水患……”
  秦相微微低头,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暂且搁置的意思,便是不容更改了,他到底,还是低估了那位李县侯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蜀王,怎会平白树立这样一个强敌?
  关于南方水患一事,听了刚才朝堂上诸多官员的言论,几人心中也有些想法,李明珠将他们所言全都记录下来,不多时,便有一宫中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常德站在亭外,将他拦住,问道:“何事?”
  那侍卫道:“李县侯在外面,求见长公主。”
  常德还未开口,身后便传来一道声音。
  景帝抬起头,眼中浮现出一丝异色,说道:“让他进来。”
  ……
  “父皇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自然有父皇的理由,你别乱说……”
  李易看着长公主,目光有些诧异。
  两个人平日里说话,偶尔也会吐槽吐槽,眼下这种程度的根本不算什么,他摇了摇头,说道:“哪里是乱说,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给那些致仕老臣的,哪能随便封……”
  李明珠看着他,眼神有意无意的向着某个方向瞄了瞄。
  浓密的树丛之后,一名官员眉头微皱,正要抬脚,景帝挥了挥手,脸上浮现出一丝戏谑之色,那官员才立刻低下头,安静的站在他的后方。
  “这真的不合适,还得找陛下说说,我顶多算是有些小聪明,对于治国理政之类的,是在是不懂。”李易见她的目光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看看旁边,疑惑的问道:“你眼睛怎么了,进沙子了吗,要不要我帮你吹吹?”
  李明珠轻咳了一声,微微低头,说道:“没事。”
  见她真的没事,李易才问起正事来,“书院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都在按照计划施行,一切顺利……”
  ……
  树丛之后,包括秦相在内,几名大臣的脸上都浮现出了震惊之色。
  听公主殿下和李县侯的对话,前些日子,在京都闹得沸沸扬扬的书院之事,竟然不是出自长公主之手,背后另有其人?
  那一个让无数世家门阀叫苦不堪,却又不得从的阳谋,便是出自他之手?
  再联想到账目清查一事中,他似乎也是用同样的手段,将崔氏和蜀王一系的势力差点肃清,几人同时从心中升起了庆幸——庆幸自己不是他的敌人。
  不对,刚才几人还反对陛下对他的封赏,他会不会因此记恨……
  李易丝毫不知道树影之后已经有人想入非非,了解了书院的进展之后,才算放下了心,无意中瞥见桌上凌乱的几张纸,仔细看了,诧异道:“这是……,你在想治水的法子?”
  李明珠不知道父皇的用意,也不知道李易什么时候走,有些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之前没有了解过,对于治水……,不太懂。”
  长公主终于又变回那个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长公主了,李易心中大感欣慰,摆了摆手,说道:“没有人生来知之,你不懂,我教你啊!”
  树影背后,景帝脸上的表情凝住,嘴角不由的抽了抽。


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懂朝政?
  刚才老皇帝在朝堂上问他对于治水怎么看,李易说他不懂。
  那是真的不懂。
  南方水患,持续已经很久了,整个都水监的官员都没办法,李易估计等他们想出办法,水患都过去了,也无所谓什么治不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