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近卫文麿也是笑了笑,在欧洲的战场上,德国那么强势,何必他们大日本帝国出手呢?


第724章 苏德战争(二)
  德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让很多人都有了不太好的预感,特别是,德国与日本结盟。
  欧美欧美,也就美国现在还未加入战局。欧洲已经全乱了。现在来说,欧洲各国除了英国,其他大部分在德军铁蹄下瑟瑟发抖。
  而苏联与日本又签了条约。
  环顾四周,中国之抗日,一时间也就是自己一个国家的事情了。
  东南亚就不说了,不被日本撵的满地图跑就不错了。
  济南,周卫国继续看着地图,时不时的沙盘上推演一番,听着刘远报告着最近的时事,亦或者说,情报。
  “因为德国的表现,有些人觉得抗日一途,人力所不能及,加之之前一年调停期限内日军的约束,调停期后日军依旧约束自己,他们觉得……”
  “觉得鬼子统治下,也没有那么不能接受,是吧?”周卫国抬头,看向了刘远,日子稍稍安逸了一些,有些人就忘记了曾经的疼痛了。也是,抗日已经好几年了,日本人还在,对他们军人来说,是有些难看了。
  刘远点点头,“偏生日本与德国结盟,德国表现太过勇猛,日本又与苏联有合约,有人失去信心,也是能够理解的。”
  周卫国叹气,有些人这么想他也不能怪他们,说句实话,周卫国在等一个时机成熟的机会,能够在别国土地上削弱鬼子实力的机会,他要等日本和美国也翻脸,才能与一些人谈谈条件,能够于国家民族有些益处。
  等到日本在东南亚、太平洋肆虐,不可一世,欧美才会想起来,亚洲这边有一个国家,已经抗击日本人抗击了很久了。
  历史上,也的确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中国才加入了盟军的队伍。国民政府也才正式对日本宣战。或许有人会说,国民政府当然不能与日本宣战,一旦宣战,各种资源将会停运,不利于抗战。
  诚然,这是原因之一。
  但另一个原因,也是国民政府存着能与日本和谈的想法在内,否则,也不会有伪国民政府以及老蒋派人去香港圆桌会谈一事了。如果不是日本人一再触及国民政府的底线,开始了彻彻底底的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肯定还在对日绥靖。所以,这就是政治家和军人的区别。
  中国势弱,没有话语权与外交。但中国军人,骨头终归还是直的,他们宁愿用血,用肉,用尸体,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这个国家,也不愿意见到中国沦陷,成为日本的后花园,殖民地。
  “别人怎么想,咋们管不着,做好咱们自己的事情,就等着,利刃出鞘!”周卫国定下了基调,也算是安慰了刘远。
  刘远点点头,表示理解。
  “对了,哥,苏联那边的情况继续关注,然后再重点关注下鬼子在东南亚做的事情。”周卫国想了想,觉得还是得给刘远交代一下。
  “放心吧。”刘远点头,“鬼子要是有动作我会告诉你的。”
  “好。”周卫国点头,继续看着地图,而地图,赫然是东南亚一带的地图。周卫国在回忆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的事情,他现在不出击,不代表他就不打日本人了。
  当然,类似中途岛这种重要的位置,也已经被周卫国标注出来了。
  有些细节,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他需要回忆,再次推演。毕竟,如果能提前知道敌人的布置,对自己这边,总是有利的多。更何况,太平洋战场,中国作为太平洋周边的大国之一,该有的角色,自然是少不了的。
  虽然,后世在描写太平洋战争的时候,说的多是美军与日军。
  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做出的重要贡献,直至现在,还有些人,有些国家不以为然。
  事实上,中国,才是二战中最大的受害者。根据统计,军民伤亡3500万,但真正的伤亡,或许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因为,在一些不知名的地方,依旧有不知名的冤魂埋骨,没有人知道。
  禽兽们做出了兽行,去统计的时候,如何统计?凭当时国民政府手中的户口册吗?那个年代,没有户口的流民,又有多少?
  统计的时候,面对如此大的伤亡,何曾有人心疼过?又或者,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数字。
  对后世很多人来说,这终归只是一个数字,一段历史,一段被老生常谈的不知多少次的历史。
  但周卫国回到了这个年代,他看到的,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3500万。
  “3500万啊。”周卫国叹口气,揉揉眉心,思绪竟然又发散开了。想来人刘远今日汇报的事情的缘故吧,让周卫国觉得有些,悲哀。
  ……
  “元首阁下,我们在苏联势如破竹,一路东进!苏联人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很好!很好!哈哈哈!”
  小个子男人大笑,德军在苏联的进展,很合他的心意,“这样下去,我们伟大的德意志可以三个月灭亡苏联!”
  “元首阁下说的是!”
  “后勤一定要跟上!如今帝国东西线作战,后勤线拉的太长,于战事不利,明白吗?让勇士们再努力些!莫斯科的冬天,可不好玩!”
  “是的!”
  ……
  次日,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言论,被刊登在德国民众的报纸上!德国民众有的欢呼,有的欣喜!对于小个子希特勒,他们大多数是给与全然的信任的!
  ……
  斯大林捏着报纸,右手握拳,用力的指节有些泛白,“滚蛋!真以为我们苏维埃的不堪一击的吗?”
  “斯大林同志,我们苏维埃一定会全力反击!我们的红军同志,不会后退!一定会把侵略者拦住!打败!”
  ……
  “小胡子真敢说,他就不怕打脸啊?”周卫国笑了笑,实际上,脸打的很响。再有几个月,他们就会遭遇滑坡,莫斯科的冬天,会让他们记忆深刻一次。
  “他是真的有信心!就好像鬼子当初叫嚣着要3个月亡华一样!”刘远无奈,“德国的军事实力可比日本强得多,而且一出击就是几百万士兵,日本人根本比不了,我觉得,或许还是有可能的。”
  周卫国笑了笑,事实,会证明一切。


第725章 苏德
  1941年7月初,短短不到10天时间,德军突进苏联600多公里,再一次,证明了德意志的军事实力以及苏联的不堪一击。
  “我的天!为什么德国人会攻击得如此之快?”莫斯科,一些苏联民众惊呼,他们完全不明白前线的战士在做什么,怎么不到10天时间,德国军队就推进了这么多,几乎整个苏联东西纵横的三分之一。
  “我们的红军们伤亡也很惨重。”另外一人回答着,看着触目惊心的数字,沉重的道。
  “要相信我们伟大的红军!一定会把邪恶的德国人挡在外面的!我们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你说的没错!我们苏维埃一定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
  苏德战争的进展,让更多的人觉得,德国不可战胜。因为战况实在是太糟糕了,苏联损失很大,不仅仅是兵源,更是物资。加之在一些地区,早有民众对苏联的统治不满,直接起义,对苏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德国现在的战绩,实在太骇人了。”刘远看着电报,倒吸一口气,10天而已,推进苏联600多公里,这简直,有些无法想象。
  周卫国倒是笑了笑,“德军本来就以闪电战出名的,快速进攻是他们的优势,说句实话,苏联本就地广人稀,德军10天推进这么多,也不是怪事,不过,苏联确实没能挡住德军的进攻。”
  刘远有些无语,总觉得在周卫国口中,这些战事都有些无关紧要起来。但事实上,苏德战争,确实在周卫国眼中无关紧要,周卫国关注的,不过是德军的战斗力,较之历史上,是否有所提升,以及,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何时开始而已。那个时候,才是周卫国需要注意的时候。
  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不曾为谁停下。
  转眼间,时间已经到了9月多,1941年,这个在二战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也走近了尾声。可最精彩的战争,也才拉开序幕。
  3个月左右的时间,德国三路大军战功累累,几乎歼灭了苏联百万大军,重创苏联无数军队。
  9月15日,德军中央、南方两个集团军群合作,在基辅战役中将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包围。苏联军队70个师血战10天,苏联红军少数突围,66万余人被歼灭,其中有6万名军官,包括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参谋长图皮科夫中将在内的多位高级将领在突围战中阵亡。
  希特勒看着电报,狂喜不已,“这是本世纪最大的歼灭战!”
  ……
  消息一出,世界再次沸腾!66万多人被歼灭!那是什么概念?
  “苏联,这是要败了吗?”刘远拿着电报,震惊不已,那是苏联啊!他们一直仰望的大国!
  周卫国笑了笑,“根据整理出来的情报,第一次明斯克战役苏军被俘二十九万人,死亡八万人,失踪五万人,德军以极小的代价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基辅大包围苏军伤亡七十万余人,德军伤亡十万余人。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被俘虏约四十五万余人,德军二十一个师均遭到重创。这是大数字的伤亡对比!”
  刘远听着这些数字,心惊不已。
  数十万,加起来一百多万,那到底是怎么样的战役?
  阵地上,是不是血流成河?
  苏联的百姓又如何了?
  “事实上,苏德战争是现在世界第二和第三工业大国之间的殊死对决,两个大国工业产量不相上下,军事技术各有千秋,双方实力旗鼓相当。只拥有六千万人口的德国在苏联战场上可是下了血本了,而苏联也是举国力而倾之,实力不相上下的战争完全是在打消耗,苏德一开始就打的是不要命的仗,两国都打红了眼。死这些人,又有什么奇怪的?”周卫国反问,“难道日本侵入咱们中国的时候,咱们不是举国抗争吗?咱们死的人,可一点都不比这少。”
  刘远还是叹口气,在中国,刘远还是无法想象苏德战场到底如何了,为何会打成这么惨烈?仅仅是从电报上,从数字上,就知道惨烈无比了。
  但事实上,周卫国说的没错,从七七事变,不,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侵华,有多少战士、无辜百姓倒在了日军的枪下,南口战役、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武汉会战、南昌会战,数不胜数。
  要削弱中国的人口数,是日军一直奉行的策略。因为中国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放心吧。”周卫国想了想,还是拍了拍刘远的肩膀,“我们且往后看吧,苏联最大的武器,就要出现了。”
  “你的意思是?”刘远不明所以,想到周卫国几次提过的莫斯科的冬天,“真是莫斯科的冬天?”
  周卫国笑而不语,很多事情,与中国战场无关,他也不太能想起来,但是,击败德国的,除了德国的后勤,最大的敌人,就是苏联的冬天了。很多德军士兵都被冻伤了手脚,加上后勤的问题,哪怕德军依旧有数百万,但依旧失败了。这次的失败,直接让德军走了下坡路,是整个二战中最重要的转折战争之一。
  ……
  日本,东京都。
  日本人感叹着德军的强势,在9月6日的时候,日本御前会议秘密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