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督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如报纸上介绍的那样,那这东西再适合南方不过了,抓住了这个商机,将是一个长久的源源不断的巨大利润的。

  

    李之秋,湖州望族嫡系,大地主,更是大粮商,四十岁就辞官不做,操持起整个家族的粮食生意,现在家族的全部生意都在他的管控之下。

  

    不过现在李之秋的粮商生意很不好做,究其原因还是晋商八大家给带来的压力。

  

    晋商历史悠久,在朱元璋的政策下做的风生水起,但万历后期,努尔哈赤背叛明朝在辽东建立后金政权后,晋商们的外贸生意受到了严重打击。

第306章 天下粮商2

??

  

    推荐阅读:        大明新闻在湖州没有印刷厂,但这里离着杭州很近,和两份报纸都在那里设立了分部,每日印刷完毕,就会沿着沿途的驿站商行,分发给周边各地,因此,湖州的大明新闻都要比杭州晚上一天。新闻也就成了旧闻,好在这时代消息本来传播就慢,生活节奏也慢,相差一天也就当然不算差了。

  

    十五郎指给李之秋看的就是旧闻中的新闻头条看到这个通栏标题,当时李之秋眼睛一亮,似乎在心头打开一扇落地大窗,抓着报纸如饥似渴的往下面看去。

  

    丢掉对皇上的歌功颂德,直接奔了主题,大意是吕汉强受皇上委派,奔赴山陕赈济灾民,现在山陕缺粮,因此号召义商向山西平陆输送粮食,开出的价格是——糙米一石一两二钱,这样的价格不得不让李之秋惊呼这是天价了。

  

    是的,这对于江南粮商来说,绝对是一个天价了。

  

    国朝税收在原先是银子与实物相结合,但后来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改革,除了当地必要的粮食储备需要交纳粮食实物以外,其他各项赋税,皆折算成银子,押解进京,因此,每年夏税秋税征收的时候,就是来百姓苦难来临的时候,因为官府只要银子,百姓必须要将手中的粮食卖给粮商,这时候,就是粮商的幸福时刻了,大家纷纷在这时候以低于平时一半的价格抢购百姓手中的粮食,而等青黄不接的时候在高价卖出,这一进一出,立刻就是一倍的利润差价,于是大家一个个都吃的脑满肠肥。

  

    而这时候,一些大家族也看到这里的商机,在这时候,强硬的将自己的族人手中的粮食收购回来,替族人缴纳赋税,从中也赚上一笔,现在李之秋手中不算族人的粮食,就在夏税吃紧的时候,按照惯例,在周边百姓手中收购的糙米是一石三钱,这已经绝对是良心价格,那些晋商的代理人可是一石二钱七,偏远的地方干脆连二钱五的都有,虽然百姓骂声一片,但毕竟官府催逼紧迫,不用手中的粮食换银子,就完不成税收,那样的后果可比贱价出粮严重的多。

第307章 大权独揽

??

  

    推荐阅读:        坐在简单搭建起来的会议厅了,吕汉强上下里外的打量。对于用巨大原木搭建起来的这个宽敞的大厅,在这自己的王国里算的上第二座最宏伟的建筑,对这样的速度和质量,吕汉强表示了满意。

  

    当然,第一座是收留孤儿成立的学校,吕汉强兼任山长,也就是校长,那是新区最坚固的大礼堂。

  

    而这座座落在半山腰上的巨大会议室坐北朝南,敞开的窗户有强劲的,带着黄河湿润的南风吹拂进来,哗啦啦的翻动着横靠窗前书桌上堆堆大满的文书信笺,书桌后,靠着西面墙壁下,就是吕汉强的一把椅子,坐在这里,只要稍微一扭头,就能看到山脚下军营里的一切动态,那里正有如蚁般的乡勇在原先的民夫,现在的吕字营老兵的带领下,正在走着横竖的队列,口号声,吆喝声随着南风若隐若现的传来,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再往南看,便是新建的码头,现在的码头比原先隋唐遗留下来的码头,扩大了不仅仅是数十倍,而且还搭建起来了一排排高大的仓库,还有各种设施,一条新修的道路在那片码头区域延伸出来,平平整整的延伸到这个军营,然后延伸过去,直达平陆县城。

  

    在这码头与军营之间,密密麻麻的的或者高,或者矮的窝棚草房,间或有几栋木头的房屋,横平竖直的街道将这些房舍隔离开,不但形成了商业网店,也形成了防火隔离带。

  

    这是三千多矿工,一千多窑工,以及几千筑路修建码头工人的家属,自发形成的新兴的村镇,而在新成型的街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从平陆搬迁过来,或者是分支的商铺,当然,最显眼的还是第一座由吕焕之师爷招商引资来的那座妓院,华丽的一塌糊涂,每日里莺莺燕燕的,简直就成了新镇的地标建筑,但这些商人,他们不但给这个吕汉强命名的新兴镇带来了商业的便利,更带来了巨大的繁荣。

第308章 粮船来啦

??

  

    推荐阅读:        粮船到来的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新区,无数的人争先恐后的向码头奔去,一时间万人空巷,将整个新建的码头塞的是满满当当。

  

    吕汉强激动的站在大厅的门口,眺望远处如带的黄河,那里正有一溜的大船正在缓慢的向码头驶来,粗略估计竟然有二百艘之多,帆樯林立,几乎将那段黄河彻底的覆盖,场面及其壮观。

  

    每艘船上都堆满了粮包,每个高高的粮包垛顶上都插着一面巨大的暗黄色的大旗,在强劲的南风里呼啦啦舒卷,这是皇家驿递商行特有的颜色,这是皇家驿递商行车马行特有的旗子。

  

    “是我们的商行,是我们的粮食。”吕汉强哆嗦着嘴唇,再也难以矜持自己的心情,眼眶不由湿润了。盼星星盼月亮的粮船,总算是来了。

  

    王公公看着那巨大的船队,不由得对着东方高高的拱手向天,声音颤抖的狂吼:“皇上啊,粮船来啦,粮船来啦。”

  

    应和着他激动的呐喊,是码头上无数百姓如醉如痴的呼喊:“粮船来啦,粮船来啦。”

  

    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吕汉强提着袍角疾步向码头上走去,先是用走,后来是跑,再后来是狂奔,就连一项稳重的县令吕焕之都加入到了狂奔的行列,他们太需要这些粮食了,他们太需要这个希望啦。粮食到了,民心就稳了,粮荒就解决了,无数的人就可以活下去了。

  

    “大人来啦,大人来啦,快给大人让路。”不知道谁了下回头,看见满头大汗的吕汉强等正在拼命的往码头方向挤,于是就喊了一嗓子。

第309章 黑 真黑啊

??

  

    推荐阅读:        可惜,所谓的酒宴上来,却大家族出身,锦衣玉食惯了的李之秋不由皱眉,菜不过是一碗不知道是什么的野菜,还有一个炒鸡蛋,一个炒瓜片,却不见肉,唯一的一个肉菜便是那特意为自己赶来杀的一支公鸡,不过这个公鸡的做法也是特别,就一个泥炉,里面放着一块烧红的煤精,便将这炖鸡的泥盆放在上面,只是一会便咕嘟咕嘟的翻开,再在里面涮些蔬菜,大家就在这大热天里,吃的满头大汗。

  

    汗出来了,暑气也就消了,一路的劳累也就没有了,浑身上下竟然是无比舒坦,再有王建随时递上来的井水镇过的手巾,更是舒坦的让人都想哼哼。

  

    吕汉强再次给李之秋夹上一块鸡肉,歉意的笑着道:“山陕地方贫瘠,尤其我们这里什么都是刚刚建立,在生活上就差了点,等以后我们这里好了,再请先生吃顿好的。”

  

    李之秋欠身接了钦差夹给自己的鸡块,却不吃,只是拿眼睛死死的盯着那泥炉里的煤精看,这都顿饭时候,那块煤精依旧烧的红火,自己坐在这里都能感觉到它散发出来的热量。

  

    看着李之秋的眼神,吕汉强和吕焕之双眼一碰,不由会心的笑了,看来,这买卖算是成了。

  

    这时候李之秋收起目光,直言问道:“敢请大人,这泥炉里,便是您说的那什么煤精吗?”

  

    吕汉强放下筷子微微一笑:“这的确是我发明的煤精,顾名思义,这便是煤炭之精华,不但火力旺盛,更能持久,而且无烟,正适合南方烧菜做饭,冬天里取暖,最主要的是在冶铁和锻造上更比木炭要强上十倍百倍,李先生可是对这个东西的代理有兴趣?”

  

    李之秋坦然道:“这次来,早就看了贵报的介绍,说了这煤精的好处,当时我来的时候,家里族长对这个东西还有疑惑,认为不免夸大其词,这时候一见,报纸所说不过是优有点之一二,哪里有实物的神奇?。

第310章 大格局

??

  

    推荐阅读:        对于焦炭的高价格,吕汉强是有着自己长远的打算的。面对房间里的几个人,也不能隐瞒,于是他说出来自己的打算。

  

    “第一,还是我们缺钱,皇上给的银子有限,不能在赈灾里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将我们现在独有的东西价格抬高,就能给我们赚来更多的粮食。”

  

    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纷纷点头。

  

    “第二,江南富庶,江北凋敝,而江南人在心里上,是将江南与江北区分开来的,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江北即便是洪水滔天,也不干他们江南的事情,结果单单就银钱方面,江北的银子大量的流入江南,而江南几乎不向江北流动,结果造成江北银荒,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也抑制了朝廷的税收,才有了今天国库用度窘迫的状况,我这样也算是强迫江南的银子往江北流动,带动江北的经济活跃起来。”

  

    “是这个道理。”说这个,吕焕之不由有声长叹,作为官吏,他对南北百姓士绅的心态更加了解的透彻:“北方战乱,却远离了南方,南方二百多年的安逸,就养成了南方不知国朝艰难的性子,一旦北方向南方加征税赋,南方便群起抵制,认为是南方在向北方贴钱,更有南方文风鼎盛,每次大考都占据绝对的多数,即便当初洪武爷强硬的规定南北数额,为此不惜掀起一场惊天大案也无能为力,因此代表着江南世家大族的官吏几乎占据了朝堂,引出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其他,在政策上更是向着南方占据的大家族说话,比如当今圣上登基之后,那些出身江南的东林出台的一系列减免赋税的政策,受优惠的全是南方,因此,现在国朝与后金,与反叛的鞑子的战争花销,几乎都是北方百姓在抗,而南方一个小小的奢安土司之乱,就已经绵延了快十年,每年还要北方派兵派饷支撑,难道他们就不知道皮之不存毛之焉在的道理吗?”

  

    这个道理就连刚刚在南方巡视一圈的赵良也深深的感受到南北的隔阂。

第311章 未雨绸缪

??

  

    推荐阅读:        商行的运作是成功的,就连吕汉强都没想到这些商行的员工在改变身份,改变命运之后,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