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李大器取出厚厚一叠信,递给李延庆,“其中一封是你的,其他都是你手下的家信,对了,我回来时在江夏县遇到汤正宗和岳哥儿的母亲及兄弟。”
  “他们怎么样?”
  “还好,岳哥儿母亲请你帮忙传个口信,说他们都很平安,已经安顿下来了。”
  “我知道了,回头我请周春带口信给他。”
  周春在去年便已升为相州通判,目前还在相州。
  李延庆得知了妻儿的消息,他一颗心也放下了,他喝了口热茶,笑道:“爹爹是几时把矾楼买下来的?”
  “我可没有买下整座矾楼,只是得了一半的份子,主要是向家想买五百亩西湖边的土地,矾楼合作只是我转让土地给他们的附加条件。”
  “现在杭州的房宅价很贵吗?”李延庆笑问道。
  说起房宅,李大器顿时兴致盎然,笑眯眯道:“多亏你当年劝我去杭州,其实杭州的价格还好,主要是钱塘县,房宅价格简直是疯长,一座五亩的宅子可以卖到十万贯,西湖边的土地根本就买不到,我在北关门内宝妍斋总店占地四十亩,结果郑皇后的兄弟开价十万两银子买我这块土地,找了我好几次,我只好把旧衣巷那座旧宅卖给他了,二十亩地,八万两银子,现在我就算转卖土地都要发大财了,我在江口镇遇到王万豪,他就为土地之事后悔万分呢!”
  “王家也买了不少吧!”
  “王家在钱唐县买了十几座小宅,大概百亩左右,他们只留了一座,其他全卖了,卖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王万豪一见我就说后悔土地买少了,估计也是发了大财,还有喜鹊,前两年听我的劝用一千贯钱在西湖边买了一座二十亩宅子,这座宅子前不久我替她牵线,卖给了刘皇后的侄子,十万两银子,不过这件事只有你我知道,千万别说出去,她再三要我保密的。”
  “喜鹊现在怎么样了?”李延庆问道。
  李大器摇摇头,“她和从前一样,还在宝妍斋做头牌调药师,这丫头认死理,脾气比十头牛还倔,你有空去看看她吧!她可一直在念着你。”
  李延庆苦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喜鹊对自己情义很深,但他还是希望喜鹊有好的归宿,希望父亲能像嫁女儿一样,把喜鹊风风光光嫁出去。
  这时,一名管事跑进来道:“外面来了一辆马车,说是来找小东主的。”


第0706章 意外来客
  能乘坐马车的人可不是一般人,李延庆连忙迎了出去,只见一名小宦官从马车里扶出一人,正是很久未见的梁师成。
  尽管李延庆现在很不愿意见到此人,但还是上前行一礼,“太傅,好久不见了。”
  梁师成显得削瘦了很多,气色很不好,说话声音也很低,“最近一直在宫中,听说延庆昨天去我府上了?”
  “是,昨天我去拜访太傅,说太傅在宫里。”
  这时,李大器在一旁道:“延庆,快把太傅请到里屋去坐,这里河风比较大,别受凉了。”
  李大器对梁师成的印象很好,当初他卖给宫里的十几万贯胭脂钱被李彦扣住,多亏梁师成开口才要回来,李大器一直记得这件事。
  “太傅请!”
  梁师成点点头,跟随李延庆父子进了宝妍斋,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权势滔天的内相了,赵佶对他日益不满,使他权势尽失,连大内府总管都轮不到他了,只在宫中管管衣物,和一个普通老宦官没有什么区别,无形中他的身段也放低了很多。
  梁师成呆在宫中不出来,一方面固然是像高俅所说,想抱紧赵佶的大腿,但更重要一个原因是他权势尽失,他怕仇家上门,所以不敢住在外面。
  梁师成在大堂坐下,对李大器笑道:“宝妍斋都南迁了吧!”
  李大器小心翼翼道:“也没有完全南迁,在京城还在继续营业。”
  “其实大家都清楚,若杭州行宫修完,官家也要南下过冬,留下来的都是应应景,不瞒李员外,我家人也南迁了,大部分财产也已运去苏州,如果官家南下过冬,我恐怕也要跟去了。”
  梁师成叹口气又道:“两个月前生了一场病,身体一直不好,太医再三叮嘱,不能在外久呆,所以和延庆说两句话,坐坐就走。”
  李大器会意,笑道:“太傅稍坐,我去看看帐,我也是刚回来,家里事情有点不放心。”
  “李员外尽管随意。”
  李大器走了,房间里只剩下梁师成和李延庆二人,梁师成微微笑道:“延庆现在还是兼任京兆同知吧!”
  李延庆笑了笑,“我也不知怎么回事,去吏部卸任,只卸了太原的职务,京兆府的职务一个都没有卸下,不仅是京兆同知,居然还是延鄜路总管,吏部说上面没有安排,他们也不清楚。”
  “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他也很担心西夏,如果陕西路有变,恐怕你还得回去。”
  “既然如此,直接让我去京兆府就是了,为何还要进京?”
  “进京是好事啊!你外放时间太长,京中的人脉就会慢慢消淡,对你以后的仕途会很不利。”
  “原来如此!”
  梁师成喝了口茶,笑道:“今天下午你在紫宸殿表现得很惊艳啊!”
  “但有人说我很张狂!”
  “不!不!不!只有无知者才会这样说,今天官家本来是打算将军议堂并入知政堂,由知政堂直管,结果你用难民之事逼宫,导致王黼被停职,打乱了官家的计划,也彻底扭转了太子两个月来的颓势,今天你是太子有功之臣,如果太子将来论功行赏,你至少能排进前三。”
  “这个结果我真没有想到,只是当时太愤怒了,一心要找王黼算账,倒没有别的想法。”
  梁师成知道李延庆言不由衷,他也不再多说,便将随身携带的一只纸盒递给李延庆,“这里面是太子少年时用过一些旧物,烦请延庆替我交给太子,再替我说几句好话,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李延庆点点头,“我一定照办!”
  “那我回去了,晚上还要伺候官家,少了我可不行,延庆留步!”
  李延庆把梁师成送出府门,一直望着马车远去才回了院子。
  “延庆,梁太傅来做什么?”李大器从账房里走出来问道。
  “想托我拉拉太子的关系。”
  “他不是和太子的关秀一直很好吗?”
  李延庆笑着摇摇头,“那是以前,现在……他走错路了。”
  “那……他有没有替师师的事情?”
  这才是李大器担心的事情,师师的身份一直是悬在儿子头上的一把剑,李大器为此提心吊胆了很多年。
  李延庆冷笑一声,“爹爹不要担心,他现在还怕我把这件事泄露出去,倒是倒霉的是他,不是我!”
  李大器愣了一下,忽然醒悟过来,长长松了口气笑道:“原来如此,那我真的不用再担心了。”
  “确实不用再担心了。”
  李延庆见夜色已经微降,便笑道:“爹爹早点休息吧!我去看看莫先生,明天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
  “你去吧!替我向老爷子问好,另外再告诉曹俨,船只已经准备好,他们随时可以离京。”
  李延庆点点头,快步离开了宝妍斋。
  ……
  次日上午,李延庆带着莫俊和曹英来到了开封府衙,曹英是曹家老五曹旭的儿子,不过他是庶出,太学出身,今年三十岁左右,学识渊博,性格非常稳重,这是曹家在曹性、曹猛两员武将追随李延庆后,又安排的第一个文官,作为李延庆的幕僚。
  李延庆走进开封府衙,赵辉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刚才开封府各县都传来消息,赈济难民从昨天已经全部开始,任丘县设了三个赈济点,蒋知县保证,绝不会有任何一个难民在任丘县内病饿身故。”
  赵辉的前倨后恭李延庆当然心知肚明,只是他懒得跟赵辉计较,他自己的心思也不在开封府上,只要赵辉不出什么幺蛾子,他也希望相安无事。
  李延庆点点头,“少尹辛苦了,我给赵少尹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我的幕僚莫俊和曹英,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他们。”
  赵辉连忙和两人见礼,又急派人给莫俊和曹英安排幕僚房,两人的官房也在梅花堂后院,就在李延庆的隔壁,按照分工,莫俊负责朝廷及开封县内之事,曹英则负责其他下辖十五县之事,另外,每人还配备两名从事,再加上一个负责煎茶跑腿的茶童,就算是齐全了。
  这时,另一名开封府少尹聂山前来面见李延庆,聂山年近五十岁,是前相国蔡卞的门生,为人十分刚硬正直,他原本是龙图阁学士,因范党案被王黼贬为德安知府,年初又被蔡京调回京城,出任京兆少尹,他主要负责开封府各县,前两天正好去陈留县公干,昨天晚上才回来。
  李延庆请聂山坐下,问道:“现在开封府各县情况如何?”
  聂山摇摇头,“情况不太好,主要是物价高,收入低,加上最近几个月人心惶惶,很多有钱人家都南下了,而年轻人大多涌来京城,使各县显得十分萧条,治安也不好,已经出了好几起拦截劫财杀人案了,这次我去陈留县,就是一户商人发生了灭门案,一家七口被杀,抢走了五千多两白银。”
  “案子破了吗?”
  “基本上查清楚了,是一伙蔡州的盗贼所为,这一伙盗贼有五人,只是案发后,这五人便逃走了,现在不知所踪,已经向各州发缉捕令。”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现在从河北各州逃来京城的难民足有四五十万人,京城治安非常糟糕,光靠赵少尹一人是忙不过来,聂少尹这段时间也把精力放在京城,各县的案情交给推官去做。”
  “卑职明白了!”
  李延庆又将莫俊和曹英介绍给他,对聂山道:“明天开始将强化训练守城士兵,我的精力也要分散一部分过去,可能顾及开封府的时间不会太多,有什么事你就和我的两个幕僚商量,能处理你们就自行处理,实在不行我会出面解决。”
  聂山肃然道:“练兵才是当务之急的大事,请府尹全力以赴,卑职尽量不打扰府尹。”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那就辛苦聂少尹了!”


第0707章 三万禁军
  李延庆安排好开封府的事情后,便带着几名亲兵来到了东宫,昨天已经有高俅和梁师成暗中托过他了,无论于公于私他都要见一件见太子赵桓。
  太子书房内,赵桓正和几名大臣商议明年开恩科的安排事宜,李延庆等了片刻,一群大臣从太子书房里走了出来,当他们看见李延庆,一个个表情都变得丰富起来,昨天,李延庆在紫宸殿咆哮朝堂已经传遍了朝廷,气势压过了天子,逼迫天子不得不做出处罚相国王黼的决定,这个消息令朝廷百官一片哗然,有人赞赏他不惧强权,后生可畏,也有人痛斥他狂妄无知,但不管是哪一方面,李延庆都已经当之无愧成为朝廷的名人。
  所以当这群大臣看见李延庆,都不由加快了步伐,唯恐李延庆和自己打招呼,被别人误会为“李党”成员。
  片刻,一名宦官出来笑道:“天子殿下有请!”
  李延庆点点头,快步走进了赵桓的书房,看得出赵桓的心情非常好,这也是托李延庆的福,王黼被停职后,朝臣们纷纷响应监国令,一个上午,就已经有三批大臣前来东宫拜见。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赵桓呵呵一笑,“不必多礼,延庆快快请坐!”
  李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