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连一些年纪大的人也经常跑来送许多吃的用的,可以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李休估计最后自己的预算会富余下不少。
  合葬的陵墓没有太多的讲究,不必像富贵人家那样挖掘地宫之类的,但是也不能太过草率,特别是那些隋军将士的家眷们,要求比李休还要多,虽然不能全部满足,但既然答应了他们参与墓园的修建,李休也尽量的让大家都满意。
  “国公,东侧的墓坑已经挖掘完毕,下官已经查看过了,完全合乎咱们的要求,只要国公你觉得满意,咱们就可以立刻将一部分尸骨安葬在墓中!”这天上午,李休正在工地上巡视时,却只见参军杨怀再次跑来向他禀报道。
  听到东侧的墓坑修建完毕,李休也是心中一喜,当下也是笑道:“太好了,咱们这就去看看,说起来将士们的尸骨也在外面等候太久了!”
  当下李休与杨怀来到东侧的墓坑,整个墓坑十分的狭长,就像是手臂似的,将中间唐军将士的陵墓护在其中,这也是当初李休的设计,而现在墓坑已经修建完毕,干活的壮丁也都转移到其它的墓坑里劳作。
  李休顺着墓坑旁边的斜道进到墓坑中,只见地面铺着一层厚厚的三合土,并且用巨石砸实,以防止下面的水气涌上来,墓室进水对于中原的丧葬习俗来说可是一个不吉之事。
  李休亲自在整个墓坑里转了一圈,最后发现无论是建设的规格还是形状、大小,都十分符合自己原来的要求,这让他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向杨怀夸赞道“不错不错,杨司户你辛苦了,等到这件事过后,本国公一定要向你上司夸奖你一番,以你的能力,区区一个司户实在有些太你了!”
  听到李休的夸奖,杨怀也不由得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当下也急忙谦虚了几句,不过心中也是十分的激动,说起来以他的能力,也的确早就该升职了,只是因为他和前隋皇室有点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结果这才耽误了他的仕途,不过若是眼前这位燕国公能够推辞自己的话,那可就没有人敢再为难自己了。
  “铛铛铛~”正在这时,忽然工地上传一阵清脆的敲击声,紧接着就有人高喊“开饭了”,这让整个墓园也热闹起来,干活的壮丁也都丢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跑向吃饭的地方,你争我抢的生怕吃不上饭,毕竟这些人都是临时来干活的,不可能要求他们都像军队那么有纪律。
  李休这时也饿了,当下也和杨怀一起来到吃饭的地方,其实这里就是一个简易的棚子,后面可以做饭,前面的空地可以吃饭,反正干活的人也没什么讲究,站着蹲着都是一样吃。
  李休不喜欢搞特殊,只不过墓园里除了他之外,马爷和秦琼也在这里,甚至连平安郎和李治、狄仁杰三人也跑来了,主要是工地上干活的人难免有个头疼脑热,有时一不小心还可能受伤,所以平安郎就充当了大夫,保证大家的健康,而李治和狄仁杰则纯粹是给平安郎打下手的,现在两人也都学了不少东西,比如能认识几百种药,平时抓药平安郎也能放心的交给他们了。
  正是因为有老人和孩子,所以李休才特意开了个小灶,负责他们这些人的饮食,其实这也是件好事,毕竟以他们的身份,若是真的和普通人一起吃饭,反而会让别人感觉不自然。
  当李休来到自己吃饭的地方,发现平安郎等几个孩子已经开吃了,毕竟小孩子年纪小,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很容易就饿了,所以李休特意吩咐他们不用等自己。而且除了平安郎三个外,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和他们一起吃,旁边还有一个老妇人,正在帮着马爷等人摆放饭菜,这一老一小正是之前李休在广场上,主动请对方来墓地干活的祖孙。
  老妇人姓刘,夫家姓徐,所以别人都叫她徐刘氏,而她的曾孙名叫徐康,小名叫虫虫,因为民间传说孩子的名字越贱,就越容易养活,而徐刘氏又给曾孙取名一个“康”字,估计也是希望自己的曾孙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
  徐刘氏虽然年纪大了,但却烧的一手好饭食,据她说年轻时也是大户人家出身,所以专门学过厨艺,而且多年贫困的生活也让她特别擅长农家菜,哪怕是很普通的材料,放在她手中也能做的很美味,李治从小吃着皇宫里的山珍海味,早就腻了,所以对徐刘氏做的菜也十分的喜欢。
  “先生我们吃完去玩了!”李休刚一进来,就见到李治把饭碗一丢,随后就拉着平安郎三人往外跑,这段时间他也是玩疯了,毕竟北邙山这里风景不错,而且又没人管他,所以他也是天天往山里跑,时不时还能带回几只自己捉的野兔打一打牙祭。
  “别跑太远!”李休也没空管李治他们,当下也是点了点头道,反正附近都被军队清了一遍,根本没有什么猛兽,而且又有侍卫跟着,所以李休也不担心李治他们有什么危险。
  李治等人答应一声,随后就跑没影了,徐刘氏这时也将饭菜摆好,然后向李休行了一礼退了下去,马爷和秦琼也招呼李休坐下,不过就在李休刚准备吃饭,却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就向马爷道:“马叔,我有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第1172章 居养院
  “什么事?”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是一愣,随后扭头看向他问道。
  “是这样的,之前为了修建这个墓园,我预估了一下大概的花费,并且向朝廷申请,结果朝廷那边也把钱给批了,但是现在的情况马叔您和秦将军也知道,这笔钱肯定是花不完,而我想和您商量的就是关于剩下的这笔钱的事。”李休当下再次开口道。
  本来在李休的计划中,征调民夫的工钱、伙食、工具等,另外还有修建墓园的各种材料等等,加在一起也是笔不小的花费,可是没想到消息传出去后,当初战死辽东的隋军将士家眷也纷纷赶来出工出力,根本不要工钱,甚至连工具都是自带的,有些富裕的人家甚至连材料都帮李休买好了送来,如此一来,整个工程需要的费用自然大减,李休估计最后能余下将近一半。
  “这有什么可商量的,余下的钱再还给朝廷不就是了吗?”没等马爷开口,旁边的秦琼却是皱着眉头问道,如果不是他熟悉李休的为人,恐怕都会以为李休是不是要把这笔钱给私吞了?
  “秦将军有所不知,朝廷给咱们调拨的这笔款项不但有钱,另外还有一些物资,比如修建墓园的木材、石头、工具等等,这些东西都已经运到洛阳了,再还回去也十分麻烦,刚好我有个想法要用到这些东西,所以想和你们两位商量一下!”李休这时再次开口解释道。
  “有事情你就说,在我们哥俩面前还卖什么关子?”马爷这时也有些着急,当下再次开口催促道,他知道李休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肯定不会露出这样慎重的表情。
  “其实这件事也和徐刘氏他们祖孙二人有关,那天我了解到他们祖孙的情况后,也忽然想到大唐这么大,肯定有不少像他们这样生活无着的老弱,所以才想帮他们一把。”李休这时终于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讲了出来。
  听到李休的话,马爷和秦琼也都是一怔,随后两人对视一眼,这才只见秦琼开口道:“驸马,徐刘氏祖孙二人的确可怜,不过咱们怎么帮他们,总不能把朝廷的钱分给他们吧?”
  “当然不是分钱给他们,事实上朝廷对他们也有一些优待,比如分给他们这种老弱四十亩永业田,使得他们不至于吃不上饭,只不过徐刘氏年老,虫虫又是个孩子,根本无力耕种,而且随着徐刘氏的年纪越来越大,恐怕用不了两年,他们祖孙二人就彻底的没有生活来源了,到时岂不是要上街乞讨?”李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面露怜悯的道。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咱们该怎么帮他们?”马爷这时手指敲击着桌面露出思考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问道。
  “我是想能不能以朝廷的名义,在洛阳等地设立一个机构,专门收容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人,比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等等,至少不让他们流落街头,其实这件事也有先例,当年梁武帝崇信佛教,于是设立了一个名叫‘孤独园’的地方,就是为了收容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李休当下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道。
  其实李休就是想建一所孤儿院和养老院的结合体,也算是一座慈善机构,毕竟现在大唐的国力上去了,百姓们也都富足起来了,但是难免还是会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养活自己,就比如他说的孤儿、老人、残疾人等等,事实上大唐也有类似的机构,名叫悲田院,只不过那是几十年后唐玄宗设立的,而李休只是将这个慈善机构提前了一下。
  “原来如此,驸马的意思是想用那些剩下的材料和钱,建一所收容无家可归之人的慈悲之地,这倒是个好办法!”秦琼听到李休的打算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徐刘氏只是他们遇到的一个老无所养之人,而除了她外,肯定还有更多的人没有生活的能力,现在朝廷灭掉了四方之敌,境外再无压力,也的确是时候关注国内了。
  秦琼只是个纯粹的武将,对政务方面并没有什么概念,不过马爷却是在飞奴司呆了多年,自然考虑的也更加全面,所以只见他沉思了片刻却是再次开口道:“这个想法倒是不错,而且建造一所收容这些老幼病残之人的地方也很容易,可是关键是要维持这个地方的运转,却需要花费不少的钱财和精力,这可不是个小事情啊。”
  “马叔说的不错,所以我打算先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如果朝廷同意,咱们就用修墓园剩下的钱在洛阳建造一座居养院,收容这些无家可归之人,至于居养院日后的开支,如果朝廷愿意拨款最好,如果朝廷不愿意,那就请朝廷给他们分一些土地,这样土地多了,也可以请人耕种,应该可以维持居养院的运转!”李休再次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讲了出来。
  本来唐玄宗设立的养老机构名叫悲田院,只不过悲田这个词来自于佛家,其内供养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只不过现在佛教被李休打击的大为凋零,他如果现在用佛家的名称,只会惹人笑话,所以干脆改为“居养院”,这个是后世宋朝设立的慈善机构,李休直接把名字借过来用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时期的居养院也是古代最为完善的收养机构,全国各地都设立有居养院,用于收养居无定所的老人和孤儿,据说可以达到县一级,这也是古代统治机构能达到的最底层,换句话说,只要有朝廷派遣官员的地方,就会有居养院,这种覆盖率在古代来说也是极为少见,哪怕是后世的明清也没有达到宋朝的规模。
  李休借用居养院这个名字,也同样是希望大唐能够达到后世历史上宋朝的规模,事实上大唐在他的影响下,特别是高产作物的引进,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的问题,毕竟大唐的人口只有几千万,能耕种的土地实在太多了。而温饱解决后,接下来就该更多的关注民生的问题了,现在的养老机构只是其一,另外还有教育、医疗等问题,只要日后的机会,李休也会着手开始推动,当然他只是在背后出出主意,至于真正办事的还是要靠别人。
  “居养院这个名字不错,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肯定会同意这件事,至于是由朝廷直接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