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倒也……”王异接过陶碗,转身扣在一侧案上,回过身来上榻,却又不禁好奇。“只是夫君与你那同学一别多年,又怎么看出他心中其实焦躁不堪呢?”

蒋干此时已经缓过气来,却是一时失笑摇头,然后伸手在怀中抱住爱妻:“阿异可曾听过一句话?”

“什么?”

“曲有误,周郎顾。”

“这是什么话?我如何听得?”

“这正是一句你注定不曾听得,我却耳熟能详之言语……这个周郎就是我那同学公瑾了。”蒋干坦然道来。“阿异,我再问你,你觉得你夫君姿色如何?”

王异虽然无奈,却也只好奉承:“夫君自然是最出众的。”

“我虽称不上是最出众,但也称得上是容貌上等。”蒋干苦笑一声,抱着妻子肩头缓缓言道。“而且自幼有神童之称,故此当年少年时分,自然是骄傲自得……但是,等到束发读书之际,遇到了这个周公瑾,却瞬间从宝珠变成了鱼眼。”

王异听得有趣,便在丈夫怀中催促:“如此说来,那周公瑾真是天下难得的人物了?”

“这是自然。”蒋干坦诚以对。“周公瑾这个人,首先是家门极高,他们周氏是出过三公的,乃是扬州第一高门;其次,是他本人确实容貌俊俏,风流倜傥;其三,却是他这个人聪明至极,经书武艺,兵法音律,一触既通……家门不如他,容貌不如他,才学不如他,只有嘴皮子比他快些,那我在他面前岂不正是一个鱼眼睛吗?”

“且说什么是曲有误,周郎顾。”

“是音律……公瑾这个人音律上造诣是极高的,而当时我们在庐江赵公门下读书,赵公仿效当年马公的故事,常常在讲学时叫使女舞蹈吹奏于两侧……大多数时候,公瑾是目不斜视,一心听讲的,但一旦曲目吹奏有误,公瑾却会是第一个发现,然后扭头相顾之人。”

“这倒是有些趣味……”

“不仅是趣味……其中有些使女一次偶然出错后,发现能得周郎一顾,便常常忍耐不住,故意出错,引公瑾去看她们,而公瑾偏偏音律造诣极高,又往往是在专心听讲之时闻得差错,所以总是出于本能去看……到后来,许多使女都仿而效之,动辄故意出错,以至于音律不协,逼得赵公直接弃了这种仿效。”

王异直接笑出了声。

而言至此处,蒋干却忽然一时黯然:“那日在郯城,我们宴饮之时,便又见到了这种把戏……可彼时连我都听出来的曲误,周郎却连顾都不顾了。你说,若非是为时局所压迫,心中焦躁,他又何至于如此呢?也就是那时开始,我心中也忽然醒悟,乱世如此,像公瑾那种超俗之英杰,也要为大局所困,而即便是为大局所困,却还是倾心招待于我。受人如此待遇,我身为同学,又何必再存庸俗之心呢?所以三日间,虽然他公事、军报都没有避讳我,我却主动避讳了过去。本以为这样可以心无旁骛,了无牵挂,一走了之。但一想到明日将行,再难相见,且其人前途多舛,不免心中为他忧虑。”

言罢,蒋干愈发黯然,却是沉声静听夜雨,一时无言。

王异思索一阵,眼见着自家丈夫一直没有睡意,却是轻声开口:“其实,我也有一言,想告诉夫君……”

“你我夫妇之间,何至于此?”

“其实今日夫君为审公写信时我便想说,审公想在徐州寻人,而徐州第一世族下邳陈氏,正是他的至交所在,可他没有写信请陈氏替他寻人,反而让夫君帮忙……这是为了什么?”

“这是为了避嫌,也是公私分明,更是情谊所在。”蒋干脱口而出。“想审公连多年前一个故人的离散家属都能记得,又如何会不记得陈氏?只是陈氏当日首鼠两端,早已经恶了殿下,当此局面,审公最好的处置便是公私分明,将来才有资格以私人身份在殿下做出处置之后,再为陈氏料理事后局面……”

言至此处,蒋干早已经心中醒悟,却是忍不住拍了拍自己妻子的后背,复又一时感叹:“我只以为审公严肃刚正,却不想竟也有如此胸怀,竟然以此事来提醒我。更不想,阿异你比我这个神童聪明太多!人生得妻如此,更当珍重!”

窗外雨水绵绵,刚刚二十岁的王异,直接面红耳赤。

————我是聪明太多的分割线————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汉末,太祖伐南,瑜为徐州大将,统东海,将有筹谋向北,事正密,同窗蒋干,奉命南使,归过东海。瑜以旧交,掩事而与之携手同游,食则同席,卧则同塌,曾不失态。及宴中有使女曲误,而不得顾,干恍然知瑜难,乃不言,只相辞而去,瑜亦知干意,亦不言,唯临沂水相别。世称二人雅量,遂有曲误之交。”——《世说新语》。雅量篇  

第十三章 旧友南行雨纷纷

八月初,青徐一带的秋雨愈发频繁无度。

情况非常糟糕,因为这意味着青徐地区的秋收减产已经成为定局,而且很可能是大面积减产,至于减产在农业社会中的严肃意义,就不必多言了。几乎可以想象,这个糟糕的秋收期之后,本就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的青徐地区会出现什么乱子。

不过,从另一个比较偏门的角度来说,这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情形下,军事行动的效率似乎会大大降低……雨水、山区,平行穿过琅琊郡、东海郡的两条大河暴涨,再加上物资的缺乏,似乎让琅琊一带失去了爆发大规模战斗的可能性。

就是在这种阴雨绵绵的状态下,郭嘉带着约百余人的‘慰问团队’,在两曲甲士的护卫下,合计五百余人,举着关羽和审配的旗帜,大摇大摆的冒雨进入了琅琊郡。

前两天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琅琊郡的局势过于实际了一点……这里的地盘实际上是按照地形特点被一群青徐本土军阀给分割控制的,而非是按照之前的行政分划所领。比如说,琅琊郡南面武水西岸的重镇缯国县(后世枣庄东侧地区),目前就是被一个叫郝普的人领两千兵所驻扎控制着,此人是刘备部将,如今归属夏侯惇所统一调配。而同样的道理,琅琊最北面这一块,也就是箕屋山以北的姑慕县,老早就被关镇东关将军给令人划拉走了。

险要的箕屋山其实才是臧霸那些所谓青徐泰山豪霸们与河北本治之间的分界线。

然而有意思的是,郭嘉带着一群明探、暗探,还有四百甲士,在自家地盘行军,居然也能被人跟踪……于是乎,在确定无误后,郭奉孝过了箕屋山的隘口,干脆就让大部队先行,自己只带数十人藏在了隘口的关卡内,并成功捕获了此人。

不过,等他见到这人以后,却端是觉得有些滑稽,因为这个人他认识,而且双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颇有些缘分和交情。

“元直别来无恙。”

郭嘉认出此人后,稍微一怔后,却是一边继续盘腿坐在榻上喝酒暖身,一边示意此地关隘守将去给对方解缚,除此之外并无表示,倒是颇显无礼。

而另一边,全身湿透的徐庶被解开绳索后,倒是半点惊疑都无,更没有生气,反而摇头自嘲:“我本该想到的,箕屋山口如此要害之地,此地守将虽名义上属吴敦,却早该被你这位靖安台副使给拉拢过去才对。”

去了发冠,只束着马尾一般发型的郭嘉摇头不止,好像是在嘲讽对方察觉的太晚一般,却又示意对方上榻来喝酒:“元直且来暖暖身子……再与我说一说你之前都去了何处,为何此时又在此处,而且为何又要跟在我身后?”

徐元直也是做过贼的人,如何会在意对方的恣意,反而径直上前,与郭嘉一起饮酒取暖,并将自己此行缘由大略说了一遍。

原来,徐元直那日随着鲁肃、陈登、郭嘉一起到了邺城后,就存了游历四方长见识的心思,其人先是一直在河北腹地冀州、营州一带闲逛,中间鲁肃、陈登、郭嘉一起北行涿郡时他又趁机搭了一次伙向北面而去……但是,等到鲁肃、陈登南归之时,徐庶却居然没有随同转回,反而因为此行见识无数,愈发对各地风土人情起了兴趣,所以便兀自北走,出辽西卢龙塞向北,然后转向辽东游历去了。

在辽东,他去过高句丽旧都,去过最东面的乐浪郡平壤县,甚至还在大梁水畔的一处偏僻聚点遇到过前青徐名士管宁,并在管宁身前听了几个月的讲学……一直到太史慈忽然到达辽东招兵,他才从官方的布告栏上知道中原起了天大的大战,于是即刻转而向南,靠着在野外老虎口下救了平郭令杨修一命,得以上了输送军器的官船,然后渡海到达了东莱。

“担忧家中老母而已。”徐庶正色言道。“虽然家母身体康健,行动便捷,我走时她老人家也曾说过,让我不必挂虑她,三十而立再回家也不迟,但兵势如此,又怎么能放心呢?所以才一路匆匆……”

“你莫说你跟在我身后,只是顺路?”郭嘉单膝踩榻,摇动手中酒樽,却又一时冷笑。

“那倒不止如此。”徐元直愈发严肃。“顺路固然是顺路,但此行却存了跟在你身后看你举止的意思……你须知道,我在邺城便听过你名声,所谓邺下三害,张辽是蹴鞠场上的一害,马超是演武场上的一害,你是酒楼茶肆中的一害,吃饭喝酒从不给钱,偏偏你领军机要事,还无人敢找你讨钱……我是怕你出了河北管辖之地,又不像之前还有鲁子敬在侧,会固态萌生,祸害琅琊百姓!你须看到如今秋雨绵绵,秋收不利,琅琊百姓素来又极苦。”

郭嘉怔了许久,然后方才嗤笑一声:“邺下与此地是一回事吗?能在邺下开酒楼茶肆的,非富即贵,我喝他们一辈子,也算是劫富济贫一辈子了!我家殿下自家吃亏最多,都不在意,连田元皓都懒得弹劾我,也就是孔文举那些人喜欢骂我搏名而已……你说,出了邺下我都会小心,何况琅琊这里群豪割据、百姓生计艰难呢?倒是你,若我真是固态萌生,祸害百姓……你单人而已,又准备奈我如何?”

“且观形状。”徐庶举杯一饮而尽,方才昂然以对。“若你只是微微赖账,我身上还有当日元龙兄送的许多安利号钱票,便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替你补上,若你领着五百人肆意糟践百姓,我虽只有一人一剑,却也未必不能取你性命!”

郭嘉愈发冷笑:“却不知如今徐大侠剑在何处?”

徐庶摇头不止:“刚在下面隘口内被围,我便知道奉孝你在此处,否则何至于主动弃剑就缚,还将自己的辽东游记说成是机密军件,让你下属好生替我保存……真要是想动手,就凭下面那几个人,早就死光了!你也活下来!”

郭嘉一时沉默,却又忽然拍手示意。

旋即,自有人将徐庶身上的几个物件送还——细细看来,也就是蓑衣一套、长剑一把、书箧一只,外加些许安利号钱票与零散钱财物件而已。

舍内他人俱皆退下,徐庶兀自喝酒用饭,而郭嘉却只在榻上取过那把宝剑来,然后直接拔剑出鞘!

剑光如秋水,樽影似凝霜……二人几乎是同时停下了动作,狭窄的山间关卡小舍内,一时间鸦雀无声,只有窗外雨水淅淅沥沥不止。

其实,且不说郭奉孝身为戏志才副手,掌握一些额外的信息渠道,只说二人本就是同乡之人,又随着公孙珣的名声越来越大,又怎么可能不早早知道对方姓名呢?只不过当日徐州一事,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