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高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而决不可能拥有这么优良的战马。

    这三百郡兵个个身躯矫健,马术娴熟,一般中原士兵哪有这种骑术和体格。这让张志心中顿生出疑心。

    这时他的目光又注视到了罗士信身上,这应该是对方校尉,他记得荥阳县郡兵的校尉是王雄的侄子王孝德,比这个大将要矮得多,没有这么高大魁梧。

    而且此人的兵器,竟然是一杆大铁枪,张志心中估计。这杆大铁枪至少在一百二十斤左右,使他异常震惊,此人究竟是何人?

    张志额头渗出冷汗,他开始意识到不对了,立刻奔到内墙头喝令:“拦住郡兵。不准他们进关!”

    城门内站着数百士兵,人人手执长矛。就在张志命令下达的同时,三百隋军骑兵也冲进了关内,局势骤变,数百士兵手执长矛一拥而上,无数根长矛戳向一马当先的罗士信。

    罗士信见已经被识破,他大喝一声,将数十根长矛劈打挡开,随即抖出朵朵枪花,长枪飞如神电,霎时间四五人被他长矛刺翻,守军士兵见神勇无比,皆吓得大喊一声,调头便跑。

    罗士信调转马头,向上城甬道冲去,迎面数十支箭呼啸而至,他挥动铁枪拨打雕翎,一纵马冲上了甬道。

    他大喝一声,一名守将躲闪不及,被他一枪刺穿了胸膛,尸体挑飞出去,随即大铁枪一抖,发力猛刺,枪尖竟刺穿了三名士兵的胸膛,三人同时爆发出惨厉的惨叫。

    在天下十猛将中,罗士信排名第四,由于宇文成都已死,他实际上就是第三,他不仅枪法精奇,而且力大无穷,再加上他勇烈绝伦,除了败在师兄杨元庆手下外,他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上城甬道上挤满了百余士兵,人人手执长矛,惊恐地注视着冲上来的敌军大将,敌军大将的勇烈将他们吓得胆寒心战,双股一阵阵战栗。

    罗士信俨如猛虎入狼群,越战越勇,在他大铁枪下伏尸累累,已经超过四十人死在他的枪下。

    这时罗士信距离城头已不到两丈,一名身材魁梧的敌军校尉悄悄摸到到他头顶,手执一根短矛,离罗士信头顶还有一丈时,他猛地将短矛飞刺而出。。。。。

    短矛俨如一条毒蛇,向罗士信的后颈处飞刺而来,眼看要刺中,就在这一刹那,罗士信一转身,短矛擦身而过,他的大铁枪闪电般向偷袭的敌将刺去。

    ‘噗!’大铁枪刺穿了敌将铠甲,从前胸刺入,枪尖从后背透出,敌将痛苦得厉声惨叫,罗士信手臂较力,竟将近两百斤重的敌将挑在空中,枪尖一甩,尸体向前方数十名士兵砸去,十几名士兵被砸翻,这一幕终于使甬道上剩下的六十余名敌军士兵崩溃了。

    他们大喊一声,调头便逃,甬道上顿时逃得干干净净,罗士信冲上城头,迎面遇到了骑马奔来的主将张志。

    “敌将休得猖狂,吃吾一刀!”

    张志挥动三尖两刃刀,向罗士信头颈劈去,刀锋来势凶猛,罗士信此时已杀得性起,他也大吼一声:“来得好!”

    身体向后一退,躲开这一刀,长枪一挺,喊声似霹雳,枪尖如奔雷,一枪刺穿了战马身躯,枪尖一挑,战马惨嘶,侧身翻去,巨大的奔跑惯性使张志连人带马翻滚下城头,一声长长的惨叫,张志摔死在虎牢关下。

    他将铁枪重重向地上一戳,对城头的数百敌军厉声高喝:“我乃隋将罗士信,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城头士兵早被他勇猛如天神般的杀戮惊呆了,又听说他便是勇冠天下的猛将罗士信,数百士兵惊得惶恐万分,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我们愿向将军投降!”

    这时,程咬金率七百余骑兵也赶到了,战马奔腾,矛尖闪烁,七百骑兵风驰电掣般冲进了虎牢关,这座中原第一关落入了隋军之手。

    。。。。。。。。

    在颍川郡的最南面也是丘陵起伏之地,这一带的山势低缓,平原和丘陵相间,河网密布,分布着大片农田。

    这里是颍川郡的叶县所在地,叶县位于五郡交界处,西南面是淯阳郡,南面是淮安郡,东南是汝南郡,西面是襄城郡,襄城郡北面便是洛阳。

    颍川郡也是整个河南道的中心所在,也就是三国时的曹魏都城许昌,向东是梁郡,向北是荥阳郡,所以自古就有‘中原图天下,许昌图中原’的说法,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天傍晚,一支由十人组成隋军斥候小队从襄城郡进入了叶县,在茫茫的平原上奔驰,他们脚下原本是大片麦田,但现在大多荒芜了,只有少数靠水的肥沃土地种着麦子。

    此时麦子已到收割季节,河边大片麦田里一片金黄,麦浪翻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麦田里到处可见收割麦子的农民,他们不时抬头,警惕地注视奔驰而过的隋军斥候。

    “火长,今年的收成好像不错,不知咱们河东的收成怎么样?”一名隋军士兵大声问道。

    火长年约二十四五岁,身材壮实,话不多,性格比较沉默寡言,斥候兵的等级要比一般普通士兵高一级,比如这名火长,在普通军队中,他可以担任队正,火长姓曹,是河东绛郡人,从军一年,在河北战役中立功,升为斥候火长,这次他奉命探查许昌郡西南部一带。

    在整个河南道,像他们这样的斥候小队有数百队之多,每支小队都有自己巡查的地盘,手下很关心收成,但曹火长却在想别的事情,没有回答手下的问题。

    昨天晚上他们遇到几名商人,商人告诉他一个情报,说在叶县也遇到一队和装束相仿的巡哨士兵,约百余人,这让曹火长顿时警惕起来,叶县是他的巡哨范围,怎么会有别的军队,而且还有百余人,他立刻便想到,很可能是魏军巡哨队。

    一般这种百余人的巡哨队出现,后面都会跟随着大队人马,难道魏军主力已经来了颍川郡,他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便率领弟兄们前来查看情况。

    他们又奔行了三里,奔上了一座低缓的丘陵,顺着山道向北奔驰,很快便到了尽头,前方是断崖,断崖下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可以从旁边小道冲下土坡,这一带树林浓密,人烟稀少。

    忽然有人指着前方大喊:“火长,看前面!”

    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断崖前方三里外,是一片占地巨大的军营,约数百亩之多,里面帐篷密集,一顶挨着一顶,至少有七八万人马。

    在大营正中插着一根高约五丈的旗杆,帅旗飞扬,大旗赤白相间,这竟是唐朝的军旗。

    。。。。。。。。

第十八章 调兵遣将

    一只苍鹰从颍川郡飞翔而至,飞越了黄河,向河阳城飞去,它带去了隋军斥候在颍川郡极其重要的发现。

    河阳城的隋军兵力已集结到九万人,大将谢映登和薛万彻又率领两万军队南下,刚刚抵达河内郡,这两万军队便是整编完成的幽州军精锐。

    至此,隋军在黄河一线的部署已达十四万之众,除了河内郡的九万大军外,还有河东郡由裴行俨率领的两万军队,以及部署在黎阳城,由秦琼率领的三万军队。

    另外,在河阳城黄河边,隋军还集结了二千多艘战船,这是一场势在必得的大战。

    河阳城内最高处的鹰塔上,一只苍鹰盘旋而至,缓缓落在鹰塔上,一名鹰奴取下信筒,飞奔下楼大喊:“是红色信筒!”

    这是紧急情报,等候在塔下的传令兵接过情报便翻身上马,催马向位于城外的隋军大营飞驰而去。

    中军大帐内,杨元庆正在和李靖商议军情,随着洛阳战役的拉开,各种重要情报接二连三而至,唐军和郑军在洛阳城外展开大战,由李世民和王仁则对阵,王仁则连败两场,洛阳形势不利。

    而在虎牢关,罗士信和程咬金已成功夺取关隘,布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在陈留县,一支由两百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沿着通济渠北上,这应该是李密派来正式签署合约的船队。

    但杨元庆此时却在考虑对中原的夺取,他之所以不断增兵,就是为了应对战局的不断变化

    更重要是,李密已经有放弃中原、南迁江淮的迹象,那么及时抢占因李密南撤而留下的势力空白,就是摆在杨元庆面前的重中之重。

    “我觉得我们应首先占领东郡,向南再攻占济阴郡,其次是荥阳郡,这样便可以和洛阳相连接。将我们的势力在河南连成一片。”

    李靖在劝说着杨元庆,“卑职估计李密一时不会轻易放弃梁郡,我也建议总管暂时不要攻打梁郡,留下他作为第三方。这样,东面将东郡作为攻打窦建德的后勤重地,而西面将洛阳建为应对唐军的后援重地,东西呼应,形成与河北的犄角之势。”

    “可以这样也会成为腹背受敌之势,一旦李密南下计划受挫,他必然会卷土重来。那么和唐军勾结,两边同时进攻,我们就左右难支了,长史想过吗?”

    李靖想了想,又道:“那索性就留下一个弱小的王世充,让他成为西面屏障,挡住李唐东进,我们集中精力取中原。这样就化解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这也是一个办法,可以让我集中精力谋攻中原。”

    杨元庆背着手注视着沙盘,沉思片刻道:“从前我听祖父说过。在河南有两个郡极为重要,一个是梁郡,它联系江淮,一个是颍川郡,它联系南阳荆襄,我可以暂时不攻打梁郡,但颍川郡我还是考虑要拿下。”

    李靖微微叹息一声,“就怕战线拉得太长,后方兵力空虚,被窦建德偷袭河北。就得不偿失了。”

    杨元庆沉默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窦建德是一头受伤之狼,隐藏在青州,虽然受伤,却不能大意。

    一旦秦琼的军队杀得太靠南。这就会给窦建德可趁之机,他毁掉渡船,截断秦琼后路,然后大举进攻河北,河北只有一些郡兵,根本无法抵挡窦建德反扑,如此,河北危矣!

    杨元庆也叹了口气,“那还是按原计划吧!秦琼军队只取东郡。”

    这时,一名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启禀总管,颍川郡斥候有紧急情报传来!”

    杨元庆一怔,他刚刚说到颍川郡,颍川郡的情报就到了,“呈上来!”

    士兵进帐,将一管红色信筒呈上,信筒上刻着‘颍川郡’三个字,杨元庆从信筒中抖出一卷细细的绢纸,上面只有一句话,‘颍川郡叶县发现八万唐军。’

    这个消息顿时让杨元庆吃了一惊,非常意外,唐军除了十万主力攻打洛阳外,居然还出兵八万,进攻颍川郡。

    “总管,出什么事了?”李靖见总管脸色有异,连忙问道

    “你自己看看吧!”

    杨元庆把情报递给了李靖,他快步走到沙盘前,很快便找到了叶县,位于五郡交界之处,这里居然有八万唐军,这只能是荆襄李孝恭率领的大军,李渊居然把荆襄军派出来了,他这下的是什么棋?

    这时李靖走上前道:“很明显,唐军不仅想夺洛阳,他也想夺取中原各郡,看来李渊也是把李密看透了。”

    “你是说,李渊也是发现李密有撤退东南的迹象?”

    李靖点点头,“应该是这样!”

    情况突变,杨元庆负手注视着沙盘,也陷入了久久地沉思之中,如果荆襄唐军大举北上,这显然就出现了荆襄兵力空虚的漏洞。

    那么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