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庚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洛阳城中,能者无数。不说远的,右监门府大将军裴仁基,勿论出身还是能力,王世充可与之相比否?户部尚书韦津,乃韦公孝宽之后,家学渊源,王世充可与之相比否?右监门将军魏德深,不远千里,自武阳郡跨河驰援东都,德行深厚,甚至连洛阳本地百姓,对他也是赞不绝口。王世充,可与之相比否?

更勿论虎贲将军庞玉霍世举,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战功显赫?

为何偏偏就只有那王世充入得将军法眼?本官倒是很想知道这其中奥妙,还请将军为我解惑。”

满朝文武,莫不对段达横眉立目。

裴仁基更是重重冷哼一声,而后把眼睛一闭,似乎不想再看见段达。

段达此时,是有口难辩。他一个堂堂武将,上阵杀敌倒是一把好少,可论嘴皮子,却比不得卢楚等人。

好在杨侗是个温和厚重的人,不忍见段达太过尴尬。

于是开口道:“如今皇叔并未派人求援,说明他有足够的把握保住荥阳郡不失。既然如此,出兵荥阳之事也就没有必要。不过段卿所言并非没有道理,皇叔虽未求援,我们却不可不防。可命庞玉霍世举率本部人马,屯守氓南,以随时增援荥阳;王卿驻守金镛城,以拱卫东都外围安全。裴将军和韦尚书,负责东都安危。至于魏将军,就负责拱卫端门安全吧。”

“我等,谨遵王上令谕!”

杨侗如此安排,大家也就不再争辩。

王世充试图出兵荥阳的事情,也就此告一段落。

……

“王胡子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杜如晦对李言庆道:“此次他是择人不对,故而才受此辱。可我断定,他还会再想办法,出兵荥阳。”

言庆微微一笑,“不错,他的确没有死心。”

说着话,言庆从书案上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杜如晦。

“刚得到消息,王世充上书请奏刘良娣为王太后,越王对此也表示赞成。”

刘良娣,并非名字。

本姓刘,良娣是内府嫔妃的等级称呼。此刘良娣,也是杨侗的生母。杨侗登上王位之后,刘良娣因出身问题,所以并未得到王太后的封号。反倒是杨侗的弟弟杨脩之母,是故太子杨昭的太子妃,被尊为王太后。这也使得杨侗很不高兴,一直想要给他的母亲,争得名号。

王世充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一下子获取了杨侗的欢心。

杜如晦看罢书信,也没有询问言庆这消息,究竟是从何而来。他只是紧锁眉头,沉吟许久之后,轻声道:“王世充狼子野心,而越王年幼,不知这人心险恶,迟早必会被王世充所害。”

其实,李言庆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

可他现在,对此却没有半点法子。总不能他跑到洛阳去,把王世充干掉吧。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迎接他的一定是四面八方的围剿。这种孤立无援,只能被动行事的感觉非常不好。

但是,言庆现在没有其他的选择!

再等等吧,什么时候李渊占领了长安,在关中站稳了脚跟,也就是他主动出击之日。

但在这之前,言庆只能咬牙坚持……

“言庆,大事不好了!”

李言庆和杜如晦正在商议事情的时候,薛收突然闯进屋中。

他和杜如晦一样,都是言庆最信赖的心腹谋主,可以自由出入李府。否则,等闲人莫说闯进来,只怕不等靠近后宅,就会被沈光拦下。

薛收一脸焦虑,跑到李言庆的面前。

“大兄,发生何事?竟使你如此慌张?”

“刚接到密报……”

薛收压低声音,“李密并不在虎牢关下!据说八天鏖战,一直是由孟让和李文相两人指挥,李密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不仅如此,李密的内军同样始终没有露面,如今去向不明。”

“李密,不在虎牢关下?”

李言庆闻听不由得一惊,呼的站起来。

杜如晦二话不说,取出荥阳郡地图,在书案上铺开。

薛收继续说:“据推测,李密很可能是想要绕道攻取洛口仓。只是他要走那一条路线,还不明朗。”

言庆没有言语,附身查看地图。

许久之后,他用硬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路线,“如今开封和尉氏都在李密手中。若我是他,若欲绕道攻取洛口仓,必先取新郑,后夺大騩山,从而引出张季珣援救,而后一举击溃。

如此一来,不但能打通荥阳与江淮之地的通路,还可以自箕山直逼巩县……”

言庆自言自语,忽然倒吸一口凉气。

“不好,箕山有危险。”

箕山,是荥阳郡南面门户。

一边可直通江淮,另一边则毗邻颍川。

言庆直起腰,在房间里徘徊。一边走,他一边轻轻摇头,苦笑着对薛、杜二人道:“我小看了李密,我真的小看了李密……原本以为他会强攻虎牢,却未想到这家伙又故技重施。

此前他用翟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而后夺取了开封和尉氏。

现在,他竟然敢用同样的招数……这家伙的胆子,可真是不小啊!”

“言庆,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需尽快通知张季珣,莫让他上了李密的当。”

“晚了!”

李言庆苦笑着摇摇头,“李密既然敢故技重施,焉能不计算清楚?

我敢肯定,他在虎牢战事未起之时,就已经说服新郑县令,兵不刃血的夺取了新郑县。新郑孤悬于外,我大军被虎牢关拖住,也不可能给予救援。八天时间,已足够李密攻取箕山府,斩杀张季珣……

立刻传我命令,让麦子仲所部坚守九山寨,我立刻出兵增援。”

李言庆并不希望在黑石关下和李密交锋。那样一来,势必会惊动洛阳,引发出东都的不安。

王世充一直苦于没有借口,染指荥阳郡。

一旦李密兵临黑石关下,那李言庆也就没有办法,继续阻止王世充前来。

于公于私,李言庆都必须要把这场战事阻隔在九山寨下。只是九山麦子仲手里,不过五百兵马。能否阻挡住李密数万内军的冲击,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想到九山失守,黑石关就必须要承受战火洗礼,言庆就有些心焦。他立刻调兵遣将,一边命杜如晦立刻前往黑石关加强守备,另一边则招来长孙无忌,命薛收和长孙无忌两人留守巩县,确保巩县的安然无事。

这一夜,巩县沸腾起来。

李言庆通过柴孝和,发出征召令,集结巩县治下十七镇二十一乡青壮,准备随时开拔黑石关。

同时,他命王伏宝留守巩县,负责整备兵马。

又命许敬宗连夜赶奔荥阳县,向杨庆呈报战况。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本来这征召令,必须要由杨庆批示,可现在,已经顾不得太多。

李言庆在县衙中,见到了柴孝和。

柴孝和依旧是一脸淡然笑意,看着言庆道:“李府君,何故如此紧张?”

那言语之间,透着一丝讥讽之意,似乎是嘲笑李言庆,最终还是中了李密的陷阱。言庆没有在意柴孝和的言语不敬,微微一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偶有一得。我非智者,难免有所差池……不过柴公也无需担心,我与李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柴孝和道:“鹿死谁手,的确尚未可知。

然则府君前门拒虎不成,后门有狼徘徊。如此状况之下,府君当如何应对?柴某也好奇的很呢。”

这一句话,让李言庆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看了看柴孝和,沉声道:“既然如此,就请柴公静候。”

说完,他探手将柴孝和的印信拿到手中。柴孝和没有阻止,也无法阻止。只见李言庆把印信递交到了长孙无忌手里,而后在他耳边低语两句,长孙无忌顿时脸色大变,骇然看向李言庆。

“言庆,真要如此?”

“一俟战事呈现焦灼,你只管依计行事。

我倒要看看,到时候狼虎相争,又会是怎生的一个局面。”

说完,李言庆看了一眼柴孝和,转身就走。

狼虎相争?

柴孝和一怔,诧异的看着李言庆的背影,而后目光投注在长孙无忌的身上,心里微微一动,一下子猜出了李言庆的心思。他不由得骇然长大了嘴巴,再次向李言庆的背影看过去……

李府君,你莫非是想要玩儿釜底抽薪的把戏?

若果真如此,密公,危矣!

第四六章 烽火连三月(三)

已被软禁近一年,柴孝和对于李密的忠诚还剩下多少,不得而知。

不过毕竟与李密多年的交情,柴孝和不免为李密有些担心。可担心又有什么用处呢?他如今被囚禁在这县衙的狭小空间中,即便是有心为李密出谋划策,也难以有所作为。从身边的奴仆,到县衙大门的门子,全都是李言庆的人。夫人身边虽有两个老奴婢,但能有多大作用,却不得而知。那两个奴婢,就算是出门也有人跟着,根本无法把消息传递出去。而且她们是否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喂柴孝和做事?也还是一个谜!要知道,李言庆对她们非常看重。

所以,柴孝和也只能暗自为李密担心……

“若府君釜底抽薪,就不怕李密破釜沉舟吗?”

当晚,柴孝和找到了王頍。

王頍笑呵呵的反问一句:“以柴公之见,李密可会破釜沉舟?”

他有没有那个勇气?

柴孝和苦笑摇头道:“密公生性,谋后而动。

当年他辅佐楚公的时候,若有此魄力,楚公未必会败亡。只是这一次,他倾巢而出,恐怕黑石关,将会有一场恶战。”

王頍道:“恶战难免,但必不持久。

若李密知晓我家主公釜底抽薪之后,孝和公以为他会如何选择?”

“必改道他行……”

柴孝和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

他看着王頍,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之色,轻声道:“若真如此,李府君倒也可与之相谋。”

“呵呵,何去何从,且看二李相争之后,巩县是否依旧姓李吧。”

王頍这句话,就是给了柴孝和一个选择的机会。李密虽然厉害,可我家主公也不差。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带黑石关之战结束以后,你就要做出选择了!否则,主公未必能继续容你。

柴孝和闻听,不禁默然……

……

第二天一早,李言庆率部抵达黑石关。

黑石关此时已经是剑拔弩张,一派大战将临的紧张气息。杜如晦连夜赶回黑石关后,立刻下达了备战命令。驻扎在黑石关的隋军,共有两团兵马,约一千二百人左右。由于王伏宝留守巩县,所以黑石关在李言庆未抵达之前,两团兵马借由罗士信一人执掌,苏邕一旁协助。

这也是言庆暗中吩咐的结果。

本来,苏邕的品秩要高于罗士信。

可他的年纪毕竟大了,练兵或许是一把好手,但若谈及冲锋陷阵,却比不得罗士信的勇猛。

所谓兵曹,在很多情况下,类似于参谋一样的职务。

而苏邕本人也不是强势之人,于是和李言庆一商议,就出任了罗士信的副手,协助罗士信整顿军务。

李言庆刚一下马,罗士信就跑到了跟前。

他单膝跪地,俯首道:“府君,罗士信请战。”

罗士信和李密,有着深仇大恨。他对张须陀无比尊敬,而张须佗又死在李密之手,他对李密,可谓恨之入骨。如今,李密大军犯境,也许旁人会感到慌张,但在罗士信看来,这正是他报仇雪恨的好机会。

李言庆很清楚罗士信的想法,于是伸手把他搀扶起来。

“罗兄弟,当初你投奔我的时候,我曾向你保证过,给你报仇雪恨的机会……如今,这机会来了!”

说完,他直起身子,环视关上周遭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