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在天子脚下,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一点靠山那肯定是做不成的,所以杜若猜测这安济堂应该也是后头有人的。杜若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他家目前有三种药卖的最好,分别都有个外号,叫:君不留、半月红、子满堂。说的就是避子汤、落胎药、催产汤。据说避子汤不是很灵,但是老板很会做生意,但凡在安济堂买了避子汤不灵验的人,若是有孕之后,可免费赠送一副半月红。”
杜若说到这里,杜老爷已是惊叹的长大嘴巴道:“居然有这样的商家?真是闻所未闻,也亏这老板能想得出来。”
杜若等杜老爷发表完了感慨,才继续说道:“避子汤不灵也就算了,偏偏那个落胎药也不好,这几日已经接手了几个因为喝着半月红喝出问题的病人来了,真真是害人不浅啊!”
杜老二爷听杜若说完,坐在一旁点头思量了半日,开口道:“若是我们杜家的药,断然不会出这样的问题,是再稳妥没有的。”
杜老爷听杜二老爷猛然冒出这么一句,只摇摇头道:“杜家不卖落胎药,这是祖训,杜家是行医济世的人家,绝对不会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杜若听杜老爷坚持,只叹了一口气,本想反驳却不知道一时说什么好,只赌气道:“七巧说,对于那些花街柳巷的风尘女子,她们不需要孩子,只要一个健康的身子。如果因为这种事情,把身体弄垮了,那么我们花再多的人力物力去救她们,去帮助她们又有什么用呢?”
杜老爷听完杜若的话,只冷冷的哼了一声,坐下来蹙眉思考。杜二老爷见两人僵持不下,决心从别的切入点开始商量,便开口道:“安富侯家的少奶奶,已经流了第二胎了,我和陈太医两人琢磨着开的方子,吃了几天还不见效果。今儿他们家下人往太医院来,说是要请了大郎带上长乐巷分号的大夫去瞧一瞧。”
杜老爷的思维果然被杜二老爷给吸引了过来,只拧眉道:“具体是什么毛病,能看出来吗?”杜二老爷摇摇头道:“情况不是太好,有点儿像前年去了的安国公府少奶奶那个毛病,那少奶奶的病症,起因也是因为流产,后来就血漏不止,最后也没能救下来。”
杜老二爷想了想道:“长乐巷分号的两位大夫,常年累月看的是妇科毛病,在这方面肯定是比我们经验丰富,倒是安富侯府的人能想到这一点,也不容易。不过一般公侯府邸的人,也不会到市井上面来找大夫,大概是有人介绍的吧。”
杜若听到这里,便起身道:“明儿我就带了胡大夫过去瞧瞧,我想去王府请了七巧一起去,七巧会检查,比我们这些望闻问切都更靠谱,爹你觉得呢?”
杜老爷想了想,点点头道:“嗯,带上七巧吧,听说这安富侯夫人跟老太太是小时候的手帕交,如今你都这么大了,她连孙儿还没抱上,可不是要急的头发花白了?”
杜若笑着道:“我见过那安富侯夫人,看着还算年轻,听说她生安富侯世子的时候,快要四十的,这会儿抱不到孙子,也只能怨自己生儿子太晚了。”
“你这嘴巴!”杜老爷瞪了一眼杜若,蹙眉道:“关于那落胎药药方的事,我还要考虑考虑,这事情事关重大,杜家几百年的家训啊!”
杜若听杜老爷还在犹豫,便道:“其实七巧给我出了一个主意,为的就是怕这药方给留出去了,七巧说,可以让那些人在宝善堂喝过的药,等孩子打掉了再离开,这样就可以防止她们拿着药出去害人了。”至于那些想拿着药方去害正室或者小妾的人,这药方不能带走,宝善堂提供代煎药业务,她们也没办法出去害人了。
杜二老爷听杜若这么说,倒是眼睛一亮,点了点头道:“这么说倒还有几番可行性,只是这么一来,这长乐巷的生意就越发忙了。”
刘七巧回了王府之后,先去二太太那边谢过了,又把刘八顺的平常读书的东西都整理了回来,打算明儿趁着王妃歇中觉的时候,往家里跑一趟送个东西。
王妃听说刘八顺摔伤了,也很是关心,命青梅从库房里面取了一些鹿筋、三七等药材,让刘七巧带回去给刘八顺。王妃见刘七巧跑来跑去也是眼见着脸上两坨婴儿肥都不见了,也很是心疼道:“你如今家里这么忙,还要照应我,我现在已经快七个月了,倒是没两个月就要生了,应该也没什么大碍,你若是忙不过来,也不必每日都来。”
刘七巧知道王妃体恤她,也很是感激道:“太太你也说了,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了,这最后的关头,我自然要帮你守好,太太这几日晚上睡的就没以前安稳了,往后肚子越大越折腾,七巧说了要陪着太太直到孩子出世的,七巧不会食言的。”
王妃看着刘七巧忙忙碌碌的身影,心里叹道:我要真有这么一个闺女,我这辈子也算是儿女成双了,人生也算是完美了。王妃一边看着刘七巧在那里忙前忙后,一边轻抚着自己的肚皮,小声的祈祷着:小宝贝,你会是个闺女吗?最好跟你七巧姐姐就好,娘以后可就只疼你一个了。王妃一个愣神,忽然肚子里的小东西咯噔的一脚,踹在她的心窝上,让王妃疼得直皱眉头,忍不住叹气道:“你这不消停了,罢了,多半是个毛小子。”
☆、第 91 章
二太太的丫鬟从春生那边把问来的结果告诉了二太太。二太太听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之处。她这个大侄儿最是医者心善,平日里不管是什么乞丐孤老,他看见了都要上去帮一把,给穷人治病,药材也从来都是买一送一的,也亏的杜家家底厚实,才没让他给败光了。如今是自己的儿子跟着大老爷学生意,她也到不用担心以后的养老问题了。
二太太是个没什么细心思的人,倒是她身边的丫鬟长了一些心眼,问道:“我今儿听说大少爷院里的方巧儿被人赎走了,听李妈妈说,就是给顺宁路上的刘家给赎走的,这事儿也未免太巧合了点。这怎么走哪儿都有刘家,总觉得怪怪的。”
二太太靠在靠背椅上,悠闲的端过一盏茶抿了一口道:“天下姓刘的人多了,顺宁路有几个刘家还不知道呢!”
那丫鬟想了想道:“想起来了,顺宁路只有一个刘家,是王府的二管家,这么说来,大少爷今天去的,就应该是这个刘家。”
二太太斜着眼皮看了一眼那丫鬟,笑着道:“我说秀儿,平常看着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知道的东西还不少嘛?听你这么说,这刘家还当真是有些扎眼了。”二太太放下茶盏,想了想道:“那方巧儿如今走了没有?”
秀儿低眉想了想道:“还没有,李妈妈上庄子上去了,让张妈妈明儿带着方巧儿出去,听说是明天刘家会来领人。”
“那正好,你马上去把那方巧儿喊来,要是别人问起什么事儿,就说她明儿就要出去了,好赖服侍了一场,我赏她些东西。”
“太太等着,奴婢这就去把巧儿喊过来。”秀儿说着,便去了百草院将那方巧儿给喊了过来。
方巧儿自从被冲喜进来之后,就一直在大房这边的百草院待着。虽然见过二太太几次,却对她这个人没多少印象。听说自己要走了,还打发了丫鬟说是喊了自己过去赏东西,倒是让方巧儿受宠若惊了起来。
方巧儿因为自己是个乡下丫鬟,自从西跨院出了沐姨娘的事情,她整个就是缩起了脑袋过日子,平常从来不出百草院一步的。这会儿李氏要赎她出去,她原本并不太愿意,但是一想到作为杜老太太深恶痛绝的乡下丫头,以后要进杜若的房内服侍,只怕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她才勉强答应了。
二太太见方巧儿进来,脸上并没有那种被赎身后欢快雀跃的神态,心里倒是暗暗奇怪。她见方巧儿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容貌清秀可人,体态婀娜多姿,比起沐姨娘来一点儿也不逊色,心里更是有苦难言,觉得天底下的好东西都给大房占尽了。
“瞧这姑娘长的,可真是秀气啊,比我们家那几个小姐还好看些了。”杜家人丁不算简单,杜家大房因为杜老爷的专情,所以四十好几了,只有杜太太一个妻子,也只有杜若一个儿子。杜家二房那却是一个庞大的大家族了,二太太有一子一女,儿子十八,目前也已经有了一子一女一妻一妾了。儿女十三,待字闺中,暂且不提。其他几位姨太太各有所出,所以杜二太太还有两个庶子,两个庶女,庶子还年幼,两个庶女和自家女儿差不多大,到时候又是要倒贴嫁妆的。
方巧儿听二太太这么说,只是不太好意思的又底下了头,眼睛悄悄的抬起来看了一眼二太太,略带着几分怯生生的意思,无端就让人觉得楚楚可怜了起来。
二太太见过不少美人,杜二老爷从长乐巷带回来的,哪一个不美?可是那些都不是二太太心里规规矩矩的人,她就看着方巧儿这样的,还喜欢上了。如今那沐姨娘怕是不中用了,之前一番吵闹,搅的整个家都不安宁,连自己儿子都不待见她了。赵氏出自高门,脾气也骄纵,从来连自己这个婆婆也不放在眼里,就她房里给蘅哥儿备的那两人,一看就是个苦命样,自己是男人也提不起这兴趣。二太太不知怎么的,就对着方巧儿有了些想法了。
“听说这次有人赎你出去,是你自己的意思吗?”二太太也不过就是随心问了一句,想听听方巧儿的说法。
那方巧儿不知道二太太问她这个问题究竟是为了什么,可是如今李妈妈都已经通知了自己要出去了,包袱都整理好了,这会儿才问她有什么意思呢。方巧儿想了想道:“巧儿年纪大了,在府里也服侍不了多长时间了,李婶子是我们牛家庄出名的大善人,她把我赎出去,一定会好好待我的。”
这话虽然听上去没什么不对,可二太太也不至于连这些都听不出来,顿时就问了出来道:“这么说,不是你自愿想出去的?”
方巧儿见二太太问的这么直白,一时间只低下头,不知如何回答,她确实不是心甘情愿出去的,可是她想留下的理由要是让主子们知道了,还不定要多瞧不起自己呢。方巧儿想了想,觉得丢不起这个人,只硬着头皮道:“有人肯赎奴婢出去,奴婢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二太太这回儿倒是真的有些失落了,叹了一口气,看看方巧儿这模样品貌,只摇摇头端了茶盏抿了一口,又抬头继续问她:“赎你的人家是什么人?家里有孩子吗?这样赎你回去,也是要把你当丫鬟使唤吗?”
方巧儿见二太太不纠缠刚才的问题了,总算松了一口气,小声回答道:“赎奴婢的人家,是以前在牛家庄的村里人,他们家是恭王府的下人,家里有两个孩子,姐姐跟我同岁,还有一个弟弟,她们家还收养了我们村里一对没爹没娘的姐妹,是极好的人家。”
“哦。”二太太一边听一边点头,冷不防开口问道:“那姑娘是不是就是那天大郎带着来瞧沐姨娘的那一位?”
方巧儿听二太太这样问,只点点头道:“就是她呀,我说二太太也应该认识的,那就是刘七巧。”
二太太皱起眉头,总觉得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可问也问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便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