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两个月之前提出这个建议的话,那么可能会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帝国已经决定适时终止战争了。我们这次交手也被限定为取得有限战果即可。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已经很难获得更多的兵力了。很不错的想法,但是可惜了。”克鲁格回答道。
  “不,现在还不晚,在基尔库克还有大量的步兵师可以使用,虽然缺乏装甲单位,但是装备还算精良。在大战前,我们完全可以为其配置一部分卡车将其运往北线作为我军助力。”法肯豪森想了想继续说道:“我们在华夏军团两翼部署了大量部队,华夏不可能视而不见,他们一定会选择其中一路作为突破口,华夏在清除两翼威胁之前不会围攻基尔库克,所以奥匈和土耳其在那部署军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我们能凑出两个步兵师的兵力那么我们将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如果我们输了,那么基尔库克有再多的部队也会被攻破。”
  “很不错的想法,不过说实话,现在施拉格将军还愿意和我们合作吗?接二连三的战败可是让奥匈军团损失惨重啊。”克鲁格心中说道。不过这个计划的诱惑力确实很大,从军事上说可以让德军获得极大的兵力优势,并且可以解放相当一部分装甲单位用于进攻。而从政治上说如果德军能将华夏逐出两河流域的话,那么在后面的谈判中德方会占据很大的优势。
  “我会把你的意见提交上去的,从个人角度来看,我支持你的想法。”基尔库克的部队并不归克鲁格管,所以他只能建议而不能决定。建议提交上去。至于上面怎么安排就不是他能插手的了。
  除了陆军之外,德国空军在交通线通畅之后战斗力恢复的也很快,大量的航空燃油和配件通过海上运输源源不断的运抵两河流域。而从本土抽调的飞行员以及地勤人员也从小亚细亚进入两河流域。虽然前一段时间恶战不断,但是在大量的支援下。德国前线空军的实力已经超越了巴比伦行动之前。
  秉承德皇的命令,里希特霍芬从地中海军区抽掉了2个战斗机联队和1个轰炸机联队进入两河流域北部,加上原有部署在那里的部队,克鲁格所部能获得的空军总量达到了3个战斗机联队和1个轰炸机联队外加1个轰炸机大队。可用飞机数量达到了500架左右。几乎等于一个规模较小的航空军了。
  而在南线,德国空军家底本身就丰厚。在获得了大量零件和燃料后,战斗力恢复速度极快,根据南线德国空军参谋部的估算,在战役开始前德国南线空军可用兵力可以达到3个战斗机联队和2个轰炸机联队的规模。这就又有500多架飞机,南北两个空军集群加在一起飞机总量达到了近1000架!而且这还不算可能加入战场的战略轰炸机部队。
  要知道,华夏在这场战争中凑出来最为强大的前线战术空军军团也不过800架左右的规模,德国空军到目前为止实力已经超过了华夏战术空军曾经的巅峰。而根据德国总参谋部的估算,如果华夏近期没有大的空军补充计划的话,经过长时间战斗后,华夏前线航空兵团能有500架可用飞机就不错了!一方面是战斗损失。另外一方面是部分飞机需要维护修理。兵力规模不过是德国空军的一半!这一次德国空军无论怎么打都是优势啊!而且这次德国空军也和陆军一样,开始稳扎稳打,野战机场逐渐修到前沿,并且部署了相当数量的防空哨,再配合雷达和高炮,德国前线机场的防空能力直线上升。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德国空军兵力稳定上升,华夏空军本身出于劣势的时候,英国人突然表示希望能将部署在伊朗的英国皇家空军兵力从战场上撤出!这对于华夏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要知道,虽然英国空军已经没有开战之初的规模了。但是战斗机至少可以凑出一个联队的规模!100多架喷火和飓风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在目前为止,至少有5个中队的英国战斗机正在前线支援华夏部队。这5个中队一走,华夏本来就不十分厚实的防空网立马空下来一大块!
  “这是报复!”接到秘书送来的文件之后,徐杰气愤的说道。思前想后。徐杰认为英国人做出这种决定的直接原因是那艘停泊在阿森松岛的大流士号航空母舰,华夏拒绝了英国人想要收编这艘战舰的要求。而反过来,英国人就在伊朗战局上给华夏找麻烦!大家毕竟是名义上的友军,华夏不可能抢扣英国飞机,而且就算抢扣了,英国人出工不出力你也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回想历史上缅甸英军卖队友的做法。徐杰对英国政府的节操还真不敢高估!
  大流士号航母只是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英国人意识到德国打通了通往印度的通道之后,英国认为再战斗下去已经毫无意义。而且如果华夏在伊朗留有一块落脚点的话,那么大战一旦开始,华夏就可以在伊朗部署兵力而不会直接把兵力部署到印度。华夏的目的英国人也能想到,无非是中东的石油,而如果华夏在伊朗有基地的话,那么当协约国反攻的时候,华夏比英美两国拥有更大的地利!直接从伊朗高原顺势而下,进入两河流域,再最终进入阿拉伯半岛!到最后整个中东都将纳入到华夏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英国人宁可让伊朗全部沦陷,也不愿意让华夏在伊朗拥有一块落脚点!英国人巴不得华夏和德国人拼个两败俱伤然后灰头土脸的撤回中亚!
  “华夏的胜利并不符合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我们要让华夏知道,虽然华夏很强大,但是没有英国人的帮助,华夏不可能挡住德国人的进攻。盟友的价值在于实力,一个过于强势的盟友并不比一个弱势的敌人更好!未来的印度洋战区的战略应该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而不能让华夏肆意妄为!”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张伯伦这样对准备前往华夏的特使丘吉尔说道。而后者表示了支持!
  在大局观上,罗斯福做的就比英国人强多了,虽然华夏过于扎眼的表现让美国人有些丢人,但是罗斯福却并没有做出釜底抽薪的事情,南线的美军依然坚守着现有阵地,而美国在伊朗的航空力量也在和华夏并肩作战。在美国人看来,英国人想的有些太远了,华夏在伊朗的存在本身就可以分散德军的注意力,如果在战时华夏和驻印度的美英联军可以形成钳状攻势,这对于美英来说是件好事。至于说战后利益分配问题,现在说这个真有点早!不过罗斯福对这次突然爆发的争端没有介入,而是看着华夏和英国直接如何明争暗斗。
  “如果把伊朗战争看做一场豪赌的话,那么现在华夏和德国人之间的较量已经进入了最后关头,而这时,英国人突然从华夏那里拿走了一叠筹码,并以此为要挟换取更多的利益,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华夏对英国更加痛恨,而且这次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英国人迟早要付出代价的。”罗斯福曾经这样评价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nhei016的打赏~~~,以及书友子月隐、sczboy、xvxinyi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决不退缩1

  英国人最终决定提前退出伊朗战争,他们认为自从德国人的空中花园行动之后,英军在伊朗的奋战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早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从伊朗撤离了,而他们能够和华夏一起并肩战斗到现在已经可以用仁至义尽来形容了。所以他们的撤退无可指摘。不过退出战争毕竟是一件大事,披着绅士皮的英国人认为还是需要通过一个比较正式的方式和华夏说一声。于是乎,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来到了北京,希望华夏能够“理解”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当然,如果华夏愿意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的话,那么英国可以继续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
  “在伊朗战争中,英国政府按照事先的约定派驻了大量的部队用于防守伊朗东南部地区,并且派遣了强大的航空军团,在长达数月的战争中,英队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并多次挫败德国及其仆从国的进攻。我们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来履行对盟国的承诺,而现在,德国在伊朗取得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大英帝国政府认为继续在这块必然会丢失的地区战斗是对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帝国决定撤出驻扎在伊朗的武装力量,希望贵国能提供方便!”
  徐杰对历史上的丘吉尔本身就不怎么感冒,这个骨子中的大英帝国至上主义者粗暴蛮横的做法很不招人待见,甚至于连罗斯福有的时候都看不惯。而当丘吉尔当着徐杰的面说出这番冠冕堂皇的话后。徐杰对英国政府以及眼前的这位眼神中带有一丝傲慢的英国人就更加不满了!在徐杰眼中,如果不是丘吉尔在对抗德国问题上足够坚定,那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贵国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在战事尚未明朗的时候,在友军还在奋战的时候,贵国居然抛弃友军独自选择撤离。这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背叛!大家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但是贵国为了一己之私而让盟友置于非常危机的境地显然破坏了之前结盟的基础!”随后徐杰制止了丘吉尔的解释:“这件事情的对错不在于贵国的解释,也不在于坐在我面前的特使阁下如何诉说贵国的苦衷,完全在于我方的理解,您希望得到华夏的谅解。但是如果我们不愿意的话,那您说出的这番话就毫无意义。”
  “我历来是一个行动主义者。自认为也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贵国愿意怎么做那么大可以去做,只是希望在今天阁下能记住是英国人首先抛弃的盟友就可以了。”随后徐杰挥挥手示意后者可以离开了。
  此时战争已经进入到了即将收尾的关头,华夏为此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徐杰绝对不允许出现空亏一匮的事情!华夏能否保住伊朗北部地区还是要看接下来这场战役打得如何。德国人在海上的道路已经畅通,补充速度将大大提高。陆军和空军战斗力恢复的速度很快,此时要想再坚持原先的计划显然有些不太现实,不但切断中东铁路的计划无法实现,现在看来就连攻占基尔库克恐怕都显得有些困难,德国地面军团重新占据了数量优势,而在英国空军撤走之后,华夏前线航空兵军团的数量将处于极大的劣势!虽然不至于像德国人估计的只有500架可用飞机,但是不要说支持地面作战了。能为地面部队撑起保护伞都很难!而在关键时刻,英国人果断往伤口上撒了把盐!这事不能忍啊!
  不过现在的华夏显然无法放弃伊朗,伊朗对于未来华夏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绝对不能放弃,既然德国人想要一锤子定输赢,那么华夏只能奉陪到底!不就是继续增兵吗?为了胜利华夏已经付出了十二成的努力,到最后就差这么一哆嗦了,再加点又如何?为此徐杰示意国防部要不遗余力的打好最后一战,预算没有封顶。只要能打赢,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在徐杰的支持下。在华夏各军区的紧密配合下,华夏通往伊朗的物资运量再一次达到了巅峰,从里海东岸不断驶出的运输船队和从中亚各个机场起飞的运输机组成了一条条巨大的洪流,将前线部队需要的各种装备、油料和弹药送到了前线,船舶运输负责输送重装备、燃油和弹药,而运输机部队则负责输送人员、电子设备以及航空发动机。最高峰的时候伊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