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时凤姐儿又转出来,笑嘻嘻地冲迎春招手,道:“二姑奶奶,老太太请你去!”
她将迎春一推,自己则留下来陪着丹菁。丹菁哪里说得过千伶百俐的凤姐儿,只得坐着听凤姐说话。
而迎春进了内堂,却见元春坐在炕桌旁边,手里捧着一盏茶。
迎春尚自奇怪:“大姐姐,老太太呢?”
“我的好二姑奶奶,”元春见了迎春这副一棍子下去都打不出来声儿的模样,忍不住又是气,又是心疼,“你说说看,这好生生的累金凤,怎么就跑你那个大姑子头上去了?若说是你体恤小姑,赠给丹蓉那孩子,也就罢了。如今竟是你那个大姑蹬鼻子上脸,讨你的嫁妆首饰,你说说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迎春哪里说得出来,憋了半晌才道:“大姐姐,那边大姑……她开口要,妹妹实在是拉不下面子,不好不给。”
元春气不打一处:“问你要你就给啊!”
迎春低头沉默,元春继续补一句:“是不是今日我不开口,你那个大姑子就压根儿没提过这个‘还’字?”
迎春继续沉默,元春顿时绝倒:“还真是这样的?”
她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当即加重了语气:“要知道,女儿家嫁了出去,在夫家多数时候还是得靠着自己,光靠娘家撑腰自然不成,娘家人又没法儿一天到晚在你跟前盯着,最后还是得靠你自己立起来。”
迎春不出声,但是听了堂姐的话,到底还是点了点头。
元春就又说:“丹济对你可好?”
还未等迎春回答,元春已经开口:“若是丹济那个小子敢对你半点儿不好,回头就让平郡王出面,敲打敲打他去!”
迎春一听,赶紧摇头,说:“大姐姐,别……”
这么一紧张之后,迎春见到姐姐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一下子省过来,“腾”的一下就红了脸。
元春又道:“论理,丹济家是一门好亲,且本是为旁人留下的,只因为那头出了些状况,所以才落到你头上的。那个小子日后前途不错,你既要治得住他,又要笼络住他。你们都还年轻,慢慢相处起来,你就明白姐姐的意思了。”
迎春不知内情,见元春这么说,是应了不让平郡王出面找丹济麻烦,已经面露笑容,赶紧点头应下。
元春却望着迎春直叹气。她知道丹济这门亲事,是一桩面上不显,内里实惠的亲事,原本是给十三福晋的侄女留的,后来因为老尚书马尔汉故去,姐妹俩一起守孝,丹济年纪又摆在那里,不好再拖。又因为当日她曾与十三福晋一起求到德妃宜妃面前,所以这桩指婚才落到了迎春头上。
不管怎样,这桩指婚,都比任由迎春落选,由她那个糊涂老爹瞎安排来得好。
如今看来,丹济家里人口简单,丹济前途可见,确实是一门好亲。唯独有个嘴碎又贪财的大姑子比较麻烦。
可若是迎春连这大姑子都搞不定,甚至要娘家人出面帮她摆平,那……
元春揉揉眉心,想起府里其他几个姑娘,心想:都是老太太教出来的,怎么二妹妹偏就是这个性子?
她事务繁忙,指点过迎春几句之后,便匆匆去见过老太太和邢王二位夫人,随即告辞回王府去。
迎春则与丹菁丹蓉这一对大小姑子,在荣府用了中晌饭,才一起回去。
丹菁回到丹济家中,将头上戴着的累金凤一摘,抛到迎春手中,皱皱鼻子说:“给你,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物事!”
她随即凑到迎春身边,压低声音问:“听说,你那一房的哥哥嫂嫂,就是城里织金所的大东家,是真的吗?”
第171章
到晚间; 贾琏就已经从媳妇儿口中听说了那枚累金凤的故事,登时有些郁闷:“这个二妹妹……”
他实在是无语; 心想迎春这个性子府里上下一向都晓得; 可只有等她马上就要出嫁的时候才有人觉出不大妥当; 但也已经来不及了。
“今日因是有福晋在; 敲打了几句。我见那大姑姐马上就收敛了。”凤姐儿补充,“人家毕竟是宗室格格出身的,二妹妹嫁到人家是做媳妇儿; 好些事儿不方便明说的。”
贾琏一想也是; 当即有点儿悔:“早知道就不该答应丹济,这么早就让二妹妹嫁过去。该让二妹妹在府里多留几日; 多跟她嫂子学点儿才是!谁让她嫂子就生得这么千伶百俐的; 这一过门儿,府里上上下下全被她一人哄得高高兴兴的?”
凤姐儿忽然见贾琏话锋转到了自己身上; 愣了愣神; 当下又是笑; 又是咬牙,伸出指头戳着贾琏的脑门儿,说:“无事献殷勤; 非奸即盗; 老实说,这么着哄老娘,是不是又在外头整出什么花样来?怎么,外头又看上了相好的; 找我要体己银子来了?”
贾琏连忙张开双臂将凤姐儿一拥,连声哄着:“我家里有这副好颜色摆着,教我哪儿来的功夫还顾得上外头啊?”
凤姐儿也晓得这件,她命人偷偷查过贾琏,晓得这位爷如今果然循规蹈矩,在外头确实是不敢拈花惹草了,只是在房里索要的时候越发频繁。如今贾琏又搂着媳妇儿,凑在她耳边说些不经的风话儿,惹得凤姐儿脸上通红,却将贾琏一推,说:“人家与你说正经的。”
“二姑奶奶这事儿,眼下显见着没完。”凤姐儿板着一张脸,伸手去束头发,连带贾琏也不敢轻易动手动脚了,“福晋的意思,丹济那头你也得时常去看看,咱们二姑奶奶这个性子,怕是自己饶吃了亏,都还不知道呢!”
贾琏点点头,也肃容道:“是这个理儿,好不容易咱们胳膊扳过了大腿,没让老爷胡乱给二妹妹说亲事,如今既已走到这一步,断没有还要让二妹妹受委屈的这话。”
贾琏一下子板着脸说正经话,凤姐儿反倒一愣。
下一刻贾琏已经将凤姐儿抱起来,扛在肩上就往寝居过去,唬得平儿赶紧给打帘子。凤姐则伸出一对粉拳,捶着贾琏的脊背,佯怒道:“二爷,人家今日乏得很,你又不像人家,白日里有那么多亲戚上门,一个个都要招呼……不许太折腾了!”
贾琏已经在门内笑道:“是,我的好二奶奶,今日就让我来好生侍候你罢了。”
雍亲王府里,眼见着也到了晚间,福晋侧福晋们那里的灯都还未熄,大多还在等着外书房那头的消息。
雍亲王本人也确实还留在外书房里,只是却没什么好气。他将一份密报往桌面上一拍,怒道:“好个年羹尧,好你个年羹尧啊!”
那密报上分明写着,年羹尧这一次遣人上京,除了照旧例给雍王府送了一大堆年礼之外,还往宫中阿哥所十四阿哥那里也送了一份完全一样的年礼。除此之外,年羹尧的人还给直接去兵部见了十四阿哥,给十四阿哥请安。
雍亲王当然知道年羹尧的人也曾经上门给自己请安,可惜那会儿他不在。年羹尧的人上京,四阿哥与十四阿哥两处,看起来是一碗水端平的。
可是年羹尧是雍亲王府的旧人,再加上年侧福晋的关系,雍亲王心想:去特么的一碗水端平。
雍亲王的心腹谋臣戴铎当即上前,试图开解:“王爷,许是年羹尧遣来京中的那名千总自作主张也说不定呢?”
他压低了声音道:“如今见西北的情势,大战只在一两年之间。年羹尧那里,王爷还需要多多安抚才是,切不可因小失大。”
雍亲王凝神片刻,随口问道:“那名千总还在京中吗?”
戴铎点点头,说:“一直住在客栈里,却没有立时要赶回蜀中的样子。”
雍亲王便道:“既是如此,便叫他隔日来王府请安吧!本王见见他。”
一提到西北战局,雍亲王就没什么脾气了,晓得越是这样的情形,越是不能将年羹尧往外推。
戴铎稍稍放心,连忙应下了。雍亲王又看了一会儿文书,觉得有些乏了,这才将鼻梁上的一副“眼镜”摘下,揉了揉眉心,想了想对随身侍奉的小太监说:“去年侧福晋那里。”
戴铎恭送雍亲王离开,心里一块石头放了下来,知道雍亲王有时候会在年礼、请安这等小事儿上较真,但是大局上却并不含糊。
隔日,隶属年羹尧麾下的一名千总果然前来雍亲王府请安。
雍亲王因为年侧福晋所出的小格格身子骨不大结实,心里正有些烦恼,等到来人冲自己行过礼请过安之后,才醒过神来,淡淡地面向来人:“起来说话!”
“谢王爷体恤!”这名姓王的千总挺直脊背,站了起来。雍亲王一下子看清楚了他的面貌,当即一怔,开口问:“你……你姓王?”
王千总点头应道:“回王爷的话,卑职姓王,名叫王千山。”
雍亲王继续盯着他,问:“你是直隶人士?”
王千山微笑着道:“王爷也这样觉得?”
雍亲王心想:这难道是……?
却只听王千山答道:“回王爷的话,卑职是蜀中人氏,只是口音比较杂,军中认得不少朋友来自直隶,与他们相处的时日多了,说话有时便是直隶一带的口音。”
他说这话的时候,口中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川音。
雍亲王便慢慢地点着头,可是却始终消不了疑心,一面问着年羹尧在蜀中的情形,一面打听他的过往经历。当听说这位王千山几年前曾经受过一次重伤之后,雍亲王心头一震,忍不住想:他暗中猜测的这种事……难道真的有这可能?
“这次亮工命你过来,有没有交待你给本王传什么话?”
雍亲王想到这里,双手扶椅,身体微微前倾,面上和煦,亲切地称呼着年羹尧的表字,似乎格外想知道年羹尧在蜀中的消息。
王千山答道:“回王爷的话,年大人就是吩咐了卑职问王爷大安,问福晋安,问年侧福晋安……”他挨个问了一遍安,这反倒教雍亲王没法儿开口,不晓得该怎么启齿,问十四阿哥的事儿。
雍亲王想了想,道:“你回川中之后,替本王带话给亮工,就说本王说的,盼他在西边能好生立一份功劳。京里老爷子、侧福晋和年熙,都不必挂怀,有本王在呢!”
年熙是年羹尧的长子,年羹尧去四川赴任之后,年熙便一直留在京中,随祖父年遐龄读书,雍亲王与侧福晋年氏都对他极为关照,就如同自家子侄一般看待。王千山便应下了,两边都再没什么话好说,雍亲王便端茶送客,自有王府管事将这王千山领出去。
雍亲王已经立即叫过戴铎:“快命人查这王千山!”
戴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王爷,可是这名千总有什么不妥?”
雍亲王摇摇头:“不是他不妥,而是年羹尧行事不妥,极为不妥,这事情若是闹个不好,不止年羹尧一人受牵连,就连本王都有可能被卷进去。”
戴铎一听,赶紧去寻人。“粘杆处”自有消息渠道,戴铎消息一送出去,一面就有人去查年羹尧所有手下在京中的动向,另一面就有人追踪王千山去了。
而王千山此刻不过走到雍亲王府门口。
他由王府管事送到此处,只听那王府管事向另一人打招呼:“石爷,您来啦!”
来人是个面色白净的年轻人,看上去颇为文质彬彬,然而一边脸颊上有一道不算太明显的疤痕,仿佛是个武人。
待王千山看清楚那人的面貌,不由得怔住了:这副面貌好生面熟,只管勾着他心里藏着的某些东西,呼之欲出之际,却偏偏什么都想不起。