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子,等到您回来时,再把我一起带回来就行了,这样路上我也能时常听从姑父的教诲!”李恪再次实话实说道。
  所谓“之官”,其实就是指亲王到所封之地任职,这样做有两个用意,一来是让这些皇族能够接触地方,体谅民间的疾苦,二来也是让这些皇子们离开长安,免得因为皇位发生争斗,说起来这个规矩还是李渊立下的,而且他对别的儿子也是这么做的,但偏偏却三个嫡出的儿子十分宽容,这也导致了后来李世民与李建成的争斗。
  不过相比李渊,李世民这个当爹的更加差劲,李渊好歹还把那些嫡出的儿子赶到封地上去,可是到了李世民这里,皇子到外地之官的规矩已经成为一个摆设,比如李恪和李泰两年前就已经出宫立府,本该到封地上任职,但李世民却从来没提过这回事,甚至到了后来其它的儿子长大,也都不把这个规矩放在眼里,一般都是像李恪这样,去封地上转一圈做个样子就回来了,毕竟外地无论如何也比不上长安的繁华。
  听到李恪对外出之官如此不重视,李休也不由得眉头微皱,不过随后他又有些自嘲的一笑,自己都已经决定尽量远离朝堂了,还管这些事做什么?因此只见他这时认真的考虑了一下道:“你堂堂一个亲王如果去扬州,岂不是车马随驾多如牛毛,别的不说,光是侍卫就得带上一千人吧,这么多人跟着我们,恐怕会不方便吧?”
  李休倒不是不想带李恪,而是觉得太麻烦,毕竟以李恪的身份,离京的时候肯定是护卫奴仆一大堆,李休自己家里就已经有不少人了,如果再加上李恪,那这个队伍规模就太大了,在路上也肯定十分的不方便。
  “姑父放心,这点我早就考虑过了,您一家人出行,安全方面肯定考虑的十分周全,所以我决定只带着两个侍女跟您一起走,至于其它的护卫奴仆,可以让他们抄近路先去扬州等着,反正姑父你们肯定不急,在路上边走边玩的话,等到咱们到了扬州,我的人肯定也早就到了。”李恪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笑容,看样子他似乎也知道李休这次去苏州的真正目的。
  既然李恪都这么说了,李休也不好再拒绝,当下考虑片刻就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蜀王你就与我们一起去吧,三日之后,你带着人来我们这里会合,到时咱们一起动身!”
  看到李休同意带自己一起上路,李恪也兴奋的大声向他道谢,随后李休又问了一下他在学堂的情况,这才放李恪离开。
  三天之后,李休一家也终于准备妥当,而且天还没亮时,李恪就已经赶到李休家里,他也果然只带了两个侍女,平阳公主她们也都已经知道李恪要和他们一起去苏州的事,所以并不感到意外,特别是李恪还是平阳公主的亲侄子,因此对他也十分的照顾。
  除了李恪之外,还有几个不属于李休家中成员的人与他们一起去,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他们都是李休的学生,比如武明空和王方翼,以及李承道的几个姐妹等,在这个时代,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有时比父子还要亲近,所以也算是李休的半个家人,另外外出游历也是增长见识的重要手段,更何况还是跟着李休这个先生,所以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自然也不会放弃。
  等到吃过早饭后,李休一家这才坐上马车,前面由护卫开道,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洛阳驶去,为了这次出行,李休几乎将家里的护卫奴仆都带走了,只留下少量的奴仆看家,因此队伍也十分的庞大,如果是不知情的人,远远望去恐怕会以为是一支军队出行。
  李休他们首先要直到洛阳,然后从洛阳登船进入大运河,事实上大运河的南段,也就是通济渠那段,就是从洛阳引洛水与通济渠会合,当初杨广南巡时,也是从洛阳登上龙船,另外因为龙船吃水很深,因此通济渠也开凿的十分深,以保证龙船通过,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为“御河”。
  李休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去洛阳,路上能够游玩的地方也早就玩了几遍,因此他们在路上也没有耽搁时间,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用了十几天才到达洛阳,主要是因为队伍的人数太多,光是护卫就有一千多人,加上奴仆之类的最少也有一千两三百人,这么多人出行,简直可以和一支军队出征相比了,但大部分人都没有军队的纪律性,因此路上走得也十分拖沓。
  不过无论如何,最后李休他们还是顺利到达洛阳,随后他们在洛阳住了几天,早在之前,李休就已经派人来到洛阳租买船只,所以在他们到达时,所需要的船只就已经准备好了,等到李休他们休整过后,一行人这才弃马上船,准备开始南下的行程,然而就在李休他们的船刚离开洛阳,却遇到一支让李休意想不到的船队。


第712章 偶遇突厥人
  “咱们现在行驶这条运河就是通济渠,通济渠是前隋将原来就有的汴渠与阳渠疏通之后,又连接起来,组成了现在咱们眼前的这条通济渠。”只见李休站在船头指着脚下的这条运河,一脸微笑的向身边的几个学生介绍着通济渠的由来,随后又笑着问道,“现在你们谁能告诉我,通济渠的走向与路径?”
  “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绕道洛阳城南及城东,经偃师县和巩县之洛口而入于黄河,然后再沿黄河的自然河道至板渚引黄河水入汴渠而达于淮河一带,这是通济渠最主要的路径!”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李恪就率先回答道。
  “哈哈,说得不错,等到咱们过了通济渠,也就可以进入到邗沟这一段了,再然后就可以到达扬州了,早就听说扬州风景如画,咱们倒是可以在那里多游玩几天!”李休这时也是心情极好地说道,虽然他们才刚刚登船离开洛阳,但他却已经在计划到达扬州的游玩计划了。
  不过当听到李休提到扬州时,刚刚还十分高兴的李恪却忽然神情一黯,因为他想到自己的那位外祖父杨广就葬在扬州附近,而且在来的时候,他的母亲杨妃也多次叮嘱他,让他到了杨州之后找时间去祭拜一下。
  李休并没有注意到李恪脸上的异常,因为他的话音刚落,就已经被晋儿等人围起来,央求他讲一些与扬州有关的事,李休后世虽然没有去过扬州,但这辈子却听过不少关于扬州的传说,这也多亏了李恪那位外祖父杨广,再加上扬州本来就是大唐四大港口之一,几乎与广州齐名,这也导致了许多唐人也许没听说过广州,但肯定听说过扬州,毕竟这里是杨广身死的地方。
  洛阳这段运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黄河,不过在大唐这个时代,黄河水还不是特别的黄,这主要是黄河中段的黄土高原上的植被还没有被破坏,河水带走的泥沙不多,而且在进入运河后,河水变得很平缓,使得泥沙下沉,导致运河的河水十分清澈,微风从河面抚过,带起一条条的水纹,在阳光闪着鳞鳞的光点,再配上两岸青翠的柳树,景色也十分的优美。
  李休一边给孩子们讲着一些关于扬州的趣闻,一边欣赏着运河上的风景,其实运河上除了风景之外,最吸引李休的还是河面上川流不息的各种船只,其中多船只都吃水很深,一看就知道满载着货物,事实上自从运河疏通之后,这条运河就成为大唐南北交流的大动脉,南方的粮食、丝绸,北方的铁器、木器等等,都需要经过大运河这条经济动脉。
  “咦?那边是什么,怎么那么多船?”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向坐不住的李晋站起来指着前方的河面叫道,这让李休他们也都好奇的扭头看去,结果只见在前方的河面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大大小小的船只,足有上百只,而且这些船只上面都有统一的旗帜,一看就知道是属于同一支船队。
  “这么多船?”李休看到前方这支庞大的船队也不由得惊讶地叫道,他们一千多人又带了不少的东西,也不过才用了不到四十条船,这已经算是运河中十分少见的庞大船队了,来往的船只遇见他们也都是纷纷闪避,却没想到眼前竟然还有一支比他们还大上一倍多的船队。
  “不会是朝廷运粮的船队吧?”正在这时,只见李晋忽然猜测道,毕竟这么大规模的船队,除了朝廷运粮的队伍,一般的商人还真组织不起来。
  “笨蛋!南方人口少,粮食产量却高,所以粮食一向都是从南往北运,可是你看这支船队,明明是和咱们一样都是往南走,所以绝不会是运粮的船队!”就在李晋的话音刚落,只见武明空就立刻反驳道,她今年已经七岁了,俨然已经长成一个小美人胚子,不过她和李晋从小就喜欢斗嘴,到现在都还改不了这个毛病。
  “你才是笨蛋,粮食的确是从南向北运输,但这支船队可能已经把粮食运到了目的地,正准备回南方去!”李晋这时也毫不示弱的反击道,他虽然比武明空小一点,但论到斗嘴的功力却丝毫不比对方差。
  “这的确不是运输的船队,你们看船队上插的旗子就知道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休打断了两个孩子的争吵道,说话时还指了指前方船队的旗子。
  听到李休的话,这些孩子也都爬在船舷上伸长脖子张望,前面的船队速度很慢,所以这时李休他们也快要追上了对方,这也让他们可以看清对方的旗子,不过这支船队的旗子却有些特殊,白色的三角旗面上,仅仅写着一个大大的“迁”字,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正在这时,只见年纪大一些李恪率先叫道,他身为皇子,平时对朝政方面的事情也了解的最多,所以当他看到对方船上这面特殊的旗子时,也立刻知道了对方的来历。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巧,会在这里遇到他们。”李休看到李恪的样子也不禁开口笑道,越是和李恪相处,他就越发现这个孩子和李世民越像,聪明、敏锐、果断等等,几乎就是一个小号的李世民。
  “父亲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对方是什么人?”正在这时,只见一直没有开口的平安郎禁不住好奇的问道,旁边的李晋和武明空等人也都露出好奇的表情。
  “呵呵,这支船队的船上其实运的是人,之前突厥被咱们大唐灭掉,但草原上还有不少的突厥人,为了防止这些突厥人再次作乱,所以朝廷决定将他们内迁,这支船队就是把突厥人迁移到南方定居的!”李休这时笑着开口解释道,突厥人内迁的事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李晋和武明空他们毕竟都是孩子,未必会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我听说过,我爹写信回来说,他本来任期已满,但却因为这件事耽误了下来,所以要在利州那边多呆一年。”武明空听到李休的解释立刻开口道,她父亲武士彟在利州任职,那边也靠近草原,这次突厥人内迁,几乎所有边疆的州都受到影响。
  “原来是突厥人,那咱们快点去看看吧,肯定很有意思!”李晋是个喜欢热闹的小家伙,听到这些船队里竟然是突厥人,当下也兴奋地叫道。
  李休也想用这些突厥人给孩子们上一堂课,所以对于李晋的要求也立刻答应,随后吩咐船只加速航行,使得两只船队也越来越近,事实上就算李休他们不加速,他们也能追上突厥人的船队,因为这支庞大的船队速度很慢,甚至像是快要停下来一般,似乎是遇到了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