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庚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就让林甦去吧。”

林甦,是黑俚都老之一,年纪也不算太大,头脑也非常灵活。

众都老闻听,齐声称赞。

于是罗窦立刻派人把林甦找来,命他前去追赶李言庆……

……

武德四年三月,京山隋军突然跨江出击。

李世民在荆门设下了埋伏,大败隋军……杜伏威在乱战之中,不知所踪,下落不明。

李世民趁机强渡江水,不成想迎接他的,只是一座空城。

房玄龄,在杜伏威过江出击之时,率部退出郢州,至安陆死守。李世民虽得了郢州,却未伤及房玄龄半分元气。

第三十章 天下棋局(一)

岭南气候多变。

特别是在进入初夏以后,就越发如此。

两湖战事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随着房玄龄撤出郢州,退守安陆之后,李世民也随之将所有的精力,投注于江陵之战。荆门丢失,令宜都守军军心大乱……李瑗也随即不分昼夜,猛攻宜都。宜都守将在坚持了十天之后,最终开城献降。

荆门、宜都两地失守,也使得江陵成为一座孤城。

萧铣一日连派十二名信使,赶往钱塘求援。信中,他言辞恳切,表明愿意臣服萧隋。并非常沉痛的说了一番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萧太后能看在同宗的面子上,派兵援救。

而萧太后的回信,同样是格外恳切。

“公为肱骨,亦是同宗,焉能置若罔闻?

然李唐兵势太盛,房乔败退,谢科退守,皆无奈之举。今哀家已敕令征召兵马,举江东之力,不日即可出兵援救……望卿坚守,不旬月,江东大军定渡江伐逆……”

你再坚持一下,我这边已经在征召兵马,很快就会渡江援助。

这一封恳切的回信,也使得萧铣放下心来。根据信使的报告,萧隋的确是在征召兵马,且调来近百艘五牙战船,停泊于钱塘江外。看那架势,萧隋是准备水陆并进,以增援江陵。萧铣得知了这个情况后,也是信心大增,坚守之心日益坚决。

江陵,尚有兵马数万。

两湖的发展,虽然不似后世那样繁荣,却也初具雏形。

自东晋以来,不断的填湖垦荒,令两湖鱼米颇丰。如果只是坚守,以江陵的兵力,支撑个三五月,当不成问题。试想一下,萧太后既然已经开始征召兵马,又岂能时间太久?

李世民自荆门移师,合大军十五万人,围困江陵。

他当然也知道,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所以在围城之后,便派出使者前去说降。

历史上,萧铣在荆门失守之后,即归顺李唐。

可如今他却态度坚决,丝毫不露半点口风,将使者赶出江陵。

其原因……非常简单。

萧太后让那信使带给萧铣了一句话:公不闻王世充举城献降,虽为王公,也难逃一死。

义宁禅位,猝死长安。

前车之鉴,比比皆是,望公三思。

想当初王世充投降,李唐也是格外恩重,封以王侯……然则王世充最终又如何呢?

被独孤修所杀,李渊却不闻不问。

再往前,还有萧太后的孙子,义宁帝杨侑。他才多大年纪,甚至连皇位都不要了,可是却突然猝死。你萧铣很厉害吗?即便萧家是名门望族,能比得太原王氏吗?

萧铣也是深以为然。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难有好下场。

三国时赤壁之战,鲁肃对孙权说:张昭等人皆可降曹,为大王不可以……

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萧铣也不是傻子,前车之鉴,又岂能不介怀?

不得已,李世民只得下令,强攻江陵……

……

攻打江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且不说江陵自武德元年开始修缮,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其兵力充足,粮草充沛。守城器械也是威力巨大,对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那种巨型床弩,杀伤力极强。开战以来,令李唐损失大量攻城器械,颇令李世民感到头疼。

而就在李世民为江陵感到头疼的时候,李言庆却站在船甲板上,迎着海风,驶离海门镇。

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碧空万里无云。

据船家预测,海上很平静,估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李言庆负手而立,一袭白衣被海风撩起,猎猎作响。他贪婪的呼吸着空气,一时间竟生出无限的遐思。

从陆地走向海洋?

李言庆的脑海中,浮现出壮观的景象。

一艘艘巨大的海船,在海洋中劈波斩浪的航行。那高高飘扬的龙旗,遍插世界各地。

如果真如此,那该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如今,是武德四年。

按照公历计算,也就是六百年出头。

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游世界尚有千年时光。如果……只是说如果,我能让汉人龙旗插在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洲大陆的话……又该是怎样壮观呢?

不过李言庆也知道,这个梦想,从目前而言还不太现实。

航海技术还没有发展到那种程度,想要实现梦想,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我看不到这一天,我还有儿子。我儿子的儿子,以及我的后代们,也许会实现我的梦想。

只是凭自己目前的情况,这种梦想同样艰难。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太好过。哪怕他李言庆身为宗室,一样要谨小慎微。把所有的一切,交给别人的来掌控的感觉,真的是很不舒服……耳边回响着海浪声,沐浴在海风之中,那种不可为人所知的野心,越发壮大,越发的强烈起来……

不晓得长安,如今形式如何?

他身处岭南,和长安的联络,却非常紧密。

长孙无忌如今在崇文馆中,奉命编撰《唐律疏议》,已渐渐为李建成所看重,甚至开始接触一些核心的事情。

比如,长孙无忌来信说:东宫目下,形式复杂。

随着一批年轻人的崛起,李建成开始渐渐疏远太子少保李纲。同时,李建成在朝堂上的声音,也越来越重……据长孙无忌分析,李渊已开始对李建成产生忌惮之心。新年以来,李渊数次在朝会时称赞李世民,并数次驳回了李建成的奏章。

估计,李渊会把李世民调回长安。

如果江南之战一切顺利的话,李世民重归庙堂,指日可待。

这也是李言庆早就知道的事情……

在回复长孙无忌的信中,李言庆很郑重的告诉长孙无忌:勿论李世民是否回归长安,绝不可参与其中。长孙无忌现在所要做的,是好生编撰《唐律疏议》,不要卷入漩涡。

李言庆推测,江陵之战会成为李世民的绝唱。

萧铣一旦灭亡,即李世民返回长安之日……前朝隋炀帝杨广统一了南方,自成一派。

到最后居然把太子杨勇干掉,登上皇位。

想必李渊不会不吸取杨广的教训……从目前来看,李渊对李建成还算是比较满意。否则的话,也不会任由李建成发展。只是这帝王心术,在于一个平衡之道。

至少就目前而言,李渊还没有做好传位的准备。

所以相应的压制必不可少,而压制李建成最好的手段,莫过于李世民返回长安。

李言庆觉得:这就好像走钢丝。

李渊的做法并没有错,可惜却不是一个好演员。

他走钢丝的本事,显然并没有到家,最终使得李世民干掉了李建成,登上皇位。

而李世民,会支持他李言庆的大航海计划吗?

想到这里,李言庆的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

也许,李世民的确是千古一帝。可是他却未必会支持自己的想法……

“王爷,咱们到了!”

沈光站在李言庆身后,低声提醒。

李言庆回过神来,抬头看去,只见在远处,停泊着一艘巨大的海船。一面大纛,在海风中飘扬,上书一个斗大的‘张’字。海船甲板上,一个赤面虬髯的锦衣大汉,正目光灼灼,凝视着李言庆……距离虽远,可是李言庆却能感受到那目光中的炽热。

清秀的面容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拱手,朝着海船上的锦衣大汉一揖,而那大汉,也随之露出笑容,隔船还礼。

两艘船,距离越来越近……

第三十章 天下棋局(二)

河南王与冯盎海上私会?

罗窦一把推开怀中几近半裸的女人,惊讶的站起身来。

“林甦,你确定?”

“回俚王的话,千真万确。”

林甦身材不高,头上箍着一枚金环,散发披肩。

他恭敬的回答道:“河南王抵达交趾不久,冯盎长子冯智戣随即抵达……三日后,河南王便启程离开交趾,前往海门镇。而冯智戣随行陪伴,必是私会冯盎。”

冯家的地盘在粤东,可是俚人之间,相互间也并非是没有联系。

林甦身为都老,虽是黑俚,但想必罗窦而言,却没有受到太过于惨烈的打压。

所以,林甦认得冯智戣,倒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冯智戣是冯盎的长子,但却没有冯氏的继承权。准确的说,冯智戣是庶长子,很难接手冯家。而冯智玳虽然比冯智戣小,却是嫡长子……不过冯智戣性情沉稳,也颇得冯盎看重。在某种程度上,冯智戣在族中的作用,甚至超过冯智玳。

罗窦闻听,也不禁有些焦虑。

他沉吟片刻后,沉声问道:“林甦,你这次跟过去,可探得河南王的口风?”

林甦说:“河南王倒是没有说出他具体的计划。

不过听得出来,他之所以用兵,是想要彻底铲除宁玄,顺便再把僚子部吞并下来。河南王本人对钱帛并不是特别看重,他所看重的是战功……我私下里和河南王的护卫沈光喝过几次酒,听沈光的意思:河南王并不想在岭南久驻……此次之所以前来岭南,更多的是因为被殃及池鱼。所以河南王最希望的是扩张土地,获取足够的功勋,以期可以早日返回长安……只是,他手中兵马不足,不得已……”

林甦后面说了些什么,罗窦并没有听进去。

他所在意的是,河南王不想久驻岭南。

说实话,罗窦虽然不把李言庆放在心里,却也怀有几分忌惮。

如果河南王走了,那岂不是说这粤西地区,尽归他罗窦所掌控?而且,李言庆用兵,是想要获取战功,并不在意钱帛上的分割。如果他和冯盎……岂不是把大笔的财富,送给了冯盎吗?

罗窦在山里面的苦日子也过多了,对财货极为看重。

听完林甦的这番话,罗窦这心里面,好像是被猫爪子挠着,痒痒的……

“你觉得,如果我支持河南王的话,能得到多少好处?”

林甦想了想,“这个我还真说不上来……不过我在交趾逗留的那几日,曾刻意和一些豪商接触。听他们说,天竺盛行佛法,佛徒甚多……为求高僧传道,许多人捐献黄金,铸成金砖铺路。而且大部分寺院佛像,也都是用黄金铸成,甚为富有。

此外,真腊国如今正处于战乱之中。

真腊国主如今就在交州的文阳避难,前朝时就曾派使者前去洛阳求取援助,只可惜当时中原战乱,难以顾及。真腊国主愿倾举国财富,收复文单城,也确有其事。

据交趾的豪商说,如今中原的战事已逐渐平息……

真腊国主也准备再次派遣使者去长安,请求汉人皇帝援助;不过叛军也在筹谋此事,很难说到最后,谁能获得长安皇帝的支持。我觉得,河南王之所以想要在这个时候用兵,其用意就是支持真腊国主,在叛军获得长安皇帝承认之前,将其剿灭。

万一长安皇帝认可了叛军,到时候再想出兵,恐怕就是师出无名,连河南王也无能为力。”

“那你说,真腊国能有多少财货?”

“听交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