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图以为我是在做戏吗?!”袁绍勉强收声,却还是满脸痛苦之色。“我是真的后悔……若非是吕布今日这一趟,我只怕还在以自己关东盟主的身份沾沾自喜,想着操弄人心,以至于竟然视战事为儿戏!而但凡我能早几日醒悟,何至于让淳于将军猝然战死,让韩校尉落得如今局面?今日之败,不在诸将士,也不在诸位先生,皆在我一人而已!”

言罢,其人复又大哭特哭,以至于捶胸顿足,

逢纪也好,旁边郭图也罢,本能想趁势称赞勉励袁绍一声,但念及之前吕布的神勇,和眼前袁绍八分以上的真情实意,却居然一个奉承的字都说不出来。

而一直到张郃、韩猛、文丑、高览众将引兵归来,喊杀声渐渐平息,周围将士开始大规模救火为止,才有人开始劝慰并奉承起了袁绍。

不过,还没来得及多劝几句呢……一旁一直无言的许攸忽然仰捻须一叹,便打断了这些人的君臣相得:

“本初!袁车骑,这是在这里哭的时候吗?河内要出大事了!”

“许子远此这是什么话?”未登袁绍出言,旁边郭图便已经愤然反问。“今日虽险,可也不过是被烧了营寨,并折损了淳于将军与韩校尉,最多算是被挫了锐气,哪里来的大事?”

“我不是说我们!”许攸无奈反驳道。“是王匡要被打空了!而且即便是我们,此番折损的恐怕也不止是这二位……你们想想,深夜之中,骑兵奔袭也好,我军与王匡部属互相支援也好,是不是只能沿着黄河大堤进军,才能保证不失路,不散军?”

在场之人多是智谋之士,闻言倒是纷纷醒悟,然后各自惊疑起来:

“子远先生的意思是,颜良将军其实必然要与吕布相撞……可颜将军足有五千骑兵啊?!”

“可若颜将军本部不败,吕布何以至此?正如子远先生所言,黑夜之中,长途奔袭,敌我都只能顺着黄河大堤行军才能速速行进。”

“其实若仔细想一想,之前小平津火起,然后吕布又自西面顺大河来袭,是不是可以说,王匡留守部众也已经全灭?以吕布之神勇,若潜行过河突袭,说不定便能速胜。”

“非只如此。”许攸再次叹气感慨道。“你们想想,我们见到小平津火起,即便是心存不良,也还都匆忙派颜将军去相机处事,如今若是王匡匆忙回军到了并无多少敌军的小平津,然后又见到咱们这里火起,以其人对咱们袁车骑的恭谨,即便是心存恐惧,又难道不会派兵来援吗?”

“不错。”逢纪也是彻底醒悟过来。“王匡之前送信,说他引兵八千往上游去,如今又能派多少兵前来援护我们?而一旦再度迎面撞上,虽都说是连夜辛苦,可一方有马,一方无马,一方连胜,一方却见本营处处火起……只怕又是一战即溃!”

“如此说来,王公节完了?”袁绍彻底止住哭声,却又不由惊惶……之前还想着吞并对方,但听说拥兵万余的一路诸侯就这么被打空了,其人反而兔死狐悲起来。

“王匡完了!”辛评沉声断言,让袁本初彻底心死。

“吕布背后有高人!”许攸最后幽幽叹道。“非只是算计好黄河大堤可助骑兵轻松夜袭,更是算计准了王匡此人外强中干,外骄内懦,凡事保守;也算准了我们其实对王匡心怀不轨……这真是,洞察人心!如此智者驱动如此神勇之将,我们败的不冤!”

火势已经开始得到控制,但渐渐恢复秩序的袁军大营中,气氛却愈发凝重起来。

当然,这群人还是算差了一件事……那就是王匡王公节此人,不仅外骄内懦,外强中干,而且还分外不得河内人心。

话说其人辛苦率军回到小平津后,一边见到的是方悦尸首,一边又见到袁绍所在的五社津大营火起,还以为是董卓拍大军全线出击,所以一时胆怯到了极点,偏偏又不敢不去救援袁绍,所以最后便以郝萌为将,引兵去救,自己反而扔下被烧了精光的小平津去了身后温县躲避。

而吕布按照贾诩吩咐,从五社津返回小平津的路上,再度迎面撞上王匡部属时,又冻又累的郝萌干脆跪地率众请降!

而等到两三日,此战尘埃落定,河南河内各处才恍然得知——这一战,吕布用小平津都尉贾诩之谋,只提五千骑兵过河夜战,先烧小平津王匡大营,再烧五社津袁绍大营,而且往来沿途杀三将,废一将,降一将,破军过万,降服八千,其本军损伤竟不足一千!

当世虓虎,踏三津,跨黄河,堪称一声咆哮天下!而贾文和定策乱武之名,也不胫而走。

——————————

布既胜,乃归而问之:‘昔合万众,难克彼辈,今以五千,用君之言,何以胜之?’诩曰:‘此易知耳。将军本善骑兵,虽深夜渡河而击,尤有黄河金堤倚之为道,往来不乱。及逆贼王匡,外强中干,外骄而实懦,见疑兵必走而分军,可逐破之;至于袁军虽众,然其心怀不轨,驱虎吞狼之意甚矣,必以少兵观望,亦可逐破之,且绍骄纵少武,一旦临战,必猝然有失。’布乃拜服。——《世说新语》。轻诋篇  PS:今天真的抱歉……本以为半夜里能码完,结果因为天冷上床,然后又太疲惫了,中途抱着笔记本在床上睡着了……早上起来偏偏要搬砖,又是上班第一天,不好摸鱼,强撑到中午偷偷打开文档码完了一章。

真心要磕头谢罪了。



第二十一章 但教方寸无诸恶

话说,贾诩与吕布联手这一战,从战术角度来说,无外乎是烧营、斩将、破敌、降众八个字而已。再精炼一些,大获全胜四字罢了。

而从战斗的直接结果来说,也不过是打垮了近四十路讨董诸侯中距离洛阳最近的一人而已,也就是把河内太守王匡的兵马给一战打崩,顺便骑到关东联军盟主袁绍面上耀武扬威了一番。

但是,从后续影响来说,这一战对天下的震动却根本不是言语可以直接表达的。

因为这一战,是自董卓乱政以来,是河北、关东、徐扬三大讨董联盟成立以来,是天下诸侯并起之后,第一次实打实的,有着政治立场的‘正式作战’!

公孙珣起兵最快,战争规模也似乎最大,但是打一群在山西讨生活的陕北匈奴人,跟镇压土匪、贼寇有什么区别?至于接下来攻打晋阳,击杀太守杨终,还有孙坚之前替袁术攻杀荆州刺史、南阳太守,其实更像是一种借着大势的内部政治清洗,称不上是正儿八经的战争。

唯独这一次,发生在摆明车马的讨董联军和董卓军之间的一场夜间突袭,却是毫无疑问宣告了乱世军争的到来!

自今日起,诸侯割据,军阀混战,正式开幕!

说起来,因为策划了这一战而被酸枣那边的曹操惊愕呼为乱武,从而闻名天下的贾诩其实倒也算是名至实归!

某种意义上而言,确实是这位贾文和做出了破天荒的乱武之举。

当然了,归根到底,贾文和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真正的明白人都知道,天下一步步来到这个地步,首先是国家根子上出了问题,却又陷入政治博弈旋涡,然后一步步滑落深渊;其次,真要选一个如今局面的责任人,公孙珣在讨董檄文里骂的很清楚,就是汉灵帝这个独夫作的恶嘛;而最后,即便是‘乱武’二字,那也是董卓这厮用纯粹的武力、暴力,扯下了汉室天下最后一张遮羞布……跟贾文和有什么关系?

贾诩作为小平津都尉,本来是就是奉命怼袁绍和王匡的,这是他本职工作好不好?其人所谓,最多是个时代先锋。

曹操一贯小眼睛大嘴,习惯说大话,这才硬给人安了个乱武的罪名。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无论如何,这一仗都打得太漂亮,太激烈,太出彩了!

贾诩的对两个对手心态的揣摩,吕布的骁勇无敌,配合着洛阳武库武装起来的五千铁骑,一夜纵横,所向披靡……再加上河南、河内这个天下中心的舞台效应,想不震动天下都难!

对此,向来赏罚分明的董卓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而等到正旦春节,朝廷改元初平之时,贾诩、吕布二人果然被召回洛阳,然后被大加赏赐!

其中,吕布被封虎威将军、温侯。

说实话,这个封赏让吕布格外满意和兴奋,想他之前是中郎将,这次却是正式的杂号将军,甚至是整个董卓阵营中军官里的第二个将军,仅次于董卓亲弟弟董旻的左将军,比董卓女婿牛辅的中郎将还要高,那还想如何?

至于说温侯,那就更了不得了,甚至远远超出了吕布的想象。

毕竟,之前吕布是都亭侯,其实已经是非常出众的爵位了,因为当时也只有董卓、董旻二兄弟本身封了侯,而如今的温侯,更是将之前的亭侯,直接跳过了乡侯一级,升为侯爵的顶端,也就是县侯这个层级上,他如何能不喜?

这里多说一句,温侯的温不是温酒的温,而是河内温县的温。用温县来做封地,更是显示出了董卓的褒奖之意,因为此番吕布大显神威的黄河三津河内侧,正属于温县。非只如此,温县向来还都是河内顶级大县,河内司马氏、杨氏、常氏、赵氏,俱是名族……公孙珣麾下得力人物,从渔阳太守常林到倚马可待的王象,都是来自温县。

总而言之,吕布是真心感激涕零。

至于说贾诩,却只是从都尉变成了校尉,勉勉强强升了半级,而且爵位全无……这倒不是董卓赏罚不公,而是贾诩本人刻意推脱,将功劳推给吕布的结果。

“这么说,爵位你是不愿受的了?”

相国府大堂正中,董卓独坐在一把加大太尉椅上,而周围诸多朝廷官员、属吏却只是坐在席子上,平白显得董相国高了周围人许多。

“诩志不在此。”贾诩躬身下拜,态度坚决。

“我明白。”董卓倒也不生气,反而好像颇为理解。“你们这些读书人,脑子里想的事情跟我们不一样……譬如文优这厮便是如此,我让他去做太仆,他却只愿继续做这个狗屁博士,说什么生平为一博士而足?”

立在董卓身侧的李儒无可奈何,只能勉强赔笑:“岳父大人,博士并非狗屁。”

“随你吧,不耽误做事便可。”董卓继续笑道,却又指向了座中另外一人。“还有蔡伯喈,伯喈对我向来诚恳,从未有过失礼之处,可今日到我这里,约好了下午开宴,请他早到一个时辰,上午就来为我写封文书,却居然迟到,刚刚才来。我问他何故,他说路上听到有人弹琴,死活挪不动腿……”

正坐在一边写着什么东西的蔡邕,闻言不由抬起自己的朝天鼻,辛苦向董卓赔笑。

“还有荀慈明。”董卓继续指向一人,却是他左手侧第一位的一个华发老者,而贾诩也赶紧朝此人躬身行礼。“慈明与我年岁相仿,乃是我少年时颍川便结识的老实人,我昨日还问他,做了三公是不是得偿生平所愿?他却对我说,蒙我赏赐,百日内从白身到三公自然感激,可生平最得意事,却是当年注解了《周易》……”

当朝司空荀爽先是朝贾诩微微捻须微笑示意,然后才无奈回头对着董卓重申了一遍自己的看法:“相国,于我这个腐儒而言,注解《周易》确实是生平最得意之事。”

“我也佩服万分!”董卓一脸嫌弃,李儒倒是眉飞色舞,忍不住插了嘴。

刚刚对着贾诩都还极为和善的荀爽干笑一声,便不再多言,而李儒也知趣闭嘴……众人心知肚明,前几日李儒奉命去毒杀废天子刘辩,虽然这事在如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