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督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120章 马夫与小妾的关系

 当时,崇祯再次打断了朝堂上群臣的歌功颂德,突然提出了:“诸位爱卿,就在昨天晚上我看到了报纸上的一则新闻。那就是山陕大旱,饿殍遍地,流民遍野,我怎么没看到诸位忧国忧民的爱卿奏折里有这样的内容?难道天下太平真到了诸位幻想的时候了吗?”

  

    这一句立刻捅了马蜂窝,你作为一个尧舜之君,却不去设想自己的天下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却怎么老是去想那些不着调的这里灾害,那里灾荒,这与一个明君绝对不相符嘛!这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我们需要抵制!我们需要与这种老想着这老大帝国不相符的思想作斗争。

  

    这时候,突然间一个三品文官跳了出来,跪倒在地,大声呼喊“臣启禀万岁!臣有本奏!”崇祯当时眉头一皱,这又跳出了一个什么?难道还是要反驳我吗?”然后看向柱子后的吕汉强,这时候该放你这个狗啦?

  

    结果是,吕汉强正睡的呼噜呼噜的。

  

    无奈的崇祯就只能再次忍耐了。

  

    但是这次的奏本却大大出乎了崇祯的意料之外。“臣奏请陕西陕西大旱事!”然后双手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恭敬递上。崇祯精神一震,可算是来了一个正经的事。“有事当面奏来!”

  

    那个大臣当时展开奏折,大声念叨:“臣,陕西布正史杨鹤,奏对陕西大旱事xxxx,忽略了前面的歌功颂德,然后开始说正事“陕西至天启三年,持续大旱,陕北榆林延安等地,更是三年不降滴雨,饿殍遍地,流民无数,而各地郡王田庄所征收租税一粒不减,小民告贷求生,而高利贷已经达到五成,更让无数小民饿死沟渠。中产之家流离失所,即便没有背景的富户,也已破产哀嚎。现在旱情以蔓延陕西南部,接近河南,各地流民以吃大户为谋生手段,强豪者揭竿而起,有王二等更是攻破县城,杀官造反。因此臣请万岁拨下赈粮以抚恤万千百姓,才显吾皇体恤万民之情呐!”这位杨贺话音刚落,文班里一位老者愤然而出,对崇祯仪礼,然后直指杨鹤,怒声道:“胡说八道!现在圣皇当世,哪里来的那些天灾**!这些灾祸不过是陕西官吏为减免税负谎报灾情!根本就是狡言华辩!”杨鹤扭头一看,竟然是礼部右侍郎王民召。

回复起点书友提问


  起点上,我上不了后台,因此不能当场回复书友的帖子,这里回复一下,关于书友说我可能太监的评论,我在这里郑重声明,我虽然更新慢,但保证稳定更新,并且我郑重宣布,我绝对保留我的小JJ绝不太监,谢谢书友的支持,真心的谢谢


第121章 一溜职称

 下朝还没换衣服的崇祯早就坐在御书房的书案后,迫不及待的等着吕汉强。吕汉强轻车熟路的进了书房刚要跪下,崇祯难得的挥挥手:“爱卿平身,赐坐。”这时候一个小太监端来一个绣墩,悄悄的放在吕汉强的屁股后面。吕汉强就皱着眉想到:这世界上最大的刑罚开始了……

  

    王承恩知趣的将小太监赶出了御书房,让书房里只剩下君臣三人。崇祯难得的笑着道:“爱卿的方法真的可行,先裁策驿站,随了诸卿的愿望,后成立皇家驿地商行,这样的确打了那些清流一个措手不及,这事情办起来就没了一点阻力。而昨天晚上王大伴回来的时候和朕说了商行举措,朕深以为然,看来王大伴深的吕爱卿神遂了。因此上,朕决定将皇家驿递商行经营权交给王大伴处理,你看可好?”这事情其实真得咨询下吕汉强的意见,因为这商行里面的东西的确太深,正所谓知易行难,不是吕汉强和王承恩一顿小酒就能恶补出来的,那都是皮毛,不过是帮王承恩在崇祯面前弄个经验值,为他掌控商行加点分罢了。

  

    吕汉强赶紧站起来满面欢欣鼓舞的道:“皇上圣明,王大伴老成持重,更忠心耿耿,皇上所托其人乃万岁之福,天下之福。”拍马屁的言辞,这里省略一万字……当时在边上的王承恩早就笑的已经是见牙不见眼。

  

    “不过。”

  

    吕汉强这一个不过出来,差点就让已经在云里雾里轻飘飘翱翔的王承恩一个失足掉落尘埃,睁开双眼死死的盯着吕汉强,心中呐喊:“我说老吕,做人要厚道啊,这酒也喝了,钱也得了,这时候你可别想你那本家来啊。”

  

    看看王承恩冰火两层天的瞬间表情,吕汉强就在心中笑的嘎嘎的,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件事情虽然将商行交给王大伴打理皇上您大可放心,但臣的心中还是有点小小的规划的。”

  

    王承恩的眼睛当时就红了,感情吕汉强还搂着几手呢,这是变相隐晦的向我,向皇上要条件啦,看来,那四层的红利还没填满他那巨大的胃口啊,可我还能拿什么来填补呢?钱是绝对不行啊,因为我更需要钱啊,那就是官?看来只有拿出一个让吕汉强心动的官来给他才行啊。

第122章 母训

?????

第123章 还愿

 看看早就回书房认真读书去的小弟,吕汉强就只能苦笑了,和自己的弟弟比,自己的思想简直就是妖孽级别的,自己虽然努力去融入这个世界,努力的学习这个时代的东西,但骨子里的那种东西是怎么也不能合群的。现在看看娘已经有了长篇大论的苗头,那么,按照从朝堂上学来的惯例,自己必须开始跑题。

  

    “娘,您看看,现在的二弟已经开始懂事,我请的西席也很上心,我听王承恩说,明年皇上要开恩科,是不是今年就让小弟参加乡试?也好为明年的”

  

    对于二儿子的学业,娘还是很满意的,看现在二儿子的学业也精进了不少,也是该让他乡试一下,最起码这次乡试可以摸摸孩子的底细。

  

    “乡试是必要的,也应该让你小弟试试。”娘顺着吕汉强的话自然而然的便改变了话题,这让吕汉强悄悄的舒了口气,嘴角眉梢就露出奸计得逞的微笑。

  

    但要让二弟参加科举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在明代实行四级考试制,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在院试以前有小考。考生参加县试和府试及格者称“童生”。然后参加省、府所在地方书院考试,院试及格,称“生员”,俗称“秀才”或“相公”。秀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三年一次,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乡试都在秋天举行,这一年称“大比之年”,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乡试第二年,在京城举行会试,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在春天举行,考中的称“贡生”,第一名称作“会元”。贡士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叫“殿试”。殿试分三甲出榜,考中的都“进士”。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现在的二弟还不是童生,也就是最初级的考试取得身份,这还必须回原籍取得这个名份。

  

    “不过,咱们的户籍在山西,要乡试就得回去,可是这兵荒马乱的,他一个孩子回去,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第124章 踏春

 

  

    吕汉强以最冠冕堂皇的借口上折子请假,崇祯当时批准,而且还立刻打发了一群御医浩浩荡荡的赶来。这些御医在得知上次一个被皇上派来诊治吕汉强“病”的家伙,一下就发了笔大财之后,这次得到皇上圣旨让给吕汉强的娘治病,当时一个个跃跃欲试就差全体出动了。这可是好机会啊,任谁都知道,吕汉强最孝顺,这次出手绝对能的得到最丰厚的回报,怎么能落人后?

  

    围着莫名其妙的娘,一群御医在一阵之乎者也的甩医书忙活之后,就纷纷开出萝卜就水的祖传秘方,丢下带来的皇宫里珍贵的草药,拿了吕汉强恭送不菲的谢仪,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就走了。

  

    望着托着红包渐渐远去的御医,娘就莫名其妙的问吕汉强:“我儿,这是什么状况?”

  

    吕汉强就尴尬的挠着脑袋,想了又想之后笑着道:“可能是皇上怕您老明天还愿郊游时候身体不适,特派御医来给您检查身体吧。”

  

    “哎呦天啊,这是多么大的恩典啊,这是我们吕家祖上积德到了什么程度啊。”娘立刻激动的浑身发抖“皇上,老身怎么能受得起啊,后天我便进宫向皇上谢恩。”说着还浑身颤抖的要冲紫禁城方向扣头。

  

    吕汉强一把拉住娘的胳膊,没让她老人家跪在冰冷的石头地上,焦急的打住娘的想法:“别,别,皇上日理万机,您就为这去谢恩岂不耽搁的皇上的国事?这谢恩的事情,赶明个得空,还是儿臣代您老去吧。”

  

    娘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吕汉强的意见,不过絮絮叨叨的一再叮嘱明天就上朝,上朝第一件事就是代替娘多给皇上磕几个头,以表达自己受宠若惊的心思。

  

    在保证按照娘说的去做之后,吕汉强心中暗道好险,要是娘真的凭借老太君的身份进了皇城,在谢恩时候知道自己请假的借口,当场就能将自己腿打折,这是造孽啊。

第125章 春游

 “如雨小姐已经整顿妥当?”吕汉强的心就一阵狂喜,紧张的望着娘进来的身影。

  

    娘进了院子,却见西席先生正站起来给自己施礼口称老太君,就微微回礼道:“先生辛苦,先生可有空?若有空,敢请随我一家同往春游,在路上也好教育教育我这个满脑袋歪理的儿子。”先生哈哈一笑:“教老太君儿子翰青也以四个月,虽然有得一好徒的快慰,但老夫也是憋闷得很,也想趁着草长莺飞的时候出去散散心。既然老太君吩咐,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然后横了吕汉强一眼,笑着道:“教育大朗,我是实在不敢,我怕他将我也带沟去。”

  

    吕汉强看看娘不再搭理自己,就姗姗的扭头往书房看了看:“既然一家都去,为什么不见我二弟过来?”提起二弟,西席先生更加满意的微笑,对吕汉强说道:“我提议他也出去散心,可是我的这位得意弟子却拒绝了出行,言道大好时光正好看书,还有一些课业需要温习,就不出去了。”吕汉强再次往书房方向看了看,然后站起来不由苦笑摇头,“劳逸结合才是王道,就这般一头闷在屋里读书,早晚会把脑袋读坏的。”说着就要去叫上二弟。

  

    娘却一把拉住吕汉强欢喜的说:“你二弟是个好孩子,如此上进,太过难得,不去就不去吧!就顺便让他随着陈亮看家。”

  

    既然娘都决定了,吕汉强就不好再说什么,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随他去吧。于是整理了下衣裳,笑着道:“好,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小丫一听,欢蹦乱跳的冲向了早就套好的大车,让三叔哈哈笑着溺爱的抱上车,身后跟个小尾巴一样的小黄更是汪汪叫着,一会跑到大车边看小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