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珣笑而欲答,不料一旁董昭抢先接口过来,直接摇头反对:“在下倒是觉得田军师有些想太多了,中原肥而河北瘦,这是天下尽知的事情,若真是以中原而决河北,当然要慎之又慎,但此番又截然不同……”

“公仁的意思不过是想说彼辈令出多门,各怀心思,终究不是一体……对不对?”审配大概是怕田丰吃了对面黑胖子的亏,所以主动插嘴将话题揽了过来。“然而,国家分裂,四海群雄并起,一旦对决便是定数十万众生死的军国大事,此番在南阳汇聚的这些豪杰,即便是分开来看,我们也应该慎之又慎……聚在一起,总不能说他们力量反而弱小了吧?”

“在下不是这个意思。”董昭无奈辩解。

话说,自古一物降一物,公孙珣怕田丰露刺犯上,董昭这黑胖子却毫不畏惧,但对上向来强势的审配又不免落了下风。

不过,堂中也有审配天然敬服的人在。

“不是我这个居中之人和稀泥啊,我是真觉得你们两边说的都对。”果然,公孙珣眼见堂中纷争到了审配这里,却是捏着怀中佩刀趁机微笑开口,并侃侃而谈。“依我看,凡对敌论战,皆当以大略、实况两分对之,前者称庙堂战略,后者为临阵战术……而无论敌有多强,未到临战之前,于庙堂中讨论时却万万不可过于重视,更不能因为彼方的一举两动便自乱阵脚,坏了咱们的大局;而无论敌有多弱,临阵决死,都也应该仿效狮子搏兔,拼尽全力,不留反复余地!而公仁所言,其实便是说于庙堂之略上当藐视此辈;正南与元皓所言,其实乃是说临阵相决之时,必要有完全准备,十足把握……二者其实并不抵牾。”

审配和董昭齐齐起身拱手称是,田丰无奈,也只好随之起身称是。

“都坐,”公孙珣随意摆手。“如此便是我对此事的意见了……为此轻易作态反而会引起下面人心震动,所以大局不动,稳坐如山,唯独要心中有数,叫你们来也有此意,都说说吧……此次会盟,都有些哪些要心里明白的?记下来,交给王羲伯归档,也好送给长安叔治与文和处,让他们也心里有数。”

堂中七八人当即正襟危坐,然后不约而同看向了左手第一位却一直未开口说话的吕范,然而,吕范稍作沉吟后依旧没有开口。

既如此,审配便当仁不让了:“属下以为,刘表依旧可以拉拢……其人加入此次会盟,看似主动,其实不然,与其他诸侯相比其人心态也未免有些微妙。一则,乃是江夏要害之地握于刘备之手,二则乃是之前屡遭大败,损失惨重,所谓不敢不来。而从如今传来的讯息推断,吕布取邓县、新野、朝阳三县立足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了,那么以此来看,刘表对曹操、刘备二人还是心怀忌惮,不然也不至于让刚刚叛过他一次的吕奉先为身前缓冲了。”

“有些道理。”公孙珣缓缓颔首,颇为赞同。“之前贾文和去见刘表,回来后说刘表此人才德俱佳,所谓平世之三公,唯独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这便是说刘表是个守户之犬,只想着经营和防守地盘,没有主动参与大局的念想,而且他也不懂那些攻城略地,图雄争霸的事情,即便是之前与孙坚相对,看似是他主动,其实是他被动防守……这一条记下来,关键时刻,此人是可以混淆视听,行缓兵之策的。”

贾逵带头,连着旁边的杨修、法正二人即刻一起动笔,一式三份同时记录。

“然后便是陶谦的身体。”审配见到公孙珣认可自己的见解,继续扬声言道。“陶恭祖此番自徐州往南阳,不过是横穿区区一个下邳、一个沛国、一个汝南罢了,竟走了近一个月,哪怕是去掉一开始的犹疑与州中讨论,也不该如此之久。而且其人往日性格刚强,行事激烈,此番却受州中公议方成此行不说,到了南阳也殊无言语减低,可见其人真的是年老体衰,英雄气短,渐渐无能了……那陶恭祖若忽然死后,徐州归属,岂不是要如今日孙坚身死一般引出乱局?”

“这倒未必……”公孙珣侧身坐在椅中,扶额若有所思。“不过徐州之变确实是必须要考量和准备的大事,徐州五郡,除了一开始有些动荡外,其实是中原腹地内少有的安定之地,稍微放宽一些,当它五十万户、三百万人口好了,外加臧霸、陈登、糜竺这些人物,说整出来一个十万步骑也不是开玩笑的。而如此大州一旦有所归属,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将如虎添翼……志才,这件事你要一万个留心,早做准备,届时一旦有变,哪怕是希望再少,也要勉力一试!”

戏忠起身拱手称是,却并未坐回,反而是趁势喊了堂中一人:“杨修,你去我公房中寻我属吏,取一份徐州的档案来!”

杨修不敢怠慢,即刻停笔,低头称是,然后便要趋步出堂,见此情状,旁边低头飞速记录的法正忍不住嘴角微微翘起。

“何必如此?”公孙珣一开始便知道戏忠的意思,但明显有些不以为然。“杨氏子在我这里数年,既曾勤恳奉公,也曾出生入死,若以其父之为而论及于他,岂不让人心寒?再说了,杨文先之前持节出渭水的时候,本有机会带上儿子的,也知道我不会阻拦的,却反而坐视其子随我至今,俨然是兼顾了金日磾的先见之明与老牛的舔犊之情……诸位啊,杨文先为父如此良苦用心,我难道就没有几分为君宽仁的觉悟吗?”

杨修几乎落泪,即刻跪地连连叩首表态,却被有些不耐的公孙珣撵回去继续当书记员了。

“但杨文先却也不得不防!”戏忠稍作犹豫,还是勉力而言。“此人既然持节至南阳,其心便已昭然若揭,须防他勾连关中,图谋长安……”

杨修心下一酸,愈发有落泪之意,但见到对面法正在偷看自己,便又勉力装作务实模样,咬牙继续记录。

“这是自然。”公孙珣随意答道。“这件事情你与文和商量着来便可……还有什么吗?”

“还有就是曹刘之并强,中原反而无主了!”董昭稍作思索,然后提出了一个让堂中大部分人物精神为之一振的说法。“曹操如今坐拥兖州五郡、豫州三郡,南阳也几乎全占,实际为中原诸侯实力魁首,而将来一旦开战,也实际上为当先之人。但此番会盟,其人手段、声望却又稍逊刘备一筹!”

言至此处,董公仁稍稍顿挫,原来,公孙珣不知何时何故忽然扶刀起身,也不穿外氅,竟然只着单衣从堂中走过,缓步来到颇显阴沉的大堂门内,并推开大门,任由寒门从略显阴沉的堂外吹入。

董昭等了片刻,眼见着自家主公只是一手负于身后,一手扶刀立于堂门内,遥遥望着阴沉天空不语,这才起身环顾堂中之人,继续扬声言道:“而且诸位想一想,刘玄德久随主公身侧,其人用人治政,纵横捭阖皆有三分主公气度,堪称英雄;再加上手握淮南、汝南全境,外加半个沛国,实力也不能说差;更重要的是,孙坚既死,此番会盟,实际上连结刘表、陶谦、朱儁、吕布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这位拿下江夏,扣住南方诸侯要害,又与陶谦结亲的刘豫州……而依在下看,这便是为何中原诸侯会盟大局已定,却又迁延不散的缘故了!”

“不错!”田丰也忍不住捻须赞叹起了和自己渐渐不对付的董昭。“董冀州此言道破要害!之前中原联盟的核心乃是三强并立,所以格外稳固;而如今孙破虏既死,刘豫州与曹奋武两强并立,虽然二人俱是明智人物,皆知将军在北,不得不合纵一时,但恐怕也难免有相争之意……南阳会盟大局已定,却久久难散,如此迁延不定,必然是这二人在争这唯一盟主之位!”

“咱们或许可以行离间之策!”审配也抚椅背而言。“何妨加刘备名爵?反正一试嘛!”

此言既出,便是一直没吭声的吕范、娄圭、荀攸三人也纷纷颔首,戏忠就更不用多说了。

“试当然是可以试的。”就在堂中诸人皆以为得计之时,背对堂中诸人的公孙珣忽然开口,明显有些不以为然。“反正又不费什么功夫……加阿备一个豫州牧、安北将军;加刘表一个荆州牧、安南将军;加陶谦一个徐州牧,安东将军;再加朱儁一个交州牧,士燮一个扬州牧,这有什么?但是,尔等若以为如此便能动摇曹刘二人,却不免有些想当然了。至于曹刘二人为争盟主生隙,我只觉得有些无稽……说不定他们二人迁延至此,只是累年不见,想借机一起赏雪饮酒呢!”

堂中一时雅雀无声,而隔了半晌,倒是吕范稍作疑问:“主公何出此言?”

“无他。”公孙珣望着天空渐渐飘起的雪花,依旧头也不回,只是兀自扬声相对。“中原诸侯,看似各有千秋,天下豪杰,看似龙蛇混杂,但如今局势之下,世间敢奋臂而起,立于我身前之人,唯曹刘而已矣!这两个人又怎么会为了什么盟主而相争呢?他们眼里只有我,而南方诸侯虽多,我眼中竟也只有这二人罢了!”

堂中再度鸦雀无声。

“喝酒吗?”公孙珣忽然回头询问。“之前五月时分,玄德从淮南时往长安与家母送了许多腌渍的梅子,家母正好搬迁,为了储藏,便专门藏于酒中带到邺城来了,今日落雪,咱们何妨暂且扔下公务,以腌梅煮酒,赏雪自娱?”

众人愈发面面相觑。

雪落纷纷,却遮不住火热的人心。

南阳新野,由于盟约尚未正式订立,各路诸侯依旧没有散去,只因为此地不是他们所辖,所以众人便干脆各据城中片区亭舍以长居。而既然中原各大诸侯皆在此处,便免不了有达官贵人、名士儒家、豪侠勇士,纷纷往来城中以求自效,更遑论各路诸侯自己也有随行文士、豪杰了。

一时间,各路人马交汇,你来我往,应酬连连,觥筹交错,众人或是论及天下大势,或是谈起将来局面,或是辩论经学真义,或是干脆抱剑于门旁,高歌慷慨……反正没人在乎天冷不冷。

而这一日午后,随着十一月隆冬之雪再度降下,曹操正在自己所居亭中读书,忽然闻得许褚来报,说是刘备只带张飞一人来访,而且已到门内,慌得曹孟德赶紧从火炉旁的榻上起身,穿着木屐出迎。

“兄长在此处过得好惬意!”刘备孤身昂然直入后舍,遥遥看到对方身侧书籍尚在榻上,难得动容失笑。

曹操当即哈哈大笑,赶紧推开许褚,上前握住对方双手,一起把臂入内。

等到二人坐定,曹操自然开口相询:“我弟何至于此?”

刘备盘腿侧坐在榻上,从容缓缓言道:“今年五月时分,愚弟在江淮巡县之时,恰逢梅雨时节见梅子渐黄,又恰好遇到安利号南下买茶的商队路过,便想到长安公孙伯母乃是江淮人士,或许会念及此物,于是专门摘了许多,用盐腌渍起来,托他们送往长安,聊表孝心……公孙伯母接到梅子后正好要搬迁往邺城,便与我回信教我,告诉我梅子这东西,青黄成熟之时放于酒中,既能久存,又能让酒味鲜香!”

曹操听到梅子、茶、酒,早已经口中生津,此时听到最后,如何能忍?

但刚要起身询问,又陡然想到,信函回到淮南之时,梅子时节早就过了,哪里还有梅子酒可喝?也是一时怅然。

然而,刘备见状又忽然失笑:“愚弟当时也懊悔时节已过,然而却不曾想公孙伯母早有准备,居然让回信的商队捎上了一坛放了腌梅的好酒……说是让我等到隆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