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领没好气的哼了一声,道:“快将所有财务拿上,回去!”
这边的高昌人刚刚行凶完毕,另一边跑出去的小林子也有些坚持不住了,他感觉自己的意识正逐渐变得有些模糊,又纵马奔出去近百里之后,他终于还是坚持不住了,一头栽下马来。
被他抱在怀中的那个年轻女子也被他带着摔了下来,一见小林子面色苍白,在看到插在他背后的那支羽箭,顿时也慌了神。
“你~~~~~~你怎么样了?”
小林子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看着面前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惨笑了一声道:“花小姐!小人是坚持不住了,此地距离阳平关恐怕还有数百里之遥,你只要一直向东,肯定能碰上咱大唐的商队,让他们带你回大唐,禀告朝廷,就说高昌人作乱,劫掠我大唐商队,让朝廷为我们报仇!”
艰难的说完最后一个字,小林子便头一歪,永远闭上了眼睛,年轻女子也慌了神,她虽然自小便性子强,但终究是个女子,一个人落在这大漠之中,当真是求天无路,告地无门。再想到自家老父依然命丧大漠,不由得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哭了一阵,年轻女子看着东方,目光渐渐变得坚毅起来,要了个地方,用小林子的长剑挖了个坑,将小林子葬了,然后便艰难的爬上马,继续朝着东方赶去。
过了三天,喝干了带着的最后一滴水,连马都累的虚脱了,女子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之时,突然看到远处一队商旅,渐渐朝着她的方向赶了过来,女子再也坚持不住,昏了过去。
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一辆车里,一个和她父亲年纪相仿的华服中年人正看着她。
“娃儿!你总算是醒了,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如何也到了这大漠之中,这大漠中盗匪横行,还有豺狼,毒蛇,你就不怕吗?”
年轻女子清醒了一些,突然一把抓住了中年人的胳膊,声音嘶哑的说:“不~~~~不要再往前走了。”
中年人一阵诧异,道:“这是为何?”
女子忙道:“高昌~~~~高昌人作乱~~~~~~劫掠~~~~~劫掠我大唐的商队,都死了!都死了!我父亲,还有随行的人都死了!”
中年人一听,大惊失色,忙道:“娃儿!你说的可都是真的,既然碰上了高昌人,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女子稳定了一下情绪,道:“是商队的护卫护着我逃出来的,可是他也中了箭,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要回阳平关报信!”
中年人这下算是相信了,大惊道:“高昌人怎敢如此!?”
要是一般的沙陀盗匪,他还不在乎,商队的护卫自然能料理了,可要是高昌国的军队,那可就麻烦了,想着连忙出了马车,将几个管事叫了过来,说了方才的事。
商队的护卫一听,忙道:“既是如此,我等还是赶快折返,向阳平关那边的柴大总管报信!沙陀盗匪好对付,可要是高昌国的军队,我等断无生理!”
这哪里还用的着商议,商队此时也是深感大难不死,也不敢停留,连忙折返,朝着阳平关的方向赶去。
半月后,商队总算是到了阳平关,那个中年商人带着救下的年轻女子,急冲冲的赶到了柴绍的大总管衙门。
通报了一声,护卫的兵丁也不敢怠慢,通禀了一声,就让两人入内,柴绍如今正在准备讨伐薛延陀的战事,等候着太宗的旨意,听到此事,也不敢做主。
“如你二人所言,可此事干系重大,本将军派人护送你二人去长安,该如何料理,还需请圣上做主!”
柴绍虽然常年在外领军戍边,但为人却谨小慎微,任何事情都不敢自己随意自专,当夜便拍了一队护卫,带着中年商人和年轻女子赶赴长安。
好在阳平关和长安距离不算太远,众人一路疾驰,次日午间便到了长安城下。
此时,太宗君臣正在刚刚设立的总参谋部商讨着对薛延陀作战的最后部署,薛延陀那边又派来了一个使臣,礼部尚书萧瑀只是推说科珞珈水土不服染病在床,对新来的薛延陀使臣,也使出了拖字诀,不过明里暗里都在表示愿意就之前的“误会”谈判,先把薛延陀给稳住了。
这样一来虽然麻烦,但却是为了检验总参谋部的工作职能,纵然是让夷男有了准备也无所谓了。
刚刚将最终部署安排分明,马宣良便来禀报,称柴绍处遣人来,有紧急事情禀报。
太宗也不敢大意,柴绍那边可是讨伐薛延陀的最前线,要是薛延陀有所异动,刚刚制定的作战部署也要跟着更改。
听了来人的禀报之后,太宗不禁怒气勃发,拍案而起:“高昌无礼,擅杀大唐子民,朕当兴大兵,讨平其地。”
李世绩见太宗动怒,忙劝道:“圣上息怒,此事尚未查明,不若招那民女上殿,问个分明,再做区处!”
太宗怒气稍息,道:“王德!招那民女上殿!”
时候不长,年轻女子并那中年商人被带上殿来,太宗问道:“你二人不必多礼,可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来朕听!”
年轻女子咬了咬牙,道:“民女花惜怜,家父乃是往来西域中原的商人,此次行商,途径天山南道之时,不巧遇上了高昌狗贼假扮的盗匪,民女之父,并商队所有伙计,护卫尽皆被高昌狗贼所害,民女恳求圣上为民女做主报仇!”
太宗闻言,沉吟了一阵,道:“你方才所言是高昌人假扮的盗匪,可有证据!”
花惜怜尚未说话,杜睿突然眼睛一亮,悄悄的对太宗打了个手势,太宗虽然诧异,却也没声张,道:“你二人下去吧!王德好生安顿!”
王德领着人下去了,太宗道:“杜睿!方才那女子所言盗匪乃是高昌人假扮,却无证据,你为何打断了朕!”
杜睿拱手道:“圣上!此事无需查明,就是高昌军队假扮的盗匪,是也是,不是也是!”
殿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愣,看着杜睿,也不知道着少年脑子里究竟想着些什么。
PS:待会还有一更,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追看,这本书的成绩一直也不怎么好,现在只是勉强恢复到了某点的成绩,可能我写的小说真的不符合大家的审美观,不过没关系,这个月会一直每天两更一万字,到时候看看成绩再说。
第二篇 浊世 第四十九章 请缨(第二更)
面对太宗皇帝的疑问,杜睿不慌不忙道:“臣敢问圣上,志向在一隅,还是在天下?”
太宗君臣闻言,皆是一愣,要是一般人问出这句话,非要被治一个欺君之罪不可,但是太宗和李承乾却知道杜睿所言何意。当初段暄那个关于内王外霸的言论,到现在还刻在这对父子的脑海之中。
“杜大人!还请慎言!”长孙无忌被杜睿吓了一跳,连忙提醒了一声,作为同为太子一党的杜睿,长孙无忌还是非常有好感的。
太宗却没有像长孙无忌预料当中的恼怒,只是一摆手,道:“辅机!不要打断他的话,杜睿!你接着说!”
杜睿躬身一礼,接着道:“圣上志在天下,西域则不可不取,如今高昌作乱,擅杀我大唐子民,此罪不可不伐,不伐,何以昭示天下,我大唐的皇帝陛下的赫赫皇威。”
在殿内的那个不是人精,杜睿这么一说,谁还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杜睿这摆明了就是要把这件事赖给高昌王鞠文泰了,是你干的打你,不是你干的,赖到你身上,照样打你。
大唐身为中央之国,万众瞩目,想要讨伐一国,自然要有个借口,不然的话,不教而诛,到时候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到时候人人自危,大唐难免要被鼓励,再被有心人一撺掇,难免不会出现战国之时那样的连横合纵。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了,要是不取的话,岂不是辜负了上天,而且此时十有八九就是鞠文泰遣人干的。
如今大唐的商旅多行天山南道,避开了鞠文泰的高昌国,鞠文泰收不到赋税,难免就会想出这么一个杀鸡取卵的馊主意,为自己敛财。
既然如此,那还较什么真,先收拾了再说,难道还要成立一个什么调差团去为鞠文泰洗脱罪责不成?
就像后世的美国一样,身为全球头号强国,经济和军事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哪里有战争,哪里就能直接或间接找到美国的身影,美国的触角可谓触及世界各地,为了本国的利益,强行干涉他国内政,制造他国动乱,为其美国获得最大利益,以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按照美国的意识形态管理世界。
几十年来,美国先后发动过的侵朝战争、侵越战争、入侵阿富汗、入侵伊拉克等战争;曾狂轰滥炸南联盟、利比亚;动辄宣布朝鲜、古巴、伊朗等为“无赖国家”,并操纵联合国对其实施经济制裁;蓄意纵容日本霸占中国的钓。鱼。岛,纵容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小国霸占中国的南海诸岛;干涉中国内政,频频对台军售,支持分。裂中国的台。独、藏。独、疆。独等等。这些都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路线生动写照。
其霸权主义,还体现在对于一些技术较落后的国家的廉价原料以掠夺式购买,然后又以高价出口给比较落后的国家,并且一切都由他为中心。
任何弱国的经济制度都是由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制定,而这些经济制度都是围绕强国自己的优势制定的,即能更好更顺利的发达自己的国家,落后的国家对他们指定的体系,又必须去执行。
执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凭借着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运用暴力手段,操纵国际或地区事务,侵犯他国主权,甚至进行侵略战争,而强权政治国家为了在国际政治中疯狂追求所谓的权力,凭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干涉他国内政,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
若是在前世,杜睿当然也要和很多人一起,谴责这样的霸权主义,但是他现在身为一个大唐子民,一个正处在世界顶峰的华夏国度,这样的霸权主义,显然就变成了他所推崇的。
让大唐成为这样的霸权国家,让大唐成为后世美国那样的强横国家就是他的目的,如今无论截杀大唐商旅的是不是鞠文泰,没关系,只要我认为你是就可以了,你给了我一个借口,剩下的就是大唐要怎么做了,你可以抗议,但是弱者的声音,有谁愿意去听。
早就被杜睿灌输了这种霸权思想的太宗,何尝不想纵兵西域,恢复西域的汉家天下,只是苦于没有借口,如今借口都是现成的,自然要有所行动,只是如今刚刚要对薛延陀动武,如果贸贸然的将兵锋转向高昌,以大唐现在的国力,有没有能力承受双线作战的压力,这个才是太宗担忧的。
太宗在思考这个问题,杜睿同样也在想着这个方面,不得不说,要是按照历史当中的那样,再过上几年,找个借口灭了高昌,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那个时候,新法已经推行天下,到时候大唐无论是国力,还是军队的战斗力,肯定要强似现在。
但是如今的大唐不能等,而且打仗也不一定就是花钱,有的时候,还能赚钱,鞠氏高昌,在西域经营了这么多年,额守着中原和西方的要道,单单是商税就能让其赚的盆满钵盈,这笔财富与其让鞠文泰挥霍,还不如为大唐的发展做做贡献的好。
“懋功!杜睿!还有诸位爱卿,你们也都来参谋一下,如今我大唐究竟是应当先薛延陀,后高昌,还是应当先高昌,后薛延陀!”
杜睿闻言,第一个抢着道:“圣上!其实此时无需多虑,圣上所忧,无非是两线开展,对大唐财政的压力太大,这个臣已经想到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