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小无数的部落,这些部落彼此间冲突不断,有时也会与大唐发生一些小冲突,为此大唐不得不在北疆驻扎大量的兵力。
  “驸马有所不知,西南那边临近吐蕃,以前还有个吐谷浑,幸好之前咱们所吐谷浑灭了,现在西南边疆倒是平静多了,只不过这几年吐蕃的实力增长的很快,许多以前生活在吐蕃的部落不愿意臣服,结果就被吐蕃赶了出来,咱们又与吐蕃接壤,结果这些被赶出来的部落进到大唐地界,自然会发生一些冲突,其实党项以前就生活在吐蕃境内,被赶出来后才在咱们大唐境内安置下来。”苏定方开口解释道。
  “吐蕃吗?”李休听到苏定方提到吐蕃时,也不由得低声自语道,说起来中原王朝还真是多灾多难,比如以大唐为例,好不容易解决了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但在西南方向却崛起一个吐蕃,日后随着吐蕃的强大,肯定会给大唐带来不小的威胁,这也是原来历史上发生过的,所以他也绝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吐蕃。
  “定方,以你之见,咱们大唐有没有遏制吐蕃的办法?”李休这时忽然开口问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现在吐蕃虽然逐渐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威胁大唐的地步,所以若是有可能,李休也会毫不犹豫的打断吐蕃的发展进程。
  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苏定方听到这里却是苦笑一声道:“驸马恐怕问错人了,别看我虽然去了西南,但却对吐蕃了解不多,因为据说吐蕃地处高原,一般人根本上不去,甚至就连那些爱财如命的商人也不敢轻易上去,只能让吐蕃人自己下来做生意,我们能打听到的消息,也只是这些间接与吐蕃人有过接触的人说的,根本不足为信,所以我对吐蕃的了解也极为有限,更别说什么遏制吐蕃的地办法了。”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苦笑一声,不过他也知道苏定方说的是实情,吐蕃借着高原之势,一般平原上的人就算上去了,可能一场小病就能要了人的命,如此一来,就让外界对吐蕃的了解极少,当然这也让吐蕃的消息十分闭塞,比如之前松赞干布刚与大唐接触时,还十分的自大,不过被大唐教训过后,却一下子变得老实多了。
  “不过我虽然对吐蕃内部的情况不了解,但若是想要遏制一个国家的发展,无非也就是内外两个方面,可是吐蕃仗着地利之势,外界的人进不去,所以想从外界遏制他实在太难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内部挑拨了,我相信无论是哪个国家,内部都不会是铁板一块,只要我们能够打听到吐蕃内部的纷争,就可以从中做一些文章!”苏定方这时再次开口道。
  “内部挑拨吗?”李休听到这里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脑子中也一直回想着原来历史上对吐蕃的记载,不过他对吐蕃这个时期的了解却不是很多,除了文成公主曾经嫁过去外,也就知道松赞干布还娶了一个尼泊尔的公主,至于吐蕃内部的纷争,他还真不是很清楚。
  不过李休并没有气馁,打算在有空了让人多留意一下吐蕃的情况,虽然吐蕃的消息封闭,但总会有吐蕃人下来,而且他记得曾经在长安就见过几个吐蕃商人,上次那个禄东赞更是被他扔出府去,所以应该可以打听到一些吐蕃的消息。
  正在说话之时,李休的马车也来到城西的一片军营,长安周围驻扎着大批的军队,因此也修建了不少军营,苏定方他们这次平叛有功,所以这次回长安也是论功行赏,只不过赏赐暂时还没有下来,所以他们只得在长安斩住。
  马车来到军营的大门前,不过军营可不许马车进入,所以李休和苏定方下了车。不过就在他们刚一下马车,立刻看到营门口围了不少人,吵吵嚷嚷的似乎是想进去,但却被守门的将士死死的拦在外面。
  “怎么回事,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李休看到这些人竟然如此大胆的围在营门前,当下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毕竟这里是军营重地,一般人别人进去了,连靠近都是重罪。
  “这些人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些奸商,另外我们不是长安的驻军,只是暂时在这里驻扎,所以规矩就变得有些松,毕竟以前都要靠这些家伙把手里的东西换成铜钱!”苏定方这时一脸无奈的解释道。
  “那为何不让他们进去?”李休听到苏定方的解释点了点头,不过随后又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我今天一早就出营了,营中的事情我也都交给我的一个学生来处理,估计是他下的命令吧。”苏定方这时猜测道。
  “你的学生?”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好奇的道,苏定方可是个十分骄傲的人,能让他收做学生,对方肯定也不是普通人,这倒让他十分的好奇。


第866章 苏定方的学生(下)
  军营中的校场上,一支精锐的军队正在进行操练,喊杀声震彻天地,而在校场旁边的一个公事房里,一个十分年轻的官员正在认真的处理着公务,无论校场上的士卒喊的多么大声,他却是充耳不闻,丝毫不受任何的影响。
  “裴参军,那些商人都把营门给围住了,军中有些将士也有些坐不住了,你看是不是该把那些商人放进来了?”正在这时,只见一个校尉快步走了进来,然后十分恭敬的向这个年轻的官员请示道。
  “不要着急,那些奸商把价钱压的太厉害了,一千文的东西他们竟然只出几十文,甚至以更低的价格收购,这些东西可都是手下的兄弟们拼死拼活才带回来的,绝对不能这么白白便宜了别人了,所以就让他们在外面呆着,不涨价就别想进来!”只见这个被称为裴参军的年轻人放下手中的笔,然后抬起头微笑道。
  这位裴参军的年纪出奇的小,看起来绝对不超过二十岁,方面无须,面容清秀,嘴角还带着一些少年人特有的绒须,不过他虽然年轻,但却面带刚毅,说出的话中也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气质。
  “可是真的要是把那些商人气走了,咱们手中的东西又该卖给谁去,总不能再回边疆去吧?”不过裴参军的话并没有让校尉放下心来,反而再次担心的问道。
  他们本来都是驻扎在北疆的士卒,这次是奉命去往西南平叛,然后回长安领功,但领完功劳后,他们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边疆,若是现在不卖,恐怕到了边疆后就卖不出去了,就算是有人愿意买,价钱肯定也比长安这边低几倍,因此他们现在也是急于把手中的战利品出手。
  “那些奸商就是抓住了咱们急于出手的心思,所以才敢这么压价,商人逐利,在他们眼中,咱们手中的战利品就是一块大肥肉,他们可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只见这个年轻的裴参军再次开口道。
  看到这位裴参军态度如此坚决,校尉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退了下去,本来以裴参军的职位,他是没有资格掌管整个大营的,不过之前苏将军离开时,将军营交给裴参军管理,而且对方不但是苏将军的学生,而且也素来机敏,在战场上也是屡出奇谋,因此在军中的威望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等到校尉离开后,这位年轻的裴参军继续处理军中的事务,以他表现出来的沉稳,实在与他现在的年纪有些不符。
  不过就在裴参军刚处理了一会公务,却忽然又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他本以为又是军中的人沉不住气,当下也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抬起头刚想说什么,却没想到进来的竟然是今天一早就出去的苏定方,而且在他身边还有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说是中年,其实看起来也就二三十岁的样子,但对方的眼睛却透着几分沧桑,让人的印象深刻,一般有这种眼神的人,肯定有着极为丰富的阅历。
  “守约,快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常常向你提起的燕国公!”没等裴参军反应过来,就见苏定方就十分兴奋的向他介绍道。
  “燕国公!”裴参军听到对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驸马李休时,当下也不由得震惊的站了起来,随后快步上前行礼道,“参军裴行俭,拜见驸马!”
  “不必客气,你就是裴行俭?”李休这时也露出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十分年轻的官员道,刚才进来时,他就已经知道苏定方收的学生竟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裴行俭,这让他也是十分好奇,所以进营之后哪也没去,直接就来见他。
  裴行俭虽然不像房玄龄等人那么有名,但也同样是大唐的一代名臣,特别是在房玄龄、长孙无忌这帮开国功臣凋零后,裴行俭就成唐高宗时期最有名望的大臣之一,在原来的历史上,被灭的突厥再次复兴,就是裴行俭数次用兵,将突厥残部一举灭掉,从而威震西域,连吐蕃都不敢有所异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裴行俭最大的功绩并不是威震西域,而是他知人善用,多次向大唐举荐人才,比如文臣有苏味道、王勮等,武将更有程务挺、张虔曰助、崔智聅、王方翼、蚕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人,全都是他向大唐举荐的,这些人日后要么成为一代名臣,要么成为一代名将,可以说唐高宗后期军中的主力将领,几乎有一半都是裴行俭推荐的。
  不过裴行俭最吸引李休的并不是他在历史上的功绩,而是裴行俭有位猛将兄长,此人名叫裴行俨,在隋末乱世时号称“万人敌”,曾经与程咬金、秦琼都是瓦岗寨的将领,连秦琼都亲口承认,若是真的在战场上拼杀,他也没有必胜裴行俨的把握,可惜裴行俨死于王世充之手,当时才二十多岁,也算是英年早逝了。
  当然后世的人可能对裴行俨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是若是提到《隋唐演义》中,在十三条好汉中排行第三,手使两柄大锤的裴元庆,肯定有不少记得,而裴元庆在历史上的原型就是裴行俨,李休小时候最喜欢听《隋唐演义》的评书,后来不但看过原书,而且还找过相关的史料,所以对裴行俨也有所了解,裴行俭就是裴行俨的亲弟弟,而他们的父亲裴仁基,同样也死于王世充之手。
  裴行俭这时不但感觉李休看自己的目光有些奇怪,而且连问的问题也有些奇怪,似乎对方好像认识自己似的,但他却不记得在哪里见过李休。不过他最后还是十分恭敬的回答道:“下官就是裴行俭!”
  “哈哈,刚才在路上时,定方就一直向我夸耀他收了个好学生,现在一见果然不凡啊!”李休这时也感觉自己有些失态,当下也急忙大笑一声掩饰道。
  “多谢驸马的夸奖,能够得到苏师的教导,也是我的福分!”裴行俭这时不卑不亢的再次道。
  裴行俭出身于河东裴氏,父兄都是前隋的名将,不过他的身世却十分坎坷,因为他父亲与兄长密谋行刺王世充,结果被王世充杀害,裴家满门也因此受到牵连,而当时裴行俭的母亲怀有身孕,好不容易才趁乱逃出洛阳,然后将他生下来抚养长大。
  本来裴家就剩下裴行俭这么一根独苗,在母亲的要求下,裴行俭也弃武从文,上次科举时,年纪轻轻的他就通过明经科的考试,不过裴家的血脉中可能流淌着尚武的传统,裴行俭哪怕走上科举之路,但依然想进入军中效力,刚巧他父兄当初与程咬金、秦琼等人交好,于是在他们的帮助下,这才进入军队,并且在苏定方手下担任参军一职,结果很快得到苏定方的赏识,被对方收做了学生,准备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