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鼎狠狠刺了何振一下,何振脸上挂不住,咬牙道:“还有一轮呢?别高兴得太早了,等会儿让你看看我的第三题。”
  “彼此彼此!”
  这时,主审官向李延庆招了招手,李延庆上前躬身施礼道:“请三位师父教诲!”
  主审官笑道:“李学子的对联很好,看你年纪不大,你今年几岁了?”
  “学生今年六岁,没有违反规则。”
  三个审议官一起惊叹,才六岁,这是童子试最小的学子了,对联还这么厉害,另一名最年长的审议官忍不住道:“我也来考考你。”
  “请老师父赐教!”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被吸引过来,姚鼎心中十分紧张,生怕李延庆在这时候出了差错,何振捋着山羊胡,光李延庆的从容应对就让他心怀嫉恨了,才六岁,哼!
  审议官笑了笑道:“不用紧张,我不让你做对联,但我要考考你,马上要过新年了,我就考考春联吧!最早的第一幅春联是何人所做,提醒一下,我说的是春联,李学子能否把它背下来?”
  这个题目可不简单,在京城的士大夫中或许会有传闻,但对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汤阴乡村学子,这种题目无疑是极为冷僻,连旁边的何振都答不上来,姚鼎虽然知道这幅春联,但他却不知道是何人所作,至于旁边的几个学子更是目瞪口呆。
  李延庆却哑然失笑,他从前老家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贴着这副对联呢!他略一沉吟便道:“如果我没有记错,是前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上联是:新年纳余庆;而下联是:嘉节号长春。”
  “说得好!”三人一起鼓掌起来,主审官一竖大拇指,“孺子可教也!”
  刚才出题的老学究对其两人笑道:“看来我还得好好保养,多活上十几年,否则就错过这个佳徒了。”
  “老师父过奖了。”
  何振心中嫉妒,便冷冷道:“休息的时间够长了吧!”
  主审官见香已燃尽,便笑道:“大家请入座吧!准备第三轮辩试。”
  第三轮辨试难度最大,时间也最长,给半个时辰,按照惯例,只要对方能说出典故出处,审议官都不能否决,所以一般都是在第三轮决出胜负。
  又是姚鼎先抽题型,他抽出一根题签,主审官高声道:“是即作。”
  果然是最难的一种,岳飞随即抽出即作一类中的最下面一题,这是姚鼎准备的第三轮题目。
  岳飞站起身朗声读题道:“押阳韵填词牌《江城子》,以雪为题材,请作词一首。”
  阳韵就是【ang】这个音韵,苏轼的两首《江城子》,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及老夫聊发少年狂,都是阳韵,目前《江城子》也是大宋最流行的词牌。
  主审官缓缓道:“此题不作文才要求,只要格韵合规,意境押题,就算答上来了。”
  他意思就是说,只要符合最基本的规则,水平差一点也没有关系。
  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很难,因为词牌本身就有字数和音律的要求。
  《江城子》的第一句要求七言起首,音律是“中平中仄仄平平”,姚鼎的题目还指定要押阳韵,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第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就是“中平中仄仄平平”,最后一个“狂”字押的就是阳韵。
  当然,一般士子十年寒窗苦读后都会写诗作词,只是水平高低的区别,但毕竟这是童子比试,要让十二三岁的少年填词,一般只有极少数的神童才办得到。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四名少年还在冥思苦想,写了涂,涂了改,何振更是急得满头大汗,去年他们也是第三题没有答上来,败在了汤北乡学堂手下,第一轮被淘汰,好在学子在后面的考试中发挥出色,他们才夺得第四名,当然也得益于汤北乡学堂的意外退赛。
  “时辰到!”
  随着主审官一声高喊,卫南镇的四名学子都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们没有能作出来,这一题算是失败。
  何振气得脸色铁青,昨天晚上他要四名学子各填词三首,其中就有《江城子》,至于雪景,改改就行了。
  可这四个混蛋却在看什么《大圣捉妖记》,谁也没有做他布置的功课,何振恶狠狠地瞪了四名学子一眼,回去再好好收拾他们。
  “请何师父抽题!”
  何振站起身,快步走到签筒前,他也要抽出自己的压箱之题,实际上他准备的第三轮题都极难,但他不甘心,他要找出最难的那一题。
  何振要抽竞射签,刚才在第二轮时姚鼎曾抽出那支签,又放回去了,何振便记住了它当时摆放的位子,轮到他抽签时,他便在上面做了个小小的手脚。
  何振今天特地在左手无名指上抹了点油,他在第二轮看到那支签时,便将油抹上去了,只要在侧面光线下,就能看到那点油渍。
  何振看了半天,慢慢抽出了那支签,并顺手将油渍抹掉,他将签递给主审官,主审官看了看,眉头一皱,居然又是“竞射”。
  竞射属于选答题,如果抽中了可以放弃另抽,前四年的童子会中从未出现过。
  竞射对十二三岁的少年还可以,但对七八岁的孩童就难了,主审官看了看何振,意思让他放下另抽一题,何振却道:“不换,就这道题。”
  既然抽题者不肯换,无奈,主审官只得高声宣布道:“竞射!”
  姚鼎身子微微一震,他从来没有训练过四人文射,一是因为他自己就不会,二是一般抽到了也会放回去,童子会中也从未出现过竞射题,但很显然,何振今天就是针对他们,姚鼎眼中闪过一道极为担忧之色。
  何振脸上露出了狞笑,他早就知道姚鼎不会文射,所以才在第三轮安下了这个埋伏,自己的弟子第三轮败了,对方也休想通过。
  卫南镇学堂学子抽出题,起身读题道:“两丈线,一箭入壶。”
  房间内顿时一片哗然,竟然要求投两丈线。
  文射就是投壶,用箭投到远处的壶中,一般分为一丈线、两丈线和三丈线三种,壶为细颈铜壶,壶头有碗口大小。
  三丈线一般都是军队专业弓弩手的训练方式,文人办不到,就算两丈线也只有文武双全的进士才有这种能力,基本上都是投一丈线,这也是文人们的文射标准了。
  但何振却丧心病狂,竟要求投两丈线,而且要求一箭入壶,难怪房间内一片哗然。
  何振钻了规则的漏洞,主审官不能拒绝第三题,只能提出异议,如果出题方能解释通,那就必须回答。
  副堂长三丈,显然可以进行文射,主审官暗暗叹了口气,对姚鼎道:“按照规则,这一题你们可以拒绝。”
  姚鼎很为难,如果他们拒绝了,但对方却能合理解释,那他们就输了,所以拒绝的风险很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拒绝。
  既然何振不肯换签,就说明他有备而来。
  主审官看出姚鼎的为难,便不再勉强他,转而问何振道:“何师父出题要求两丈线,有什么依据?”
  所谓依据,要么卫南镇学子办得到,要么找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何振胸有成竹道:“前年京城省试时,我们相州举人赵文博在大相国寺的文人会中以两丈线,一箭入壶,这件事我们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出此题。”
  姚鼎沉默了,他也知道这件事,难怪何振敢出这道题,这确实不犯规,只是有点无耻。
  “我没有意见!”姚鼎回答道。
  何振得意之极,捋着山羊胡眯眼笑道:“既然姚师父没有意见,那就请鹿山镇学堂的神童们答题吧!”


第0030章 擂台首赛(四)
  宋朝的一丈是三米一七,两丈就是六米三左右了,将一支箭投入六米以外的小碗口内,若不苦练上两三年是办不到的。
  但对于王贵和汤怀而言,这却是他们能够表现的唯一机会,两人都争着要答这道题。
  贫文富武,作为孝和乡两个大户人家的嫡孙,两人在读书的同时,也在家中跟随护宅武师练武,射箭是他们必修之课。
  王贵挽起袖子道:“我在家中射箭,五丈外可中箭靶,十箭能射中七箭,这道题非我莫属。”
  “胡说!上次你在我家射箭,还输给了我,当然由我上。”汤怀不服气压住了王贵。
  这时,李延庆笑问岳飞道:“五哥不也练了武吗?”
  岳飞是王贵和汤怀的邻居,三人一起长大,他也跟随两人一起练武,但他天资聪明,武艺远远强过王贵,不过进学堂后,岳飞便没有时间去王贵家后院射箭了,而是在自己的小院里蹲马步,绑铁沙袋夜跑,基本功非常扎实。
  岳飞苦笑一声道:“别的可以试试,但射箭我比不过这两位。”
  “那就别争了!”
  李延庆叫停了王贵和汤怀的争执,对他们道:“我是主答,当然是我上!”
  “你不行!”王贵和汤怀异口同声反对道。
  李延庆也不和他们争,他将两张纸捏成小团,其中一团放在岳飞的桌上,他隔着王贵和汤怀,将手中纸团抛去,精准地击中了七尺外的纸团。
  “要不你们也来试试看。”
  王贵和汤怀同时闭上了嘴。
  ……
  一只四尺高的细颈圆肚铜壶放在墙边,两名衙役量出两丈后,画了一条线,箭是标准的铜壶箭,约七寸长,重八两,手感非常好。
  李延庆是在劈柴时发现自己有这种特殊的本事,这是从前傻二的天赋,出手疾快,而且数丈内打飞石,百发百中,颇有点象没羽箭张清的独门绝技。
  根据父亲的描述,从前的傻二应该是自闭症,自闭症的儿童大多会有一两种特殊的天赋。
  他反复琢磨体会,已将渐渐将这种天赋融汇到自己身上,今天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现。
  这时,甲乙两个赛场的辩试都已结束,羑里镇学堂和汤北乡学堂都毫无悬念地战胜了对手,士子们涌到两边窗前观战,这里居然发生了童子会五年来的第一次竞射。
  更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公认最弱的鹿山镇学堂竟然连得两分,在最后一道决战题中还占据了上风,就不知这位学子的最后一击能否改写鹿山镇学堂的“光辉史”。
  同时他也会成为汤阴县文射的第三人,两丈外文射,不知这是谁出的题,简直太牛了。
  知县刘祯和县丞马符也坐在了主台上,两人各坐一边,刘祯坐在主审官身旁,主审官用笔指指李延庆,在纸上写下三个字,“神童也”,连着那幅对联一起呈给知县。
  刘祯看完了对联,眼中露出惊讶之色,他对李延庆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坐在另一边的马县丞和何振迅速交换了一个眼色,何振用眼色告诉马县丞,如果这一箭投进了,那卫南镇学堂就出局了,马县丞可是答应过自己,擂台赛保他们进入前三名。
  马县丞的承诺是用三百两白银换来的,承诺没兑现,银子怎么办?
  马县丞避开了何振的责怪的眼光,慢慢喝茶,眼皮一挑,锐利的目光盯在李延庆稍显稚嫩的后背上,两丈文射,这个小学童办得到吗?
  李延庆站到线后,他深深吸了口气,慢慢闭上眼睛,让自己平静下来,寻找感觉,他忽然睁开眼睛,手一挥,铜箭毫不犹豫地出手了。
  但就在他刚刚一出手,身后的“砰!”的传来一声脆响,这是杯子摔碎的声音,李延庆的手不由自主的惊抖了一下,不过这声脆响还是来晚了一点,铜箭出手后声音才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