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小书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夜选择来这里,到底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除了李轩之外,唯一一个认识的人还是那冯教授,现在要是出去,指不定又得被那喜欢训诫别人的家伙骂。
  还是这里安静,李易在凉亭中坐下,吃着点心,喝着果酒,隐隐的可以听到有人在唱着曲子,声音还挺好听。
  这个时代,似乎什么宴会都流行舞乐助兴,李易刚才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还没有走过去凑热闹就遇到了冯教授,被“竖子”“竖子”的叫了两声之后,就没有去看的想法了。
  刚才过来的时候,外面的宴席正好开始,也没兴致再去面对一桌子陌生人,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然后和李轩打一声招呼,就回去睡觉。
  点心吃多了,腻得慌,果酒的味道还不错,喝一口解解腻,放下酒壶没多久,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阵脚步的声音。
  正向凉亭这边走过来的人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这么偏僻的角落居然会有人,跟在为首男人身后的苍老身影低声开口道:“大人,要不要赶他走?”
  老者没有压低声音,坐在凉亭里面的李易皱了皱眉头。
  这老家伙是谁,这么霸道,当王府是他家啊?
  李易没有见过宁王,但见过他的画像,那男人要比宁王的年龄大上一些,显然不是这王府的主人。
  不过,今天晚上出现在王府中的,几乎都是有身份的人,来人或许就是什么大官,他一个小小的县尉,或许还真惹不起,准备起身离开。
  可惜了还剩半碟点心没有吃完,回去怕是还得自己亲自动手,到底是吃蛋炒饭还是吃面,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那男人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
  他走上亭子,在另一边坐下,只是淡淡的望了李易一眼,并未开口,似乎有心事的样子,望着树影之外的灯火出神。
  时而有年轻人高谈阔论的声音从那边传来,说的大都是国事,倒也能隐隐的听清楚,那些是庆安府今年的新科进士,只等朝廷任命,便可以真正的踏入仕途,或许若干年后,他们中的某些人,也会成为位列朝堂的一方重臣。
  男人心中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忽有所感,转过头,看到那年轻人将碟中的点心递了过来。
  “来一块?”李易看着他,挑了挑眉道。
  对于这个并不霸道的大官,李易心中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看着对面的年轻人自己捏了一块糕点扔进嘴里,那中年男人怔了那么一瞬,随后便笑了笑,向前伸出了手。
  “这点心味道还不错,不过吃多了会腻,最好去外面偷……拿壶酒来。”这位大官看起来挺平易近人的,李易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那中年男人只吃了一块糕点,却似乎对眼前的年轻人感兴趣起来,见他穿着像是读书人,问道:“你是今年的新科进士?”
  “惭愧惭愧,虚读了几年书,至今不过是一个秀才而已。”李易淡淡的说了一句,脸上的表情却看不出一点惭愧的意思。
  那男人闻言,心中稍感疑惑。
  一个秀才出现在今夜这样的场合,倒是有些奇怪,不过他对此也不在意,习惯性的鼓励两句:“你年纪尚小,无需因此惭愧,以后用功读书,未必不能高中,为国效力。天下仕子乃是一国之本,既便不能成为进士,再进一步成为举人,也有为官的资格。”
  “仕子是一国之本?”李易倒是没有在意这位大官像冯教授一样教育他,顺口反问了一句:“一国之本,不应该是百姓吗?小时候你先生没教过你?”
  说完之后他才意识到,这个世界虽然大体的轨迹和华夏相似,但细微之处往往差距很大,这句在前世很著名的话,有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
  “此言何解?”那男人皱眉看着他。
  “百姓为水,君王为舟,水能载舟,亦能……”李易说了半句便停下来。
  那男人正听的好奇,见李易陡然停下,抬头问道:“亦能怎样?”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李易的肚子叫了两下,有些尴尬的说道:“有粥吗,肚子饿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爱才之心
  事实证明,官大真的好办事,一会儿的功夫,几道小菜,以及散发着香气的银耳莲子粥就摆在了亭中的石桌上。
  “继续说下去。”饭菜已经端上来了,中年男子看着他催促道。
  “刚才说了哪儿了?”李易肚子正饿着呢,也不客气,先喝了几口粥,这才开口说道:“哦对,想起来了,说到煮粥……,这银耳莲子粥煮的火候有些太过,银耳都煮散了,很影响口感,不过这几道小菜味道还不错,你要不要尝尝……”
  “……”中年男人一时语滞。
  “嗯,你说的对,这粥的火候的确太过了。”中年男人喝了几口粥,在这件事情上和李易达成了一致。
  静静侍立在男人身后的老者,闻言一张棺材脸也不由的抽动了两下。
  一国天子,瞒着满朝大臣微服出巡,就是为了和人讨论粥的火候问题吗?
  从京城走水路到庆安府,只需一日的时间便能抵达,但若是想要回宫,至少也得六七日功夫。
  此次出巡并未大张旗鼓,没有大队人马随同出巡,但为了保护陛下和娘娘的安全,宫中高手几乎倾巢而出,行程上自然快不到哪里去。
  若是不小心暴露了陛下的身份,回朝之后,怕是那些御史言官们就有的忙了。
  时间紧迫,赶紧回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讨论什么火候问题啊!
  当然,这些话他只能在心里想想,却是不能说出来。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好啊。”从一个秀才口中听到如此论调,实在是令他心中惊讶。
  “如果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吃得饱穿的暖,谁会闲着没事干跑去造反,谁造反他们和谁急,但如果连吃都吃不饱,除了造反,还真没别的事干了。”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如今以儒家治国,维护的自然是儒家的利益,即仕族和统治者的利益,对于底层的百姓,关注还远远不够。
  闲着没事干,有个人唠唠嗑解解闷也挺好的,虽然眼前之人可能是什么大官,但他说的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对方听不听得进去,李易其实无所谓。
  “治大国如烹小鲜,总之啊,有事没事别折腾百姓,就不会出什么大事。”李易拨了拨桌上的一条鱼,“就像是这条鱼一样,翻动的次数太多,肉全散了,也就不好吃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
  再次听到一句妙语,男人眼中一亮,正要再追问下去,李易摆了摆手,说道:“算了,吃菜吃菜,不说这些没用的东西。”
  “没用的东西?”
  第一次听人将治国之道说成没用的东西,男人脸上露出错愕,随后便眯着眼睛看了对面的年轻人一眼,也不恼怒,心下倒是对他更加好奇。
  言谈虽然不多,但他可谓字字珠玑,便是一些看起粗糙的话语,细想起来,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这两年我景国多灾多难,旱灾刚过,南方又遭水患,西北荒僻之地,盗匪贼寇横行,又有恶邻齐国屡犯我国边境,民间有传言说是因为当今天子失德,才引来诸多恶果……”
  “放屁!”
  中年男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易打断了:“天灾人祸,和皇帝有什么关系?照这么说的话,早上出门不小心跌了一跤,是不是也可以归咎于天子失德了?”
  除了莫名其妙了封了他一个县尉的事情,让李易对当今皇帝有些怨言之外,其他方面,对他的印象还算是不错的。
  毕竟,从景国推行的种种政令来看,那位皇帝陛下似乎也不是一个昏君,单说暂时免除庆安府以及周边受灾几城税收之事,就算是李易也得记着他的好。
  男人身后的老者刚想说一声“放肆”,在当今天子面前居然也敢用那一个不雅之词……不过,他还没说出口,就见陛下在身后摆了摆手,怒视了那年轻人一眼之后,便闭口不言了。
  “说的好!”
  李易自然不知道,他这一记无形的马屁,刚好拍到了对面男人的心里。
  这年头,皇帝也不好当啊!
  景国境内,哪里遭了灾,哪里闹了匪,哪个地方出了怪事……,全都怪在皇帝的头上,他这个皇帝当的也是够冤的。
  对面年轻秀才的话虽然难听,但却听得他浑身舒爽,要不是顾及身份,连他也想这么痛快的骂出来。
  一瞬间的功夫,他再次看向那年轻人的时候,眼中就充满了欣赏的目光。
  年轻人,有想法,有见地,可堪大用!
  虽说科举仍然是读书人进入仕途最为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国家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不会一条路堵死,若是真正有在某一方面出众的人才,由地方官员联名举荐,吏部审核之后,再呈给皇帝,倒也不是不能破格录用。
  此刻,对于眼前的年轻人,他显然是动了这样的心思。
  当然,以他的身份地位,根本不用地方举荐,吏部审核,封官加爵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年纪轻轻,倒是有几分真才实学,虽然只有秀才功名,但也并无大碍,朝廷从来不会埋没人才,你若有意,我可向朝廷举荐举荐,想来为你谋个一官半职还是可以的,不知你意下如何?”中年男子看着李易,笑着开口。
  他是真的动了惜才之心,几句话聊下来,对于他在治国方面的见解很是认同,当然,也不排除刚才那一句“放屁”,也在他心里面加了不少分。
  既然是人才,就要为国所用,君臣携手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国家才是正道,埋没人才……这不是明君做的事情。
  李易刚刚伸出去的手僵在了半空,脸上的表情又有些发愣。
  此景此景,貌似有些熟悉。
  这好像是,第二次了啊……
  就是随便的聊几句天而已,至于吗?
  果然是祸从口出,早知道,刚才就不应该说那么话的。
  缓缓的放下筷子,一脸惋惜的说道:“不瞒你说,在下其实从小便患有一种顽疾……”


第一百六十四章 县令惊惧
  “呵呵,朕怎么从未听说过,有何顽疾是不能入仕的?”看着那年轻书生放下筷子,告辞离去,中年男子笑着说道。
  “此人居然用如此拙劣的借口敷衍陛下,实在是可恶。”老者阴测测的声音飘了出来。
  “妄图欺君,该当何罪?”
  “按律当斩。”
  老者的声音顿了顿,随后又开口道:“不过,不知者不罪,他不知道陛下的身份,倒是可以从轻发落。”
  “呵呵,常德啊常德,刀子嘴豆腐心,你这老毛病,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中年男子笑了笑,说道。
  老者冰冷的脸上露出稍许的暖色,他是从小看着陛下长大的,从牙牙学语的幼童到他成为小皇子,被先皇立为太子,再亲眼看着他登基为帝,至今已有几十年了。
  都说帝王无情,然而他却十分清楚,当今陛下重情重义,乃是难得的一代明君,两人之间的关系,看似主仆,胜似主仆。
  “走吧,出来走走之后,胸口倒也不那么闷了。下去查查刚才那位年轻人,小小年纪,不想着为国效力,学什么隐士……,不过,虽然性子还需打磨,倒也是个可造之材。”中年男子笑着说了句,背着手向外面走去。
  老者紧随其后。
  随着两人的离去,四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