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开冷冷哼了一声,“曾知府对赵某的关照,赵某一直铭刻于心。”
曾秀麟脸上的笑容终于有点挂不住了,他连忙转开话题笑着问道:“这次李经略来成都是为了何事?”
“三件事!”
李延庆微微一笑道:“第一件事是我正常的巡视,作为川陕经略使,到现在才来巴蜀三路,已经让我很惭愧了,这次我主要是探望大家。”
众人纷纷笑道:“我都在说等李经略到来,一定要罚酒三杯,作为迟迟不来巴蜀的惩罚。”
李延庆笑着摆摆手,“感谢大家厚爱,若有机会,我一定会自罚三杯给大家赔罪,不过恐怕公务在身,不能饮酒,下次有机会吧!”
“李经略的第二件事情是……”
“第二件事是关于地方厢军去京兆集训一个月,大家也知道,我不太过问巴蜀政务,这也是官家的意思,让我侧重主管军事,作为主管军事的经略使,厢军集训是我今年必须摇完成的任务,成都府路有八千厢军,怎么样,给其他两路带个头吧!”
曾秀麟其实对军队训练并不感兴趣,既然李延庆承认自己只管军不管政,这个面子曾秀麟就得给李延庆,如果自己一口回绝,恐怕下个议题就很难谈下去了。
而且这次李延庆只带着五百女兵南下,无形中便使他放松了警惕。
想到这,曾秀麟点点头,对都指挥使洪兆年笑道:“既然是李经略今年要完成的任务,咱们当然要支持,洪指挥使安排一下吧!这几天就把厢军送去京兆府,争取过年前回来。”
“卑职明白了,马上就安排。”
李延庆又笑道:“反正这几天军队也要护送钱粮北上,正好就在京兆府训练了。”
大堂上立刻鸦雀无声,半晌,转运使张吉才苦笑一声道:“不瞒李经略,钱粮之事有点难啊!”
李延庆冷冷看了一眼曾秀麟,“曾知府,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可上半年的钱粮还没有解送给我们,贵府打算拖到什么时候?”
曾秀麟干笑道:“李经略有所不知,这件事我们很为难,因为宋金议和,朝廷认为没有必要把巴蜀的钱财全部转运去西北,现在这件事朝廷争论得很厉害,我们想等到有结论后再启运。”
“我可没有听说过要减少钱粮,官家从未告诉过我,宋金议和就可以减少军费,莫非曾知府收到了官家的圣旨?”
“官家的旨意倒没有收到,不过太上皇的旨意却收到了,要求我们减半向西北三路供应钱粮。”
李延庆一怔,“什么!”
曾秀麟点点头,“太上皇虽然已经退位,但他依旧在指导天子治国,他的旨意我们地方官不敢不从,请李经略理解我们的难处。”
李延庆沉吟良久道:“这样吧!你先把上半年的钱粮押解给我,然后我向官家请示,咱们以官家的正式旨意为准,如果官家也决定削减钱粮,那我也只能接受,曾知府,这个方案不过份吧!”
曾秀麟咬了一下嘴唇道:“要不我先给一半,另一半欠着,等官家的旨意到了再定。”
李延庆摇了摇头,继续讨价还价道:“宋金谈判是五月份,那么五月份之前的必须全给,之后两月的可以先给一半,就算太上皇也不能违反宋金协议吧!”
“那好吧!就这样定了,先押解两百五十万贯钱,五十万石粮食去京兆府,剩下的我们听朝廷的安排。”
曾秀麟还是有信心,他相信在这件事上,官家一定斗不过太上皇。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李延庆起身呵呵笑道:“我的军队休息半天,明天一早继续去梓州路巡视,钱粮就麻烦曾知府安排了,尽量这两天就上路,眼看要过年了,可还欠着军费,军心已经有点不稳了。”
曾秀麟欣然笑道:“没问题,今明两天准备一下,最迟后天就上路,八千军队顺便一起去京兆府集训。”
第0930章 御史张山
李延庆返回了军营,众人将李延庆等人送出府衙,随即又来到曾秀麟的官房商议对策,张吉有些惊讶这件事居然这么容易就解决了,他摇摇头道:“我还以为会大吵一场,甚至撕破脸皮,没想到李延庆这么容易就妥协,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通判许庆微笑道:“我估计是两个原因,一是李延庆没想到曾府君会有太上皇这个杀手锏,让他措手不及,其次应该就是他自己说的原因,眼看要过年了,还欠着军俸,所以他也急了,要先搞一部分钱粮回去解决燃眉之急,如果和府君撕破脸皮,恐怕连一文钱都得不到。”
曾秀麟点点头,“许通判说得不错,后一个原因才是正理,否则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巡视巴蜀,先拿到一部分钱粮,然后再寻求官家支持,他一定会让官家来压我们,此人绝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
张吉顿时有点担心道:“恐怕官家十有八九会听从他的意见,如果官家不肯让步怎么办?”
曾秀麟狠狠瞪了一眼这个胆小的转运使,不高兴反问道:“张使君就这么对老夫没有信心?”
“不敢!卑职只是……想考虑周全一点。”
“那是你太小看太上皇了,官家登基名不正言不顺,最多只能是摄政王,他如果和太上皇发生矛盾,太上皇完全可以废他另立新君,相信在这件事上,官家不敢和太上皇对抗……”
说到这,曾秀麟压低声音道:“我索性就告诉你们实话,其实是太上皇要动李延庆,我只不过是在秉承太上皇的旨意罢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这里面居然涉及皇位斗争,众人不觉有点头皮发麻,张吉更是急道:“李延庆是西北三路稳定的关键,如果他被调走,西北三路是要出大问题的。”
曾秀麟冷冷看了他一眼,“李延庆以异姓封亲王,已经是官场大忌,他又拥兵十几万盘踞西北三路,有自立的趋向,太上皇岂能容他,削弱他钱粮供应只是在警告他,如果他不知好歹,朝廷就会完全断了他的钱粮供应,然后将他调回京城。”
众人沉默了,张吉心中却有点不以为然,如果真到那一步,李延庆岂会坐以待毙,一定会率军杀入巴蜀,太上皇太想当然了,这个曾秀麟也有点自以为是。
不过这个想法张吉当然不会说出来,他心中倒有点警惕起来,这件事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参与太多为好。
“那还要送粮北上吗?”都指挥使洪兆军急问道,他是曾秀麟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头脑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曾秀麟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当然送,我们也要给官家一点面子,和李延庆说好的事情我们就严格遵守,尽快把钱粮送去,以免被他抓住把柄,说我们动摇他的军心。”
“那卑职这就回去安排军队!”
洪兆军行一礼就匆匆走了,张吉也将借口要调运钱粮先走一步。
官房里就只剩下曾秀麟和许庆微两人,许庆微小声道:“府君要小心这个张吉啊!”
“我早看出来了,此人胆小怕事,更重要是他不是蜀人,和我们不是一条心。”
“要不要把他控制起来?”
曾秀麟想了想,还是摇头道:“把他逼急了反而会将他到李延庆的阵营,这样吧!派人去监视他,如果他真有背叛我的意图,再抓他不迟。”
“卑职明白了。”
停一下,许庆徽道:“卑职担心我们征收抗金军费一事被李延庆知晓,他就会发现里面的漏洞。”
曾秀麟摆摆手,“这个无妨,他不知道我们究竟征了多少,光凭猜测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把账册封存好,随便他去说,我们不承认就是了。”
许庆徽竖起大拇指,“还是府君高明,早早把各州县的账册收到成都府路封存,让李延庆发现问题也找不到着力之处。”
曾秀麟得意地捋须一笑,“我进入官场的时候,他恐怕还没生下来,居然想和我斗,他还太嫩了一点。”
“卑职建议派人跟踪他们,了解他们一举一动。”
曾秀麟冷冷哼了一声,“这个不用你说,我早已经派人跟踪他了,不光是他,京城来的张御史也要盯住,我怀疑他不是来复核发解试那么简单。”
……
今年春天的科举出了一件事,梓州有两名考生学识水平极为低劣,不仅书法粗陋,诗考甚至还交了白卷,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不过这件事最终却传到天子赵构耳朵中,令天子震怒,月初他下旨令侍御史张山带着两名监察御史赶来梓州复核去年发解试的情况,显然是怀疑梓州发解试作弊。
张山也是御史台的老官了,李延庆出任侍御史之时,他时任监察御史,曾跟随李延庆去河北调查战备不力一案,赵构让他这时候来巴蜀,却是另有深意。
风云聚会巴蜀,李延庆要解决军费不足问题,准备改革盐茶专卖,太上皇赵佶为了打压李延庆,暗中挑唆曾秀麟削减支持陕西路的军费,曾秀麟为了个人利益也积极响应太上皇。
赵构则为了对抗父皇插手朝务,更加需要李延庆的支持,同时也要打击父皇对地方官府的渗透,他全力支持李延庆铲除曾秀麟,作为回报,便支持他对巴蜀实施盐茶酒榷卖改革。
四方势力在巴蜀暗斗,使巴蜀风云际会,隐隐已有山雨欲来之势。
这天下午,张山坐着马车和往常一样前往梓州考试院复核考卷,当马车刚刚在大街上转弯进入一条巷子时,车门忽然开了,挤进来一名黑衣男子,顿时吓了张山一跳,“你是什么人?”
来人抱拳微笑道:“张御史不必紧张,在下燕青,是李经略使帐下斥候营统制。”
“你是李经略的人?”
“正是!”
张山听说是李延庆的人,他顿时一颗心放下,这时,燕青取出一封信递给张山,张山打开信看了一遍,又问道:“经略使现在哪里?”
“他在目前合州调查秋收情况,准备随时杀回成都。”
张山点点头,“你回去告诉李经略,可以从抗金军费税着手,成都府路有不少官员向朝廷告状,官家也很关注这件事。”
“但现在问题是,我们在成都府路没有可信赖的地方官员。”
“这个不是问题,我已经给李经略准备好了。”
张山从马车取出一个纸袋递给燕青,“这里面是三名官员的资料,这三人都可以用。”
“多谢张御史!”
燕青接过纸袋,又问道:“御史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别的就没有了,你转告经略使,请他务必谨慎小心,曾秀麟在巴蜀势力太大,光曾家就有上千名武装家丁,若被曾秀麟嗅出味道,他会狗急跳墙的。”
“我记住了,张御史自己小心,已经有人在暗中监视。”
说完,燕青直接从马车跳上旁边的院墙,闪身便消失不见了,张山顿时吓一跳,谁在监视自己,他连忙探头向马车后面望去。
第0931章 人心难测
李延庆离开成都府已经七天了,而发往京兆府的钱粮也在五天前由八千厢军护卫下启程了,成都府官场这几天也恢复了平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暂时结束了,至少在新年前不会有什么问题。
黄昏时分,通判许庆微匆匆赶回家中,他要换一身衣服,晚上,成都大盐商刘大膀儿要请他吃饭,当然也是要给他算一算账,这一年他该分得多少钱?
许庆微是茂州汶县人,政和十一年进士及第,一直便在蜀州为官,三年前从老家茂州通判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