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后来想想也是,三路大军两路已经胶着,如果加强陈亮的那个地方,再能攻进牛庄,说不定给整个战线带来意外的惊喜。
许杰和王大壮一致判断,皇太极手握四个主力八旗,就是防备着盛京城,因为直接面对他的,是赵四海5万大军,现在新民城已是指日可下,一旦新民拿下,赵四海的大军就可以直接冲到盛京城下,就会动摇整个满清的根本。
这样从整个战局上来看,赵四海就是一把尖刀,随时扎向满清心脏,而是自己的辽中和牛庄这两个战场,其根本的战略目的就已经改变了,那就是死死地拖住各地的汉八旗,不让他们能够回援盛京。
鉴于这样的全局考虑,最终王大庄和许杰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将赵晓铭的战略预备队,和他手中掌握的炮兵纵队,增援陈亮,在南方再给皇太极来一下,最少能拖住汉八旗最精锐的正黄旗和镶黄旗,让他在盛京战役里,不能给予盛京任何增援。
于是,赵晓铭的纵队和由他掌控的炮兵纵队一起南下,增援陈亮。
第1025章 转折
黄胜远跳上一辆马车,对着奔跑的士兵再次发出号召:“第四纵队的兄弟们需要我们,如果我们晚到战场一步,第四纵队的兄弟们就将全军死战在攻城的战斗里,再次轻装,再次轻装。”
再次轻装,该丢弃的全部丢弃了,剩下的,便是身上这一身盔甲,这是兄弟们保命的根本,但这时候,不知是谁第一个将自己的盔甲脱了下来,直接丢弃在了路旁,就那么穿着内衣,紧握着扎枪继续飞奔。
于是整个队伍旁,就是一阵又一阵盔甲被丢在地上的声音。
“参军大人,第四纵队的兄弟就剩下五千啦。”
“四千啦。”
“民夫已经被武装起来啦。”
这时候,第三纵队的兄弟终于冲进了战场。
陈亮死死地抓住气喘吁吁的赵晓铭的双手:“你总算是在我战死之前赶到了。”
赵晓铭就坚定地回答:“第四纵队的兄弟们可以喘口气了,剩下的战斗就看我的了。”
陈亮看着远处那血火的战场,声音嘶哑,哽咽道:“我的兄弟们是该休息一下了,我的两万大军,还能站在这里的只有区区四千不足了,剩下的就拜托你了。”然后就大马金刀的站在了血火的城墙之前。“我会站在这里,一直看着你拿下整个牛庄城。”
现在不是喘口气的时候,也绝对不能让敌人喘口气,现在必须一鼓作气,拿下牛庄城。
赵晓铭根本就来不及和陈亮废话,都是一起从300人里出来的老兄弟,也没有必要再废话,立刻开始安排炮兵纵队,直接在城墙前排开阵型:“佛朗机子母炮,对敌人的城墙缺口两边实行压制射击,红衣大炮,装实心弹,立刻对牛庄的城墙展开轰击,再给我炸塌一段城墙,开辟一个战场,全体注意,为了胜利,为了死难的第四纵队兄弟,开炮——”
随着陈晓铭的一声怒吼,无数弹丸如飞蝗一样扑向城墙。
刘之源也感觉到自己的疲惫,感觉到自己的脊梁已经开始嘎嘎作响,但是他挺住了,因为他站在这高高的城墙之上,可以看到对面的敌人仅仅剩下四个方阵,也就是说,仅仅剩下4000人马,而这时候在自己手中掌握的,最少还有两万多人马,就在这短短半天一夜之间,自己凭着这地势的优势,用一万五千精锐人马,拼光了敌人最少七千,对于自己来说,这就是一个辉煌的胜利,只要再坚持一会儿,那个彻底疯了的敌将,将会将一个在整个大清的战役里来说,最辉煌的一个结果奉献给自己。
太阳再次升起,撕碎那无边的黑暗,将他伟大的光辉铺洒在这人间的地狱之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有一丝丝夏天的白云,悠闲的飘荡浮动,而就在这个时候,刘之源的心猛地坠入了冰窖,因为他看到,又有一批复辽军冲进了战场,而且他们还带来了自己最了解的,也是最恐怖的战争之神——大炮。
对于大炮的威力,在整个满清帝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刘之源更懂得了。其实它的威力,要比吕汉强的炸药包还要巨大。自己就是凭借着手中掌握的各种火炮,才让对面的敌人损失惨重,才让自己的牛庄岿然不动,但现在,敌人也已经有了大炮,而且还是恐怖的一百门红衣大炮,两百门杀伤力巨大的佛朗机炮,自己的牛庄,完了。
“牛庄即将陷落,末将将血战到最后一人,为大清效力,为皇上尽忠,恳请皇帝陛下,请让我的家小做个平民吧。”刘之源一字一句的在小小的纸条上密密麻麻地写下了这些话。
在这个小纸条里,刘之源依旧像往常一样,没有提出向皇太极讨要援军。
原先没有提出向皇太极讨要援军,是因为刘之源有绝对的信心,凭借自己的力量守住这个固若金汤的牛庄。
而现在没有讨要援军,是因为刘之源知道,且不说皇太极的手中还有没有援军,即便是有,也已经远水不解近渴,还有对面的大炮一齐开火,自己的钢铁长城就将化为乌有,自己的牛庄陷落也不过是区区三两天的时间了,而三两天的时间,从盛京出发的援军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到战场的,自己失败的下场已经注定。
双手托起这洁白的信鸽,猛的向空中一抛,那只信鸽就带着刘之源最后的遗愿,展翅冲向已经朝阳四起的天空,在那湛蓝湛蓝的天空里,画出一条洁白的弧线,然后振翅向北方飞去。
这时候身边的副将面色沉重的向他禀报:“复辽军退下去了,我们是不是组织人手修补那段城墙?”
“没有必要了,只要对面的大炮一响,我们的城墙,就将千疮百孔,你告诉我们的兄弟,趁着这难得的时间,吃一点东西喝一点水,准备最后的决战吧。”
那个副将就呆呆地看了他一阵,然后默默的下去安排了。
趁着敌人安排炮兵阵地的短暂间歇,刘之源轻轻的擦拭着自己的大刀。
这把刀,是当初自己当军户的时候,从自己的父亲手中接过来的,而自己的父亲,又是从自己的爷爷手中继承来的,而往上,可能更远。
这把刀,在它的上面已经镌刻了自己这个家族无数的战争历史,无数的悲壮与勇猛,无数的心酸悲哀,现在,他不想将这把刀再交给自己的儿子,整个家族的战争史,就从自己的手中断绝吧。然后扬起脸遥望北方的天空:“希望自己的儿子远离战争,做一个太太平平的凡人吧。”
想到自己的儿子时候,就想到了自己的弟弟,那个由自己亲手抚养起来的弟弟,那个自己最疼爱的人:“弟弟,无论原先哥哥做错了什么,无论你的思想和我的想法是如何相左,但那都不重要了,一切都将过去了,我已经将我的第二个儿子过继给你的名下,继承了你的香火。你在那个世界上已经孤独的太久了,也不知道没有哥哥的照顾,你的生活会是怎么样?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因为哥哥马上就要去你那个世界,继续照顾你,希望你的世界里没有战争。”
第1026章 转折之转折
抬眼望向自己的手下士兵,在敌人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炮群面前,自己士兵的士气瞬间低落到了谷底,他们就那么麻木的抱着刀枪坐在城墙之上,手中拿着雪白的馒头,却一个个低着头,没有人去吃一口,他们已经感觉到了绝望,一股腐烂的气息就在这天空中弥漫着。
其实,这的确是一场让人绝望的战争,以区区不足500万人口的小小国家,就要面对有上亿人口的大明帝国,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自不量力,这个小国若是能够取胜,其实只能祈求老天爷,让对方那老大的帝国内部出现崩塌。
这样的奇迹在原先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在现在的大明帝国已经不存在了,在那个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国面前,皇太极和他领导下的这个小小国家,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不过是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就像是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里,一只小小的蜘蛛,在不断的织造着总是被狂风暴雨撕扯坏了的网,但不管他如何努力,寒冬已经一步步走近,最终他的所有努力,都会在这凛冽的寒冬里化为灰烬。
长叹一声,将自己的腰刀插在面前,准备做最后一翻动员。
但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响起一阵信鸽的竹哨声音,不由自主的抬头望去,一只洁白的信鸽正在振翅飞过,划了一个美丽的圆圈,优雅的落在了刘之源的眼前。
看着信鸽腿上的那个小小的竹管,刘之源就歪着脑袋眯起眼睛,竟然还有一份闲情逸致去猜测那小小的竹管里面,到底写的些什么?不过不管写些什么,对于现在的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
这时候,负责信鸽饲养的鸽奴,爱惜的将这只温顺的小家伙抱在怀里,先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最精美的食料,给这个咕咕叫的小家伙犒劳一番,然后在这只信鸽香甜的吃着里,取下了那个小竹管,双手递给了刘之源。
刘之源就无所谓的将里面的纸条抽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大地猛地一震,300门大炮一起发出的轰鸣,可以让天地变色,紧接着,炮弹那特有的尖利呼啸声,便在这天地之间轰然响起,猛抬头,就看到无数肉眼可见的炮弹,带着狰狞的呼啸扑向了城墙。
佛朗机炮的炮弹,就在那段坍塌的城墙上横扫一切存在的生命物体,红衣大炮那巨大的炮弹,狠狠的砸向了另一段城墙,轰然之间,那段城墙土石乱飞,硝烟弥漫,在这样的打击下,原本坚固的城墙,就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不断的颤抖。
第一轮打击过去了,红衣大炮开始进行短暂的装填,而佛朗机炮,却以恐怖的速度,再次向这段缺口展开炮击,而在硝烟碎石的后面,是敌人20个巨大的方阵,他们随着炮声,开始整齐有序的向这段城墙缺口靠近,只要炮声一停,一场惨烈的厮杀就将再次上演,一场决定牛庄生死的最后一战,即将展开。
但结局已经注定,也没什么悬念了。
再也没有心思观察战场的刘之源,就那么气定神闲地展开自己手中的纸条,淡然的扫视了一眼,而就是这淡然的眼,却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那上面短短的文字,猛地将纸条拿到眼睛最近的距离,嘴唇哆嗦着,轻轻的念出来:“援军已到,坚持半个时辰。大清皇帝手谕。”
这是真的吗?
起死回生的机会,总是在人绝望的时候到来,才能产生最震撼的效果,而这时候,刘之源的心情几乎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的确难以置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但那个纸条上一枚小小的鲜红的印章,却实实在在地提醒他,这的确是真实的消息。
刘之源猛地将双手高高举起,对着那些心如死灰的将士们大吼:“兄弟们,我们的援军到了,我们的大清皇帝御驾亲征,已经到了,兄弟们,再坚持最后半个时辰,我们就得救了。”
刘之源的声音之大,似乎已经压住了那隆隆的大炮声,似乎如穿石裂帛,传到了整个牛庄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于是,在整个牛庄城沉寂了一下之后,一声欢呼,就在刘之源的身边响起,紧接着,这一声声的欢呼由近及远,越来越响,最后整个城市都沸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