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赵德言还鼓励突厥人互相举报,举报人若是所言属实,日后也会受到嘉奖。
也正是通过上面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赵德言将洪州的突厥人牢牢的掌控在手中,当然在暗中肯定有突厥人不满,甚至试图反抗,不过因为之前的部落都已经被打散了,反抗的人能够联络的力量也有限,所以这些反抗的力量也很快被镇压下去。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赵德言还扶植了一批突厥人中的亲大唐派,他们虽然是突厥人,但有些为了荣华富贵,有些人则因为仇恨等等,纷纷投入到大唐的怀抱,这些突厥人更加熟悉自己的同族,而且在镇压突厥人时,他们比汉人更狠更残酷,这也让唐军省了不少的力气。
不过也应了后世的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赵德言虽然表面上将数十万突厥人牢牢的控制住,而且洪州在他的治理下,开凿了河道、修建了各种设施,连村镇也都建了起来,粮食产量也一年比一年高,但是暗中想要反抗的突厥人却一直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大唐的残酷镇压,使得这些突厥人更加的谨慎,行事也更加的小心。
赵德言早就察觉到突厥人内部隐藏着这么一股反抗力量,也一直想要将这股力量消灭掉,毕竟敌在暗我在明,这对他十分不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反抗的力量可能会联络到更多的突厥人,若是让他们将力量扩展到洪州全境,那才是真正的不妙了。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德言也开始有意的引诱暗中的这股突厥人反抗势力出头,一方面他开始裁撤洪州的军队,甚至连洪城的驻军都撤掉了一些,理由是洪州越来越稳定,不需要浪费这么多的兵力,事实上洪州表面的治安情况的确是在好转,毕竟那些反抗的突厥人也不傻,慢慢的全都转到地下去了。
另外赵德言还让一些忠于大唐的突厥人尽量的打入到那些反抗派之中,鼓动他们起兵反抗,这也是他的老本行,当初那么强大的突厥就是被他给一手拖垮的。
不过仅仅只靠上面这些,还是无法让那些反抗的突厥人暴露出来,于是他就开始人为的制造对突厥人的歧视,甚至不惜制造汉人与突厥人的对立,比如洪城的内城只允许汉人居住,而且汉人在洪州的地位也比突厥人要高,如果汉人与突厥人发生冲突,官府肯定会惩罚突厥人,哪怕是汉人有错在先……
也正是在赵德言的房间制造下,洪州内部汉人与突厥人矛盾也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如果李休知道薛仁贵在路上的经历,就会感觉到汉人与突厥人的对立,再加上赵德言暗中的鼓动,这才终于导致了这次突厥人的叛乱,虽然赵德言早有准备,但也差点让叛军攻下洪城。
李休本来还担心薛仁贵的安全,不过在赵德言送来的奏折中,却是提到薛仁贵帮助朝廷的大军平叛,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估计是赵德言看在李休的面子上,并没有隐瞒薛仁贵在平叛中的作用,否则朝廷的大唐还需要一个平民来帮忙,这可不是什么太有面子的事。
“李休,没想到你身边还藏着这么一个猛将,赵德言简直把那个薛仁贵都夸成古之恶来、樊哙再生了,不过样的猛将你怎么不把他推荐到军中?”皇陵之中,李世民一边打量着眼前这座正在修建的皇陵,一边微笑着向李休道。
“陛下可真是冤枉我了,薛仁贵还是上次我去太原为穆皇后迁陵时,才无意间遇到的,晋儿也吵着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箭法和武艺,所以我才带他回长安,本打算找个机会推荐他进军校,不过他是家中独子,去世的父母也有遗命,让他先成家后立业,这次他之所以去洪州,就是要和他儿时就订下婚约的妻子成婚的!”李休这时却是苦笑一声解释道。
今天李休来皇陵视察工程的进度,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也来了,而且一见面就说到洪州那边的事,特别是对薛仁贵十分的感兴趣,毕竟赵德言看在李休的面子上,对薛仁贵是好一顿夸,而李世民本来就是武将,自然对薛仁贵起了爱才之心。
李世民也知道李休没有说谎,事实上他早在之前就把薛仁贵的身世查的一清二楚了,连薛仁贵未婚妻的事都知道,他刚才也只是和李休在开玩笑罢了。
“对了,皇陵的进度能不能加快,父皇那里恐怕……”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世民语气一变,脸色也有些沉重的道。
第798章 视察皇陵(下)
李休听到李世民谈到李渊的病情,当下也是脸色一沉,这段时间李渊自己作死,把孙思邈也给赶出皇宫,自己也不听其它御医的叮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劝也没用,甚至连药都不按时吃,结果成功的把自己作到濒死的边缘,现在虽然还没死,但也差不多了,为此平阳公主一天哭好几次,搞得李休也担惊受怕,生怕她因悲伤过度伤到肚子里的孩子。
“启禀陛下,皇陵的工程进度已经很快了,如果再加快进度,恐怕会影响到皇陵的质量,而且等到明年开春,民夫的征调也会受到影响,到时皇陵的修建速度恐怕还会放慢!”李休实话实说道。
想要加快工程的进度,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人力和物力,其中物力不用担心,毕竟谁也不敢卡皇陵的脖子,但是人力就有点麻烦了,毕竟大唐以农立国,任何事情都要为农业生产让道,所以当农忙时,修建皇陵的农夫就得回家干农活,如果谁敢在农忙时征调民夫,就算民夫无力反对,朝堂上的大臣也得把皇帝骂成昏君,这点杨广就是个极佳的例子。
“民夫吗?”李世民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眼睛也不由自主的看向皇陵中如同工蚁般忙碌的民夫,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他他很快就开口道,“如果人力不足的话,我可以将禁军抽调出一部分交给你们!”
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是一惊,大唐的军队主力虽然是府兵,也就是平时为民,战时才征调为兵,不过皇帝手中却掌握着一支规模强大的禁军,这些禁军全都是从各地府兵抽调出来的精锐,平时已经脱离了生产,靠着朝廷发放的粮饷养家生活,其实也就是后世的募兵。
大唐的募兵数量并不多,但是待遇可比后世的募兵强多了,毕竟他们全都是军中的精锐,而这些募兵的代表性军队就是禁军,另外还有龙武军和神武军,不过他们的数量比不上禁军,所以大唐的募兵一般也都以禁军来代称。
“如果有禁军加入的话,工程的进度倒是可加快。”李休当下也是点了点头道,禁军可比一般的民夫强壮多了,而且他们的纪律性也强,管理起来也方便,效率自然不是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夫可比。
听到李休这么说,李世民也终于放心的点了点头,当下他们两人一起在皇陵的工地上转了转,其实现在皇陵的进度已经很快了,虽然快要过年了,但是民夫们依然干的热火朝天,其中皇陵的地宫已经修建好了,外围的城墙也建造完毕,只是前面的宫殿群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现在地基才刚打好,地表的建筑也只修建了一部分。
“老臣参见陛下!”当李休和李世民来到前半部分的宫殿工地时,只见裴寂立刻上前行礼道,他是李休的副手,不过他却比李休更用心,皇陵大部分的事务都是由他主动负责的。
“不必多礼,这段时间也有劳裴公了!”李世民看到裴寂也十分客气的道,本来以裴寂的身份地位,是根本不用再来这里劳心劳力的,只不过裴寂身为李渊的好友,这才同意再次出山,可以说他在这里也只是为了向李渊尽朋友之义。
“陛下客气了,太上皇对我有知遇之恩,而且我也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裴寂这时却是颇为伤感的道,说到最后时,甚至连眼圈都红了,似乎是又想到了李渊的病情。
“裴公高义,父皇这段时间也一直念叨着你,而且皇陵这边也不需要你一直盯着,有时间也可以多去探望一下父皇,我想父皇肯定也会十分高兴的!”李世民看到裴寂的样子,当下也是叹了口气,随后神情低落的道。
“陛下所言甚是,其实昨天老臣也才去过大安宫,当时陛下的精神不错,老臣还陪着他下了盘棋,又劝他喝了药才回家。”裴寂这时再次开口道,其实这段时间他只要不在皇陵,就是在大安宫里陪着李渊,而李渊对别人可能会不假辞色,但是对裴寂却从来没有发过脾气。
“那就好,父皇生病之后,性情也愈发的古怪,谁的话也不听,唯有裴公你才能劝说他一二!”李世民说到这里时,语气中也带着几分酸溜溜的感觉,毕竟他这个亲儿子却还比不上裴寂这个外人,这让他自然有些不好受。
“陛下言重了,太上皇只是生病后心情不好,等到治好了病,自然也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裴寂这时开口安慰道,不过李世民却根本不相信他后面的话,毕竟李渊的病情已经传出去了,所有朝堂上下都已经知道李渊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裴公你就不必安慰我了,刚才我还和李休说,希望皇陵能够加快进度,否则我真担心父皇他……他……”李世民说到最后却再也说不下去,最后只能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虽然他对李渊有诸多的不满,但毕竟是父子,这种血脉亲缘无论如何是割不断的。
看到李世民脸上的悲伤,裴寂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当下跟着叹息一声,久久没有再开口,不过旁边的李休却是目光古怪的看着裴寂,如果他不是事先知道内情,恐怕会真的被裴寂的演技给骗过去。
“陛下,昨天……昨天我从大安宫离开时,太祖已经和我说过一件事!”裴寂这时忽然再次开口道,只是语气中却带着几分犹豫。
“哦?父皇和裴公说了什么?”李世民听到这里也露出好奇的神色,李渊这次生病之后,脑子似乎真的一下子糊涂了,见到李世民也是没好脸色,更别说交流了,也唯有裴寂才能和李渊正常的说话聊天。
“这个……”裴寂似乎显得十分犹豫,不过最终还是开口长叹一声开口道,“说起来这些话也是不详之言,但是臣却不得不说,昨天我在临走时,太上皇拉着我的手再三叮嘱我,希望可以由我来帮他料理后事,我当时听到这里也是悲痛欲绝,也并没有拒绝太上皇,只不过这件事还需要陛下裁决!”
皇帝驾崩,葬礼肯定也十分的浩大,事情也十分繁琐,肯定需要一个人主持葬礼,而这个人要么是朝廷重臣,要么就是皇族中德高望重之辈,裴寂不但是李渊的好友,以前也是他最信任的大臣,号称是大唐第一相,以他的身份,主持李渊的葬礼自然最合适不过,更何况这还是李渊自己要求的。
“也好,既然是父皇希望裴公来主持,那日后这件事就有劳裴公了!”李世民果然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道,事实上有资格主持李渊葬礼的人并不多,李渊虽然有几个兄弟,但都早亡,本来还有一个李神通可以主持,但几年前也去世了,选来选去也只有裴寂最合适。
“多谢陛下!”裴寂听到这里也立刻向李世民躬身行礼道,只不过在低头之时,谁也没有看到他嘴角涌起的一丝笑容。
接下来裴寂带着李世民在皇陵里转了转,他可比李休对皇陵要熟悉多了,每到一处都会介绍一番,而在皇陵的东北方向,那里还留下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