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输线上居然要经过两个以上不同的调度部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吗?亦或者如果有人为了利益将本来要用来运输物资的专列交给别人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吗?”徐杰将手中的文件一扔正色问道。
“不会吧?那些商人敢于对抗国家?”彭毅脸上有些难堪的说道。
“怎么不会?他们甚至会要挟国家;因为国家命脉都握在这些人手中;即使国家要铲除他们;一旦一个管理体系崩溃后;想要建设一个新的管理体系的话;那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段时间;全国的物资怎么办?出了事情谁来负责?或者说这个事情是谁负责的起的?”
“记住。一个国家的铁路可以由公司来经营。但是这个公司必须是国有的;而且必须按照国家的利益进行调度。你要知道;德国铁路的建设都要经过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的许可后方可实施。德国人是讲铁路作为一种战略武器来运作的;所以他们可以在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后勤的通畅和高效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那么你公诉我;让私人来经营铁路的话;在金钱和国家利益面前;他们会如何选择?我不敢赌。”此时的徐杰已经有些声色俱厉了。面对这位从一开始就和自己并肩作战过来的同伴;徐杰还是第一次如此严厉。
“济世曾经说过。绝地的垄断会导致效率低下;市场经济会导致更高的效率。虽然有的时候这些效率会有些残酷。现在铁路部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想济世应该有所耳闻吧;难道就让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下去?”张佩纶说道。
“如果铁路私有化的话;那么他就等于控制了某一地区的铁路运输垄断权;铁路运行和市场压根就是两种事务。难道你还能专门为了竞争而在某个地区重复修筑铁路?铁路运输这种东西本身他就是一个垄断地位;在现阶段;其它陆上运输方式根本无法和铁路相比。你把铁路卖给了私人;就等于让私人掌握了这个地区的命脉。这还怎么竞争?”徐杰苦笑道。
“船舶运输业我们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建立船舶公司;那是因为航运业没有排他性;而且所需要的投资和维护运营成本远低于铁路。铁路是一个整体;而航运也则可以分成一段段的。而且不知道两位想没想过;像我们即将在新疆等偏远地区的铁路修筑计划中国家明显是赔本的。但是为了国家利益;即使是倒贴钱我们也要修筑;这是为什么?如果铁路都拿去给私人了;这些地方的维护工作交给谁?”
“今天这个问题打住吧;修筑铁路可以发行债卷可以用其它手段来筹款。但是管理权和控制权必须捏在国家手中;这是不可改变的。”最后徐杰略显生硬的将这段话说出;让两人自己考虑;毕竟交情归交情;某些关键领域上徐杰绝对不能让步;徐杰绝对不允许整个国家的红利让某些寡头来窃取。
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性企业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中;这是徐杰的既定方针;虽然这种垄断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和低效;但是同样私营化之后这些问题依然会存在;在徐杰那个位面上;英国政府在1993年开始将亏本运营的铁路直接强行拆分成120多个各种私营企业进行经营。而最后的结果则导致的是事故频发而且效率低下。从1997年正式实施到2002年5年间;英国这个只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国度中发生了13次严重的铁路事故。
至于说省钱?更是无从谈起;在没有私有化之前;英国政府每年给铁路系统补贴20亿英镑;而私有化之后;英国政府每年给铁路系统补贴28亿英镑!补贴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这是哪门子的省钱啊;后来在效率和花费双重压力之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将整个铁路系统重新收归国有这才算完事。
而且这还是英国;这个铁路长度并不是很多;而且运输量并不依赖铁路的国家;如果换成现在的华夏的话;华夏不可能有后世英国那么多的汽车和便捷的公路网络;不少地区都是以铁路为主;甚至有的地区交通方式就只有铁路!在这种情况徐杰怎么敢把如此重要的领域交给私人管理。
不仅仅是铁路;像电力等领域也必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私人的小型电站可以用来弥补电力的不足但是绝对不能作为某一地区的主体;这不仅仅是为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同时这也是国家调控的一个手段;对于国家想要扶持的工业;国家可以提供优惠电力;而当国家认为有些高耗能或者高污染的企业已经没必要继续扩大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使用价格杠杆来调节。
所以在某些关键领域;徐杰打定主意以国家控制为主;私人可以参与;但是主导力量比如是国家!
第二章送到;侧位一看月票;直接跌到快500了。上个月不是到350以内了吗……!
第七百五十七章 邓尼金的心思
“邓尼金上校;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再过三天您就可以回国了。”一名俄国少尉对着正站在窗前遥望远处的邓尼金说道。
“嗯;知道了。”邓尼金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随后走向桌边拿起了一杯水喝了一口。“少尉;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晚一胸国。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华夏共和国工业并不比我们强;但是战斗力却比我们高了好几个档次;这场战争中;我们投入的资源也很多;但是我们将他们变成了不容易移动的要塞炮;变成了钢筋混凝土堡垒。我们缺乏足够的机动能力和火力;强调阵地防守而非进攻的战术让胜利从我们身边溜走。”
“上校;如果可以;您自然可以晚一胸去;现在向离开这里的人有很多;他们已经受够了这里的环境和饮食;巴不得趁早离开;您的愿望很好实现。不过为了避免麻烦;我希望您能亲笔写一份报告。”少尉顿了顿继续说道。“您有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战争是那些官老爷们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不是吗?”
“不;和我有关系;我就出生在华沙;而那里一氮战会被德国人占领;我要去解放我的故乡和家园。”邓尼金脸色阴沉的说道。这场战争的失败对于这位出生在欧洲的俄国上校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在来之前;他还幻想着指挥自己的骑兵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冲垮黄种人的防线;用马刀收割对方的头颅。在他看来;第一次华俄战争失败是因为俄国兵力有限并且准备不足;而经过将近6年的准备后;强大的俄国压路机完全可以碾碎东方这个腐朽而没落的国家。
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却十分恐怖;当这位俄国上校带着他的骑兵团参与到俄国北线对华夏陆军的阻击中时;他才发现他错的是多么的离谱。面对华夏那些轰轰作响的钢铁巨兽;这位俄国上校理智的选择了回避;他手下的骑兵团虽然有少量的47mm炮但是并没有随军前进。他手中的武器不外乎是马刀、马枪、手榴弹和机枪。对了还有4门50mm迫击炮!这些东西对付那些铁乌龟实在是差劲点。
邓尼金没有像他的那些哥萨克同行一样用骑兵带手榴弹发动决死冲锋。在这位俄官眼中;那些哥萨克骑兵更像是劫匪而非正规作战部队;你让他们在对方防守薄弱的地区搞破坏可以;你让他们围剿那些草原上的反叛分子也可以;但是真要是到了和对方军队真刀真枪的干的时候那还是省省吧。杂乱无章的军级让这支部队根本无法与纪律严明的敌军相抗衡。
这位骑兵军官非常明智的带领着部下绕过正面的敌人;他开始寻找华夏陆军的步兵部队;邓尼金对自己的优势非常清楚;那就是机动性。寻找到对方的步兵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搅乱对方的阵型;让华夏共和国引以为傲的火力无法发挥才是胜利的的不二法门。
邓尼金很幸运的找到了这样一支部队;他所率领的2个营的骑兵成功而当截住了一个华夏步兵营。然后;在排山蹈海般的呼喊声中。俄国骑兵拔出来锃亮的军刀冲向了立足未稳的华夏步兵营。再然后;邓尼金经历了自己从军一来最为血腥的一战!
“他们太顽强了!”每当回忆起这场战斗的时候;邓尼金都会这样评价眼前这支军队。华夏陆军此时发现的已经有些晚了;当骑兵发动冲锋的时候;华夏陆军并没有完成组后的准备工作;而此时;俄国人的迫击炮和机枪已经开始轰鸣。并且摧毁了数个暴露的火力点;而俄国人的马刀距离自己也不过500米的距离了!在邓尼金看来自己完全没有输的理由!
华夏陆军的火力拦截确实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呈波次排布的俄国骑兵在硝烟和枪炮的掩护下很快冲过了。俄国骑兵兴奋的舞动着手中的马刀和马枪;随时准备收割对方的生命;但是当他们发现当自己真的可以用马刀砍掉对方的头颅的时候;华夏士兵直接携带者地雷手榴弹甚至是迫击炮弹来迎接俄国人的马刀!
此起披伏的爆炸声在冲锋的马队中不断响起;本来还算严整的队形瞬间被炸的四分五裂;双方都是在用人命去填;俄国骑兵试图分割对手。而华夏步兵则如同堤坝一般死死的挡住了对方进攻的洪流。双方打得相当胶着;而当另外一支华夏军队赶到的时候;邓尼金终于决定退却了。虽然根据邓尼金的估计;对面那个营的华夏部队十不存五;但是自己却丢掉了近一个营的骑兵!这还是对方没有炮兵而自己有先手的情况下!
当邓尼金带着损失惨重的部队从战场上撤下来之后;后来的事情却让他有修笑不得;自己这场战斗完全可以称得上失败;骑兵死的比对方步兵还要多;有没有达到什么特别的战术目的。如果是在平时的话;有人给他使绊子的话;自己上军事法庭说不定都有可能。结果去让他哭笑不得;自己居然获得了嘉奖!当然在上官的示意下;战报肯定要改改;最后的结果就是邓尼金带领两个营的骑兵成功的击溃了华夏陆军一个团;为部队转移赢得了时间!
而随后;在经过短暂的平静之后;华夏陆军又发动了一次进攻;而这次进攻;俄国人出动了自己所有的精锐力量;在利涅维奇将军的领导下;俄国野战军团带领着自己所有能拿的出手的家伙与蔡锷的装甲旅展开了一场大战!这一次在邓尼金看来;俄军手中依然是满手的好牌;至少在彭毅的主力军团出现之前;俄队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结果这场战争打得依然险象环生。
在这场交战中;邓尼金才充分意识到对手并不是靠着绝对的火力优势和兵力优势来取得胜利的。先不说开始行军过程中华夏陆军无孔不入的骚扰和偷袭;就算在利涅维奇成功的抓住对方主力并且展开围攻后;对手居然还敢发动突击;而且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俄国装甲部队和战防炮的封堵下;华夏陆军居然突击成功了!再后来;就是没完没了的消耗战。俄国陆军一次次的突击;华夏陆军层层防御;交替掩护向后撤退。
在这场战斗中邓尼金充分感觉到了对方的战术的灵活和组织的高效性;同样是进攻;但是邓尼金感到俄国装甲部队进攻有点像土匪打家劫舍;发现一个目标;大家一起冲;没有人想到戒备可能存在的其它威胁;也没有人能够指挥好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再然后;直接掉到对方的陷阱中;被实力远弱于自己的华夏陆军一阵暴打;而当重炮部队开火的时候;华夏陆军却早已经撤离了原来的阵地;而那些威风赫赫的重炮却又时常被对方反咬一口。
至于最后的结果吗?这次邓尼金可没有上次那么走运了;带着部队从对方的重兵合围中跑出来。最终这位来自波兰的俄国上校和他部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